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活得精彩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活得精彩

佚名·2015-06-06 08:16

做家长很不容易。很多家长是随机做家长,父辈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用过去的方法教育孩子。那么什么时候家长感觉很紧迫了呢?就是发现我们孩子出问题了。


讲座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听话”、“懂事”、“我想培养成的那个样子,现在看来已经没戏了。”、“勇敢”、“有责任心”、“有孝心”……现场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

我反过来问,你想孩子勇敢、自信乐观,你有没有做到?如果你很懦弱,你想培养一个勇敢的孩子,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基本不可能!如果你想孩子乐观,你整天却悲观,孩子怎么可能乐观?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孩子是通过家长看世界的。如果家长每天回家都唉声叹气,那就是在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很悲惨,出去一定要小心。
所以教育上有一句话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活的精彩。孩子看到你后,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开心很快乐,这个比你说一百遍都管用,这就是身教。言传基本上是无用功,身教才最有效。
孩子难教育 家长需学习
家长有没有觉得,小学孩子还好管,中学生超麻烦。现在家长的权威性教育已经开始减弱,因为孩子玩的东西比家长多,看得资讯也比家长多。
也许孩子面对家长的说教,只会回答两个字——呵呵。呵呵是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鄙视”。当孩子比家长懂得还多时,家长的权威性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咱们家长需要学习,需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老。孩子三岁时还没有学具体的知识,都是通过家庭看生活,在潜意识中不断吸收着家长对待人、事的态度和做法。咱们要相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强大的。
孩子是夫妻关系中的第三者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你心目中的分量比你配偶重的请举手。(大多数家长举起了手)
在坐的家长多数都认为孩子更重要,我看来这并不正常。

家长以孩子为中心首先是因为家长们都认为,孩子才是我的未来。举手的第二个原因是,夫妻关系比较差,孩子才是和自己最亲的。

我认为,在家庭中夫妻关系应是第一位的,跟孩子的关系是第二位的。可以说孩子是夫妻关系中的第三者,他只是通过这个家庭长大,孩子未来和配偶的那个家,那才是他真正的家庭。
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我为你好
我们常常说,孩子我是为你好,这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含义是家长将孩子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可是,家长们一定要明白,我们需要维护自身的权益,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做。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因为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做家务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家长一味的迁就孩子,是在为了孩子而伤害自己。迁就孩子其实是让孩子在为自己的幸福买单,可孩子承担不了这些,也不该去承担。人只有学会爱自己,才会有能力爱别人。
“我是为你好”无形中为孩子限定了许多条条框框,这是大人的标准,并不适合孩子。就像一位妈妈带着孩子逛超市,以为孩子会画出玲琅满目的商品,结果孩子却在纸上画满了人腿。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应该学会回归“儿童态”,以儿童的视角平等的和孩子沟通,只有进入了孩子的世界,才能进行好的家庭教育。
误区二:我是对的
“我是对的”这句话,包含着家长的爱,家长想让孩子少走弯路,但这做法却恰恰容易让孩子走更多的弯路。因为孩子需要的是体验式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就像孩子面前放着一杯开水,家长说一万遍“这个烫,别去摸啊”,不如让孩子伸出手指从旁边轻轻摸一下,体验式的学习能让孩子收获更多、记得更牢。
家长处于关爱想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这样的做法无形中就剥夺了孩子选择和体验的机会。
我们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精神独立。从小尊重孩子,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尊重孩子他就会活得有尊严,但从小就让孩子“听话”,可能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性。
家长不妨试着蹲下来和别人来一场对话,就会领略到孩子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家长的感觉,这样的仰视会让自己很没有尊严感。
家长越是觉得“我是对的”,以此来灌输孩子,孩子的成长越容易出问题,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而孩子自己是有个性的,他需要有自我。
误区三:你(孩子)怎么还没做到
我们经常对孩子提出很多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也许有家长会说:我在生活中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并且能做到。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家长,那这位家长一定是缺少情趣的。
孩子没有做到家长的期待很正常,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的女儿每周都有一天自由安排时间,这一天他可以干任何想干的事,因为人需要有自我,需要有生活。我从小就跟女儿说:你一定要先玩好,然后再学好。
孩子每天要对着那么繁重的学业是很辛苦的,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辛苦。并给予孩子正面的推动,及时给孩子嘉许。
有一段时间,我的女儿非常管不住自己,写作业拖拖拉拉写不完。然后她就跟我说:“爸爸,我管不住自己。”我的回答是:“别说你了,你爸30多岁了照样管不住自己。”我女儿当时就乐了。后来我跟她约定:我们要一起努力,管好自己。
所以,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给予他信任,时刻让他觉得你是非常信任他的。

“你怎么还没做到”无非是孩子还没达到家长期待的结果,可家长应明白孩子犯错误的可贵,只有经历了挫折,孩子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我们对孩子有期待,其实无形中将很多焦虑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不如,把孩子当邻居家、朋友家的小孩儿来对待吧,以这样的心态,家庭教育应该不会出太大问题。
误区四:一招制胜
当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时,家长总想着“一招制胜”,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期待的那样。孩子对家长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我们家长反而做不到无条件的爱孩子,我们给孩子设定着许多条框。
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制定一套模板,然后让孩子按照模板一步步生活。就像父母明明是很内向的性格,却拼命想培养出一个外向的孩子,太难了。
在家庭中,男孩需要的是信任,女孩需要的则是关注。如果给男孩的关注过多,那男孩会没有力量,缺少一些阳刚之气。相反,如果给女孩的信任更多,那女孩会觉得家人不够爱她,女孩需要更多的情感和爱。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一招制胜”。不要逼你的孩子,不要扭曲孩子,人都有天性,天性没有好坏和优良,也许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表现出了社会接受的优秀特质,但孩子是痛苦的,我们家长教育孩子要有的放矢,帮他回归天性。



中华家庭教育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
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90%以上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错的?别不信,16大误区一定有你
家长课堂:制定家规要避免的四大误区
家有学龄儿童 ,教育要避开6大误区
为了教育好孩子,请走出这几个家庭教育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