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禪定方便法
 

 

天台的修止法門。  在止觀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先修止,然後再修觀。  對於四禪八定的這種體會和要求,永嘉大師的禪宗集裡有詳細介紹,我們以後會繼續學習。

 止就是定,修止,就是把心停止在那裡,這是一個定的要門。  禪定法門中,我們想發定心的時候:靜細心中,善巧運用,取捨不失其宜,因此必證深禪定,故名方便。  禪定的方便法,就是我們心靜下來的時候,這個非常微細的心念要善巧應用。  善巧就是很巧妙地把自己的心運作起來,這種運作帶有主觀、能動的力量,讓自己的心處在非常自如的狀態,變得肯聽話。  我們平常煩惱太多,就是因為心不聽話,讓世俗的價值觀念,左右著我們的想法和做法,所以經常事與願違。  比如上台演講,不斷告訴自己:心要穩定,不著急、不混亂,結果一上去,雙腿發抖,說話結巴,心太緊張了。  所以這個心有時候是很不聽話,它隨著外境變化的。  修禪定的真正目的,是善巧的運用這顆心,在任何一種狀態下,恰到好處的去把握它,讓它主動的動起來,主動的靜下來。

 無論我們入禪定也好,不入禪定也好,這顆心都不能產生厭離自己的情緒。  想入禪定,肯定有一個入定出定的過程,對於這個過程,也要恰到好處的去把握。  學習禪定法門,入定了就高興,出了禪定就痛苦,這個想法不對。  要知道這顆心是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的,這才是正常的心。

 現在我們簡單的介紹兩種方便方法。  第一個是止門的不同,第二個是修止的方法。  關於止門有兩種:一種是從行為上來說,就是修禪定的方法;第二是從義理上來說,佛法的修止觀、修禪定不只是告訴我們修一些氣功、氣感之類的反應,它真正目的是讓我們增長智慧,回歸到生命的真相,然後這一切附帶功德都會產生。

 關於行門,主要是三種止。  學過天台止觀法門的人都很清楚,第一種是系緣止。  系,是動詞,緣,是名詞,就是外緣。  把外緣的一個境界固定下來,讓心捆綁在這個境界中,停在那裡不動,這個叫系緣止。  第二種是製心止,就是把心製伏。  我們的心像猿猴一樣,到處奔逸,我們通過一種覺照的力量,把奔逸的猴子製伏。  我們的心像一個平面圖,有很多千頭萬緒,就像電腦桌面上的幾個洞,鼠標隨時點擊哪個洞,就會冒出來一個東西來,而我們智慧的覺照就像一個錘子,它冒出來了你就把它敲下去,強制性的告訴它:停止在那裡不要動,這就是製心止的方法。  這個方法初步是有用的。  第三種叫體真止。  理解體真止是需要一些教理基礎的,這個真,就是一真法界的本體——我們生命的真相。  平常大家所感受到的這個心,是一種散亂、無序、苦樂紛呈的狀態,通過體真止的修行,我們可以理解並懂得真心本來是不動的,然後用心去體會這種不動的感覺。  這個體真止不是已證到真心,只是去體會真心的某種狀態。  比如我們要學會看天文,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在天底下,看著星星出來的時候數著星星,哪個星星在哪個位置、是什麼樣子、叫什麼名字。  但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看不到真的天空又怎麼辦?  那我們就躺在房間裡看天花板,在天花板上先給它畫好各個部位的星星,就像畫星球圖一樣,然後開始數,看看都數好了,有機會再到院子裡一對照就對上了。  所以體真止凡夫也可以修,只是需要聞思經教的智慧,先要聽懂什麼是真。  (後面會詳細講)這三個是在行為上修止的法門。

 從理論上說也是三個方面:第一是隨緣止,第二是入定止,第三是真性止。  隨緣止是繫心止在行為上的一個理論支持。  緣是外境,隨是隨便。  隨便找一個外境,把心停在那裡,讓心平靜下來,就這麼簡單。  除了佛法以外,氣功、道教也有專注的對象。  西藏佛教正式修法之前,中乘的修瑜珈,修相應,修事業,行部和瑜珈部,特別是修瑜珈部的時候,心要非常專注,包括對上師形象的各種觀照,需要很強大的力量。  《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淨土法門觀像念佛,也同樣要把心專注在某個境界上,比如專注觀想太陽落山時,像一個大圓鼓,很圓滿、亮麗、鮮紅,這樣觀想自然會把世間的痛苦消滅掉,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整個身心專注在這種心態裡,就進入禪定了。  專注觀想早上升起的太陽紅紅的、圓圓的,這一生會得到大智慧,大解脫以及很大的世間福報。  還有一些,比如專注自己腦後面的一片虛空,並找到一片空間點,然後觀想,注目那裡的虛空,或把心停駐在這個虛空等等很多方法,都是系緣止的修行方法。

 入定止,剛才說的製心止,就是把心製伏了,不再奔逸、不再搗亂,心自然就容易進入這種不昏沉、不虛浮的入定止狀態。

 真性止是我們修體真止的整個理論支持。  釋迦佛開悟時說的道理: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個智慧德相大家都有,也就是大乘佛法講的清淨法身佛。  小乘佛法講的阿羅漢證得的涅槃世界,也是我們本有的。  這個本有的狀態,是不需要你修證,本來就有的。  但我們不修證體會不到這種涅槃本體,它被你的散亂心、慾望和各種價值觀念覆蓋了。  尤其是我執,各種各樣的觀念都是圍繞著我執展開,如果把我執的觀念打破,它契入的就是真性,所以真性止是解脫的。  佛法與其它世間宗教的不共之處,就是這個真性止。  前面講的這兩種止,其它的氣功和教法也都有,但佛教的宗旨不在於氣功,而在於開發無漏的智慧。  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接下來講第二種:正式修止的方法,這個方法很重要,所以要多講一點。  這個方法有三種,第一是系緣止,第二制心止,第三是體真止。  這三種方法可以選擇一種,哪種適應,用起來比較舒服、比較自然,你就選擇哪種。  但不能今天用這個明天用那個,天天換不好。  特別是修四禪八定,能夠修一個法門,這三個當中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讓我們達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一開始,它就是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何用心、關照念頭等等。  三種法門適合不同的人,知道了這些方法以後,我們可以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去修學。

