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鹏)策略思考系列3

乘用车、载货车和载客车的投资逻辑截然不同,乘用车与消费相关、载货车与投资相关、载客车相对稳定,与投资和消费行为均无太大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乘用车的研究和投资逻辑。

乘用车属于消费、重卡连接投资

从损益表角度,汽车关注需求(产量和销量)、价格、库存和成本,其中需求是核心

需求旺时,降价幅度小,甚至上涨,传导成本的能力也较强,毛利率扩大。

需求方面的数据有三个,分别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用车联席会和公安部,其中汽协和乘联会是厂商销售数据,公安部是汽车的上牌数,更接近终端销售数据。

我们一般跟踪汽协月度数据,乘联会的周度数据仅供参考。

价格受关注程度不大,不同车型、不同地区、不同4S店的报价不同,因此难以找到一个整体性指标综合衡量汽车价格。这里选用统计局的轿车出厂价格指数

库存涉及两个环节,分别是厂商和经销商。通过乘用车的产销差额数据动态把握厂商库存,通过调研推断经销商库存。一般而言,2个月左右的销售存量是经销商所能承受的极限。倘若能够得到公安部的上牌数,就能较准确地推算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库存数。

钢铁、橡胶和玻璃是主要的成本,重卡受成本的影响要大于乘用车。但整体而言,成本对汽车毛利率的影响远不如需求那么大


和房地产类似,乘用车的逻辑图也涉及三个层面,分别是中游相关行业指标、乘用车本身指标和需求决定指标。中游相关行业指标和乘用车本身指标均较简单,关键是需求决定指标。

和房地产一样,乘用车隶属终端的大宗可选消费品。需求受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汽车保有量、公路里程等指标影响,但这些稳定的长期指标无法解释短期需求的波动,而正是这种短期的波动变化引发股价变化,所以我们必须尝试对短期波动做出解释。

毛利率非常重要,和超额收益息息相关

毛利率只是结果,关键要分析毛利率变化的原因,通过这些因素的预测和跟踪,把握毛利率变化方向。

根据简单的会计法则,毛利率取决于价格和成本。对于汽车行业,价格比成本重要。

价格取决于需求和产能释放速度,所以一方面我们关注短期需求的变化,另外一方面必须关注产能的扩张。

从历史上看,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产能释放和需求有密切关系,呈现蛛网模型的态势。汽车厂商根据当前需求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产能投建周期一般是两年。

两年后,产能建成,需求如果达不到预期,就有可能导致价格战,毛利率萎缩,产能利用率下降。据分析员经验,一旦产能利用率低于65%,利润会负增长,2005年产能利用率曾经达到55%,2009年底产能利用率达到120%。

另外,我们分析了乘用车和重卡的季节性因素,发现乘用车在三、四月份和十一、十二月份销售较好,主要分布在大的节假日后。

重卡在三至五月销售较好,因为这段时间是房地产新开工的旺季.

超额收益来自踏准供应和需求的时间差

第一,汽车股获得超额收益概率大,需重点关注产生负超额收益原因。

过去十年,乘用车指数有七年跑赢申万A股指数,获得超额收益概率大。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汽车保有量等中长期指标看,汽车正在成为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其销售增速会保持一个较高水准,超额收益也比较稳定。投资汽车股,关键是要分析负超额收益的原因,警惕这些因素的出现。

第二,产生负超额收益的共同点是毛利率下滑。

2004年和2008年的年度超额收益分别是-40.2%和-12.24%,其共同特征是毛利率下滑。前者是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2004年销售增速下降到15.96%,价格同比下跌9.14%。2008年,产能释放并不严重,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使需求下滑更加厉害,销售增速仅有7.14%。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上文已详细分析。从这点可以知道,需求并不一定带来超额收益,2010年需求可能会超预期,但是如果毛利率下滑,那么依然很难产生超额收益。

第三,投资乘用车股就要踏准供应和需求的时间差。

供不应求,毛利率上行是投资汽车股的最佳时机,恰如2009年;供过于求,毛利率下滑是投资汽车股最差的时候,正如2004年。所以踏准供应和需求的时间差是投资汽车股的关键。

虽然我们尽力运用各种指标和微观调研来把握汽车的短期需求波动,但必须承认,下游行业(包括房地产)的需求难以很前瞻地判断,成功的投资不能仅把赌注放在对需求的判断上,汽车供应情况也是布局的关键。

在供应不充足的年份,需求只要稍微不错,毛利率就会上行,超额收益就有可能产生;在供应充足的年份,需求必须超乎寻常得好,否则毛利率很难改善。

而供应是能够跟踪和计算的,可以根据一到两年汽车行业的投资状况自上而下的判断,通过跟踪主要厂商的投产计划和生产计划自下而上分析。对供应有了大致的判断后,跟踪需求才是可行之道。

供应决定布局,需求决定收益。

介于房地产和必需消费品之间

乘用车投资要把握三个层次。

第一要关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保有量等长期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将影响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

第二要跟踪行业投产计划和年度产能释放节奏。

最后,把握短期的需求波动,踏准需求和供应的时间差。

过去几年,乘用车需求、投资和产能释放呈现蛛网模型效应,但经过几个周期,汽车厂商也会变得聪明,产能投放的盲目性可能会有所缓解。

汽车和房地产同属大宗可选消费品,但至少有三点区别。

第一,房地产对中游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汽车行业,房价关于民生问题,所以房地产更易成为政策调控工具,受信贷、利率等因素的影响更大。

