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

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攸关技术的刺激下,一个问题赫然逼显出来:人是什么?所谓攸关技术是指那些关乎人的存在与本质、从而导致人伦忧患的技术。汉语攸关通常与性命联系在一起,故有成语性命攸关。那么,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面对攸关技术,他会怎样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孔子对作为类存在的人是非常关切的。《论语》载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朱熹解释: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这是说,比起动物来,孔子当然更关心人。在孔子看来,个人的肉体生命具有崇高的价值,因此,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之所以重视肉体生命,是因为肉体乃是父母给予的,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但是,如果肉体生命可以不由父母给予呢?这正是攸关技术所提出的严峻问题。攸关技术不仅能够部分地制造出人的肉体,例如部分地由人造的肢体、器官等义体构成所谓义体人类;而且甚至能够整体地制造出人的肉体。这就是攸关技术在肉体硬件方面造人。这就表明,肉体的存在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独特存在,即不能界定人的本质,因为:动物也有肉体的存在;不仅如此,基因技术使得人造的肉体生命存在成为可能,如克隆人。过去的观点认为,技术纵然能造出人的肉体,却不能造出人的心灵。与本文的话题密切相关,儒学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论题,即人禽之辨。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所谓人禽之辨其实也就是类别,即人类与非人类的辨别。孔子是从三个方面来综合地阐明人之,进而揭示人禽之辨的。其一,人虽然并不能生而知之,但是先天地具有能知的智能。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但是,认知能力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特有本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储存、记忆知识,甚至还能够温故而知新。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不仅远超动物,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远超人类。其二,对情感的强调,是孔子及儒家的一大特色。著名哲学家蒙培元先生甚至将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界定为情感哲学,指出人是情感的存在,以揭示人的本质。然而,人工智能不仅具有了认知能力,而且可以具有情感能力。目前,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情感机器乃至于情感机器人,意在通过感性工学”“情感计算等技术来创造人工情感。其三,有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意志。孔子无疑具有自由意志的观念,因为孔子认为:人可以选择,也可以选择不欲。选择,例如从心所欲、不逾矩;而选择不欲,例如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然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也可以具有意志能力。因此,学者指出:自由意志乃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难题之中的硬核,人类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考验最终都会还原或归结为对其自由意志的挑战。综上所述,当出现人造人的时候,意向性的智能存在者并不足以成为的定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孔子对的上述种种本质规定就站不住脚呢?其实不然,上述一切均非孔子的最终回答,因为在孔子那里,人之为人的上述种种规定背后还有其更为根本的根据,那就是。为此,必须纠正长久以来对孔子的一种误解。自从西方的人本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孔子的思想就被视为一种人本主义。其实,孔子所继承和发展的中国前轴心期的古老传统,并非人本主义,而是天本主义。所谓天本主义是说,一切皆出于天而归于天,此即孔子所说的唯天为大。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孔子的最终回答乃是:人是天然的存在者,而不是什么人造的东西。所谓天然是说天使之然,即天令其如此这般。诚然,儒家十三经及《荀子》均无天然这个词语,《老子》《庄子》亦无;但两家实际上都有天然的观念。孔子无疑亦有天然,即天令其如此的观念。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这里的天生显然就是天然观念。对于天而言,人只是被创造者、被给予者,即是天生的、天然的。这也就是《诗经》所说的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孔颖达解释道,民生自有此性自有此性即人性自然天生即人性天然。孔子讲天生德于予,《中庸》讲天命之谓性,都是这个意思:人性或人的本质乃是天之所予。后来孟子讲人心的来源,也说此天之所与我者。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人是什么?以上讨论已经表明,人是天的创造物,即天然的存在者。如果要给下一个足以应对攸关技术挑战的定义,可以这样说:人是天然的意向性的智能存在者。因此,必须敬畏天命,即敬畏人的天然性与自然性。

(摘编自黄玉顺《人是什么?——孔子面对攸关技术的回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攸关技术能在硬件方面造人,说明对于确定人的本质,身体并非决定性因素。

