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费还是免费,疫苗到底是怎么分的?自费疫苗要不要打?

某社区医院预防接种门诊

叫号

一诺家长,

请携带您的宝宝到1号接种台

接种水痘疫苗

王者荣耀家长

请携带您的宝宝到2号接种台,

接种脊灰疫苗

……

子涵家长,

请携带您的宝宝前往缴费处缴费

子涵妈妈一脸疑惑

“医生,我家子涵为什么打疫苗要钱啊?”

好吧,可能不止子涵妈妈疑惑,很多人尤其是有了自己孩子后都疑惑:

怎么现在的孩子要接种这么多疫苗啊,自己小时候没怎么接种疫苗也好好长大了呢?

而且为何有些疫苗是免费的,有些是自费的?

为什么疫苗有收费的有免费的?

打疫苗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知道,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那为啥有些疫苗免费,有些疫苗收费呢?

先来了解下我们常说几个名词是啥意思:

“免费疫苗”,就是常说的免疫规划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

“自费疫苗”,即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按照“知情同意 自愿自费”为原则接种的疫苗。根据各地疾病流行、疫苗供应等情况,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也会考虑将一些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出资采购疫苗,免费提供给居民接种。

至于为啥有的免费有的收费,用教育来类比,就像我国适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不再收学费和杂费一个道理。目前国家还难以负担所有疫苗都免费,所以有部分疫苗费用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但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规疫苗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变化。在扩大免疫和调整疫苗免疫程序时,不乏将非免疫规划类疫苗调整为免费疫苗的情况。

例如,为有效控制乙肝传播,200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免疫规划疫苗种类达到5种,开始进入五苗防七病时期;随着全球脊灰病毒消灭进程进入尾声,2016年,国家将脊灰灭活疫苗纳入脊灰疫苗的免疫程序,逐步替代脊灰减毒活疫苗,实施“1+3”免疫程序,2019年底再次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程序为“2+2”免疫程序。

再如,江苏从2023年1月1日起将水痘减毒活疫苗、4剂次脊灰灭活疫苗都纳入免疫规划,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甚至在全省范围内为初一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哪些疫苗是免费的?

这就要回顾我国的免疫规划的历史了。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工作,最初的免疫规划类疫苗(曾叫一类疫苗,也叫免费疫苗)仅4种——“4苗防6病”。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的疫苗扩大到14种。那“4苗防6病”,“14苗防15病”具体是指啥呢?

觉得现在的孩子打的疫苗多?现在是“14苗防15病”。

从2008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至今,集齐了十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麻风疫苗、乙肝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可以预防十五种疾病,惠及更多的儿童。所以当下以上14种是免费的。

注: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属于重点人群的应急接种疫苗,宝宝一般不需要接种。

那自费要不要打?

自费的疫苗,也就是非免疫规划疫苗目前是知情、自愿、自费接种。

正如不同的人对接受教育的需求不同一样,疫苗接种的需求也是因人而异的。而非免疫规划疫苗就好比义务教育之外的课外兴趣班,可以作为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给到大家更多选择。

疫苗接种前,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要和儿童家长积极开展沟通交流,做好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相关政策的解释和说明,坚持“全面告知、知情同意”的原则,告知儿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信息以及现场留观等注意事项。

对于含免疫规划疫苗成分的非免疫规划疫苗,除了应告知上述内容外,还应告知同效替代作用。关于免疫规划疫苗,要告知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公民有义务需要接种的疫苗;关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一定要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是知情、自愿、自费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有否接种,不影响其入学入托等等。

各位家长可以仔细咨询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生,在完全了解非免疫规划疫苗所预防的疾病严重程度、发病率、接种程序和价格等因素后,再根据宝宝身体状况和家庭经济情况,自愿选择合适的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接种。

附:2024版儿童疫苗接种手册

新选择

国产疫苗的种类变多了,扩大了疾病预防的范围,选择的产品也更丰富。同时,缺苗的可能性也就相应降低了,大家能更自主的选择想接种的疫苗。

比如轮状疫苗:

新规范

2023年底更新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除了配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方案调整,还强调“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

此后,家长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就会更省时、省力、便捷。

新方案

说了这么多,今年的儿童疫苗到底该怎么打呢?

