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世纪的理光相机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照相机行业有一种“一眼六社”之说,“一眼”是指单镜头反光相机,“六社”是指日光(尼康前身)、佳能、旭光学、奥林巴斯、理光、美能达株式会社(股份有限公司)。理光公司在中、低档普及型135单反相机市场上却占有相对优势,而且理光相机的一些优秀机型,即使在日本这样的高收入国家,也受到了像田中长德这样的日本著名相机鉴赏家、摄影家的喜爱。笔者曾拜读过他撰写的《我最喜爱的照相机》,文中称理光XR-8是他的“徕卡R6.2”,并怡然自得地携带理光XR-8与XR-10M两架手动与自动曝光相机,骑上自行车,交替拍摄东京早春时的街景。
创建于1936年的理光公司最早是从感光材料生产切入摄影行业的。1938年理光公司才开始生产照相机,首架相机品牌为“奥林匹克”。从1938年至今已逾0余年,这期间除80年代前后进入我国,被国内摄影人士熟知的一些机型外,还有一些大家不太熟知的名品以及有独到设计特征的机型,现一并编译出来,供读者参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二产供销世界大战前,理光公司与日本其他照相机生产厂商一样,照相机生产从仿徕卡相机起步。这一时期理光推出的典型机型有:
理光Ⅰ型(RicohiMOD 1),1940年制造。如同佳能公司的首部徕卡拷贝机型佳能-汉萨(HANSA)一样,这也是一部徕卡拷贝机,但它却是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进行设计的普及机型。理光Ⅰ在外形设计上与佳能-汉萨相机(1936年面世)十分相似,机顶五分之三平面上自左到右(从机背观察)依次是闪光灯等附件插靴、快门速度盘、快门按钮、胶卷计数盘。该机使用柯达127胶卷,画面尺寸为41.3×63.5毫米,这种胶卷始用于1912年柯达“VestPeket”相机,也是柯达公司30多种胶卷规格中使用时间较长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有生产。在功能设计上,该机取消了联动测距机构,采用固定式“GOKOKU”50mm f/3.5镜头,快门速度为B,1/20-1/500秒的横式胶帘焦平面快门,镜头盖上还刻有“RKK”英文字母,是日本早期值得收藏的徕卡拷贝机型之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理光公司照相机生产得以迅速恢复,从1940年至1976年,是理光公司照相机生产逐渐走向成熟、产品进一步多覆盖化并侧重于135单反相机及袖珍相机开发、形成自己大众化风格的新阶段。

理光公司于1950年推出了理光弗莱克斯反光式相机;于1952年推出了使用16mm胶卷的微型镀金相机;1960年理光自动半幅相机面世,此相机价廉物美,前后共生产了250多万架,畅销一时,在1964年东京举办的第18届奥运会上,理光公司生产的一款“自动射手”牌的相机还被大会组季会指定为裁判用机。这一时期理光相机的精品有以下两款:

1、理光镀金16(Golder Rcoh 16)型,1952年制造。这是一款使用16mm胶卷的微型相机,也是同类产品中罕有的精品,采用25mm f/3.5“RIKEN”加膜镜头,体积只有35mm×75mm×12mm(高×宽×厚)。机身与大部分同类产品不同的是仍采用与135相机相同的“T”形机身设计,上、下盖及镜头方形座板、镜头筒外侧均镀黄金,左上角(从机身正面观察)刻有红色“golden”及黑色“Ricoh 16”英文字样,光圈f/3.5-f/16,速度1/25至1/250秒。

