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堂寺---華嚴宗、三論宗祖庭

 

 


草堂寺


  草堂寺是中國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位於西安戶縣秦鎮草堂營村,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約50公里的草堂寺位於陝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鳩摩羅什7歲出家,聰慧異常,留學印度,精通佛典,後長住甘肅河西走廊,熟悉漢語。後秦弘始三年(西元401年),後秦王姚興從西域(今新疆)請來高僧鳩摩羅什,待以國師之禮,住在逍遙園西明閣,帶領3000多名佛門子弟校譯梵文經典,後在園內建草堂寺,供羅什居住。共主譯了經、律、論、雜傳等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內容精湛,辭義通達。其中,對有關佛教中觀、法華、華嚴、禪、律、淨土等重要經典都有翻譯,為中國大乘佛教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做出了巨大貢獻。鳩摩羅什被尊為國古代佛教經典的四大譯師之一。

由於佛教中著名的"中觀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都是由鳩摩羅什在草堂寺譯出,為三論宗的創立提供了經典,所以他被尊為該宗開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為三論宗祖庭。由於鳩摩羅什譯經場以草苫蓋頂,故得名為草堂寺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343413)是位有傳奇色彩的高僧,他父親是印度人,母親是龜茲人,七歲時隨母出家,人稱神童。遊歷許多國家,通曉多種語言文字。他20歲,母親去印度學法,囑咐他要到中國弘揚佛教。在來華途中,他被涼主呂光押留了十七年,到401年,姚興派兵攻克涼州,才救出羅什,尊為國師,隨後在草堂寺專心翻譯佛經。他性格開朗,秉性坦率,善於辨析義理,講經說法都具有獨特見解。因通曉經藏、律藏、論藏,被尊為“三藏法師”。

 

羅什所譯的35部、294卷佛教典籍,不僅第一次系統地翻譯和介紹了大乘空宗的理論,而且在翻譯文體上也一改過去樸拙的古風,開始運用達意的譯法,使中國僧眾容易理解接受。他還翻譯了不少富有文學趣味的大乘佛典,如《法華》、《維摩》、《大智度》等經論,對佛教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隋大業二年(606),唐高祖李淵為鄭州刺史時,曾為次子李世民的目疾來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內供養。唐代時,草堂寺曾改名為“棲禪寺”,但舊名仍被沿用。天寶年間,飛錫法師主持寺務,傳播佛法。元和年間,唐憲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宗密禪師常在此弘揚佛法,被稱為草堂寺的中興之時。

宋乾德四年(966)改為清涼建福院。金明昌四年(1193)辨正大師增修講所,梁棟宏麗,楹簷寬敞,複稱草堂寺,曾作亭覆護羅什舍利塔。元代,皇太子五年內曾四度下旨對寺進行大規模修葺,逍遙園、棲禪寺、草堂寺之名並用。清雍正十二年(1734),羅什門人僧肇被封為"大智圓正聖僧",易名聖恩寺,然民間仍然以"草堂"為寺名。歷代詩文、碑刻和百姓都有繼續稱草堂寺的。清同治年間,寺廟曾毀於戰火;光緒七年(1881),草堂寺又被山洪沖毀。

1949年前夕,草堂寺有僧人8人,土地一百多畝。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曾三次對草堂寺進行維修。1984年,由縣民政部門移交給僧入管理使用。

鳩摩羅什楠木座像

寺內有正殿五間,內供如來佛,佛像前放鳩摩羅什楠木座像一尊,高1.9米,高鼻深目,神態端莊,穩坐蓮台,凝望遠方,再現生前講經念佛風姿。寺院南邊有12間碑廊,牆上嵌以歷代名人、學者游草堂寺書寫的詩詞和重修草堂寺的碑文21塊。鐘樓一間,置放明鍾一口,鼓樓一間,內豎《禪師傳法碑》,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建的敕封大智圓正聖禪師僧肇碑;唐太宗贊羅什法師詩碑和歷代文人游寺題詩碑記等。


                                                                   八寶玉石塔

在大殿的西側門外,有—座用紅磚花牆圍成的六角形護塔亭,亭內矗立著草堂寺最珍貴的文物——“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

