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市场其实是把双刃剑——当代画家如何适应新环境
书画市场的火爆,带动了拍卖行业的火爆,更使得当代画家的行情一路看涨。

 

近现代十几位大师大多出生于1900年至1920年间,如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等,为何这20年间出生的人成为大师的机率会这么高?笔者认为该归功于“国学”。如林风眠画法虽中西结合,但其7岁时就学《芥子园画谱》,爷爷则是刻石艺人、父亲是民间画家,这与他成为大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绘画作品的好坏不仅单靠技法,而应由诗、词、书、画、印相结合。如齐白石就是一位诗、词、书、画、印全能的画家。

但随着大师的相继离去,有人发出了“当代还会不会有大师产生”的疑问。此话虽有偏颇,但也可以从中看到对于当代画家的一些隐忧!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实际上对当代画家来说是赶上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好的时机。可以说这是时代所给予当代画家的一个非常大的机遇,但利用这个机遇,是追求艺术上的高峰还是沦为金钱的奴隶,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画家应有精品意识

每一件艺术品都应是惟一的,都应是艺术家创作的结晶。但在行情火爆之时,有的书画家却成了“批量生产者”。画商从画家手中一买就是几百张画,画家也不管其中是否有次品,只要有人出钱,他就出货。某些题材的作品好卖,于是便反复拷贝。一幅好的作品创作后,便按原样作画,没有了艺术家应有的灵性,没有了作品本该蕴含的艺术家的真情实感。在这样的艺术重复下,试问还能不能出现真正的“艺术品”?还有些画家今天看到齐白石的画行情好,就仿齐白石,但是一味的照搬,只有死路一条。虽然大师之间也有吴作人仿齐白石等先例,但是吴作人是把别人的精华融入到自己创作的鹰、熊猫当中,进行再创作。取他人之长,未尝不可,但不应全盘模仿。画家应有“精品意识”,即每幅作品的“诞生”,都应为画家的心血之作。国外画家一幅作品的诞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构思,而后进行严肃的艺术创作。试问这与5分钟画出的画,哪个更具有艺术性?哪个更具经济价值呢?书画市场火爆的同时,更应清醒地意识到精品的重要性。

及时洞察市场规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行业都有其相对应的规律,了解后才能更好地运用,更好地面对市场。要了解创作风格和市场的关系,大师们都是首先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用自己的风格去引导观众来欣赏自己的画。另外一个角度,他们通过市场反馈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战略,这两点也是当代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否则,偏重了其中任何一面,就要丢掉市场。如果只坚持一种市场风格,可能没有人欣赏。所以这两个关系上必须是随时调整的。     

在国外,画家都有自己代理人的做法由来已久。国内的油画市场也正在逐渐规范,如环碧堂与画家夏俊娜签约。画家除了在一段时间内提供作品给画廊外,其他的宣传、展览、作品买卖都是由画廊负责。只有市场的规范才能利于画家更好的创作。但是国内虽出现了规范的行为,却只是少数做法。国内画家和代理人都还很不成熟,加上没有法律制约,使得代理人与艺术家缺乏长远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大家都是短期行为,都不为对方负责。

这样不利于市场的成熟,更不利于当代画家的成长。

在面对市场火爆的同时

画家更应冷静而为

近些年,当代艺术品市场非常火爆,价格逐年攀升。一些收藏家就会抱怨“有些画家名气大了,价格高了,画的画反而不如过去好了。”书画行情走好是人们期盼已久的,但是在这种期盼下应多出精品,多向大师们学习。大师们当时多以鬻画为生,生活很潦倒。就像王明明所说:“一个艺术家发财是偶然,受穷是必然。所以必须先要受穷,这个穷是什么?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并不是说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就要穷困潦倒,只是在当前市场形势走好的今天,得来的钱是用来买别墅,还是买一张飞机票去写生呢?是在众星捧月中沾沾自喜,还是独自潜心创作呢?

市场上也出现了炒作行为,或许一时行情很高,但终究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为其一。其二、随着中国书画收藏群体的艺术鉴赏力日益提高,到那时,只有真正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才会有旺盛而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大浪淘沙,在时间的洗礼下,留下的只是少数,而大师少之又少。如黄宾虹所坚信的“人纵厄其才于生前,天将昌起学于后世。以一时之恩怨而毁誉随之者,实不足凭。至五十年后,私交泯灭,论古者莫不实事求是,无少回护,惟画亦然”。

纵观历史,看黄胄、张大千、傅抱石等众位大师,可以总结出三点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一、自身有实力。二、形成自身特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三、社会活动能力要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艺术家们都渴望成为一代艺术大师,应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接触市场,理性地面对市场的诱惑,冷静而为。现在可以说是当代艺术家最阳光的时期,应把握住自己,多出精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艺术,更好地焕发出创作热情。把精品留在市场中,才能流芳百世。

成也市场 败也市场

著名画家王明明说过,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就一个画家,也可以毁了一个画家。有些冷静的艺术家借着市场的机遇,不断调整自己、完善自己,便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艺术家。而有些人却被市场冲昏了,就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当代的艺术家更要珍惜自己的艺术前程,不应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更不应见风使舵改变自己的艺术追求,从而自毁名誉,自毁市场。

历代大师,都是非常注重传统的继承和交流的。比如说石涛和八大山人等。又比如张大千在与毕加索见面时,看到的毕加索仿齐白石的虫草册页,无不说明大师都不应受到画种的局限,凡是好的东西都要像海绵一样吸取。现在的信息量等各方面都超过了我们的古人和前人。每位画家都有其艺术个性,我们也应尊重画家的艺术个性,但不能孤芳自赏。画家之间应多交流,这样才会在通往大师的路上走得更坚实。

我们不必忧虑当代会不会出现大师,因为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学问和艺术精湛、甚至开一代风气之先者大有人在,虽然被尊为大师的人凤毛麟角,但终究每个时代都必将有大师出现。只是当代画家在这最阳光的时期,是否能把握住成为大师的机会,这就要看他们是否能把握住自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隐士与大师
范曾是几流画家?
欧阳笃材的艺术人生
这画他花了三百万,我只卖三万,还净赚两万九千五
书画欣赏丨齐白石大师墨虾艺术欣赏
齐白石绘画鉴藏面面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