 修行有了一定受用以後,情況又不同了。  用第一個法門修學以後可以進入禪定,或者進入欲界的禪定。  然後想試試第二種法門能不能進入,你不是先讓自己的禪定更加深入,而是想先試試這個法門怎麼樣,那樣也是可以的。  一般學習一種法門,能夠進入禪定就行了,如果三種都想學習,方法要學的準確,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種系緣止。  剛才說了係是動詞,捆縛的意思。  讓我們的心捆縛在這個境界上,有五處:一繫心頂上,二繫心髮際,三繫心鼻柱,四繫心臍間,五繫心在地輪。  外國有一位金齒三藏說:這個五門禪實際上就是印度的五門禪,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從印度傳過來的。  佛法傳入中國特別是五門禪,都是些禪數之學。  南北朝以後,大乘佛法開始興盛,特別是達摩祖師來中國以後,提倡頓悟法門,不再倡揚四禪八定。  因為四禪八定雖然用心得當,容易修證,但它畢竟是屬於凡夫境界,還是不究竟的。

 我們進入禪定的時候,身體會產生一種微妙、深刻的喜悅感覺,這種感覺在平常是體會不到的。  眾生對快樂的東西都捨不得放棄,如果你捨不得放棄,一輩子都處在這種禪定的歡喜中,那可能到臨死也解脫不了生命中見惑思惑的束縛,這樣就會失去學習永嘉禪的最終目的。  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  以後在禪定中產生了快樂就會知道,這個還是世間法,不要太興奮,我們只是知道了進入禪定的方法,距離開發無漏智慧還遠呢。

 禪宗傳入中國以後,很多人掌握了四禪八定的方法就停滯不前,不思解脫,所以後來就不再提倡了。

 如果在禪堂裡講四禪八定,禪師經常會拿著棍子、香板打你、甚至把你趕出去,罵你是邪魔外道。  以後看到這樣的文字記載不要疑問:四禪八定明明是佛教的法門,怎麼會是邪魔外道?  因為佛教的終極目的是解脫和成佛,假如你沒有解脫,偏離了這個宗旨,到最後還是心外求法,還真是外道。

 這些禪定法門的心外求法,也只是一種方便。  比如係心止,讓心專注在某一個境上,這個境不是心的本身,只是一個專注的對象,一種方便,是訓練心念穩定的一個過程,訓練時間久了便會得到受用。  我們提倡永嘉禪,是因為它有理論可尋,有實際觀想的方法可操作,凡夫也能得到一些受用。  按佛經的說法,如果有了一些受用,證得初禪的覺受,就不會再懷疑佛法了。  因為許多人對佛法的理解只是處在不可思議的、求菩薩保佑的信仰層面,當我們有了受用以後,就會知道佛法的奧義所在,它與世間法是不共的,這樣就會增加信心。  在具足信心的基礎上修行大乘佛法,進步就非常快。  大乘佛法的關鍵就是信心。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法的利弊得失。

 接下來告訴大家如何修系緣止。  系緣止有五個地方。  此五處於用心為便,餘處非安定所。  若脅肋等處皆偏,故不說。  如頭圓法天,足方法地,臍是氣海,鼻是風門,髮際是修骨觀之所,故以為門。  為什麼這五個地方,可以作為我們的系緣止,其它地方就不行?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在兩肋中去觀想,或觀想肩膀,這些都是身體不正的部位,我們要觀身體端正的地方。  比如頭是圓的,可以觀想頭頂像天空一樣開闊,心如太虛一樣空靈。  觀想大地是方的,地格方圓。  臍是氣海,這個氣海就是我們真正的呼吸,緣於我們的丹田,指肚臍下面一點。  鼻是風門,呼吸實際上是從鼻子進來的,頭髮是修白骨觀的人修的。  觀想前面這些地方,可以把心安在那裡,這是個最好的方法。

 第二種頭頂的方法怎麼觀想?  盤好腿,調好身心以後,心想著頭頂最中間,離頭頂一點點的地方,不能太高,只一點點,那個感覺就像皮膚還有一層保護膜,在這個保護膜的地方,像燈光照過去,感覺有點點反光,就在那個地方,有一層小小的薄霧一樣的透明的東西。  觀想頭頂最中間這個緊貼著頭皮,又離開頭皮一層膜的地方,把念頭停在那裡,這是一個入定的方法。  觀想著頭髮的根,不是頭皮。  在髮根這個地方,想到頭髮根插到頭皮里面。  那一層如果觀想的好,人的氣色會很好,因為頭髮是黑的,它的根插到肉裡的髮根部分,會有一層淡淡的白白的感覺。  但是這兩種方法是有副作用的,所以一般情況下,不修這個方法。

 令繫心頂上者,為心沈惛多睡故,在上安心,若久久,即令人浮風,乍如風病,或似得通欲飛,有此等過,不可恆用。  心如果長期緣在頭頂上,會覺得身體輕漂漂的,甚至會飛起來,這個不能長期使用。  印度瑜珈就有這個方法,坐好了以後,身體會離地。  佛學院的傳印法師去印度的時候,看到練瑜珈的人整個人離地七寸,那個氣功是坐的很好了。  實際上用第一個方法,也會達到這個效果。  因為你老想著頭頂上的那個虛空,身體就會被這個氣拽起來,這樣很容易得精神病。

 有些人坐在那裡,頭一直搖來搖去,進不了初禪的定境。  但他可以進入欲界定。  因為欲界定比較專注身心,由身心的專注力量而產生的一種反應,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但如果對於禪定法門和身心狀態不了解,人家說你是神經病,心裡不好受,就會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的人除了方法以外,精神很重要,出現了什麼問題,覺得很正常沒什麼奇怪的,也就不會走火入魔。  如果越想越緊張,麻煩就多了。  所以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是我們生命本身的反應,不要緊張,也不要大驚小怪。

 若係心髮際,此處發黑肉白,心則易住。  或可發本骨觀,久則過生。  頭髮根這個地方,容易安住,但時間久了也會有過錯。  因為眼睛會往上看,翻白眼,那就麻煩了。  因為老想著頭頂,眼睛老往上看,或者會見到黃色紅色各種顏色,令自己情慾顛倒,人家見了怪怪的。  所以觀髮際,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我們有了這些過失後,沒有辦法對治,情緒會受不了。  但是對於初修禪定的人,調節一下是可以的。  比如心有點昏沉,對周圍的環境很模糊,觀想一下頭頂,心胸就會開闊明亮起來,這樣就可以減少睡眠昏沉的過錯。

