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毒不是小病

丹毒不是病毒感染丹毒虽然以“毒”命名,却并非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炎症性病患,感染蔓延快,不化脓,也极少有组织坏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经常发生在小腿,然后为脸面和头部。下肢丹毒常常是因为足癣感染而来。

易患丹毒的人丹毒的病原菌是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常从皮肤或者黏膜的微小创伤处侵入,但是亦可以由血行感染。丹毒的发生和体表的慢性病灶有关:脸面丹毒大多因鼻、咽、耳等处的病灶而造成,尤其是鼻炎病人及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则多因足癣或者下肢外伤引起。丹毒还和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在过于疲劳,或者营养不良、抵抗能力下降时,容易引发丹毒。

丹毒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先有全身不舒服、头疼,随后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度,接着局部出现边界清楚的水肿性鲜红斑块,迅速向四面扩大,个别时候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病人感觉灼热、疼痛,红斑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下肢的丹毒经常反复发作,会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组织增厚,形成象皮肿。

积极治疗丹毒是皮肤科的急重病,特别是急性丹毒,应当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治疗原则是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解除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预防复发。抗生素里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口服或者静脉滴注,一般用药2至3日后,体温常可以恢复正常,但是需要持续用药2星期左右;磺胺类药亦能取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可以使用红霉素。

局部处理可以外用清热解毒药,如金黄膏或者黄连膏外涂,并且尽早应用理疗,例如超短波和紫外线照射,常常1至两回治疗就能够使炎症控制。若是再发性的慢性丹毒,要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和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且给予相应的处理。

另外,丹毒病人要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并且适当隔离。如病在下肢,则要卧床,抬高患肢。

预防的方法主要是避免外伤,积极治疗足癣,避免与纠正挖鼻的坏习惯;平常要增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抵抗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足癣是小病, 不治来大病,残废丢命都可能!
脚气的治疗方法
关于丹毒患者的日常护理最需要注意什么
丹毒反复发作祸起足癣
丹毒为何夏天易发,怎样防治?
丹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