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想在这里提出来讨论的是我们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这社群普通被称为大家庭的。我在《江村经济》中把它称作扩大了的家庭。这些名词的主体是家庭,在家庭上加一个小或大的形容词来说明中国和西洋性质上相同的家庭形式上的分别。可是我现在看来却觉得这名词并不妥当,比较确当的应该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作小家族

我提出这新名词来的原因是在想从结构的原则上去说明中西社会里的区别。我们普通所谓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别决不是在大小上,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一个有十多个孩子的家并不构成大家庭的条件,一个只有公婆儿媳四个人的家却不能称之为小家庭。在数目上说,前者比后者为多,但在结构上说,后者却比前者复杂,两者所用的原则不同。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在由个人来担负孩子生育任务的社会里,这种社群是不会少的。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个个别的家庭说,是短期的,孩子们长成了也就脱离他们的父母的抚育,去经营他们自己的生育儿女的事务。一代又一代。家庭这社群因之是暂时性的。从这方面说,家庭这社群和普通的社群不完全一样。学校、国家这些社群并不是暂时,虽则事实上也不是永久的,但是都不是临时性的,因为它们所具的功能是长期性的。家庭既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结束抚育。关于这一层意思我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有详细的讨论。

但是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社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夫妇之间的合作并不因儿女长成而结束。如果家庭不变质,限于亲子所构成的社群,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儿女长成之后,有一段期间只是夫妇的结合。夫妇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务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较多人合作的事务就得由其他社群来经营了。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说明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

1.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内容,对家族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学意义上的家庭是指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而中国乡土社会的与此有差异,故作者以小家族命名,以示区别。

B.乡土社会的家族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沿着父系方向单系向外扩展,家里绝对不可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C.乡土社会的家族是长期的绵续性事业组织,生育功能是次要功能,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是主要的。

D.乡土社会的家族作为事业组织,为了事业效率,强调家族内部配合默契,要求夫妻感情亲密,还要求父子婆媳合作无间。

2.下列对选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首段开门见山地提出讨论的对象——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并提出统辖全文的观点—―该社群应该称为小家族

B.选文以西方家庭的亲子结构为对照,从结构方面论述乡土社会小家族的特点,并指出小家族向外扩大的方向。

C.选文以否定大家庭概念、肯定小家族概念为开头进行深入对比,以突出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的特点家庭家族两个概念

D.选文提及《江村经济》《生育制度》,表明该段相关内容与这两本书有关联,同时都反映了作者认识上的新变化。

3.根据《乡土中国·家族》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婆儿媳四个人虽然人数比较少,但不能称之为小家庭,主要原因是媳妇并非公婆的亲子,媳妇与儿子构成一个新的小家庭。

B.家庭作为生育社群,它是短期的,抚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结束抚育,让孩子脱离父母,重新组建新的家庭,抚育新一代子女,如此代代循环。

C.夫妻除了抚育子女之外,还经营着经济等事务;西洋家庭为了保证生育儿女这个主要任务,限制了其他事务的发展。

D.乡土社会里的家,可以扩大到很远,达到五世同堂;也可以缩小到很小,小到夫妻两个人。这种伸缩性与差序格局下的人际关系相似。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浙江地区竹编制品繁多,百花争艳,竹编工艺各有特色,但在选材、加工与编织工序上都大同小异。由于编织品种类多样,常以多种不同性能的竹材作为编织材料,如毛竹,质地坚硬、纹理平直、劈蔑性好,因此常用作竹编产品的骨架;早竹拉力强,可劈成精细竹篾,易漂白、易染色,但其竹节脆弱易裂,一般用作中低档产品原料;水竹纹路紧密,纤维细,劈篾性比早竹好,蔑色纯净,常用于花纹图案的编织。除了对竹种的选择,对所用竹材的生长环境、形状特点和采伐季节也有讲究,用于编织的竹材多生长在背阴山处,3年生,且竹竿通直、节间细长,尖削度较小。采伐竹材在秋冬季节,此时竹子糖分少,竹编制品也更经久耐用。竹编作为一门精细的手工艺,有其独特的操作工具,常用的有藏尺、篾刀、竹凿等。竹编材料制作极为精细,将原料加工成纤细的竹篾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包括取料、破竹、刮青、启条、劈篾、分丝、刮蔑、三防处理等,竹蔑制作工序会因竹编制品的具体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主要步骤基本相同。

(节选自吴婕好等《浙江地区竹编工艺特色概述》)