 這裡重點介紹的是第三種:繫心鼻柱。  我們看南傳佛教或其它禪修方法,大部分都教我們修鼻息觀,用鼻子呼吸。  若係心鼻柱者,鼻是風門,覺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無常,亦以扶本安般之習,心靜能發禪定。  這個就是今天要著重介紹的系緣止。  緣在哪裡呢?  大家坐好以後,把心想在鼻柱上。  實際上就是鼻樑柱下端鼻尖之下,距離鼻尖約半指(半厘米),距離鼻孔口大約一指(  一厘米  )處,呼吸從這裡經過然後到鼻孔裡面,呼吸經過這個地方的氣體,呈現淡白色,形狀像綠豆那麼大小。  繫心鼻柱,不是指鼻樑柱,也不是指鼻孔裡面,就是鼻孔外面  一厘米  之處,能感覺到嗎?  講的明確一點,就是把鼻尖畫一個弧線,像一個半圓,連接人中這個地方畫一個圓,就在圓形的中間位置,這樣呼吸進來、出去,感覺正好對上,所以在這個地方有涼有熱,要感覺到出息入息。  如果太遠了,會感覺不到氣在那裡。  諸位可以把手放在鼻尖,呼一下氣,感覺有氣在,如果放開以後,在鼻子空的地方,還感覺有氣在,那個感覺有氣在的地方,就差不多是了,我們手在那裡才感覺有氣,手沒有了,這個時候閉上眼睛,感覺有氣進來,但是你不要感覺那個已經進入鼻孔的氣,就是它還沒有進入鼻孔,在鼻孔外面,在空中,當然不能離鼻子太遠,否則沒感覺的,你感覺到它有氣在這裡,一個指頭的這個距離,它能夠覺出息、覺入息,知道它出,知道它入,心心不住,念念無間。

 了解了呼吸的這種狀態,容易悟到世間法以及生命的無常。  生命就在一呼一息之間,一口氣不來就斷氣。  當你對這個禪定的方法進行觀想以後,很清晰的會感覺到鼻子的氣息,出去進來、出去進來,你會發現人生其實就這麼一口氣。  短短幾十年,按呼吸的時間來計算,完全可以算出一生有多少個呼吸。  那還是一個很短暫的人生呢,如果是幾千萬年,或者是多少個劫,也是由這些呼吸組成的。  所以說觀察呼吸很容易悟出生命無常的道理。

 現在大家再對這個方法訓練一下試試看,打坐的時候,其它條件全都具備了。  吸氣的時候,感覺心在鼻孔外邊,有綠豆這麼大,把它觀想成淡淡的白色的霧,就是冬天呼氣的那個狀態,若有若無的那種感覺。  如果想不起那個白色的霧,也沒關係,就感覺鼻孔外面的那個氣,怎麼進來的?  呼吸一下,看能不能感覺?  就是離鼻孔有  一厘米  的距離。  睜開眼睛看到鼻尖的時候,正好看到鼻尖下面一點點,白白的這點氣,但又沒有全部看到,只看到一半或者更少。  這樣一個地方,我們知道氣吸進來的時候,通過這一點,感覺氣進來了,呼氣一樣通過這裡出去,每次都很清楚,然後就把心安定在這裡。  那個小小白點就像過濾氣一樣淨化我們的心靈,心念想到這裡的時候,這顆心就住在這裡了。  白色代表潔淨,觀想它是白色的,心就會很快得到淨化。  閉上眼睛全身心去感受,睜開眼睛的時候,還能感覺到這一小白點,這就是繫心鼻柱的第三種方法。

 若係心臍下,臍是氣海,亦曰中宮,繫心在臍,能除眾病,或時內見三十六物,發特勝等禪。  氣海是怎麼觀想呢?  開始打坐以後,結了手印,放在肚臍下面一寸,觀想這個臍下一寸再往肚皮里邊距離一寸的這個地方,繫心在我們這個肚皮的里面,不是在肚皮外面。  因為任脈是從這個地方貫穿上來的,氣脈明點打通的時候,也是從這個地方打開的。  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要知道吸氣,吸進來就吸到這裡,呼也是從這裡呼出去,每次的呼吸都很清楚。  有些人氣息還沒有調整好,一下子吸到肺部,接下去就沒氣了,那是因為還沒有學會這個方法。  一般意志比較堅強的人,都能夠感受到。  坐在那裡先吸氣,吸到這里後再出去,整個身心都專注在丹田這個地方,不再有什麼雜念,只知道把若存若亡的氣息吸到這裡,再從這裡出去。  這個方法,容易讓心安靜下來。  尤其心很亂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好的調製方法。  但這個方法也有負面作用,一般坐禪比較好的人,都清心寡欲,但係心在這裡,如果過去生的宿習淫欲很重,就可能會誘發淫欲,修的越多淫欲心越重。  所以在欲界修定,如果他過去習氣很重,淫欲心就很難抵擋,所以一般人不修這個,修鼻尖的就不會有這種毛病。  但是你進入禪定以後,欲界的這些慾望就不會再來影響了。

 繫心在地輪,是氣隨心下。  我們這個呼吸,這個氣一直往下吸,吸到那裡則四大調和,亦以扶本。  繫心在地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盤腿打坐的時候,地輪就在會陰這個地方。  會陰就是大便道和小便道中間的這個距離,我們盤腿一坐,人的最中心的軸線一樣,垂直下去最下面這個地方。  你心裡想到那裡,它自然就很清涼。  吸氣也吸到那裡,出氣也從那裡出來,這是一個打坐的禪定法。  另一個是我們站在那裡也是可以修法的,可以觀想腳底心,把全身的氣吸進來,吸到腳底心,而且是最中間的,然後呼氣的時候,也從腳底心出去,這是站著修定的方法。

 比如我們平常上火了,找一個空氣好的樹林,雙臂張開圍著那些大樹,像是擁抱那樣的姿勢作觀想:樹上發出來的氧氣全部被我吸進來了,身上的這些二氧化碳都從腳底心出去了,這樣觀想對身體的健康很有幫助。  一般氣功都有這樣練的,這個練法不會上火,也不會出什麼毛病,所以前面兩種我們一般不去修。

