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心居士的度假村之QQ空间 [http://61667550.qzone.qq.com]

(昨天(512日)上午,我在徐高师报告厅向“学讲计划”培训班的校长们讲述了《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有校长希望有个讲稿。现将讲课主要内容上传到我的空间,供有需要的朋友下载)

《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

        ——掌握规律,专业成长 

 

  • 《学讲计划》的产生:

20131226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和相关《实施意见》。

2014213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讲计划”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两大抓手,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督导考核、教师培训、资金投入都要向这两项工作倾斜。”

特别提出:“要强力推行《学讲计划》”。

要求“必须市、县、校三级联动,集体攻坚”。

强调“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的行动策略。

——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 《学讲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实施“学讲方式”主要目标:

1,树立四个理念(“天赋”潜能的理念、自主学习的理念、机会公平的理念和教学民主的理念)。2,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3,改变课堂生态,学校“校校过关”。4,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

包括“学讲方式”的概念、理论依据、操作要点、实施原则和评价要点等。

三、“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

包括理论学习、教研引领、赛课推动、典型示范交流研讨和评价激励。

四、“学讲方式”的实施要求:

 包括统一思想、大力推进;领会精神、灵活应用;务实创新、讲究实效;坚定不移、持之以恒。

 

  • 《学讲计划》与学讲方式的内涵:

《学讲计划》是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的行动计划。“……它以推行“学讲方式”为导向,以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为主旨,以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为行动策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学讲方式”运用,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新突破。”

“学讲方式”是这个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一种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学习理解“学讲计划”,重点在于掌握“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与实施办法,关键在于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

 

  • 《学讲计划》的内容特点:

   1,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包括罗杰斯、马斯洛、维果斯基、奥苏伯尔、陶行知以及建构主义、遗忘规律、学习金字塔等十种相关理论。

   2,详细提出了“学讲方式”的教学设计等要求。

包括教学设计的“六环节”(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杯论;教师行为的“五步”(让、慢、退、停、缓)和学生行为的“五学”(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3,具体提出了“学讲方式”的评价要点。包括一是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二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三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四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4,明确提出了“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和实施原则。

 ——如此详细、具体、明确的教改计划为多年来少见。

   

  • 《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学生中心”教育思想: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强制而为,而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决定。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在此基础上,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观与教学观,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即以“真实、接受(或信任)和移情性理解”三个条件为内容的一种亲密和睦的人际关系教学方式(罗杰斯著作:《论人的形成》和《一种存在的方式》)。

     ——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其核心是“尊重”。

     

  • 《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

  • 知识的不同分类理论:

  •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知识,通常能被人陈述和描述。如概念、定理、公式、事件等等。陈述性知识涉及到命题、表象、线性排序以及图式等概念。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即解决“怎么做”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知识。如运动技能、认知策略等。程序性知识涉及到产生式系统等概念。

    程序性知识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操作性知识,如游泳、打球等;一种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策略性知识,如元认知策略等。这两类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是不尽相同的。

     

  • 陈述性知识学与教的模型:

  • 学习过程(陈述性知识)   ●教学策略

  • 程序性知识学与教的模型:

  • 学习过程(程序性知识)   ●教学策略                                                            

  • 广义知识学习阶段:

    1,新知识习得阶段:(关键是引起注意、激活原有知识)

    2,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段:(关键是重建改组)

    3,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阶段:(关键是提取应用)

     

  •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学讲方式”的基本概念:

所谓“学讲方式”指的是:

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抓住三个关键词

 

  •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之一:对“学进去”、“讲出来”的理解:

  • “学进去”(“看进去”、“听进去”)即学进头脑里面去,是信息的输入,包括信息的感知、信息的筛选和信息的储存。

    所谓“学进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理解并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含义,能够将当前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信息存贮到记忆网络中。

    “学进去”的关键词是“理解”。所谓“理解”,即学生了解、明白、懂得和领会所学知识,这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 《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

  •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

    奥苏贝尔通过研究把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区别开来,主张既不要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等同起来,也不要把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等同起来。

    他认为,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获得的。前者适合大量材料特别是理论材料的学习,后者更适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由于课堂里大多教学习材料是以语言文字材料呈现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很多是以接受学习为主。他还指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我们提倡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 《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

  • 四类不同学习方式的比较(奥苏贝尔):

    意义              明确概念                聆听导师精心                科学研究

    学习            之间的关系              设计的教学       

                          听讲演或                  学校实验室              例行的“研究”

