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祛病康体的十大特效穴位(下)

06 天枢穴



▲为理肠消疾特效穴位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是大肠募穴,阳明脉的脉气由此而发。该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募集,具有理气消滞、调理肠腑的功用,临床上常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腹水等症。它在人体腹部上,肚脐旁开2寸处,取穴时需仰卧。

●指压天枢,升清降浊


天枢穴位于人体腹中,就全身而言,它是人体的中 点,上行清气与下行浊气在此处交会,使它就像一个主管人体气机沉浮的枢纽,保障肠腑功能正常运行。因此,它是临床常用穴位:用双手指按压此穴,可治疗痢疾;用它和足三里配合,可消滞、理气,治疗肠鸣、腹胀;用它和气海穴相配合,可缓解肚脐周围痛;此外,与巨虚穴相配,可消滞通便,治疗便秘,又可和气温血治疗泄泻。

●按揉天枢,治疗便秘


便秘是人体循环不畅导致“毒素”堆积体内形成宿便所致。天枢是大肠募穴,刺激它可理肠通气,调整失调的肠腑功能,加速其运行,使“毒素”尽快排出体外。具体方法是在排便时,将左手中指置于穴位上,并加力按揉1分钟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宜,当有便意时,最好屏气,以加快排便。

●以按揉法,增强胃动力


天枢是大肠募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又是相邻相通的关系。因此,任何部位受到外邪侵入,都可能在天枢穴处有所反应。如果胃部不舒服,可通过按揉天枢穴来调理肠脏功能,增强肠道蠕动,消除胃部积滞,从而提高胃动力。手法与治疗便秘的方法相同。

●按压天枢,治疗腹泻

天枢穴主辖人体气机沉浮,按揉此穴可调整人体气血运转,增强脾胃功能,以提高人体体液和细胞的免疫能力,改善因虚火上浮引起的腹泻等腹部疾病。具体方法如下:待患者排便后,使其保持仰卧位或坐姿,撩开衣物将肚脐露出,施治者以拇指指端由轻渐重地按压双侧天枢穴4~6分钟。

●每天按天枢200下可消脂


肥胖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因此,它虽然不是病,却同样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天枢穴在促进消化、理气消滞方面有显著疗效,很早便被运用于针灸减肥领域,但我们在家针灸很不方便且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在这里介绍一款改良方法给大家,方便大家平时进行自我按摩以消除多余脂肪:将拇指指腹置于双侧天枢穴上,并稍用力,每天按压200下。不一定一次完成,只要有时间就可按一按,每天总数达到200下即可。

07 公孙穴



▲补脾、安神之要穴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用,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胃肠疾病和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调理公孙,补脾化淤


人身上的十二经中,只 有冲脉可涵养这十二经的全部气血,因此调理冲脉便可全面疏导十二经气血。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淤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气阻滞的方法是:找准穴位,以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公孙穴是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可大补脾脏气血,除按摩外,也可用艾灸温补,改善脾脏阴虚,治疗由此引起的各种胃肠疾病。

●刺激公孙,改善便秘


便秘产生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便秘主要与脾、肾虚弱,寒邪内生或外侵有关。脾、肾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便会在体内滋生虚火,形成内结。公孙穴通冲脉,以掐按等方法强刺激此穴可疏导全身血气,改善脾虚肾弱,滋阴降火,又可加快小肠蠕动,从而改善便秘。具体方法:用对侧拇指指尖 掐按公孙穴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公孙,消除感冒

对风寒感冒造成的胃部不适、头痛、咽痛,可通过温和按摩公孙穴来治疗。因为“脾”主升,而风寒引起的虚火燥气沉降,燥气过多沉降在胃部,脾经的气自然就提升不上去,便会出现胃部不适和上体炎症。按摩公孙穴,可消除胃火,补益脾气,改善胃部不适和其他感冒症状。具体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指端顺时针方向按揉公孙穴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刺激公孙,缓解痛经


冲脉起于胞宫,胞宫是人体涵精纳血的地方,因此,与女性行经有重要关系。公孙穴通冲脉,以重力掐按行泻法强刺激此部位可改善女性经期血气运行,消除寒滞引起的气血不畅,缓解疼痛。配合刺激关元穴,同时调节任脉和冲脉,效果更佳。

08 太溪穴



▲提供肾动力,为补肾要穴


太溪穴为肾经原穴、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肾经经气最充足的地方,能激发肾经动力,维持肾脏正常活动,提高肾功能,因此是肾脏的大补之穴。所以,古人又说此处为“回阳九穴之一”。取穴时,可正坐或仰卧,取足内侧踝骨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太溪,温补肾阳,治疗多种疾病