 最容易入定的方法,應該是第三種:繫心鼻柱。  因為鼻尖這個氣,還沒有進入我們的身體,你專注的話,比較容易注意到他的存在的。  這種存在怎麼去修呢?  上一次也跟大家講了一點。  就是入定出定的這個方法。  要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是坐下來以後整個身心很清晰,感受到環境的存在,其次是感受到身體的存在,然後再感受呼吸的存在。  呼吸的存在是專注在鼻尖上,每次進來出去都很清晰,不快不慢自然而然,進來出去速度差不多。  這裡要特別注意:呼吸進來以後,要注意全部身心的感受,有沒有動搖?  哪裡痛,哪裡不舒服,是不是都很清晰?  然後把心專注在鼻尖,很清晰。  這三個條件,所處的環境、身體的姿勢、呼吸和心的浮沉都了解了,呼吸開始清楚地進來、出去,一點雜亂、散動都沒有,這本身就是一種禪定。  如果你要出定,還是要慢慢從這裡出去,呼吸不去感受它了,對身體也開始放鬆,環境也不去注意了,這樣開始自然慢慢的出定。  出定和入定的這幾個條件一定要認真掌握。  我們平常這個力量是不強的,觀想呼吸,可能只觀想十次、第二個十次就散亂了。

 數數是初步的,修六妙門可以數,從一到十的數,這樣更容易專注。  數數不能超過十,不能數進來又數出去,而且每次吸進來都要很清楚。  比如“第一”這個字是沒有的,只知道這是第一,然後從這裡出去,不能接著再數,直到再進來才是第二、或者第三……一直到十,出去都不要數。  第二輪又從一開始,到十為止,不能十一、十二的數下去,因為腦子記數越多心越散亂。  如果數吸,就不能數呼,數呼就不能數吸。  數數一開始比較容易定,數到一定程度會感覺太麻煩,定力夠了,坐半個小時可以專注了,就不要數了。  這是調呼吸的系緣止。

 第二個制心止說起來比較簡單,做起來有點困難。  制心止就是任何念頭起來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打妄想了。  “但凝其心,息諸亂想”。  凝是凝固,心一下子凍住了。  因為我們的心一直是動態的,讓所有的念頭和想法都凝固、停止在那裡,初步學習的人是不容易做到的。

 第三個方法:體真止。  理解體真止需要一定的教理基礎。  以正智慧,體一切陰、入、界、三毒、九十八使,及十二因緣等。  三界因果諸法,悉皆空寂。 陰是五陰,入是十二入,界是十八界,三毒是貪嗔癡,九十八使就是各種見惑、思惑。  般若經裡面講:我們能看見、能聽見、能感受的這一切色法,本體全部都是空的。  我們感受的這個空,不是看見虛空的那個空,要了解一切法的存在是沒有自性的,不是消滅了以後它才不存在的。  有教理基礎的人,我這麼講也許能明白一點,否則就比較抽象了。

 我們今天先訓練、學習系緣鼻端這個方法,因為這個方法訓練熟悉了以後,再修四禪八定就比較容易。  四禪八定是鍛煉我們的專注力,記住這句話:心的專注力越強,禪定越深,禪定的快樂也越強烈,專注力弱,可能就進不了禪定。  坐禪有了體會,心會變得很堅強,會有一種堅固的力量。

 大家回去以後,把第三節講的體真止內容認真看一下,這是般若法門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不再詳細介紹。

 當知陰入等一切諸法,不從內因有,亦不從外緣有,亦不因緣合故有,亦不無因緣有。  若非有,即是空,若於無所有空中計有者,當知但是無明顛倒,妄計為有。  若了知顛倒所計之法,一切悉皆虛誑,猶如夢幻。  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亦不可得。  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畢竟空寂,猶如虛空。  若行者體知一切諸法,如虛空者,無取無舍,無依無倚,無住無著,若心無取捨依倚住著,則一切妄想顛倒,生死業行,悉皆止息。  我們現在感覺到這個身心世界的存在,都是無明妄想的世界,只有名字符號,沒有一法可得。  言語道斷是不可議論,心行處滅是起心動念都沒有了。  我們講的不可思議,稱心行處滅為不可思、言語道斷為不可議,這是講真實的本體。  不執著在某個境上,沒有取,沒有捨,一切法,一切境界,一切妄想顛倒全部停止。

 無為無欲,無念無行,無造無作,無示無說,無諍無競,泯然清淨。  如大涅槃是名真止。  此則止無所止,無止之止,名體真止。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裡面詳細講這個,《證道歌》說:“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恁麼得。”取也取不得,也不取,也不捨,然後不可得的時候,身心就是這樣,其實這就是最好的,這是一個禪定的方法,就是體真止的方法,泯然清淨,如大涅槃,是名真止。  止無所止,就是心沒有住在某一個境上,叫止無所止。  現在大家一時體會不了這種體真止,就權且用世間修行四禪八定的這個方法修系緣鼻端這樣一個止法,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前面把方法告訴了大家,按照這些方法去修,接下來就是境界的問題了。  當我們通過這些修行方法不停地練習、模仿,然後逐步調整這顆散亂、煩惱的心,自然而然心境就會產生變化。  這個變化它是有層次的,從粗到細、從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一般的人修行不注重境界,只注重心態。  但是佛法的核心是圍繞著人的心性,一切都是從內心中去印證。  印證了以後,身體自然就有反應。 早期佛法就告訴我們:佛法的修證就是要身證——親身去證悟、去體會。

 在修學四禪八定正式得到禪定之前,有一些境界,它跟我們平常的心態是不太一樣的。  凡夫的心態是五趣雜居,雜亂無章的,通過訓練才會慢慢得到調整,這個調整的過程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們學習永嘉大師的禪法,也是從天台止觀入門,先讓這顆散亂的、煩惱的心,逐步趨向於穩定、安詳,不再動搖,少有煩惱。  這個過程,先是欲界定,從粗心住、細心住、持身住,乃至未到定,每個境界的提升、提升以後的身心狀態如何?  今天給大家做個介紹。