                              看课本                      工作                          或智慧工作

    机械               背乘法表                 应用公式                    尝试与错误

    学习                                                解决问题                  “谜题”解决

                          接受学习           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自主的发现学习

     

  •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之一:对“学进去”、“讲出来”的理解:

  • “讲出来”即语言的表达,是信息的输出,包括信息的检索与提取、信息的条理化组织和新信息的生成。

    所谓“讲出来”,是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正确清晰地表述出来,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概括,能够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听懂学会。

    “讲出来”的关键词是“建构”。“建构”本义是建筑起一种构造,即“搭建起一种结构”,用于学习即表示搭建起一种知识结构、能力(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

  • 建构不是“复述”,而是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认知、产生新的信息。

     

  • 《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

    它要求教师: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并尽量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帮助学生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减少教学要求,采取开放式、社会性和协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③有效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系统化、序列化的组织。④学法指导与自学能力培养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几种。

     

  • 《学讲计划》的理论基础:

“金字塔”学习理论(戴尔1946年提出,也叫“经验之塔”)

“金字塔”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有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方式。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在塔尖的学习方式“听讲”,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用“声音、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带有“演示或示范”的学习,可以记住30%。通过“小组讨论”则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这种学习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之一:对“学进去”、“讲出来”的理解:

从教学过程看“学进去”和“讲出来”的关系:

“学进去”和“讲出来”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构成完整的信息回路。

“学进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有效的先决条件;

“讲出来”是信息的输出,是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

所以,“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之二:关于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 所谓“合作学习”,也叫小组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彼此协助、互相支持的学习方式。这是相对于“独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 合作学习的方式包括同位交流合作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合作学习等几种。

  • 合作学习贵在“合作”,即让学生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自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形成小组的合作成果。

     

  •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之三:关于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 所谓“自主学习”,简言之就是自己做主安排的学习。

    自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自己做主,即不受他人支配,能够自作主张。(如幼儿天生的自主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地思考:有哪些事情是让学生自作主张的学习了?有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作主张地学习?

  • 自主的三个层次:

    1,提出学习目标或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目标去完成。

    (如分段、概括中心思想、编写故事等任选其一)

    2,多给学生一些学习领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去探究。

    (如对生活中的某事进行统计:生活垃圾、学校人数、公交线路)

    3,没有任何限制,完全放手由学生随心所欲去自由学习。

    (不需要要求、不需要监督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之三:关于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 自主涉及两个深层次的教学原理:

    1,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部语言”。是一种自我要求,是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由外部提出要求。外部要求要不断指向学生的内部语言。(要我学——我要学)

    2,教学要逐渐将学习的责任转向学习者本人。通过训练、问答式对话、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复杂化,从而能够将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习者一方。因此,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简单的直接告诉。

    自主学习的策略包括:

    一是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询问、自我检测、自我监控等。

    二是交互性策略:包括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分担学习任务、参与对话、指导学习方法并将使用方法的任务转给学生。

     

  • 专业型教师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

除去本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教育基础专业知识:

一是心理学的知识:

如梁宁建的《当代认知心理学》、吴庆麟的《认知教学心理学》、张春兴的《教育心理学》、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美国贝克的《儿童发展》、俞文钊的《管理心理学》、孔令智等人著的《社会心理学新编》等等。

二是教学论的知识:

如加涅的两本名著、张大均的《教与学的策略》、刘电芝的《学习策略研究》、美国克里克山克的《教学行为指导》、钟祖荣的《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等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行走方式

 

  • 关于教师读书给校长的建议:

1,读书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文底蕴和人格修养的最佳途径,一个好的书香校园可以优化学校的愿景和群体价值观。所以,校长要首先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2,针对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教师读书计划,组织教师系统读书。

3,广泛阅读,深研其一,作为发展的支撑理论。没有理论的支撑,改革将会“反弹”。

4,通过教师书吧、读书交流、大家讲坛、教学研讨、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促进教师将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 事业成功的关键:

  • 一是敬业——尊敬自己的职业:

    尊敬自己的职业就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本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认真负责任的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知、止、定、静、安、虑、得”。

  • 二是专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管理能力:

    所谓专业,就是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门的知识。各行各业皆有“道”,这个“道”就是本职业的本质与规律。合道才有效果、才有效率。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读书和不断地实践反思,就要有一个谦和求教的心态与行动。(杯论)

