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社交媒体语言表达开发心理幸福感感知模型

积极心理健康受到各领域的关注。心理幸福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民众的心理幸福感测量较难大规模实时评估。社交媒体的流行使非侵入性方式感知和了解在线用户的心理幸福感成为可能。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基于社交媒体用户的语言表达建立心理幸福感预测模型,并采用心理问卷测量的方式评估社交媒体对真实幸福感数据的预测能力。

该研究招募了1427名线上用户,使用Ryff和Keyes的心理幸福感问卷的6个维度评估用户的心理幸福感,同时,收集线上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使用6个心理语义词典来提取语言特征。研究以提取的语言特征作为输入,以用户的心理幸福感问卷分数作为输出,建立多目标预测模型(如图)。最后,研究使用评估模型的区分效度、汇聚效度和效标效度来衡量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使用分半信度对模型信度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心理幸福感感知模型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在0.49和0.54之间(P<.001),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就模型的结构效度而言,该模型表现出优异的汇聚效度,相比之下模型的区分效度不尽如人意。进一步,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每个维度上均具有良好的分半信度水平(范围从0.65到0.85;P<.001)。

通过确认语言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该研究验证了社交媒体对应于真实心理幸福感数据的可预测性,并对使用社交媒体进行非专业环境(如自我测试或大规模用户研究)下的心理健康状态识别具有积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社交媒体上表现真我有益于心理健康
社交媒体到底如何影响个人幸福感?
如何提前发现智力缺陷,家长该怎么办?
少用社交媒体有益心理健康
特殊儿童多元认知发展系统
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不同时期容易受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