 禪定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音譯為禪那,意思是靜慮。  就是心定下來觀察思維,所以也叫思維修。  就是以一個所觀的境,讓我們的心專注這個境,不散亂,這就是定。  觀呢,就是作種種的觀想,這個觀是第六意識,就是平常的妄想。  我們的妄想是雜亂無序的、無法把握的。  通過坐禪,可以讓思想(妄想)有序、穩定、容易管理。  所以觀,就是讓自己能夠管理好妄想,並讓它專注在某一個境上,習慣了以後,這顆禪定的心就會變得聽話、自然、不會焦慮和煩惱。  生活中,我們很多境界和想法都不是自己願意的,比如怨恨別人,自己心裡也想逃避這種怨恨,或者對某一種情緒或壓力承受不了,也會感到痛苦,這一切都是我們不願意的。  但它既然在生活中出現了,我們就會無可奈何的受制於它,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調適自己的心,讓它穩定、協調、安詳。

 觀,首先是把這個心能夠提起來。  止,就是把念頭停止在某一個境界上,境界的優劣對情緒的穩定與否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止的境界不好,就會引發更深的煩惱。  比如一個人很貪心,教他修因緣觀,結果他越觀越貪心,覺得這個貪心好啊。  一個人嗔心很重,教他修不淨觀,結果他看到身心的不淨,更加來火氣,越觀越嗔恨,法不對機,很難入定。

 方法是不是對機,有一個簡單的標準:坐下來修這個法,感覺身心舒服、自然,心開始回歸、安住,不再散亂,不再流浪,這就是對機的好方法。  一個人修任何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  如果無法專注在某一個境界上,就不能得定力,也就沒有力量管束自己,如果不能起觀,更開不了智慧。  佛法的根本就是戒定慧三學,修止不修觀的人,只有定力不會有智慧,而且可能會偏向外道。

 很多修行人會假設一個境界或目標讓自己去努力。  比如先讓自己不打妄想,強制自己把心停下來,這種強制偏於止的這方面。  同時也有些人認為強制比較麻煩,不要去強制,管它想什麼,只要讀懂這些理論就行了。  像哲學家、思想家不停的讀書、不停的思考,卻無法讓心安定下來。

 佛經裡面有一個比喻:一盞蠟燭燈點在這裡,如果它是左右搖晃的,它的燈光照到周圍的景物上都不會清楚。  如果燈光停在那裡不動搖,周圍的一切就會被它照得很清楚。  這是定和慧。  如果這盞燈壓根兒它就是一條木棍,那是沒有智慧的死定,周圍的一切也就無法看清楚。  佛法是用來對照身心的,能夠生起覺照,就是智慧。  讓心靜下來,感受一下,寧靜的心與雜亂的心哪個更好?  你自然就會選擇寧靜的感覺,這個選擇就是智慧。

 智慧是一種抉擇的能力。  許多人喜歡求神問卦,就是對生活沒有抉擇能力,不知道何去何從。  有智慧的人,觀察到一切事物的前因後果,就沒必要去問卦了。  一切法都有因果,好境界以好心態去接受。  不好的也以妥善的方法去解決,這就是最好的智慧;心不隨境動,這是修定力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小乘佛法要定慧等持,大乘佛法更是要定慧等持。

 修定有兩種:一種是禪定的定,用一個方法專注,比如數息觀,讓自己專注在這個境界上,並知道這個狀態,然後產生定力,這是禪定的定。  另外一種,叫定慧等持的定。  當我們念佛念到不念而念,與佛陀的功德融為一片的時候,生活中吃飯穿衣、待人接物,並不會表現為一個修行人的特殊摸樣,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也不受干擾,身心非常清淨,對所處的環境也明白清晰,這個定力是大定,不是一般的定力。  那是大乘佛法在生活中的起用,也就是定慧等持的定。

 我們現在從禪定的定開始修,禪定的定,是讓心有所造作。  讓心專注在某個境界,對這顆不安的、不聽話的心,進行強制訓練,訓練到能夠聽話為止,並在生活中自然起用。

 佛陀說我們這個世間可分為六道中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有種種慾望,且沒有定力。  三界中分為九地,欲界叫五趣雜居地,天、人、地獄、餓鬼、畜生等五趣雜居。  欲界的眾生,這五種心態都有。  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具有人、天、地獄、餓鬼、畜生等五趣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雜亂無序的。  所以要想判斷一個人是好是壞比較困難。  我們連自己是好人、壞人都很難判斷,因為五趣是一個雜亂的狀態:有時候做好事不但不求回報,甚至連感覺都沒有,但是某天報復心生起來,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惡念和報復行為。  所以地獄、天堂都在自己心中隨時輪迴、流轉,並由此造下了無邊的輪迴之因,這是五趣雜居地。

 色界天就不一樣了,色界和無色界,要依靠定力才能進入。  我們現在做了好事,但不修行,就沒有禪定、沒有定力,死了以後,善報現前也只能生到欲界天。  欲界只有六層天,只能生到六層天,第七層就是色界的初禪了。  色界的初禪天必須要有禪定才能到達那裡,修善法,做好事,還要有禪定才能生到色界天去。  色界總共有十八層天,分為四禪,無色界還有四層天,三界總共二十八層天。  在做好人好事的基礎上,要超越自我的生命狀態,就要學習禪定。  當然,達到四禪八定這個標準了,也還是不能出離三界的,這個大家要清楚。

 有了色界和無色界四禪八定的基礎,再進一步學習大乘佛法,就會信心具足,進步快速。  大乘佛法特別是淨土宗,念佛的功德非常大,可以直接了生死。  有個人念佛念了十二年,每天八小時,但他說自己沒有進步,我覺得很奇怪,用禪定的這些標准給他一衡量,他其實進步很大。  在我們的生命中禪定的層次有高低,通過念佛或其他方法,可以反饋到身心行為上,印證自己修行是不是有進步,這樣念佛、修禪定就會更有信心。

 在欲界中修禪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離欲界而進入四禪八定,乃至進入滅盡定,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目的。  既然要學禪法,就要讓自己進入禪定,並慢慢加深禪定,到最後二十八層天,叫非想非非想處天。  進入那層天、那個定境,就要有覺照的生活,不住在禪定裡面,隨時出來繼續往前走,等到修成了滅盡定,就是出離三界實現了生命的解脫。  這是修學禪定一個基本的縱向路子。

