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付秀宏《流淌的秋虫清音》阅读答案及解析

流淌的秋虫清音

付秀宏

中秋是一个丰收的时令,听秋虫在秋夜里声声鸣叫,仿佛是听孔子讲不舍昼夜,听峨眉山的法师讲解禅心,让我的内心变得阔远,因着秋凉的沉静被洗涤,像似秋空和秋水一样。

中年的我,有几年很是热衷法布尔的《昆虫记》可惜此后,除了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鸣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对那些细小的生灵,我几近相忘。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读法布尔,但我还是记得那个法国长寿老头的昆虫王国。

秋虫,就像秋天一样,辽阔中交融着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那种难以言明的情绪总在心头萦绕。

一位朋友曾捉到蹲伏在厨房角落里的一只瘦小的蟋蟀,因为惊惧,它的清脆而响亮的声音戛然而止。朋友和我提起此事,我笑着说,你打扰蟋蟀作诗了。

蟋蟀是唐朝的李白,黑夜是它饮不完的酒。噫!秋虫与秋夜之相悦,是把深情写在纸上的那种感觉。

前两天去母亲家,住在那里。窗外的一棵小樱桃树下,秋虫不停歇地吟唱,我不知道哪一声鸣叫是海子的,哪一声又是北岛的,密密匝匝的樱桃叶子看过去一是无数沉醉的耳朵。

还曾读过一首有关秋虫的诗歌,题目叫《为何不带秋虫回家》,我臆测这里的“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它可以把人们一颗颗浊躁的心变得一点一点清澈起来。难怪有人说,彻夜的虫鸣好比山顶银河倾泻的水,洗涤着那些仰望天空的人们……

秋虫就是禅修的一种,虽然细微,但非常沉醉迷人,即便有些冷寂,但那种专注、那种深情,可以让人的身心澄明起来,那是秋的暗语与玄机。一鸣三千里,都写在一个人又一个人的心弦上,恰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境界。

秋虫有清音,它们不嘲笑什么,只是把生命里低沉的基音和高亮的泛音用断续的咏叹表达出来。秋虫清音的高与低,唱与停,融汇在秋空的高渺与周遭的宁静里……的确,只有这种微小的生命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那是一群执着灵魂的美妙合唱。

记得,幼时对静寂之声敏感。那秋虫、那鸣叫、那声韵,还有那种说不清的凄凄切切,每晚悠扬动人地响着,令我异常着迷。从立秋开始,秋虫们日复一日踩着灼热夏季的尾巴,把秋意谱成深夜里长长的弦歌;在明耀的新月下或徐缓的凉风中,有意无意地靠着枕,听虫儿们的合奏,足以撼动泪湿的心情。这种种心迹,现在回忆起来,那份亲切似乎与年俱增了。

对秋虫的声音,何以如此钟爱呢?难道说它们的演奏是一川清凌凌的融水?是啊,秋虫的清音,在自然中汇入了无尽的神妙,于是众妙毕集,各抒灵趣,我自己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每当没听到秋虫之声,便会莫名地想流泪,生出难于言说的慰藉与寂寥。我的心情,仿佛远离了床榻,沉浸在思慕与怀恋之中。这些虫声里会有李白的感叹、杜甫的伤怀、李商隐的微唱、李煜的低泣,酸酸麻麻的,却有非常永恒的心境。

夜沉沉地睡了,只有往昔真挚而柔韧的声音,宛若秋水的微澜一般颤动不已。我不能忘怀于秋虫之鸣,任由秋虫是先哲心声余韵那般缭绕着,似动不动,似淌非淌,用它不懈的努力——融化我敏感多愁的心。听得久了,我如同羁旅返乡的游子终于踏上故土,又似忆起与诗心碰撞那一刻的会心之笑,既有几分陌生,又感到舒畅和亲切。因有秋虫在耳,自己的情感得以恢复本来的纯净。

不知多少次,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听见秋虫的哨子还在奏响,只是有一点儿瑟瑟的冷意。当这凉意微逗之时,我心中总是疑惑:这是不是“纷披灿烂”的《广陵散》遗篇?是不是唐末黄巢《不第后赋菊》的“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时,我的心——像夏日河面上.巨蜻蜓时停时飞,惊骇般地睁大了眸子。从一个文化记忆驶向了另一个桥头,犹如驶入了梦境;夜半秋虫清音——于我,仿佛是一个个的新发现,引发深切的共鸣。

秋天气温日渐降低,虫音那冷静而又清澈的质感,如秋月般洁白纯净,如月光般水银泻地,如秋风般凉意深沉,亦如秋风般了无痕迹。听秋虫之声,最有情味,如同古老编钟一样传来的悠远的音。那悠悠的声音仿佛有了倒影似的,一身静气地走着,值得我们去用心细细品味。如果有雅兴,不妨披一件夹袄,一个人走进这秋野之夜,此间月光清亮、露水清凉,虫鸣清越而密集,蟋蟀、蝈蝈、金铃子的清音一起倾倒而来,却丝毫不纷乱,婉转缠绵,喃语不尽。我甚至能察觉到,家中秋虫的低吟浅唱,已与明月之下田野里的噪噪天籁,交相共鸣,合成了一处旋律。

我不禁潸然泪下,倘若此时有人问我:“秋虫的声音如何迷人?”我会静静地说“在这声音中,不仅领悟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可以听懂你自己。”因声声不息的秋虫清音,能把自己的那颗心读懂、读透,该是身为人最幸福的事情了!