B.人工智能能够储存和记忆知识,还有学习能力,所以它的认知能力远超人类。

C情感机器人的出现,证明了可以通过情感计算等技术来创造人工情感

D.孔子开创了天本主义的儒家传统,但因为西方人本主义传入中国而遭到误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问人不问马,并非完全不关心动物,但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爱有等差的观念。

B.马斯克公布脑机接口技术,意味着攸关技术有可能打破人与机器在心灵上的界限。

C.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体现主体有自主选择的自由,是一种自由意志的观念。

D.《老子》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其中的自然就是孔子说的人性自然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孔子对人的本质的最终回答的一项是(   

A.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B.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C.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

D.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霍金曾警告: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子

冯骥才

老蔡从十三岁起唇上就长出软髭。这些早生的黑毛长长短短,稀稀拉拉,东倒西歪,短的像眉毛,长的像腋毛。他正为这些讨厌的东西烦恼时,黑毛开始变硬,渐渐像一根根针那样竖起来。一次和同学扭打着玩,这硬毛竟把同学的手背扎破,多硬的胡子能扎破人的手背?那不成刺猬的刺了吗?因而他得了一个外号,叫刺猬。从此再没人敢和他戏耍了。他执意要把这个耻辱性的外号抹去,便偷用父亲的刮脸刀刮去唇上和下巴上的那些硬毛。头一次使刮脸刀,虽然笨手笨脚地划出几条血伤,但刮出来的光溜溜的瓷器一般的下巴叫他快乐无穷。这一下真顶用,刺猬的绰号不攻自废。可时过不久,一茬新生的胡子从他嘴唇四周冒出头来,反而变粗一些,也硬一些。他急了,再刮,更糟!原来胡子天生具有反抗性。愈刮愈长,愈刮愈硬。到了高中二年级,已经非得一天一刮不可了。这时,他不得不在自己的胡子前低下头来。认头人家称他刺猬,不和他亲近。他呢?渐渐被别人这种惧怕刺猬的心理所异化,主动与别人保持距离。他是不是因此变得落落寡合?并在上大学时选择了远离世人的古生物研究专业,工作后主动到那种整天戴着口罩的试验室工作?一次老蔡出差杭州办完事,买了回程的车票在火车站等车。站台上有一个很长的水泥水池,上边一排七八个水龙头,这是为了方便来往的长途旅客洗洗涮涮的。可有的人只顾洗,完事不关龙头,三个龙头正在哗哗流水。过往的人没有一个人当回事儿。老蔡上去把这三个龙头全拧上——这个细节叫坐在车窗边的一个女子瞧见,心中生出敬意。老蔡上车后凑巧坐在这女子的斜对面。谁想这女子就主动和他交谈起来。这女子在杭州上大学,念中文,喜欢文学的女子都很看重人的心意。而真正的爱慕,往往是从对方身上感触到自己人生理想的准则开始的。还有比关水龙头再小的事吗?但对于这念文科的女子,它就像一束细细的光照亮一个世界。有了这样的来自心灵的因由,胡子就不会是任何障碍了。自然而然地,女子成了老蔡的妻子。一天早晨醒来,睡意未尽的妻子无意间伸过来的手触到他的脸,手马上闪开,好像触到一个硬棕刷,被扎一下。妻子不知道睡了一觉的老蔡的胡子竟会长成这样。老蔡说:我马上起来刮脸。妻子笑道:不,这是你的识别物。如果摸不到胡子就不是你了,换别人了。妻子逗他。老蔡有点急。他赌气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死了,人一死就不会再长胡子了。妻子忽然翻身起来,使劲捂住他的嘴,朝他大声叫着:说什么混话呀,快敲木头,敲木头!老蔡很惊讶。娴静的妻子怎么会变得这样的气急败坏。老蔡的病是八十年代开始得的。先是视力下降,干不成他化验室的工作;后来是一根脑血管不畅,走道打斜,也无法在办公楼里传送文件和里里外外跑跑颠颠;跟着是负面的遗传基因开始发作——血糖高上来了,他父亲就是从这条道儿去天国的。各大医院都去过了,各大名医也托人引荐见过了,最终还是躺在了床上。奇怪的是,虽然身体各部分都很弱,唯有胡子依然很旺,黑亮而簇密,生气盈盈。他依旧习惯地早一次晚一次刮两遍。一位朋友说:这表明老蔡生命力强。毛发乃人的精血呀!于是,胡子成了老蔡和妻子隐隐约约的一种希望与寄托。最早发现胡子发生变异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妻子。自从他躺到床上,一早一晚刮胡子的事就由妻子来做。但一天,妻子发现老蔡下巴上有一根胡子怎么也刮不掉。奇怪了?怎么会刮不掉呢?戴上花镜一看,竟是一根很怪异的胡须,颜色发黄,又细又软,须尖蜷曲。它弯弯曲曲很难进入电动剃须刀网罩上的细眼儿。老蔡的胡子向来都是又黑又硬,怎么冒出这么一根?好似土地贫瘠长出的荒草。随后,她发现他下巴上的胡须变得稀疏,开始看见白花花的肉皮了。她心里明白,却不敢吱声。反正老蔡很少照镜子,肯定不知道脸上所发生的变化。一天傍晚,妻子给他刮脸。迟暮的余晖由窗口射入,一缕夕阳正照在他的下巴上。妻子陡然觉得这日渐荒芜的下巴,好似晚秋时节杂草丛生的土岗子那样萧瑟而凄凉。她不觉落下泪来,泪水滴在老蔡的脸上。老蔡闭着眼,却开口说:从小我就巴望它们长得慢点、慢点,现在终于遂了我的愿。你该高兴才是。妻子反而哭出声来。从老蔡病倒卧床那天开始计算,七年后的一天,一个平平常常的春天的早晨,妻子醒来,习惯地用手去摸老蔡的下巴。手心抚处,奇异般的光滑,像一块卵石。她下意识地感到了什么,又摸一下,感觉更不对,老蔡的胡子呢?此时此刻她分明听到一个声音,是老蔡的声音,很遥远,那是许久许久以前老蔡说过的一句话:人一死就不再长胡子了。她猛地翻过身,叫一声老蔡。老蔡极其刻板地仰面躺着,灰白而削瘦的脸一片死寂,没有一根胡子。她第一次看到老蔡不生胡子的脸。原来不生胡子的脸这样难看。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老蔡执意用父亲的刮脸刀刮去胡子,说明硬胡子的存在已经伤害到了他的自尊心。