 在進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須先修習一些欲界里基本的定:即欲界定和未來禪兩種。  在進入初禪之前,這兩種境界都必須要了解。  打坐數息稱為坐禪,除了坐禪以外,其他法門也可以進入四禪八定。  走路步行禪也可以,因為行住坐臥都是禪,其方法就是關注自己的腳底心,上次講的五個地方可以觀想。  觀察自己的身體、環境、呼吸、心態,這些感覺都很清楚了,然後全身心去感受雙腳踩到地上的那個感覺,最好穿布鞋,感覺會更加敏感。  左腳踩下去,知道是左腳,右腳踩下去知道是右腳。  這樣左——右——左——右,清楚每一次腳跟著地的感覺,這種心的專注就是止;同時又很清楚自己的動作和念頭,就是觀。  在家裡的陽台上,或其他空曠的地方,嘗試這種方法,可以讓自己的身心放鬆行走,融入禪定。

 如果我們不是每天定時打坐,禪定的效果就會很差。  凡夫的心是奔逸、渙散、心猿意馬的,不時刻抓緊它,讓它安住在正法中,偶爾坐一下就想把它收回來,除非是登地菩薩功夫成片,隨念就能轉回來,一般凡夫是做不到的。  所以要得到禪定的受用,打坐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學習禪法不下苦功不去實踐,肯定得不到禪法的受用。

 禪法的受用是從淺入深的,不要期望過高,平常心亂的時候,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態,就是一種進步。  建議大家每天至少要坐半個小時以上,這已經是很寬鬆了,至少應該是一個小時。  禪坐不到一小時,對於初學者來說,跟法相應的機會就會很少。  最多只是樹立起信仰,種點善根。  說要等退休以後再好好修學,生命是無常的,學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要想得到真實的修學受用,定時坐禪是有必要的。  有了一些禪定受用,後面的課才可以跟得上,起碼在感受中能夠相似地模擬。  如果沒有坐禪的實際訓練,連模擬都談不上,憑想像,是無法體悟禪定的境界。  只要有了打坐後的感觸和受用,下面講的課才可以感覺、模擬,相似的作一些比較,才能對永嘉禪法有比較準確的理解和掌握。

 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依據心態的不同分幾個步驟,就是入禪定之前的四種狀態、四個步驟:

 第一個叫粗心住。  粗心,就是心比較粗。  粗到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道。  粗心住的關鍵是在“住”上,心能停留在一個境上。  我們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念頭像洪水一樣衝過來,不由自主地隨著環境,業力去流轉。  生生世世都如此。  我們剛開始學習打坐,心很散亂,越坐雜念越多,身體還坐得腰酸背痛,歪來歪去,無法安定。  這是我們平日里身體習慣於放逸的結果。  什麼叫放逸?  我們生活在現代大都市裡,生活節奏很快,哪天跑到大自然裡,看見天空和草地,放開身心滿地打滾,這就叫放逸。  我們平常的心就是這樣放逸,感覺哪裡好,心就粘在哪裡:有件衣服很漂亮,有個地方很好玩,就趕緊湊過去。  這顆放逸的心散亂慣了就很難控制。

 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制,用心去造作,把身體矯正,剛開始坐禪的人都可能這樣。  沒有誰一開始就坐得很端正,都是讓自己刻意去端正。  師父說:腰要正,胸不能挺,手要結印不能動,腿痛了也不能放下來。  於是他強制自己,用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等方法,讓心定下來,有個地方可以專注。

 我們的心總是要抓住一些東西才感覺塌實,否則會失落、無聊。  其實,沒有東西的心是最清淨、開闊的,可我們總喜歡往清淨心裡邊裝滿東西,讓自己無事瞎忙乎。  佛陀告訴我們這些禪修的方法,就是讓我們學會心的專注、空靈,並由此調節身心,呼吸也會漸漸的順暢,心念也會越來越微細,這種定就叫粗心住。

 粗心住的特點是什麼?  進入粗心住以後,雜念是減少了,但雜念少並不等於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亂想,心念還在六根門頭跑來跑去。  一般人專注地坐了幾天就會有這個感覺:強制自己的念頭,幾下子還可以,但是一會兒就開始跑掉,然後把心收回來,再強制,再收回,再強制,在周而復始的強製過程中,終於感受到可以定上一會兒了,這個“定上一會兒”,就是粗心住。  如果連這個感覺都沒有,那你粗心住還沒有。

第二個叫細心住,細心住的心念是很微細的,身體不必用心調正,自動平衡。  習慣了這樣一種身體的狀態,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佛經裡經常要講到的。  有一個三昧叫持身三昧,就是一坐下來,身體就停止在某一個狀態裡,不用力氣也不會倒下。  特別是有些修密宗的人結手印,手印舉起來要費力氣的,結果入定了以後,想放下也放不下,有一股氣像冰凍一樣把你整個凍住,但又沒有僵硬的感覺,非常自然,非常舒服,很自然地就與定相應。  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如果感覺愉快、心甘情願,一切疲勞都會消解。  如果感受不到那種愉快,打坐半小時、一小時以後就會覺得很疲倦,好像在完成作業,那是沒有進入粗心住。

 從粗心住進入細心住的時候,身體就會自動調整,而且坐久不累。  如果繼續坐禪,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  前面兩種叫住,不叫定。  因為它是不穩定的、暫時性的、機遇性的。  所謂機遇性,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什麼時候粗心住,什麼時候細心住,只有功夫越來越精細的時候,它偶然出現讓你感受一下,接下來會不會再出現就沒有把握,如果是定就可以把握。  今天進入禪定,明天想繼續,就可以從這條路繼續進入。

 粗心住和細心住,是從散亂心進入到禪定之間的一個心的調試過程,這個過程是讓我們的心變得調和、聽話、沒有菱角。  然後慢慢習慣於這種身心的寧靜。  可是我們的心卻有一個怪現象:一方面希望自己寧靜、智慧、明亮,對事物瞭如指掌,能靜靜的感受生命的存在,而事實上浮躁的心又不習慣於這種寧靜。  所以就需要粗心和細心這兩種方法、兩個階段慢慢調整自己,去習慣這種寧靜安住的生命狀態。