(摘编自《人民周刊》2020年18期,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开篇写庆祝丰收的中秋时令的秋虫鸣叫,并将听清音的感觉等同于聆听圣贤的教导和法师的禅语,让读者对秋虫清音有了非常美妙的第一印象。

B.作者笔下的秋虫,是在辽阔的背景下将“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而这也正是作者在文中要向读者传达的无法说得清楚的情绪。

C.“我”之所以会臆测《为何不带秋虫回家》中“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是因为诗歌作者将秋虫的诗会比作李清照的诗词专场,能让读者浊躁的心逐渐清澈。

D.文中写《广陵散》>遗篇的“纷披灿烂”,引用黄巢的诗句,意在以自我困惑引出对秋日夜半时分由瑟瑟冷意中听到的秋虫清音引发的内心深切的共鸣。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写自己去母亲家居住,听到櫻桃树下的秋虫鸣叫声时,插叙了朋友捉蟋蟀的事,“打扰”一词在幽默调侃的口味中引发了对秋虫和文化的相似联想。

B.文中写秋虫并不嘲笑什么,而只是将自己声音的高低、唱停自然地表达出来,意在突出作者对微小秋虫的执着及其清音的美妙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C.作者在文中解释了自己钟爱秋虫声音的原因后,先写自己听不到秋虫之声后的寂寥感受,再写听到秋虫清音后的巨大震撼和纯净内心,对比鲜明,描写细腻。

D.本文既联想、想象丰富,又借助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将秋虫清音写得清新脱俗,使得整篇文章意境优美,读来极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8.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是“秋虫清音”,但第二段却为什么要详写自己对法布尔的昆虫王国的难以忘却? (4 分)

9.作者说秋虫清音是“流淌的”,而这种“流淌”在文中体现为多个层面,请结合全文分别简析。(6 分)

阅读答案:

6.C(从原文“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看,这里应该是“我”认为秋虫的诗会很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并非诗歌的作者在诗中认为的。)

7.A(此处不是插叙,因为插叙是指在记叙某件事的过程中暂时放下正在记叙的内容而插人必要的情节或材料,这里作者先写自己朋友的事,后写自己去母亲家住发生的事,故此处“插叙”手法表述不正确。)

8.①借助听觉及嗅觉,强调自己对于秋天时光里蟋蟀、蜻蜓等的无比喜爱之情,奠定全篇的情感基调。②写自己难以忘却法布尔的昆虫王国,是为了引出对秋虫及秋虫清音的具体叙写。

(评分细则: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答案虽有具体分析但分析不全面的,酌情扣1分;只笼统地答一些鉴赏术语,而不作具体分析的,该要点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评价作品的审美取向的能力。作者在中年时期曾热衷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但能记住的只有“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鸣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而这和本文的写作对象“秋虫清音”正是相关联的;再者,作者虽然很长时间没读法布尔,但却记得“昆虫王国”,这也就为下文具体去写秋虫及其清音做了铺垫,这也就是结构上的作用。

9.①听到的“秋虫清音”是动态的“流淌”。作者对秋虫清音感受细腻,当它“交相共鸣”“倾倒而来”时,自己有“月光般水银泻地”的动态感受。②对“秋虫清音”喜爱之情的“流淌”。由幼时对静寂之声的敏感写到随年龄的增长对秋虫声音的愈来愈亲切。③“秋虫清音”蕴含的文化韵味的“流淌”。由秋虫清音联想到李白、杜甫、李清照等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文化意蕴,又联想到当代诗人海子和北岛等的思想。④“秋虫清音”于人生历程的“流淌”。由秋虫的各种迷人的声音,逐渐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自己有幸福感。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的三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中,对“流淌”层面的概括得1分,具体解析得1分。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题干要求对“流淌”具体体现的多个层面进行简析,所以首先要明确“流淌”的语境义,‘流淌”在这里是“流动”的意思,即秋虫清音的流动,而伴随着这种流动,作者的思绪也跟着流动,那么作者思绪的流动也就是我们要回答的多个层面。从全文来看,在浅层层面上,作者一方面写了听到的秋虫的声音呈现出动态的过程,如“交相共鸣”“倾倒而来”,而自己也有“月光般水银泻地”之流淌的动态之感;另一方面写了从幼年到现在对秋虫清音情感的变化。在纵深层面上,作者写了由秋虫清音引发的对于由古到今的一些文人及其作品的文化韵味的感受;更深层面上,作者由秋虫清音又体味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收获幸福感。将以上分析综合起来,整合分析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的交响乐
蟋蟀的鸣叫声是怎么产生的?
蟋蟀的鸣叫声音效素材
[ 有奖征文] 秋声里的乾坤 \程新兵
​秋天的虫鸣
《昆虫记》田野地头的蟋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