B.老蔡的心理被胡子所异化,因此变得落落寡合,并最终选择了远离世人的专业和工作。

C.妻子能接受老蔡的胡子,还打趣说胡子就是他的识别物,体现了她对老蔡的爱和包容。

D.胡子成了老蔡夫妇隐约的希望和寄托,他们认为胡子的状态能够反映身体的真正状态。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时间的推进为线索,以胡子为媒介,叙写了老蔡平淡而真实的一生。

B.小说没有强烈的冲突,多是生活化的叙事,节奏舒缓,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C.小说人物的语言富有内涵,如我马上起来刮脸”“人一死就不长胡子了

D.小说以简约朴实的笔调,透过老蔡与胡子的故事,表现生命与情感的意义。

8.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作用。

9.结尾处妻子感觉原来不生胡子的脸这样难看。请结合文本,说说妻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淄。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攻入临淄,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于赵。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

B.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

C.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

D.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县,起源于春秋时期,后来作为地方管理两级行政单位,皆属中央管辖。

B.燕惠王的指仁慈爱民有惠于百姓,与齐湣王的同属美谥

C.不佞,本意指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也指没有才能,用来谦称自己。

D.客卿,官名,春秋战国时授予在本国做高级官员的非本国人,是一种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联合赵、楚、韩、魏、燕等国的军队讨伐齐国,齐国战败,但最后只有乐毅独自率兵追击齐兵。