2、理光自动(Ricoh Auto)TLS-EE 135单反相机。这架相机采用50mm f/1.4(或50mm f/1.7)自动理开侬(Auto Rikenon)EE标头,另有28-200mm镜头可备交换,采用宾得PS可交换螺纹连接,最小光圈f/16,最近摄距0.50m。快门采用1-1/1000秒胶帘横走焦平面设计,另有B门和EP、X闪光同步速度和自拍机。取景器采用固定式平视五樯镜结构,中心微标、精密聚焦环、全视场聚焦屏,取景器视野率91%。曝光模式有快门优先AE及平均曝光两种,采用硫化镉光敏元件在取景目镜两侧对全开光圈下的视场做中央重点测光。取景器内有光圈档数指针式显示,使用非自动理开侬螺纹镜头时仍可按照收缩光较碑动追针式曝光指示实现正确曝光。在泽洛克斯(Zelox)测试仪上测试该机在高、中、低光照环境下的曝光误差,所有快门速度误差均在15%标准值以内,且快门运行噪声比较小。可能螺口传递光圈信息有难度,该机在倒片摇柄下设计了光罪状刻度盘,用自动快门优先AE档时,须将拨盘转至最大光圈位置,然后把镜头调到“EE”标记处,并选定一个适宜的快门速度,按下快门钮测光表可自动确定光圈,光圈由表针在取景器内指示出来,其曝光自动控制原理属“针踏式电眼机械控制”,这也是早期快门优先AE单反相机上通常采用的设计。

三、MF135单反相机的成熟阶段

1977-1988年是理光公司MF135单反相机的成熟阶段,其产品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畅销世界各地,并为一些著名相机厂商进行“OEM”定牌生产相机,这也是理光公司在AF单反相机开发上浅尝辄止,转向新概念相机及袖珍轻便AF相机开发的时期。

这一时期理光公司具有代表性及设计有独到之自制相机有:

理光500GX自动曝光袖珍轻便135相机。1977年面世,该机是前一年理光35ZF的提高机型,镜头与35ZF相同,仍然采用40mm f/2.8理开侬固定镜头。快门速度为1/8-1/500秒,取景器内有黑色表针指示光圈,是一架典型的“针踏式电眼”自动曝光相机。有多次曝光、电池校验、胶卷卷进与结束指示,当时是理光MF自动曝光轻便相机的顶级机型。

理光AD-1轻便相机。1979年面世,采用35mm f/2.8理开侬镜头,1/30-1/250秒程序快门,测光范围为EV8-EV17(ISO100),其特点是采用发条为驱动源卷片、倒片,可配理光120闪灯。

理光FF9/FF9D轻便相机。1988年制造,镜头采用理光(RICOHLENS)35mm f/3.54片4组加膜镜头,1/4-1/400秒电子程序快门,设有电子自拍机,延时10秒,配合闪光模式可进行夜景摄影,该机设计了自动逆光补偿曝光功能,测光范围为EV5.6-EV17;有连拍、间歇定时、电视图像、多次曝光等多种拍摄功能;采用红外线主动AF系统,AF范围0.8米至无限远;有阿尔巴达式取景器,放大倍率为0.47×,取景视野率为84%。此款轻便相机集当时各项先进功能于一身,是理光轻便AF相机的代表作。

理光CR-10 135单反相机,1980年制造,镜头配置共有16种,焦距从16mm到600mm,从超广角到超远摄折反射定焦镜头、带微距的变焦头等。标准镜头有理开侬50mm f/1.4(7片6组)、50mm f/1.7(6片5组)、50mm f/2(6片5组)。早期配套镜头群中像质出众、价格最贵的有三款:一是105mm f2.8 PMACRO微距镜头(6片6组),最近摄距0.285米,重630克,售价7万日元;另一款是28-100mm f/4.0变焦镜头(16片11组),最近摄距0.25-1米,重600克,售价7.08万日元;第三款是300mm f/4.5 APO(8片5组),最近摄距2.5米,重1050克,售价7.2万日元。这三款镜头是早期理光公司的力作,售价虽是理光当时镜头群中最贵的,但比尼康、佳能同类产品要便宜不少,用过的人都称其像质出众。该机采用考派尔CCS-E快门,手控曝光速度4-1/100秒,石英晶体控制自动曝光(光圈优先AE)时,从8-1/1000秒无级变化。测光采用两只硫化镉光敏元件在一开光圈下做TTL中央重点测光,胶片感光度调节范围为ASA12-3200,有2EV曝光补偿设计。取景器放大率为0.83X,视野率为93%;取景画幅右方有快门时间标尺(B、X、4-1/1000秒、A);采用追针式手控曝光设计,并在专用红色LCD指示专用闪灯充电情况,调焦屏采用中央45度裂像、微棱、磨砂屏。此款机型是理光135单反相机成熟时期的基础自动曝光机型,此后的XR(KR)-7系列、KR-5Supper、XR-5SupperⅢ、KR-10 Super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改进测光元件、提升快门速度以及变更外观设计演进而来,据国外资料显示,KR-10返修率只有1.22%。

