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说真性情

看工作群内消息,今天是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前几天,已在群里发了所谓年终讲话,给过去一年的工作划句号:

各位同事:这两天大家有都在繁忙修改报告,我就不过来开会了。放假之事,管理团队酌情安排即是。疫情原因,办公室把聚餐、欢乐节目都安排到了节后上班第一天,也很好。另,咱们是一个责任担当的团队,年前该给客户的技术报告、乙方费用等等,都尽全力给人家。大过年的,要让客户、合作伙伴等都开心。人家欠咱们钱的,相关负责人要去催,如果对方实在付不出,不要强行逼债,更不要说难听的话,开发客户不容易,得罪客户可是一句话。大疫之年,举国艰辛,大家都不易。多理解、多体谅吧。遇事凭着良知,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立场上想想,明年就是一个好年份。……

放假了,就可以闭门清静,过上神往的道家生活。看古书中的记载,一般道家人的生活,差不多都是“炼金拜斗,身轻如羽”。而我的常态,不是躺在沙发上捧本书消遣,就是卧在床上抱着电脑敲击键盘,键盘都给敲得残破不堪。有一次想在动车上写点东西,刚打开电脑,邻座的就发问:“你是程序员吧?” 我还以为人家看着我像个聪明人呢,见他一直盯着我的键盘,才明白原因。

近来,为了防疫,努力地吃了睡,睡了吃,好处就是目前尚未感染,坏处就是胖成了墩。对着镜子,嫌弃。(个人觉得,至今没感染的原因与常吃生姜、大蒜有关,理论上讲,让自己的呼吸消化系统有病毒不喜欢的味道,可起到防疫作用。生姜有升阳功效。我在介绍《图经衍义本草》中曾写过生姜相关的文章,如《生姜救命案例》及《一味生姜半个医》,2021年6月初上传本公众号)

说到生姜,简介一下生姜得名的来历。神农氏劳作,莫名中毒晕倒,倒在一植物旁,醒来时,闻到一股辛味芳香,于是顺手拔起,嚼其根块,顿觉香辛清凉。不一会,身体就恢复了。神农氏本姓姜,认为此物能起死回生,回阳救命,于是给这种植物命名“生姜”,意思是“让姓姜的活了下来“。

后来,生姜不仅成了我们民族的厨房必备佐料,也成了一味中药。

说到中药我最是喜欢药名,光是中药名的科学性和文化趣味性,就可以写上三天三夜。中药名多是简单、朴素,一听就明白,甚至集色、味、功效、产地等信息。相对于用化学成份命名的西药而言,更亲民。

比如:以味道命名的:甘草(一听就是甜的)、五味子(五种味道俱全);

以主功效命名的:益母草(对女性有益的)、淫羊藿(壮阳的);

以产地命名的:川乌、杭菊花、广藿香等等。

多有趣,多有文化底蕴,多直观好记忆。如果按西药的命名方法,改成化学成份命名法,那才是文化的自卑与倒退。

昨晚,朋友分享一篇文章,是网络整理的2023年扎心语集,我浏览一下,发现一句话最贴心: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离开。

这句话,或许适用生命中的所有人。只是早晚问题。于是互动片刻。

我:06句最扎心

友:先生还没休息?

我:嗯,假期想注译一本道书,正在找,东翻西看,书柜正凌乱。

(然后发了几个书柜门大开的照片)

友:先生孜孜不倦令人佩佩服[强] [玫瑰]

我:你们年年勤苦,皆是为国为民。我们日日静读,不过为已为心。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才叫人生。

然后发来了一张本公众号不知哪篇文章的截屏照。

我:感谢关注。我写过的东西,不太记得了。看到图片内容,再次意识到自己确实是个情随情迁的人。此生一直在努力地做个真性情的人,无论好听的话或不好听的话,都坚持讲真话,讲掏心窝子话。坚持着坚持着,竟然成了一种信仰。我想这便是道家的修真吧。修成真人,真不是易事。

友:每每读起先生的文章 都有很多的感悟 很受教育[合十] [玫瑰]

我:您过奖了,不敢当。

曾受儒家、佛家文化的影响,认为此心应向善。也与几位良善有加的朋友深度交流过,大家普遍的教训是:吃亏、上当、受骗、被辜负、被伤害、被当成傻子,无一不是因为迂腐顽固地相信人心都是善的,至死也要坚守一个善字。而在这些不公发生后,良知、正义和法律公道,都象商量好的似的,普遍缺席。于是我写日记道:要知其恶,行其善,方得始终。对人性,要善恶兼顾理解,不可偏执。”

细品古书,就儒家与道家而言,我分别选择了较有个性的孟子和庄子进行对比,发现孟子主张性善,庄子主张性真。孟子讲人性善,是不是真理,我不知道;但庄子讲人性真,却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最大的善。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性善与性恶,都不要紧,最要紧的应该是性真。一个真性情展现的人,无论善恶,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虚伪。正所谓: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在所有的虚伪中,最要命的是伪善。一个坏心眼,如果套个良善的外壳,极具有迷惑性,造成了人间几乎所有的苦难和悲剧。

