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妇科经方治验 | 经前/经期头痛?不妨试试这两个中医经典方

开栏语: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用法得当,中医治病也能马上见效;黎小斌教授从医30多年,擅长运用经方古方治疗妇科病,带领二沙岛医院妇科团队注重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临床应用经方古方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以及手术后康复,疗效突出,故开启本栏目把经验与大家分享。

罗女士,三十多岁,已经被头痛困扰了大半年,2022年5月26日 第一次找我看病,诉说自从顺产1 胎月经复潮后,出现月经前后剧烈头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是经前2-3日起头痛一直持续至月经结束,需要服芬必得等止痛药,而且每个月定期发作,非常痛苦。月经前还容易烦躁,并且伴有下腹疼痛,末次月经5 月12 日,平素易上火、咽痛但又觉得怕冷,手足冰冷特别是脚冷。仔细观察一下她的唇色暗滞,舌体偏瘦,舌暗淡,苔薄白,舌底脉络迂曲;脉弦细。

整体判断气滞血瘀证比较明显,又处在排卵后期,处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酒川芎)10g ,桃仁(燀桃仁)10g, 熟地黄15g ,桔梗10g, 甘草(甘草片)5g, 柴胡(北柴胡)10g ,当归15g, 麸炒枳壳10g, 红花(川红花)5g ,酒川牛膝15g,赤芍10g ,蔓荆子(荆子)15g ,羌活15g。水煎内服,一日两次,共7剂。磁珠压耳穴治疗:心、肝、神门、皮质下。

初诊后一直没见患者回来复诊;直到5 个多月后也就是11 月1 日又在门诊见到了罗女士,问情况怎么样了?说服药7 天加上耳穴贴压治疗后,6-9 月4 次月经感觉都非常舒服,没有头痛,没有腹痛,也没以前怕冷了,服药后也没上火。所以一直没有再来复诊。

最近工作紧张劳累休息欠佳,10 月22 来经又出现行经头痛,持续时间没以前长,主要以月经第1-2 天为主,另外经期大便稀烂;手足冰冷,唇暗舌体瘦,舌暗淡,苔薄白,舌底脉络迂曲;脉沉细。

考虑到是经后期同时手足冷脉沉细,遂给予处方当归四逆汤合健固汤加味:当归10g, 桂枝10g ,酒白芍10g ,细辛3g, 炙甘草5g, 通草 5g,黑枣10g ,巴戟天(盐巴戟天)15g, 党参25g ,炒薏苡仁(麸炒薏苡仁)15g, 茯苓(云苓)15g,麸炒白术(炒白术)15g, 蔓荆子(荆子)10g。 水煎内服一天服2 次,共7剂。配合了院内制剂:仙芪益真胶囊(益真1号)每次3 粒每天3 次;药物(温经通络)罐治疗1 次(穴位:八髎、腰阳关)。嘱患者经前再来复诊调整处方。

2022年12月12日, 罗女士前来复诊,诉上次月经前未来复诊;11 月19 日月经来潮,第一二天仍有轻微头痛,经期后腹泻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舌底脉络迂曲,脉弦细。现在刚好处于经前期。遂因势利导;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川芎(酒川芎)10g, 桃仁(燀桃仁)10g ,熟地黄(熟地)15g, 桔梗10g, 甘草(甘草片)5g ,柴胡(北柴胡)10g, 当归15g, 麸炒枳壳10g ,酒川牛膝15g,赤芍10g, 蔓荆子(荆子)15g, 羌活15g ,独活10g 。水煎内服,一天两次,共7剂继续调整。

2023年2月16日, 因12 月底新冠病毒感染阳康后咳嗽至今未愈,前来复诊,诉头痛诸症痊愈,舌淡红,苔薄白,舌底脉络迂曲,脉沉细好转。中药处方:艾叶(蕲艾)10g, 桂枝10g, 丹参10g,7剂,外用泡脚。麻黄10 g,厚朴15g,苦杏仁10 g,紫菀10 g,化橘红胎5g,百部10 g,白前10g, 荆芥穗10g,炙甘草5g, 桔梗10g,益智仁10g,水煎内服。

调护:红参+花旗参代茶饮。

服药7 天咳嗽痊愈,随访至今经期头痛没有反复。

经行头痛,是指每次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经后消失,称为经行头痛,多发于行经妇女,属于西医经前紧张综合征的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常为肝火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冲脉附于肝,经行时瘀血下聚,冲气偏旺,冲气挟肝气上逆,气火上饶清窍而经行头痛;或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不宜,血行不畅,导致瘀血内留,或正值经期,遇寒饮冷,血为寒凝,或因跌扑外伤,以致瘀血内阻。足厥阴肝经循巅络脑,经行时气血下注于胞宫,冲气挟肝经之瘀血上逆,阻滞脑络,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致经行头痛;或是因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长期慢性失血,或脾虚气血化源不足,失血伤精等导致精血亏虚,经行时精血下注冲任,阴血益感不足,血不上荣于脑,脑失所养,遂致头痛。

本医案中患者在顺产1年余后出现月经前后头痛,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运行不畅则烦躁,表现为弦脉;因气为血之帅,气滞则无法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导致瘀血内阻,表现为唇暗,舌暗淡,舌底脉络迂曲;患者怕冷,手足冷,脉细,同时又是出现在产后之证,产后多虚多瘀,血液不能充盈脉道,不能温养全身经脉,则患者怕冷,手足冷,脉细。

综上,本病的诊断为经行头痛,辨证为气滞血瘀为主兼有血虚之证。首诊患者处于排卵后期气血尚充盛,故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气机郁滞所致。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加用当归以养血,蔓荆子清利头目,羌活祛风胜湿。

二诊时患者诸症同前,诊室恰处于月经后,手足冷,脉象转为沉细;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选用当归四逆汤加减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细辛温经通末,通草通经通脉,更以大枣、甘草益中气、助营血,蔓荆子清利头目,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利湿,诸药配伍,以温通经脉,推动血液运行。

三诊时经行头痛有所好转,舌由暗淡转为淡红;属于经前期,遂仍旧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即在首方的基础上去红花加独活,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加当归以养血,蔓荆子清利头目,羌活独活通行全身经络,祛瘀血以生新血。

五诊时患者阳康后持续咳嗽,有痰,选用麻黄厚朴汤加止嗽散加减以宣肺疏风,止咳化痰。因患者仍旧有怕冷,手足冷,故用艾叶,桂枝和丹参煮水泡脚以温通全身经络。红参,花旗参代茶饮以滋阴补气、生津止渴,在扶助正气以善后。

本案主要选用血府逐瘀汤和当归四逆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顺应女性生理的阴阳变化以及一些刻下症进行处方加减变化。且患者除了服用中药进行内治以外,还通过磁珠压耳穴、药物罐和药物煮水泡脚等外治法经行整体调护,取得满意的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的微信讲课(30)月经时头痛!!
【病案分析】之痛经 李某,女,43岁。主...
陈老最常用的调经方-温经汤
成肇仁应用血府逐瘀汤经验
每日一方之血府逐瘀汤(五)
痛经证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