理光XR-P135单反相机,1984年制造,这是理光首架具有程序P曝光模式(标准、偏重景深、偏重快门)、光圈、速度双优先AE等8种曝光模式的135MF单反相机,为实现多模式AE,将以往“PK”镜头接口改为“KR”接口,增加了“P”档,原PK口镜头只能支持光圈优先功能。接上XR-300闪光灯,快门自动同步,光圈按3种程序自动调整,进行TTL程序式自动曝光摄影。该机还有多次曝光、自动包围曝光、接驳电动卷片器及遥控器设计,快门速度为手控时4-1/2000秒,自动时16至1/2000秒,采用硅光敏元件进行TTL中央重点测光,测光联动范围为EV0-EV18,2EV曝光补偿,有AE锁、电子自拍机及追针式测光表,使用4节5号电池。

四、调整和发展的重点时期

从1989年起,无论是理光MF单反相机,还是AF单反相机都进入一个性能提高、功能改进阶段,但改进的力度不大,主要集中在提高快门速度、外观流线型设计及金属电镀方面。特别是1998年以后,单反相机各个系列机型性能趋同,似乎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事实上,由于轻便AF相机市场及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市场回报看好,以及理光公司汲取在AF可交换镜头135单反相机角逐中失利的经验教训,着手数码影像设备的开发研制,其科研、生产重心向轻便相机、数码相机等转移,并颇有成效。

1989年,理光公司对机械快门的KR-5 Super进行重新设计,快门速度提升到1/2000秒,推出了KR-5 SuperⅡ型,带50mm f/1.7 P理开侬标头,售价人民币1050元/架,它是我国摄影爱好者当时看好的机型,只是该机在低照度下测光误差较大。

同年,理光公司推出旁轴取景被动式AF理光MIRAL 105相机,这是与奥林巴斯合作的产物,其基本性能几乎与奥林巴斯AX-300相同。

1990年,理光公司推出了XR-X的简化设计机型XR-10(日本国内销售称谓,出口中国称理光XR-X2000),具有自动包围曝光(+0.5EV、0EV、-0.5EV)及2张/秒的连续进片功能,标准配备为35-70mm f/3.4-4.5理开侬变焦镜头。

1991年,理光公司将AF旁轴相机MIRAI 105上的内置变焦镜头范围从38-105mm扩至35-105mm,推出理光MIRAL ZOOM3新概念相机,算是关门之作了。

1992年12月,理光公司又推出XR-8MF机械快门135单反相机,采用新型考派尔快门,最高快门速度提升到1/2000秒,与KR-5SuperⅡ相比,加大了快门速度调节盘及握手。由于理光XR-10M及XR-8价格便宜、机身又采用超硬铝合金铸造,功能简洁实用,受到了业余摄影人士的欢迎。日本一些相机鉴赏家很赞赏理光相机的这种设计思想,如田中长德都称这种简洁实用的设计有“1对1的实用性”。

1993年前后,理光公司将手动曝光机械钢片快门相机进一步改进,最高快门速度全面提升到1/2000秒,增加多次曝光功能,外形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更加圆滑美观,快门拨盘也进一步加大,原来位于机顶右侧设计在卷片扳手下的感光度调节功能与快门速度盘俣并在一起,推出了理光KR-5Ⅲ/KR-5Ⅲ Date(1994年国内《大众摄影》封底广告至今令许多影友记忆犹新)。又在此基础上对机壳镀钛色,推出了理光XR-8 Super/Date,厂方称该机“机壳与底盖都有特殊的金属电镀”。另外,理光厂还为该机搭载55mm f/1.2大口径KR理开侬镜头及KR理开侬45mm f/2.8普及型镜头。

1993年下半年,理光公司对XR-7型进行再次改进,快门速度提升到1/2000秒,外观进行重新设计,握手与机身浑然一体十分美观,推出了理光XR-7M Ⅱ,还增加了双重(二次)曝光功能。