于是不知不觉间,开始朝着性真的方向修为。这种变化是一个过程,也说不上是哪天是分界线。从推崇言行看似良善的人,开始转向喜欢真性情的人。遇到满口仁义道德的人,躲得远远的。这也就是在《三国演义》中,我从小时候喜欢口口声声讲仁义的刘备,到长大后喜欢那位真性情的曹操一样。抢江山就是抢江山,搞政治的,只有输赢,哪有对错。政治家的有些虚伪是可理解的,但刘备演戏实在太过了。“诸葛亮的巧舌如簧,刘备的皮厚如墙”使得年少的我心生反感。尤其是刘备动不动就哭,一个男人,眼泪巴拉的,不但不招人同情,反而让人觉得娘里吧唧。我的这一观念变化,开始不敢跟周围的人讲,因为家里的老人常看戏,刘备就代表着正义,曹操的扮相,就是白脸,老人们说,白脸就是奸相。于是我不敢吭,只是心里嘀咕。后来看到《厚黑学》的点评,甚是解气,象是找到了知己一样,隔着无形的界线,想与作者握手。李宗吾先生说:

“备依曹操、依吕布、依袁绍、依刘表、依孙权,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而稗史所记生平善哭之状,尚不计焉,其面之厚亦云至矣。”(台 李宗吾 《厚黑学》)

读这本书时,还是少年,至今记得当时看到“恬不知耻”那个词的时候,那种解恨感。而今再想,甚为理解刘备的不易。能要脸谁不愿意要脸呢?也是没办法呀。

关于真性情,鲁迅评价陈独秀一段话甚为经典: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就此段话而言,鲁迅先生的文笔和陈独秀先生的真性情都是值得点赞的。很多人怀念民国,有多种原因,对人性真的向往可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道家主张的真性情,就是每张面孔都是抖掉脂粉后的真实模样,自然而纯朴,让人放心,让人踏实,让人一目了然。古人所谓的“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明,洪应明《菜根谭》)这是到了一定的境界才会明白的人生态度。

……

接了个电话,再回到电脑前,忘记刚才在写什么了。算了,不写了,就这样吧。

今年开始,文章结尾,会转附一段古人的笑话或趣事,聊以取乐。以下是昨晚随手翻到的明朝大才子冯梦龙笔下的笑话:

《猫五德》

宋代万寿寺有个人僧人彬师,有一天接待客人,猫卧在旁边,他对客人说:“人们都说鸡有五德,我这猫也有五德。一)此猫见鼠不捉,此乃仁也;二)鼠夺其食,此猫则避让,此乃义也;三)有客来,设宴招待,端出美食,猫必出,此乃礼也;四)食物藏的再隐秘,它也会找出偷吃掉,智也;五)每到冬季,天天必然来炉旁和被窝,此乃信也。”众人大笑,为之绝倒。

注:不知为什么,不能联想。联想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必有猫样人,忍不住笑得肚子疼,半夜醒来还忽然发笑。

照例,两首道情:

《国殇》

大疫之年,病毒泱泱;

举国上下,措不及防;

人人无助,家家茫茫;

剧咳阵阵,痛断肝肠;

高烧不止,烫若沸汤;

水泥封鼻,胸有刀枪;

无麻解肢,任由病戕;

家家户户,郁郁洋洋;

奋与死神,争抢爹娘。

寒烈呼号,飘雪飞霜;

风声鹤唳,悲壮凄凉;

殡仪场馆,排队长长;

孝衣新坟,哀恸苍苍;

千秋史册,无此凶荒;

君为我哭,我为君伤;

安得华佗,救我家邦。

《过年》

半生风雨半生寒,瑟瑟苍生度疫年;

举国哀嚎同一病,十之八九病毒煎。

缺医少药天奈何,隔屏各闯鬼门关;

谁言最毒是新冠,岂知愚昧毒万般。

你方唱罢我登场,精神韭菜割不完;

春风描得江山艳,八千里外吊民残。

圆月如盘难盛水,烧云似火不生烟;

任凭跳梁弄巧舌,家家再无买房钱。

归乡心切路漫漫,富家过年穷过关;

父老关切银几两,强作欢颜掩辛酸。

沿途时现送葬人,处处血亲相弃捐;

五州华夏共举哀,黄土埋骨不埋冤。

人人有套假面具,不知几人敢真言;

夜深独坐问神灵,良知只在汝心间。

此情秉真天可鉴,文里字里无机关;

此生若将良心昧,昭昭史册写万年。

YZ.2023.1.18

准备上传上述内容,打开公众号,发现新留言中有一条是留在22年3月13日文章后面的,或许是我曾提过黄金的事吧,这位读者留言只四个字:黄金涨了。于是突然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诗:

题诗

黄金避我竟如仇,湖海英雄不自由。

我避黄金竟如仇,老怀豪宕得自由

我给这首诗注了一句:

人生两种境界:没有黄金不自由,没有黄金才自由。

看到这位读者留言,于是就借板桥诗,即兴改编了一首打油道情:

《黄金自由歌》

黄金避我竟如仇,我为斗米白了头;

故旧新识皆白眼,冷嘲热讽无缘由。

最是红颜知己人,灯下无心献温柔;

终是此身缺黄金,没有黄金不自由。

一朝聚得金满箱,举世待我如封侯;

德兮才兮赞不尽,远亲近邻皆夸口。

闺房兰心仍依旧,春风初到玉人楼;

冷暖皆因黄金故,哪有真情常相守。

我避黄金竟如仇,捐尽身家天下游;

一时高朋鸟兽散,红颜至亲不中留。

方知人生一场戏,没有黄金才自由;

经书只为逍遥故,文字不为稻粮谋。

YZ.2023.1.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东明:《吕氏春秋》“情”与“性”之涵义析论
曹樹明丨荀子「性」義辨正
国学开讲(11)孟子的性善与性恶
4月25日 儒家哲学读书小记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最有价值的研究是关于人性
孟子的“性善论”与《大学》的“明明德”有何关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