 粗心住和細心住三個方法最根本的區別:第一粗心住是用意識刻意讓身心停留在某一個狀態,細心住不用刻意就能把身體自然坐得端正,這是身體上的一個標準。  第二在用心方面,粗心住一定要依靠一個方法,並用心專注於這個方法,比如數息、念佛,一定要抓住一個方法,讓自己的心定下來。  而細心住不刻意於方法,自然而然念佛、坐禪、呼吸,沒有太大的分別心,心念細下來之後,任何一個方法都能安住,因為心已經變得聽話了。  第三,粗心住的感覺是住在這裡,但快樂的感覺不明顯,只是讓心“終於定了一下”,而細心住能夠感覺到住的歡喜,微細的、隱約的感覺到生命有一種快樂和法喜生起來了,這三點是粗心和細心的區別。

 有了細心住以後,進入欲界定就成為必然。  細心住所生起的一種法喜,與平常生活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生活中我們總是追求外在的物質快樂,吃和穿的快樂、遊山玩水的快樂、長得漂亮的優越感,好像都是一種快樂。  但跟細心住相比,相差太遠了。  細心住的快樂是從外到內、從粗到細,快樂到心裡去的。  有了這個鮮明的對比,我們會生起一種真正的善法欲,希望身心能夠回歸到最根本或者最原始的寧靜狀態。  欲、念、進、慧、定五法的力量,這時候就會起一種作用,並希望這種作用能夠使禪定更加深入、快樂、微細。  通過這些努力就可以進入 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第三個叫欲界定。  粗心住的狀態是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後,心非常的安詳,心念也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會隨時冒出來,心念自動平穩,不必用力去調整它,此時的心任運不動。

 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只能稱為普通的定。  因為這三種定只要通過坐禪,或者練氣功都會得到。  練太極拳的人如果懂得練拳的內在精神,也會出現這種狀態。  如果再學一些佛法,就可以住在這種狀態中。

 欲界定跟粗心住和細心住的差別就是欲界定能夠任運不動。  在前面的基礎上,身體不用刻意要坐個什麼樣子,自然而然坐得端正。  心也不用刻意地讓自己修個什麼法。  但一般來說都要有個法,比如這個數息法,可以一直修到第三禪,到四禪就沒有這個數息了。  (三禪以後再專注,進入第四禪,在用心方法上,可以任選一個法門來專注,沒有太多的挑剔,因為心比較聽話了。)這種狀態下再進一步就是心的任運不動,比如我正在數息打坐,有人找我,說完了幾句話繼續坐,心裡面沒有動搖就是任運不動。  但這個定還是欲界定,而不是真正的禪定,沒有觀照的都不叫禪定。

 如果一整天坐下來,腦袋是模糊的,這個不叫欲界定。  欲界定是身心的感受都非常清楚,在清楚的狀態下進入定,才叫任運不動。  一般情況下,不會自動生起動搖。  坐著沒事,突然想起看書就去看書,那是不會的,坐禪的這段時間,一般不會無事生事。  有個孩子在那裡鬧了,自然而然對孩子說上兩句,心也不會動搖。  欲界定比細心住是更進一步的,但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會有效果。  如果欲界定像石火電光,今天是這種狀況,明天不是這樣,這還不算是堅固的,只能算是偶爾。  欲界定功夫有兩種狀況,一種是面對欲界六道,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這些狀況的出現,心不會被擾亂還是定的。  另外一種,是偶爾的狀況,前面有粗心住、細心住的層層功夫,坐在那裡心是定下來了,然而一下坐還是不行。  這個狀況想進入到初禪、二禪還是有點困難。

 坐上功夫能夠成片,每次都能達到欲界定,就會把坐上的定境轉移到坐下,掃地、幹活,心還是任運不動,這就是欲界定的一個特點:任何運動、事情的出現,心都是不動的。  這樣在生活中繼續用功,心就不會再動搖。

 在坐禪的過程中,會出現兩種狀況:明境和暗境。  明就是白天,看得見的;暗就是晚上,看不見的。  沒有教理基礎的人,明境暗境出現自己會不知道。

 暗境是什麼?  坐在那裡感覺任運不動,本來想坐一小時,結果坐了一整天,自己也不知道,這叫暗境。  就像睡著了沒有夢,睡多久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坐在那裡不動搖並不等於睡著,否則連細心住都沒有。  細心住是持身住,身體持住不會動搖。  入欲界定的人,有半天、一天、三個月、五個月的都有。  它的特點是入定了以後沒有感覺,什麼都不知道。  有教理基礎的人,聽聞了一些教理以後,暗境一般不會出現。  如果一個人沒有聽聞經教,師父叫他怎麼修,他就老老實實的修,他就有可能定在那裡什麼也不知道。  虛雲老和尚在終南山也曾經這樣定了半個月。  剛煮好的芋頭想讓它涼一下再吃,然後隨便一坐就是半個月,結果芋頭都長毛了。  這種定,他自己不知道,芋頭都還熱在鍋裡,怎麼已經過了半個月?  這個屬於暗境,自己不知道,但也是一種定境。

 另外一種是明境,心念細了以後,坐上很受用,遇到什麼情況身心都不會動搖。  下坐後做事不做事都沒關係。  因為他是任運的。  明境看上去也是蠻有智慧、有定力的。  它的特點是在打坐定境都很好的狀況下,會看到五十里、一百里路以外的情況,整個山河大地都擋不住視線,類似天眼通但不是天眼通,那叫明境。  幾十里以外的事情都能看的清楚,這種狀況一般人都會很高興,然後就會對別人講述明境中的狀況,這樣一說很可能會失去定境。  所以要保持這個定境,不能多說,這樣它就會半年、一年甚至一直在定中保持著。  智者大師去南京弘法的時候,有個老和尚問他:坐禪中看到攝山,(南京的棲霞山)有個老和尚在那裡講經,這是什麼境界。  智者大師說:這是未到定之前欲界定以後的明境,如果跟別人一說,就沒有了,這個老和尚馬上給智者大師頂禮。  當時智者大師才三十歲,老和尚七十多歲了,他覺得自己坐禪功夫很好,瞧不起智者大師,結果大師給他一說他才明白。  因為他確實好幾天都能看見這個現象,覺得奇怪就問別人,結果這個境就沒掉了,自己一直很懊惱。  大師告訴他:不用懊惱,這只是一個過程,不要因為歡喜就執著,反而進步不了。  因為有所執著,定境就會消失。