1994年,理光公司还发表了设计成熟、快门速度提升到1/3000秒的多模式曝光、具备智能闪光系统的又一款高级MF 135单反相机XR-X3 PF/D。同年,理光超薄型袖珍相机R1问世,配置了30mm及24mm成像素质优良的双焦镜头,获得1995年度日本相机大奖等世界多个奖项。

1994年4月,理光公司推出了新款太阳能电池的XR-SOLAR。13年前理光公司推出过首款XR-S太阳能自动曝光单反相机,电能消耗较大,机内仍然装有两枚G13R 1.5V氧化银电池作二次充电、放电电源,所以电路较复杂,既有防过度充电电路,又有防逆电流流过太阳能电池设计。此款XR-SOLAR,采用3块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分别安装在五棱镜顶部和两侧,机内设电容储能部件,电能只供TTL测光表,所以耗电很少,不再使用机内氧化银电池。该机有1/2000秒机械钢片快门,多次曝光功能,测光范围为EV5-EV17(ISO100 50mmf/1.4),取景器内有:“-、0、+”表示曝光不足、曝光正确、曝光过度。最高闪光同步速度为1/125秒,胶片感光度调节范围为ISO 25-1600,可精确到1/3EV。

1995年,理光可记录静止影像、声音以及动态影像的标志性多功能41万像素CCD轻便数码相机理光DC-1亮相,这是当年美国《大众摄影》杂志向世人推荐的12种最先进的数码相机之一。同年,XR-X简化型XR-X3000面世。

1996年,理光推出高级袖珍相机GR-1,该机一反理光中、低档产品定位常态,以精湛的机身设计和加工工艺、出众的GR28mm f/2.8(7片4组)光学镜头素质、不菲的价格亮相,获得1997-1998年度“TIPA”大奖,成为专业摄影人士关注的对象。为业余摄影人士打造出一架买得起、装有GR28mm f/2.8高素质镜头的袖珍相机,又于1998年推出了GR10,受到国内影友的欢迎。据笔者观察,GR10在1998年《大众摄影》、1999年《照相机》杂志,2000年《照相机》杂志都做过封3、封底或封面广告,特别是《照相机》杂志,从2000年2月起,连续有GR10的封底(2、3期)、封面(自第4期起)广告,以广告学角度来看,间接说明了GR10的销售额在攀升。自1996年来理光不但推出了DC系列数码相机新成员DC-4、DC4T以及RDC-2(41万像素35mm/55mm双焦)、RDC-300Z(30万像素,3倍光学变焦,10mm近摄)、RDC-4200(130万像素、3倍光学变焦)RDC-5000(230万像素、2.3倍光学变焦、液晶屏保护盖)、RDC-5300(230万像素、3倍光学变焦、可接闪光灯)等,都是同像素数码相机群中设计富有个性的代表机型。另外理光公司还推出功能简化设计的理光XR-3PD、KR-5 SV以及更新设计的KR-10ED等,虽属强弩之末,但针对中国“两鸟”(海鸥、凤凰公司)产品,与国产相机一比高下却是显而易见的。

自1989年以来的名品,笔者推荐理光XR-3PF/D、XR-SOLAR、TRI GR10以及RDC-300Z数码入门相机,因产品性能近期摄影报刊介绍很多,此处不再赘述。如有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RDC-300Z 10mm的近摄水平、在35万像素入门数码相机中可是难得一见的,做网页的影友,或喜欢微距摄影及网上图片展示的影友,可能会有兴趣。

纵观理光公司60多年的相机发展,有不少值得骄傲的地方,国内业余影友包括一些专业摄影人士对理光相机都是有感情的,理光相机及其镜头拍片获奖的情形也司空见惯。然冷静一想,理光MF单反相机十余年间,在国内市场销售上鸟瞰群雄,恐怕还与那1/2000秒快门多少有关,不禁又让笔者忧心忡忡。世纪之交的理光公司早已走出了AF单反相机开发上失去先机的阴影,在高级轻便数码相机开发方面始终首于“第一方阵”,推出的数码轻便相机,如215万像素RDC-5000数码相机性能不比同类产品弱,但售价却低不少。在此,笔者期待理光公司为影友设计出更为优秀的产品,同时也希望国内厂家能够借鉴理光公司的历史经验,抓住机遇,后来居上。