      ——修一颗善心,做学生成长中的贵人

     

  • 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设计原理:

一、分析了学习及其条件:

强调引起学习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类,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学习类型。提出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必须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系统化,既要计划每天的教学,也要计划较大单元和整个课程的设计。

二、提出了八类学习层次的累积学习模式:

由低到高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学习、连锁化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等。前四类是学习的基础形式,统称为联想学习。

三、系统提出了学习的八个阶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事件:

四、提出了学习的五种习得结果: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五、提出了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 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 信息输入中的加工过程:

  • 输入过程中信息加工指导策略:

  • 信息输出中的加工过程:

  • 输出过程中信息加工指导策略:

  • 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调控系统:有三个方面的策略:

    一、计划策略

    二、调节策略

    三、评价策略

    调控系统的作用表现在:

    一、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

  • 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差异

  • 学习环境的信息加工差异

  • 学习内容组织的信息加工差异

  • 学科选择的信息加工差异

    二、信息加工态度及能力的差异:

  • 动机、兴趣、注意力保持、意志力等差异

  • 计划性、主动性、方法、元认知等差异

  • 启止作用、变通作用、增效作用

     

  • 应用加涅教学设计理论进行的自主习得课堂教学改革实验(2007年至今):

  • 所谓“自主习得教学模式”,就是在尊重生命成长需要理念指导下,以支持鼓励学生自己做主运用已有知识以获得能力发展为特征、以习得结果作为评价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 自主习得教学模式操作流程概括为五个环节:

    1,设立目标——支持学生在自主预习中习得

    2,动态指导——支持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习得

    3,搭建平台——支持学生在自主交流中习得

    4,引领提升——支持学生在自主总结中习得

    5,提供时空——鼓励学生在自主拓展中习得

     

    实验成果——理论的实践价值:

    1,实验教师系统阅读了《当代认知心理学》和加涅的《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

    2,提出了整体把握教材,系统教研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应用于实践。实验教师掌握了单元教学与导学案备课的方法。

    3,对五种习得结果和五个教学环节分主题进行了多年反复研讨实践。

    4,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产生了两名特级教师。目前建立了新的研究小组,深入学习加涅教学设计原理。

     

  •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加涅的教育名著:《多元智能》(沈致隆翻译)

应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和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理论进行的多元智能教育实验(2010年至今):

  • 多元智能教育实验整体思路:

    核心理念: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

    为多元智能而教——设计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课程,着力开发学生思维能力

    用多元智能来教——调动各种智能活动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元智能教育实施途径:

    多元智能的观察与评价:

    多元智能教学方式表:

     

  • 多元智能教学实施:

    多元智能教学指导策略为:每一种智力从多门学科教学中得到培养;每一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

  • 多元智能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九宫格”

  • 多元智能教学的备课——“多元智能发展导学案”:

  • 多元智能教学的教研——“系统分析教研法”:

  • 多元智能“三主五环节”板块式教学模式

    ——理论的应用在于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用理论指导实践。

     

  • 应用布鲁纳“智慧生长”和“发现学习”以及“认知结构学习”等学习理论进行的智慧教育研究实验(2012年至今):

  • 智慧教育研究实验的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 用智慧启迪智慧

    实践宗旨: 日日求知,学以增智;身心并进,悟以生慧。

    智慧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布鲁纳的“心智发展”和“发现学习”理论。其主要著作有《思维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文化》等。

     

  • 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是基于智慧教育理念而实施教学的一种学习场所,是有利于学生智慧开发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环境。

    其特点是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将智慧培养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运用发现学习方式,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积极实现智慧生长与课程开发的统整。其核心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校的主课题《智慧课堂构建的行动研究》于2013年被批准立项为江苏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

     

    智慧教育教学模式:

  •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指导发现式”教学模式:

     

  • 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教育实践(2012年至今):

    (核心理念、校训、培养目标、教风、学风的整合)

——要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就一定要有独特的核心理念和行为特点。

 

 “教学相长”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 “教学相长”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  “教学相长”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有理论支撑的办学才能办得有深度、能持续性发展

    ——同理,有理论支撑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专业型教师

     

     

  • 祝各位校长在《学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做出卓越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智慧教育 | 智慧课程的理论内核
未来教师的形象期待--模棱两可的博客
加涅
《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一
2018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笔记之中学生学习心理
专业理论|智慧教育的理论框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