 所以禪定不能執著定境,今天坐得舒服,明天還想著昨天的舒服,肯定是在打妄想。  每次坐都是全新的開始,都是第一次的感覺。  不能打妄想:昨天的境界好,今天最好重複。  只要如法地去坐,明境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明境出現的時候,可以繼續按原來的禪定方法,讓心安住繼續修。  功夫成片了坐上坐下,甚至是生病的時候、睡夢當中都能觀照、入定,這個境界就越來越高了。

 未到定之前的明境和暗境的出現,如果進一步用功,明境暗境全部在心中,又不受這個影響,這就是未來禪。  所謂沒有影響,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像汽車的掛檔,一個是倒車檔,一個是進車檔,零檔是不倒也不進。  零檔,就是把禪定的這些境界,不管是明境還是暗境,從定境中全部給它放下。  這個時候,腦袋中出現一片空白。  坐著禪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知道。  這個境界它是很短暫的,夾在欲界跟色界之間的,就是初禪之前、欲界定之後的這個中間。  這就是第四個未來禪。

 未來禪的境界是什麼?  進入欲界定以後,繼續修下去, 到了某個時候, 忽然間身體失去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整個身心都空掉了,修行的方法也空掉了。  這種感受發生在靜坐時,而不是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沒有掉了。  如果明境暗境沒有出現,一般人都定在欲界定,在欲界定坐得很舒服,不需要調整就能安然自在,下坐後又能任運,這已經是很不錯了。  但是欲界定還有個我和我的心這個感覺在。  到了未到定、未來禪,身心的感覺全部沒有了,一片空寂。  有了這種感覺,身體不會因失調而生病。  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不生病,至少要達到這個第四步,也就是進入未來禪的境界。

 有些人在靜坐的時候,心無所知昏昏沉沉,他也會以為自己的身體不見了,這個不叫未來禪, 是他的心念不知哪裡去了   這個與禪定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禪定的感覺是有止觀、覺照。  如果睡著了,就是迷迷糊糊的,這是未到定之前的那個暗境。  進入這個定以後,他自己也是清楚的,腦袋還是有感覺的。  比如有些人晚上睡覺前吉祥臥念阿彌陀佛,念不到十句天就亮了。  奇怪,感覺沒念那麼多,天就已經亮了,腦袋卻是很清晰,但是這個時間是怎麼過去的就不知道了,所以時間觀念是我們的一個錯覺。

 若要達到未來禪,必須先達到欲界定,也就是心不必控制,自動地靜下來。  在這之前,必須先要完成第二步,細心住。  就是身體不必調整,自動的平衡。  禪定修學就是從粗心住到細心住進入欲界定,然後一步一步進入未來禪。

 為什麼第四步稱為未來禪呢?  是因為他還不是禪定,是進入未來真正四禪八定的一個過渡階段。  從教理上理解,就是把欲界的東西全部放棄了,而色界的境界的還沒到來,在這個中間,不是欲界,也不是色界,一個空檔,正好是身心一片空白的狀況。  如果能把握這個狀況,就叫未來禪、未到定,也叫欲界到色界的中間禪。

 從初禪到二禪,也有這個未來定和中間禪。  初禪已經放下,二禪還沒有出現,也是一片空白。  三禪四禪直至八禪都是這樣,每一個禪定,要想進一步,都必須把前面的這個定放下,然後才有機會更進一步。

 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明境暗境都過了以後,就是這個未來禪,它的時間很短暫,就是一片空白。  大乘佛法講的明心見性,心性的了了分明,沒有雜念。  未來禪就很像開悟的人,因為腦袋一片空白,對事物又很清晰,不傻又不愣,這實際上是一種定境,不是開悟的境界,千萬不要以這個定境作為開悟的境界。  定境是一種功夫,功夫做到了,它就出現了。  而開悟是智慧,是見地。

 在這個狀況下,要堅持訓練,特別是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修四禪八定,得到初禪二禪三禪,那個快樂的感覺是非常激烈的,不像出世間的涅槃沒有痛苦和快樂。  所以一般人到了三禪,如果沒有未到定這個功夫的訓練,放不下三禪,就像放不下榮華富貴。  三禪受用以後放不下,那就遭殃,因為以後不再學佛法,也不會再進步,這一生就是白學了,只能種點善根。  希望大家把這個未到定的道理弄清楚。  把欲界定全部放下,得到了這樣一片空白,讓自己有轉身的機會。

 粗心住的境界就是三句話:第一,用精神意志去控制、矯正自己的身心,用心去造作,讓自己身體坐的端正。  第二,要有一個方法,不淨觀或其它方法,讓心有所專注。  第三,在身體矯正、心有所專注的基礎上,感受到自己終於定了一會兒。  這個“定”就是粗心住。  用意識去專注,這樣的定,每個人可能都有。  坐禪的人更會有這樣的感受。  這是最膚淺、最初步的。

 平常我們的心都是處於散亂的狀態,很少去控制它。  一般人誰願意去控制自己的身體?  除非在某個特定的環境裡,因環境的需要才會讓自己的身體有一個特定的表現,比如宴會或什麼集會。  你們看天安門廣場站崗的士兵,練習的時候要站十二個小時不能動,十二個小時的專注,這樣的定力,如果修行人有這種精神,沒有一個不得禪定。

 粗心住有受用以後,感覺自己定下來了,這個感受很重要,就是剛才說的三個標準。  如果沒有身心穩定的感受,那就不是粗心住,身心停在那裡,感受不到那種定,那也不叫住。  只有心定下來了,哪怕一分鐘或者兩分鐘,這一、二分鐘就是粗心住。

 有了這個住以後,我們就知道:住的感覺是不錯的。  平常我們住不住,就要進一步努力去實現這個住,然後慢慢就會習慣這種身心穩定的狀態。  有些人坐禪習慣了,一坐下來就喜歡盤腿,紋絲不動,有很多居士就是這樣。  當我們習慣了這種穩定的身體姿勢以後,再慢慢引導到第二個細心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鄭育能:如何獲得命好又會讀書的小寶寶
[转载]莫將「昏沉」、「頑空」當成「道」(南師衣中珠之探尋系列)
粗心背後……
數息打坐法
那洛六法
第三節、去除五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