鳩摩羅什圓寂後火化,據說薪滅形碎,唯舌不爛。其弟子收其舍利,建造舍利塔以紀念之。這就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姚秦三藏法師塢摩羅什舍利塔”。

 

塔通高約244米,塔身八面十二層,用純玉石鑲拼而成,每層五色色彩不同,為玉白、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赭紫及灰色等色,故俗稱“八寶玉石塔”。塔的最下層為方座,方座之上是須彌座,座上是重疊的三層雲台,上雕刻著蔓草紋浮雕,精美絕倫。雲台之上是八角形寶憲,正東面刻有“鳩摩羅什之舍利塔”題字,正北面刻有“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十三字。寶龕上方為屋脊形覆蓋,蓋下刻有許多線條流暢的佛像。原來蓋上還有三層寶珠,但太平天國時塔頂被毀,寺廟的僧人以山石補之,加以修補。這座寶塔塔底是須彌山座,經歷一千五、六百年的風雨滄桑,仍基本完好。實屬罕見。通觀上去,好似一個層次鮮明、雕刻精美的玉盤上托著一個八面寶玉的佛龕,如能月下觀賞,更是玲瓏透徹,美不勝收。
寺周多樹木,塔前有古柏兩株,小井一眼,人稱"二柏一眼井",為此寺景點之一。

 

草堂煙霧--八角井

羅什舍利塔亭西側,樹立著元代所刻《逍遙園大草堂棲禪 寺宗派圖》碑,碑高16米,寬o6米,碑上記載了與羅什有承 傳關係的僧眾434人,是研究草堂寺史的寶貴資料。碑旁有一口“八角井”。《歷代三寶記》載:“天街東畔八隅大井,即舊大寺之東廚供三幹僧之甘泉也。”井左右各有一株柏樹,俗稱“二柏一眼井。”

 

舍利塔後北邊有茂盛修竹一片,竹林深處,掩藏著遠近聞名的“煙霧井”,每逢秋冬之晨,由於地熱作用,井內霧氣上升繚繞,早晚有一縷煙霧從井口冒出,繚繞於寺院上空,然後緩緩向京都長安飄去。

 

如今,由於地熱消失,已不見“草堂煙霧”,但“煙霧井”猶存。煙霧井上方修起了一座木質古亭,亭內懸接著趙朴初先生題“煙霧井”匾額。為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草堂煙霧”由此得名。

 

華嚴宗五祖宗密

草堂寺還是著名華嚴宗五祖宗密出家常住的地方,宗密圓寂後葬於東山圭峰,世稱"圭峰禪師"。故草堂寺又是華嚴宗的傳法寶地。

 草堂寺坐北向南,高大的山門上方掛著趙朴初先生所書草堂寺金字橫匾。步入院內,松柏、翠竹扶疏,濃蔭遮地,花草吐香。沿青磚鋪就的林蔭道北行,道旁立一座古色古香鐘亭,裏邊掛一口明萬曆十九年(1591)鑄巨鐘。

 

與鐘亭相對,裏邊放置著著名的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所刻《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定慧禪師即唐高僧宗密,華嚴宗祖師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書講學,並以習禪稱世。再向前行便到了小山門,門正中掛著草堂古寺的匾額。小山門兩側便是碑廊。碑廊建於1956年,單據十二間,面積120平方米,成凹字形,面對著大殿,與東西廂房銜接,形成草堂寺的內院。

  

今天的草堂寺依然能吸引眾多遊人的目光,當然不只因為它淵遠的佛學文化,旖旎動人的自然風景更令它光彩非凡。它東臨灃水,南對圭峰,溪流潺潺,樹叢花影,田園山色,風韻秀麗。尤其秋冬季節,每逢夕陽西下或朝陽出升,輕煙淡霧彌漫於草堂之上,搖曳於圭峰之巔,宛如一幅潑墨山水,迷蒙變幻,令人陶醉。草堂煙霧因而名列關中八景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寺庙 草堂寺
西安这座寺庙,供奉世界上唯一“舌舍利”,古井烟雾升腾实属罕见
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三论宗祖庭,西安鄠邑区草堂寺,“草堂烟雾”列入关中八景
【人文】西安文脉——户县草堂寺
鸠摩罗什大师与八宝玉石塔
三论宗祖庭草堂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