理光公司相机生产年表

1938年:理光公司首架品牌为“奥林匹克”的相机成世;
1940年:理光Ⅰ型(Ricoh1MOD.Ⅰ),值得收藏的早期日本仿制徕卡机型;
1950年:理光弗莱克斯反光式相机;
1952年:使用16mm胶卷的微型镀金相机“GoldenRicohl6”,它是同类产品中罕有的精品;
1964年:理光“自动射手”牌相机,被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守为裁判用机;
1965年:理光新一代自动半幅相机SE/S/E陆续上市;
1970年:理光弗莱克斯135单反相机(装有追针式硫化镉曝光表);
1971年:理光35BT轻便相机上市;
1972年:理光35及理光500G轻便相机上市;
1973年:理光500GS轻便相机上市;
1976年:理光35ZF轻便相机上市;
1976年:理光自动TLS-EE速度优先AE135单反相机上市。
1977年:理光新一代135单反相机XR系列的XR-1、XR-2面世,同年理光公司还推出一款500GX轻便相机。
1978年:理光XR-500 135单反相机。
1979年:理光XR-2S、XR-1S 135单反相机面世,同年理光AD-1轻便相机成世;针对中国设计的理光GR-5 135单反相机面世。
1980年:理光XR-10 AE135单反相机成世[该机出口中国称CR-10,此后理光XR系列出口中国产品称“KR”(系列),其中个别机型也用“XR”名称],这款相机是理光135MF自动曝光相机的代表性机型,曾获得欧洲声像协会奖。
1982年:理光公司首架具有快速调焦指示(焦点检测)的光圈优先AE135MF单反相机问世。此机与具有同样功能的佳能MF AL、宾得ME-F几乎同时推出,可见当时理光公司开发AF单反相机的能力尚未落伍。同年,理光XR-7问世(省去太阳能电池、其余与XR-S性能相同)。
1983年:理光XR-20SP是首架具有“双优先”及手动曝光模式的理光相机,同年,理光KR-5超级(Super)型面世。
1984年:理光XR-P 135MF单反相机,这是理光首架具有3种程序(P)曝光模式(标准、偏重景深、偏重快门),光圈、速度双优先,AE等8种曝光模式的135MF单反相机,是理光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模式曝光功能相机。
1987年:XR-P的换代机型理光XR-X。是理光公司首架内置卷片马达的135单反相机,这台相机除不具备AF功能外,几乎囊括了当时照相机应具备的所有优秀功能,并且首创了理光相机的红外线光学计数非齿轮输片系统推出。
1988年:理光推出新概念相机理光MIRAI相机,同年,理光还推出了功能齐全的轻便AF相机FF-9/FF-9D。
1989年:理光KR-5 SuperⅡ型问世,同年,理光公司推出螃 轴取景被动式AF的理光MIRA 1105。
1990年:理光公司推出了XR-X的简化设计机型XR-10(出口中国产品称理光XR-X2000)。同时,理光公司又推出XR-8MF机械快门135单反相机。
1991年:理光MIRAI ZOOM 3新概念相机。
1993年:理光KR-5 Ⅲ/KR-5 Ⅲ Date;理光XR-X8Super/Date;理光XR-7M Ⅱ。
1994年:理光R-X3PF/D。同年,理光超薄型袖珍相机R1问世并获得1995年度日本相机大奖(Camera Grand Prix)等世界多个奖项。
1994年:理光XR-SOLAR太阳能相机。
1995年:理光41万像素CCD轻便数码相机理光DC-1亮相。同年,XR-简化型XR-X300面世。
1996年:理光GR-1亮相,获得1997-1998年度“TIPA”大奖。
1998年:理光GR10面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个人调整机身AF微调的方法和经验
TAMRON 腾龙 SP AF 70-200mm F/2.8
收藏又能把玩 8款必知的日系经典“傻瓜机”
新锐定焦便携相机 理光GRII性能解析
【24L的对焦测试和手动对焦方法(兼谈单反镜头的跑焦测试和手动对焦)】
课程笔记(19):认识单反,玩转单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