B.燕惠王后悔用骑劫取代了乐毅,又埋怨乐毅投降赵国,使得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

C.燕惠王派人指责乐毅,说他只为自己考虑是可以的,但是没有考虑报答燕昭王对他的知遇之恩。

D.乐毅举伍子胥与吴王阖闾、夫差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代国君认知不同,对待臣下的态度也不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

2)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14.燕惠王召乐毅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山道中

史谨

塞上秋光向晚多,无边胜槩(注)入吟哦。

太行旧畏羊肠险,驿路今从鸟道过。

眼底故人无鲍叔,军中诸将有廉颇。

羁愁忽共云烟集,几处猿声出薜萝。

(注)胜槩:亦作胜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无边相呼应,说明塞上胜景无限,并由此引发了诗人的情绪。

B.颔联鸟道一词表现了蜀道的险峻,与李白《蜀道难》中鸟道作用相同。

C鲍叔之典说明诗人此时无知己好友相伴,对句有廉颇消除了这种伤感。

D.本诗从塞上的景象写到羁旅愁情,内容充实,语言质朴自然,结构清晰谨严。

16.诗歌尾联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告诫其他女子不要沉迷于爱情。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借代手法表现了国家破亡后物是人非的景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才一个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成功发射,中国速度再次让世界______。其实,当我们还沉浸在神舟十二号圆满完成任务的喜悦中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就已经在______地准备中了。这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前往空间站,展开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根据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920号,天舟三号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任务,这是继天舟二号后,我们向空间站送去的第二批太空包裹天舟系列货船的装载能力______。相比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的整船装载的货包数量增加了25%,但运送物资的总重量却减少了1.5吨。( )研究人员决定多带货,少带燃料。从神舟一号到现在神舟十三号,不仅仅是数字十三的改变,更是我国一代代航天人______,稳扎稳打,不断学习和总结的硕果。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惊叹不已  紧锣密鼓  引人关注  夜以继日

B.叹为观止  大张旗鼓  令人侧目  宵衣旰食

C.惊叹不已  敲锣打鼓  引人关注  宵衣旰食

D.叹为观止  大张旗鼓  令人侧目  夜以继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保障空间站在轨正常运行,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

B.虽然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

C.由于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

D.因为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B.根据工程总体规划,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

C.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

D.根据工程总体规划,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我们不读诗,也不关注诗歌和诗人。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大都寄托以心灵鸡汤和各种各样、花式繁多、花招百出的10+热文。我们被动地接受、主动地吸收,以别人的感想,;以时代整齐划一的脉络,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以相似度极高的语言和姿态,来讲述历史、记录时代。诗歌离物质越来越远,诗意的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我们同物质前所未有地、亲密地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离开这种生活太久,太过生疏。,与地上的身体两相遥望。从灵魂的角度看去,那副似曾相识的皮囊,显得何其委顿而凄凉。摒弃了诗意的生活,幸福感将永远无法持续、无法纯粹、无法圆满。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离开了诗意的生活,幸福感将永远无法纯粹而圆满,也无法持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普希金)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盖亚斯)上述观点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在上面六句话中选二三句,结合其观点,谈谈你对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刷题和上培训班等现象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D

3C

4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先由攸关技术的定义引出孔子会怎样回答的问题,然后从肉体和心灵两方面分析攸关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冲击,最后给出答案——人的本质在于天然性。

5人工智能认知能力在许多方面远超人类。人工智能有可能产生自主意志,有可能与人类产生冲突,威胁人类生存。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将冲击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当人类与非人类的界限模糊不清时,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走向了终结。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所以它的认知能力远超人类错误,原文的表述为在许多方面都远超人类

C.“'情感机器人的出现,证明了……”错误,原文的表述为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意在……”,证明情感机器人的出现是未然,并非已然;