材料二: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发现的竹编制品将浙江竹编历史往前推进了数千年。目前已知资料显示,浙江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勤劳聪慧的先民就利用竹子破篾编制简易的用具。到清光绪年间,出现竹编作坊,以编制琴篮、考篮、香篮、食篮、鞋篮等细篾竹编器皿为主。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浙江竹编成为出口产品并畅销海外。此后,浙江竹编名气越来越大,其中嵊州竹编成为出口工艺品的中国著名品牌,有中外竹编第一家的美誉。浙江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见长。到20世纪80年代,浙江竹编产品畅销到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浙江竹编传递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20世纪90年代后,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代替了传统较为简单的竹编日用品,传统竹编需求量日益减少,小作坊式的竹编艺人生活难以为继。2002年11月,嵊州竹编龙头企业嵊州工艺竹编厂的停产标志着浙江竹编进入衰落时期。浙江竹编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广大农民兄弟的聪明才智,记录着农耕时代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但是目前尚存的浙江竹编个体作坊仅生产相对简单的工艺品,浙江竹编现实状况堪忧。

(节选自余国静、程杨阳《浙江竹编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材料三:

竹编工艺在现代发展中式微,主要原因是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会用竹匾养蚕,用竹篓捕鱼,用竹笼养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对竹编产品的使用日益减少。竹编制品传统上是家庭中使用的器具,都是属于小物件的物品,当下竹编工艺的振兴,需要改变其使用语境,不要把美限制在规矩的形制上,应重新置换,使其重新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空间、色彩、材质、光甚至声音来营造空间,或者是适合竹编语境的空间,唤起人的思索、回忆,赢得人的共鸣。应当以更柔和、更近乎自然的方式重新考虑和运用安吉竹编的每个元素,形、色、质、材,给竹编找到新的语境,使竹编之天人同义为广泛的空间。

(节选自戴莹《安吉竹编产品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究》)

4.下列对材料中浙江竹编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竹种繁多,性能各异,用途不一,毛竹适合做竹编骨架,水竹适合做花纹图案的编织,早竹一般用作中低档产品,竹种多样造成了竹编产品的多样化。

B.浙江竹编工艺富有特色,对竹种的选材,对柱子生长年限、形状特点、采伐季节上都有讲究,比如采伐季节,一般选择竹子糖分少的秋冬。

C.浙江竹编作为一门精细的手工艺,主要体现在竹编材料的精细性上;为了将竹子加工成纤细的战国时期的竹篾,需经刮青、启条、劈蔑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D.浙江竹编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浙江嵊州竹编就已经存在,当时的先民为了编制简易的用具,发明了蔑尺、蔑刀、竹凿等操作工具。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竹编实用功能突出,如最初的简易竹编用具,清代的挈篮、考篮、香篮、食篮、鞋篮等细篾竹编器皿,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竹匾、竹篓、竹笼。

B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浙江竹编产品畅销海外,原因有二:一是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二是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C.浙江竹编的衰落,以嵊州工艺竹编厂的停产为标志。当下浙江竹编现实状况堪忧,尚存的个体作坊仅生产简单的工艺品,这与塑料制品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D.从农耕社会变迁到现代都市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农耕社会而生产的竹编用具跟不上时代要求,这是竹编行业式微的主要原因。

6.为了振兴竹编行业,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回答。

三、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媳妇又短促地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出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车上,旅客们曾劝她在西山口住上一夜再回台儿沟。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香雪没有住,更不打算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他的话倒更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她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赶快走回去,明天理直气壮地去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把摆在桌上。车上的人既不了解火车的呼啸曾经怎样叫她像只受惊的小鹿那样不知所措,更不了解山里的女孩子在大山和黑夜面前到底有多大本事。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媳妇给通讯员擦拭身子、缝补破洞,这一举动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复杂心理,也表明了她突破了又羞又怕的心理。

B.甲乙两文通过青年人物形象来表现青春情怀,但情怀各有差异:甲文表现的是战争年代的革命青春,乙文表现的是改革开放时代追求上进、摆脱封闭的青春。

C.甲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所见所闻写小媳妇,主要采用对话、动作和神态描写;乙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多用心理描写展现香雪内心世界。

D.《百合花》《哦,香雪》善于运用典型细节,如甲文的两个干硬的馒头,主要目的是表现战争年代的艰苦;乙文香雪、女学生红脸,都写出少女的害羞心理。

8.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1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2)他的话倒更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

9百合花铅笔盒在《百合花》和《哦,香雪》中反复出现,请分析它们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大。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回:何为其然也?客回: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万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哥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子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付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二)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②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③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④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⑤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注】浮图:僧人。卒:去世。夷:平坦。不随以止:不盲从别人而停止。相:帮助。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B.客喜而笑,洗盏更的       更:更换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修建房屋

D.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古之学者必有师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先写景色之美、游玩之情;再写主客问答,感叹历史、人生;继而阐发哲理;最后归于旷达,结束全文。

