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永泉传杨式太极拳心法探秘》节选6

《汪永泉传杨式太极拳心法探秘》节选6

原文中图片是高占魁师爷所珍藏,五十年代汪公于协和医院教拳时的手抄拳谱。

此图片请点下面原文查看。

什么是意在先

太极拳是知觉运动。强调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不用力就真不用力,仅是将手抬起来,所谓举手之劳而已。

练拳时,只要一启动,必须是神意先动,肢体跟着,用意来指挥身体,而不是用意去追身体。

杨澄甫先生《太极拳十要》中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这个绵里裹铁,正是用意的结果。

盘拳是这样,揉手时更是要做到意在先,意念始终在对方身上。所有的动作、变化,包括听问拿放、滚错折磨、都是意的作用。是用意去滚错折磨对方,不要折磨自己。

意是什么?就是想。只要你想,它就会出现不同寻常的效果。两人搭上手,同样的架式,想和不想,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你的对手体会得最明显。同样是想,想的位置不一样,出来的效果也不同。什么时候想哪里,就是实践中的技术问题了。这个一开始需要老师引导,喂手,一步步把你的意引到正确的地方。让你知道什么时候想,怎么想,想什么,想到哪里。和同伴练习也要按老师教这样做的,揉手不是较劲,全凭心意做主张。

这些都需要习练者按照正确的方法,长时间地相互揣摩、体验,方能有所领悟,达到一接手,意就过去了。初学者的问题在于,习惯性地使用肢体,动作出来了才想着要用意。

“中”的意义

中,是中心,是体内从百会穴到会阴穴上下相连的那一条虚线上的一个点,可上可下,可前可后,不是固定的。

汪公永泉讲:知己之功得太极劲,知彼之功得中。

刘金印先生曾请教汪公:“练习太极拳最重要的是什么?”汪公回答:“得中”。

中心和重心还不一样。揉手时,打对方觉得犯顶,就是打的重心。打中心没有顶力,打得省劲、舒服。中心在重心之侧。

中就是你的定盘星,是你稳定的基石,是你的后盾。高占魁老师说“中要正直,如不正直,别人一闪开,你就倒了。”自己练拳要得“中”,揉手时要藏“中”用“中”。“中”不可失,失则败。

保持住自己的“中”,藏好自己的“中”,你就舒适,你就平衡。同样,你感到放松、舒服、平衡、合适,你就保持了自己的“中”,藏好了“中”。

高占魁老师讲,“周身合适,万法归中。什么都没有了,就是藏中。”这个怎么理解?“中”在劲源上,身上松了、虚了、灵了,对方的劲就打不到我的劲源上。我的劲源不是死的,是灵活的,可以移位,对方摸不到我的“中”。还说,“经常把中藏在兜里。对方摸我,要让他觉得,一摸就是个空,摸不到我的中。”意思也是一样。

高老师还说:“内气像血压表的水银柱,能上能下。”说的是“中”的上下移动。“用手势变化,改换手形,对方摸不着中。腕子活点儿。”这是说不让对方的劲进入我的体内,打到我的“中”上,用手势,用腕子的活动就化解掉了。汪传中有“接力不过腕”的说法,正是此意。

高老师说:“松活才能藏好自己的中,要全身松活。”怎么松活呢?他又说:“对方摸哪儿,哪儿就空。对方就是摸不着我的中。”这就说的是方法。还有“我和你接手,用手腕空,你扶我胳膊,我用肘空,用肩空,用竖轴空,别显出形来,心里动一点点儿就行,做到无形无象。”“腰松是关键,所有关节都松开,学柳条儿。”这些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对方的中也不是死的,同样能够变化,如何在变化中保护自己的“中”,“听”到对方的“中”,控制它,破坏它,这是一个大的命题。无论怎么变化,都不是用外形去找,外形的动如果没有意的作用,都是妄动。

也谈功夫上手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功夫不上手,说什么都没有用。上了手,才能够探讨各种劲法、技法、心法,才能向更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随太极前辈习拳多年,总结出腰胯练法的秘诀!
汪永泉:以中碰中 太极拳心法探秘
前辈谈松:汪永泉和郝少如怎么练“松”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
魏树人:百年树人草堂篇
杨式太极拳劲法解说/汪永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