D.“孔子开创了天本主义的儒家传统错误,原文的表述为孔子所继承和发展的中国前轴心期的古老传统,并非人本主义,而是天本主义,说明天本主义传统并非孔子开创。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表现的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与孔子所说人性自然不同。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孔子对人的本质的最终回答是:人是天然的存在者,而不是什么人造的东西,强调人的自然性和天然性。

A.强调人的肉体价值。

B.强调人与非人类的区别。

C.强调人的自然之理”“天性,能体现孔子对人的本质的最终回答。

D.意思是人生来喜欢安静,这是人的一种天性;感知外物以后发生情感的变化,是天性产生的欲求,强调的是人有什么样的天性。

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结构的能力。

文章共五段,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

第一段提出问题,在攸关技术的刺激下,一个问题赫然逼显出来:人是什么?所谓'攸关技术是指那些关乎人的存在与本质、从而导致人伦忧患的技术”“那么,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面对攸关技术,他会怎样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先由攸关技术的定义引出孔子会怎样回答的问题。

第二、三自然段分析问题。

第二段,孔子对作为类存在的人是非常关切的……在孔子看来,个人的肉体生命具有崇高的价值”“孔子之所以重视肉体生命,是因为肉体乃是父母给予的,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但是,如果肉体生命可以不由父母给予呢?这正是攸关技术所提出的严峻问题”“这就表明,肉体的存在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独特存在,即不能界定人的本质,因为:动物也有肉体的存在;不仅如此,基因技术使得人造的肉体生命存在成为可能,如克隆人,作者从肉体方面分析攸关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冲击。

第三段,过去的观点认为,技术纵然能造出人的肉体,却不能造出人的心灵”“但是,认知能力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特有本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储存、记忆知识,甚至还能够'温故而知新’”“然而,人工智能不仅具有了认知能力,而且可以具有情感能力”“然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也可以具有意志能力,作者从心灵方面分析攸关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冲击。

第四、五自然段解决问题。

第四段,其实,孔子所继承和发展的中国前轴心期的古老传统,并非人本主义,而是天本主义”“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孔子的最终回答乃是:人是天然的存在者,而不是什么人造的东西,指出了孔子对人的真正定义:人是天然的存在者,而不是什么人造的东西。

第五段,照应开头,再次重申观点:人是天然的意向性的智能存在者。并指出这一认识的意义:懂得必须敬畏天命,即敬畏人的天然性与自然性。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理解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的关键是分析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的原因,考生可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出人工智能优势,而如果这种优势达到一定程度,必将会对人类带来冲击,甚至意味着人类的终结

认知能力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特有本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储存、记忆知识,甚至还能够'温故而知新。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不仅远超动物,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远超人类可见:人工智能认知能力在许多方面远超人类。

然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也可以具有意志能力。因此,学者指出:'自由意志乃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难题之中的硬核,人类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考验最终都会还原或归结为对其自由意志的挑战’”可见,人工智能有可能产生自主意志,有可能与人类产生冲突,威胁人类生存。

这就表明,肉体的存在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独特存在,即不能界定人的本质,因为:动物也有肉体的存在;不仅如此,基因技术使得人造的肉体生命存在成为可能,如克隆人”“'意向性的智能存在者并不足以成为'的定义等可见,在肉体和心灵两方面,人工智能都对人的本质的定义产生了冲击,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当人类与非人类的界限模糊不清时,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走向了终结。

6B

7C

8为夫妻相处的场景营造了温馨而略带感伤的氛围。暗示老蔡的生命已近终点。

9第一次看到不生胡子的老蔡,打破了她生活的习惯、常态。已经死去的老蔡没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为老蔡的逝去而生出深切的悲痛之情。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因此变得落落寡合,并最终选择了远离世人的专业和工作说得过于肯定,原文并非肯定的表述,而是问句他是不是因此变得落落寡合?并在上大学时选择了远离世人的古生物研究专业,工作后主动到那种整天戴着口罩的试验室工作?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我马上起来刮脸这句并没有丰富内涵,就是一个平常的句子。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画线句是环境描写,迟暮的余晖由窗口射入,一缕夕阳正照在他的下巴上,这是老蔡的妻子傍晚给他刮脸时的场景,迟暮的余晖给画面镀上一层温馨又伤感的色彩,为他们夫妻的相处营造了特定氛围;