B.《游褒禅山记》先介绍了褒禅山的得名由来,接着介绍褒禅山的前、后洞,再叙述游玩过程,最后由后洞所见阐发哲理。

C.《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成功需要志、力、物三个条件,同时强调做事应尽最大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

D.两篇文章都富有理趣,叙议结合。《赤壁赋》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游褒禅山记》语言简练,逻辑性强,思考深刻。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琴

·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①,湘妃②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注】轧复清:由繁杂到纯净。湘妃:舜妃娥皇、女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玉指暗示了弹琴者的美丽;用愁怨两字,写出了琴声总体上的哀怨伤感的特征。

B.颔联中的凉风劲暮雨零既写出了琴声的激烈与衰微,又与首联中的琴声特征相呼应。

C.颈联用流泉表现了琴声从远到近的听觉感受,又用玄鹤下青冥表现了琴声缥缈悠远的特点。

D.尾联堪惆怅写出了表演结束时大家伤感的心情,丛兰”“月满庭写了大家移情景色,摆脱了伤感。

16.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琴声的?请结合诗歌分析。

六、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下阕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统领下阕的作用。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久别重逢、重温往日恩情的场面。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从梦中突然醒来,长叹不已。

七、选择题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且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huái)不敢走进门,是孱(càn)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B.这是一株奇特的稻,株形优异,穗(shuì)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经心地照顾这蔸(dōu)稻禾。

C.租人家一椽(chuán)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壁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xún)鸽的飞声。

D.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眩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sàn)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B.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

C.在中国人那里,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不是相互敌对和矛盾,而是相反相成,各行其是。

D.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八、选择类

20.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分别是浪漫主义诗风与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二人分别继承了《离骚》与《诗经》国风的文学传统。

B.唐代的古文运动主张向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学习,提倡言之有物;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古人用阴、阳来代指方位,如山北水南称为,山南水北称为;在时间上,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最后一天叫晦。

D.《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富有时代性的一首新诗,诗人采用自由的句式,想象奇特,情感激越,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九、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流行语是产生于网络而后流行于现实生活中的词语、短语或句子。网民大多由年轻人组成,他们追求时尚,富有个性,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些语句一旦与网民产生共鸣,网民接受,就会迅速流行开来

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①_______,如内卷一词如实反映当下现实生活中过度竞争的情况;②_______,如“永远的神”用缩写的方式,简洁地表达出永远的神的感叹;③_______,如累丑具有新意,别开生面地表现了憔悴、疲惫的状态。

网络流行语含义丰富,可以在不同语境使用,在使用时,我们需要谨慎。

2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网民一旦对一些语句产生共鸣,网民接受,就会迅速流行开来。

B.一些语句一旦被网民接受,就会迅速流行开来,就会与网民产生共鸣。

C.网民一旦对一些语句产生共鸣,一些语句接受,就会迅速流行开来。

D.一些语句一旦让网民产生共鸣,被网民接受,就会迅速流行开来。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语言表达

23.躺平,是人的身体的一个姿态,当成了网络流行语后便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请结合以下语境,说说其内涵。

1)面对失败和激烈的竞争,他再也激不起任何斗志,决定就此躺平。

2)出家人真能做到躺平,那是极高的境界,说明他真正悟道了。

十一、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进入高中,很多高一新生感觉交友难、难交友。班级举行班会,讨论如何交友。班会上,同学们提出两种交友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交友应坚持自我,不需要为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性情相投的人会自然相遇。朋友交往是促进自我发展,不是迁就对方。

另一种观点认为,交友应改变自我,从而与他人融洽相处。每个人都有缺点与不足,彼此的改变是相处的润滑剂,具有积极、友善的作用,也能促进彼此的发展。

同学们讨论激烈,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

亲爱的同学们,针对上面的交友观点,你有怎样的体验与看法?请结合自己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3C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家里绝对不可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过于绝对,原文有除少数例外

C.“生育功能是次要功能,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是主要的错,原文是家庭这社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夫妇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可见原文并未分出主次;

D.“要求夫妻感情亲密错,原著意思刚好相反,强调男女有别,夫妻感情淡漠。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都反映了作者认识的新变化错,原文是关于这一层意思我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有详细的讨论,可见提及《生育制度》,目的是表明此理论在此不必详述,并不是反映作者认识的新变化。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西洋家庭为了保证生育儿女这个主要任务,限制了其他事务的发展因果不当,原文是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说明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西洋家庭是因为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才导致经营的事务很少。

故选C

4B

5B

6.(1)文化层面上,提高竹编产品所蕴涵的文化底蕴;

2)工艺层面上,提高竹编产品的工艺水准;

3)功能层面上,制造符合现代生活语境要求的实用器具;

4)范围层面上,开拓竹编使用语境(扩大竹编审美空间)。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竹种多样造成了竹编产品的多样化错,原文是由于编织品种类多样,常以多种不同性能的竹材作为编织材料,选项强加因果;