太溪是肾的原穴,也即 是肾经的源头,这里储藏着最丰富的肾经经气,刺激太溪穴也就等于激活了整个肾的动力,虚可补阳,实可滋阴,是治疗肾脏问题的第一要穴。按揉这个穴位,可激活肾气,疏通整条肾经,保持肾经内的气血通畅,使其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腰背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都 有广泛的治疗作用。现在太溪穴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四肢乏力、浮肿、气喘、关节炎、风湿、脱发等症。具体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点压太溪穴约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揉太溪,慢性肾病的福音


肾脏健康与太溪穴密不可分。太溪,顾名思义,有水量充沛的意思。作为肾经的原穴,肾经之水源源不断地从此处流出去,灌溉滋养其他地方。刺激太溪穴,就是要保证这种经水时刻充溢旺盛,没有断流的危险,时刻让肾脏气血充足,有丰富的能量去维系肾脏的正常功能活动。肾功能健康了,慢性肾病等难题自然就解决了。按揉太溪的具体方法如下:揉左边太溪,就用右手的拇指,要力度适中,有酸胀感即可;相对地,揉右边 就需用左手。需要注意的是,此法需配合正常的药物治疗,切不可停药。

09 太冲穴



▲为治疗肝病的首选穴位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又是足厥阴肝经的腧穴,有消肝理气、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的功用,主治肝病,同时还可用于治疗头痛、目赤、高血压、遗尿、月经不调、下肢麻痹、脚肿、中风、呕吐、小儿惊风、中风等症。此穴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的凹陷处,取穴时取正坐垂足或仰卧位。
●按揉太冲,清肝消气

“大动肝火”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人的脾气大。脾气大、性格急躁,其实确与肝火旺盛有密切的关系。心中有郁结,人体内的气血就不通畅,形成内火,内火沿肝经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发怒”。太冲是肝经原穴,刺激此穴有助于打通整条肝经的经脉,起 到理气消肝,增强体内血气供应,疏通郁结,平息内火的作用。火灭了,怒气自然也 就没了。具体方法如下,将大拇指或食指置于太冲穴上,并施力按揉,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

●刺激太冲,治疗急性肩周损伤


急性肩周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和明显疼痛,通过刺激太冲穴来治疗,效果显著。中医认为,肝主筋,太冲穴位于主治经筋疾病的足厥阴肝经上,又是腧穴,可有效地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止痛。临床证实,当患上急性肩肘损伤症后,太冲穴有明显的压痛感,一边刺激该穴,一边让患者适度活动肩部关节,对此症有立竿见影之效。

10 神门穴



▲为治“心”之要穴


神门穴,五行属土,为心经原穴,属手少阴心经,心经体内的气血由此处溢出交给心经体表。因此,本穴在中医断诊法中主要供观心气用。本穴有补心益气,安神降火之功,主治失眠、心悸、癫痫、痛心、高血压、心绞痛、神经衰弱、无脉等症。位于人体手腕部,仰掌取穴于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揉神门,保养心系统

神门是心经原穴,是心经的动力之源。经常按压神门,可调理心经,维持心脏正常运作,从而防止心慌、盗汗、健忘、咽痛等心系统疾病。自我保健时,可以用单手拇指去按揉另一只手的神门穴,力度适中,不可过大,有酸胀感即可。每日次数不限。

●掐按神门,轻松入眠


失眠起病的原因很多,内燥滋生、心火上扬,脾、胆受寒等都可引起失眠。刺激神门不仅可直接滋养心经,起到抑制心火的作用;还可使整条心经活 跃起来,疏通其他脏腑经脉,使血气在全身的运行不受阻滞,补足脾等其他脏腑的经气,对失眠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如下:失眠较轻的情况下,以大拇指加适当力度按揉双手神门穴即可,每只手每次5~10次;失眠较重,则要采用掐按的手法,按压双手神门穴,以强刺激加强奇效,具体掐按方法:一手拇指尖掐按对侧神门穴约1分钟,左右手交替进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刺激神门,治疗癫痫


中医认为,癫痫是因神耗太多,思虑过度,造成心脾虚弱,郁结于肝,痰浊不化,心窍被蒙蔽所致。神门是补心益气的关键穴位,刺激它可重开心窍,从而有益于治疗癫痫。在刺激神门的同时, 配合取心俞穴,开窍效果更显著,再取肝俞穴和脾俞穴,更有利于行气化淤、补脾益血,使患者加速康复。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你的一次转发分享,有可能会帮助身边更多的亲人和朋友哦…
穴位密码推荐
主人微信号:zmm914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祛病康体十大特效穴位【使用图解】
学医录:关于腱鞘炎的对话
两种不花钱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
78种疾病的对应穴位治疗方法
公孙穴:补脾、安神之要穴
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