迟暮的余晖又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生病的老蔡的生命即将结束。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子含义及鉴赏作品情感态度的能力。

老蔡的胡子是他的一大特点,从他们俩结婚开始,这胡子就一直陪伴着他们,妻子已经习惯了看长胡子的老蔡,而此刻她第一次看到老蔡不生胡子的脸,这打破了她生活的习惯、常态,让她感觉不适应;

其次,老蔡已经死去,灰白而削瘦的脸一片死寂,没有了生命力的老蔡的脸当然不能与平日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的脸相比;

妻子的感受表达了她为老蔡的逝去而生出深切的悲痛之情。

10D

11B

12B

13.(1)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

2)所以献上这封信来把我的心意上报(让您知道),希望君王留意吧。

14.燕惠王原本对乐毅有怀疑,乐毅攻齐国只两个城市久攻不下,齐国行反间计。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

骑劫的宾语,即墨下是地点,与组合构成介词短语,作的后置状语,故后不能断开,排除BC

于莒构成介词短语,作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B齐湣王的''美谥’”分析错误,为美谥,古同,意为昏乱,为恶谥。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使得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理解有误,原文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意思是赵国攻打燕国是燕惠王担心发生的事情。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认为;,嫌隙;,抛弃。

2,所以;,使(让)……知道;,希望。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题目要求回答燕惠王'召乐毅的原因,通读文章可知,答案主要集中在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中。从中可知,田单了解到燕惠王与乐毅之间有隔阂,再加之乐毅迟迟攻不下齐国的两个城市,因此田单纵反间于燕,燕惠王一下子中了计,于是召乐毅

参考译文:

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而燕国军队在乐毅的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在济水西边被打败后,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用酒肉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我听说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开端好的不一定结局好。从前伍子胥的主张被吴王阖闾采纳,吴王带兵一直打到楚国郢都;吴王夫差不采纳伍子胥的正确建议,却赐给他马革囊袋逼他自杀,把他的尸骨装在袋子里扔到江里漂流。吴王夫差不明白先前伍子胥的主张能够建立功业,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里而不后悔;伍子胥也不能预见君主的气量、抱负各不相同,因此致使被沉入江里而死不瞑目。我听说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所以献上这封信来把我的心意上报(让您知道),希望君王留意吧。于是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死于赵国。

15C

16情感表达生动具体:诗人通过云烟聚集来写羁旅之愁,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情感表达含蓄悠远,耐人寻味:诗人通过猿声来写羁旅之愁,猿声凄切悲凉,且几处,以景结情,使愁情延绵不绝,含蓄悠远;情感表达直接明白:尾联前句直抒胸臆,直接点明羁愁,表达直接清晰。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和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

C.“消除了错误。眼前无如鲍叔牙这样可以举荐自己的知己好友,军中诸多将领有也只是廉颇一类的老将,消除了太绝对。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抒情手法的能力。

羁愁一词照应标题蜀山道中,直接抒发作者久居在外的愁绪,是直接抒情,使情感表达直接明白。

云烟集意思是傍晚的云雾烟霞汇集,羁愁忽共表明作者的羁旅之愁与傍晚的云烟融合在一起,云烟愈浓,愁绪越重,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使情感表达生动具体。

猿声是在傍晚的蜀山道中出现,且为几声,断断续续,绵远不绝,寂静环境下更显得凄切悲凉,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使情感表达含蓄悠远,耐人寻味。

1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于(通假字)、嗟、鸠、桑葚、雕、砌、朕。

18A

19D

20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第一处表达中国速度让国外惊叹之意更合适,所以选惊叹不己