C浙江竹编作为一门精细的手工艺,主要体现在竹编材料的精细性错,竹编材料的精细性只是竹编的精细的一个方面,还包括选材等,选项以偏概全;

D当时的先民为了编制简易的用具,发明了蔑尺、篾刀、竹凿等操作工具,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竹编作为一门精细的手工艺,有其独特的操作工具,常用的有藏尺、篾刀、竹凿等”“浙江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勤劳聪慧的先民就利用竹子破篾编制简易的用具

故选B

5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二是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错,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不是浙江竹编产品畅销海外的原因,而是结果。

7D

8.(1对通讯员的牺牲感到痛惜。为卫生员不理解她对通讯员的特殊情感而愤怒。

2香雪为凤娇不知北京话已经结婚而感到委屈。为台儿沟人无条件地信任外面世界但外面世界不理解、尊重台儿沟人而感到委屈。

9具有线索作用。绣有百合花的被子串联了借被子、还被子、盖被子等情节,铅笔盒串联了香雪盼铅笔盒、换铅笔盒、赏铅笔盒等情节。

具有象征意义。百合花象征了小说人物纯洁的心灵及人物间淳朴的感情,铅笔盒象征了知识与现代文明。

增加小说艺术效果。百合花增加了小说的诗意美,铅笔盒增加了小说的时代感与生活气息。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主要目的是表现战争年代的艰苦错。两个干硬的馒头,客观上有表现战争时期的生活艰苦的作用,但主要目的是表现通讯员的淳朴、善良,以及的感念、痛惜。

10B

11D

12A

13B

14.(1)何况我同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作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杯相互劝酒。

2)我们出洞之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山洞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从而未能极尽(享受)游洞的乐趣。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句意: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更:再、重新。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在;介词,比;

B.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

C.连词,因为;介词,在

D.连词,表转折,但是、然而。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两个句子结构一致,应各自断开,排除BC

奇伟瑰怪非常都做的定语,中间不必断开,排除D

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者“……的人,不是表句中停顿的虚词,不必在断开,排除C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最后由后洞所见阐发哲理错,是针对整个游玩过程及所见阐发自己的思考。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渔樵,打渔砍柴;侣、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劝酒。

2)题得分点有:,有人;,责怪; ,极尽。

参考译文:

(一)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二)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大概我们所到达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那些到的人更加少。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之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山洞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享受)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未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木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15D

16.(1)首联运用了典故的手法,借用娥皇、女英对舜的悲伤与思念来表现琴声的凄苦哀婉,奠定了琴声的基调。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琴声比作飒飒的秋风、潇潇的暮雨、流出碧山的溪水、鹤的叫声,表现了琴声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3)运用了侧面描写手法,尾联通过听者的感受堪惆怅和月下兰庭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弹琴者技艺高超,琴声感人至深。

17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契阔谈䜩     心念旧恩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携、峥嵘、䜩、悸、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8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穗大应读作“suì”经心应写作

C.“驯鸽应读作“xùn”壁绿应写作

D.“坍圮应读作“pǐ”眩耀应写作

故选A

19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 不敢越雷池一步:本指原地坚守,不要越过雷池地界。后形容办事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语境是说袁隆平认为不能不敢打破权威的限制,熟语使用正确。

B. 金字招牌:意思是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语境是说企业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才能赢得好名誉,成语使用正确。

C.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语境是说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都各自有自己的轨道,此处应为各得其所,其意思为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D. 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变化。语境修饰太阳的运行,成语使用正确。

故选C

20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山北水南称为',山南水北称为'’”错误,应是山南水北为,山北水南为

故选C

21D

22     反映现实生活/来自当下生活(现实)     形式简洁/多用缩写,简洁直接     具有创新性/具有独创性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一些语句一旦与网民产生共鸣主客倒置,或搭配不当,应改为一些语句一旦让网民产生共鸣

网民接受中途易辙,偷换主语,前句的主语是一些语句,这里应在网民接受前加上才能衔接。

全部改对的是D项。

故选D

2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抓住后文中的如实反映当下现实生活一句,可填反映现实生活来自当下生活

第二空,抓住后文的用缩写的方式”“简洁地表达出,可填形式简洁”“多用缩写,简洁直接

第三空,抓住后文的具有新意”“别开生面地表现,可填具有创新性”“具有独创性

注意字数限制。

23不再奋斗,甘于妥协、放弃。

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对任何事物都彻底放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整本书阅读 / 统编版高中语文《乡土中国》第二章 《文字下乡》教案
语言文字运用限时训练3
浙江版2015年高考语文各题考前一周抢分指导(三)语言综合运用
高中英语语法易错题100(附详细答案)
高三英语二轮专题复习---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百题精练
2016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