1.乙肝疫苗

及时、全程接种。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保护率可达到95%以上。

补种时: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第3 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2.卡介苗

出生第一针”疫苗卡介苗,预防粟粒性结核。

作为减毒活菌疫苗,接种后,可出现由卡介菌生物活性引起的相应反应。通常90%以上的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在8-12周后结痴,形成疲痕(卡疤),是正常反应。

当然,即使因为个体差异未形成卡疤也无需补种。

3.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链球菌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和急性中耳炎、鼻窦炎、非菌血症性肺炎等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殖菌移行导致自体感染。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风险性较高。

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用于6周龄~5周岁婴幼儿接种,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则多用于2周岁以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及老年人。

4.含有脊髓灰质炎、HIB及百白破的疫苗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后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多感染5岁以下儿童;百白破则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传染病;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能造成脑膜炎、肺炎、菌血症、会厌炎、蜂窝织炎、关节炎等疾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90%以上的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

目前除了国家免疫规划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三价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和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和百白破三联苗外,HIB疫苗是属于自费的非免疫规划类疫苗。

为省时、省力、便捷,家长们还可以选择替代以上疫苗的联合疫苗:同时含有百白破疫苗和HIB疫苗成分的四联苗、同时含有百白破疫苗、HIB疫苗及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成分的五联苗,这两种均为自费非免疫规划类疫苗。

5.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所以推荐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但目前能在6周龄接种的三价轮状病毒疫苗及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均有着严格的接种时间规定,且某剂超龄,则本剂次和剩余剂次无法补接种。所以,一定要注意,切勿超龄。

6.流感疫苗

人群普遍易感,重点推荐6~23月龄的婴幼儿、2~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建议孕妇选择适合的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因每年流感季毒株变化而变化,但是不代表必须间隔满一年才能接种。

7.含脑膜炎球菌成分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1岁人群中的流脑发生率最高,其次在1-5岁人群中仍保持较高的发病率水平。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随着流脑疫苗的广泛使用,中国的流脑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不可否认流脑在我国还是存在的。

2015-2019年,我国流脑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流脑病例血清群分布以B群病例为主,其他依次为C、A、W、Y群及未分群病例。而在中国不同省份和区域,存在不同优势流行Nm血清群。

也就是说尽量在更早的时候接种含有A群、C群、Y群、W135群的流脑疫苗,保护效果更全面。如果能在3-6个月内完成3剂次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接种,在12月龄加强一针是最好的。但是很多地方还是将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在6月龄接种,替代A群疫苗,那就全程仅需要接种2剂次。

然后在3岁和6岁的时候也推荐接种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

8.麻腮风疫苗

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风疹还可通过母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可以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国家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为2剂次,部分地方可接种三剂次。未实行3剂麻腮风疫苗接种的地方,可以考虑自行补1剂腮腺炎疫苗。

9.乙脑疫苗

乙型病毒性脑炎是蚊媒传播(三帶喙库蚊是乙型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以10岁以下尤其2岁至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无乙脑疫苗免疫史的居民(那边的常住居民不需要接种乙脑疫苗)迁居其他省份或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往其他省份旅行时,建议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不小于3个月接种。

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且未接种乙脑疫苗的适龄儿童,如果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进行补种,应补齐2剂,接种间隔不小于12个月。4剂乙脑灭活疫苗才属于乙脑疫苗的全程接种,如果使用乙脑灭活疫苗进行补种,应补齐4剂,第1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为7-10天,第2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为1-12个月,第3剂与第4剂接种间隔不小于3 年。

10.肠道病毒疫苗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11.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以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即使治愈,遇抵抗力下降也易复发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多见。所以也推荐老年人在符合年龄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全程接种2剂,第1剂满1岁即可接种。关于第2剂在3岁或4岁接种,具体根据每个地方稍有区别。补种时≤14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3个月,≥15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4 周。

12.甲肝疫苗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如无特殊情况,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即可。

注射免疫球蛋白后应间隔不小于3个月。

如已接种过1剂次甲肝灭活疫苗,但无条件接种第2剂时,可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完成补种,间隔不小于6个月。

13.最新新冠疫苗

目前已有含最新流行株XBB成分的新冠疫苗,但接种程序较为严苛,且没有开放18岁以下人群接种。

超过60岁的老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18周岁)等特殊人群,还是推荐接种的。具体接种程序,参考之前国家最新的一版方案。《XBB新冠疫苗启动全国供应,普通人有必要接种吗?》

还是老样子,整理一个性价比优选表,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发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21 年版)
儿童疫苗接种全攻略,建议收藏!
现行儿童接种一类疫苗有哪些,急
《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及说明(2017年版)》全文内容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从出生到6岁,小朋友要扎多少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