第二处:紧锣密鼓: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舆论。大张旗鼓:比喻壮大声势和规模。呼应后文准备,用紧锣密鼓

第三处:令人侧目: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令人侧目语意不对;第四处宵衣旰食的对象是政务,在这里不恰当。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前后句但运送物资的总重量却减少了1.5吨。研究人员决定多带货,少带燃料分析,所填句子应和后文形成因果关系,句子内部燃料充足是因,可以正常运行是果。

A.“为保障……有充足的燃料强调目的关系,衔接不连贯;

B.“虽然……”转折关系,衔接不连贯。

C.“由于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因果倒置,衔接不连贯。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根据使放在句首连用,造成缺主语,删掉使,主语应该为天舟三号排除AC

语序不当,最后一句中心语应该为对接,结合状语排序,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是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应该放在中心语之前。排除B

故选D

21来诠释自己的心情

我们不再需要诗意的生活

我们的灵魂在天上

22原句中的摒弃相比离开,更强调主动性,且语气更强烈;

原句中使用三个排比句,相比改句,强调了失去诗意生活对幸福的影响,语势也更强烈;

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有仓促收尾之感;原句简短有力,语意完整,更适合收束段落。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空,根据后文以时代整齐划一的脉络,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以相似度极高的语言和姿态,来讲述历史、记录时代可以判定句式……”,且后的成分为动宾结构;句前感想关涉心情,故可填写来诠释自己的心情之类的句子。

空,本段阐述的是物质与诗意生活的关系。前句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与前文诗歌离物质越来越远,诗意的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构成转折,即我们同物质的关系亲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不需要诗意,故可填写我们不再需要诗意的生活之类的句子。

空,根据下句与地上的身体两相遥望可推知此处的表述应是与之相对的天上;根据下文从灵魂的角度看去,那副似曾相识的皮囊,显得何其委顿而凄凉可知表述的对象是灵魂,故可填写我们的灵魂在天上之类的句子。

2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词语的选用上看,原句中摒弃指舍弃、放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抛弃一些东西;也形容思想上的抛弃、丢弃。改句中离开,与人、物或地方分开。从语意上看,摒弃更强调主动性,且语气更强烈。

从修辞上看,原句幸福感将永远无法持续、无法纯粹、无法圆满使用排比句,强调了失去诗意生活后对幸福感的影响,表意更强烈;改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从语境上看,原句出于文末,应是对文段的总结,简短有力,语意完整,更适合收束段落;改句的表达效果较原句稍显仓促,有语意未尽之感,不适合用来收尾。

23.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围绕学习”“教育思考立意。

本题由三个部分构成:名句、任务指令、规范要求。

其中,规范要求比较简单,是考生熟悉的基本要求。而任务指令则是题目的核心,是审题的要点所在。指令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信息:对象——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刷题和上培训班;结论——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素材——六个名句中选两三句。审题时三者缺一不可,需三个方面兼顾。

关于六个名句,应注意准确理解其中的观点。第句强调学生需要自由时间对学习的重要性;第句意在批判功利性的教育和纯智育的价值取向;第句青年学生强调学习之外还需实践;第句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灵魂的影响;第句强调学习的根本在于建立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第句强调学习中学习能力的养成才是根本。考生在引用时,可有自己的理解,但不可大相龃龉。

本次作文隐形的要求:结合其观点,说明不是简单引用即可,而是要以所引名句的观点为阐释的依据;所引名句与文章的观点之间应成为有机整体,服务于文章观点的阐释,形成观点与素材的关系;关于对材料所述现象的看法,不宜持肯定的态度,因为所给出的名句无法支持刷题或者上培训班等做法。

立意:

1.读书与实践结合,培养学习能力。

2.学习要提升思想,唤醒灵魂。

3.教育不功利,刷题不可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月飞霜
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贤相,那乐毅是什么人
146 有始有终
战国时最弱小的燕国是如何打败强大的齐国的?
汤永华先生金文书法:宰我传至道 田单誓义师
待物以正,燕惠王信谣败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