第二,房地产的开工、销售弹性很大,汽车产能释放节奏比较明确。

第三,房地产销售受政策影响大,汽车、航空等消费更能反映终端需求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在整个体系中,下游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上游的需求取决于中游订单,中游的订单取决于下游的需求。一般中上游的需求变化有传导时间,不会突然消失。上游最关注价格(中国基本是价格接受国,定价权在国外),下游最关注需求,中游是观察上游成本和下游需求变化最好的过渡地带。

下游的需求只能通过宏观逻辑推导和微观企业调研来共同把握,在整个体系中,行业分析员更多还是把握供应情况。

乘用车的需求介于房地产和必需消费品之间,它不像房地产那样受政策扭曲,也不像必需消费品那样一成不变,乘用车需求变化对经济周期比较敏感,是观察下游需求变化最好的指标


上中下游研投一体

关于消费品的研究报告可谓汗牛充栋,中国消费必将崛起、消费股票具备长期价值的观点被反复论证。但是如何把握消费需求的短期波动?可选消费和必需消费的投资思路有何不同?消费品行业对宏观、策略和研究体系的意义何在?

相应的思考和回答寥寥无几。在我们看来,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是把握消费品行业研究和投资的关键所在。

上游需求来自中游生产,中游需求来自下游订单,下游需求怎么判断?下游消费需求是最重要的外生变量,对其误判会导致整个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经济的特点是投资驱动、制造业占主导,所以中游应为经济同步指标、下游视为领先指标、上游类似滞后指标

从研究角度,下游把握需求、上游盯住价格、中游观察毛利变化,交通运输从物流角度验证经济活力,金融从流动性角度体现实体和虚拟经济价格变动,TMT可跟踪美国和台湾的电子产业。

这种全面、多层次、宏观——中观——微观的跟踪体系可使我们更深入了解经济和实体变化,为投资之本。

从投资角度,上游随势、中游择时、下游选股,物流做主题、金融打底仓、TMT靠创新。长期的超额收益易出自下游,上游对流动性和周期最敏感,中游买了就要准备卖,物流和TMT常出主题投资机会,金融难以获得超额收益。

消费品主要行业的生命周期图

研究下游消费的短期需求变动就是要把握可选消费品的需求变化

可选消费品对经济周期敏感,有一定金融属性,受货币政策影响明显。M2、储蓄意愿、M1对乘用车和房地产销售变动关系紧密。所以,宏观应该首先对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做大致判断,然后据此判断可选消费短期需求的变化方向。

但这种判断有两个缺陷。

其一,房地产、乘用车等可选消费的需求是宏观的领先指标,其变动会影响经济波动,所以用宏观来判断这些需求的变动有本末倒置之嫌。

其二,货币政策会根据宏观和微观变化做调整,并非纯粹的外生变量。虽有上述缺陷,宏观判断依然可作为逻辑证伪的起点,否则将陷入毫无结果的循环.

房地产需求受政策影响太大,金融属性较强;航空需求受事件因素影响巨大.

相对房地产和航空,乘用车的需求变化能够比较真实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化。观察可选消费品需求变化,应以乘用车为基石,以房地产和航空为两翼。

下游消费品的研究逻辑是自下而上的四个层面,关键把握需求。

第一层面,借助宏观判断和微观调研给出需求短期变化方向。

第二层面跟踪四大可选消费品的需求变化,对第一层面的判断做修正。

第三层面是可选消费品的供应,需要微观调研产能变化情况,把握从供应到需求的时滞;此外,可选消费的供应是对中游行业的需求,直接影响中游景气。

第四层面是中游行业消耗量,需要通过中游数据反向验证可选消费品产能变化状况。比如房地产施工进度加快会带来钢铁、水泥、重卡、挖掘机的销量增加。

房地产把握政策拐点、乘用车踏准供应和需求的时间差、航空把握四要素、家用电器更适合自下而上选股

1.可选消费品需求随周期波动,有整体性机会,宜自上而下把握;必需消费品个股特征明显,自下而上选股为主

可选消费品(特别是房地产和汽车)体现出明显的进攻属性,在牛市中跑赢指数、熊市中跑输指数。这一点与投资品类似,故可选消费品应牛市增配,弱市低配

2.房地产股票超额收益和房地产销量同比非常相关。

房地产股波动剧烈,赚钱容易,亏钱也快.导致利润回吐的根源是政策变化,所以投资房地产股关键要关注政策变化.

另外,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起来、流动性泛滥,资源(上游能源)和资产(房地产、带物业的商贸)会得到重估。

3.乘用车的超额收益和毛利率最相关。供不应求,毛利率上行是投资汽车股的最佳时机;供过于求,毛利率下滑是卖出汽车股的时候。

需求难以判断,成功的投资不能仅把赌注放在对需求的判断上,供应也是布局的关键。

在供应不足的年份,需求稍微不错,毛利率就会上行,超额收益就可能产生;在供应充足的年份,需求必须超乎寻常好,否则毛利率很难改善。供应能被统计,对供应有判断后,跟踪需求才是可行之道。

供应决定布局,需求决定收益。

4.投资者一直不把航空股当作消费品,非但PE不能用,连PB也不能用,航空股被作为趋势投资的典型代表。

航空股最好的投资环境是需求超预期、票价折扣减少、油价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有整合预期。这种环境在2007年三、四季度最明显,航空股也取得了难得的超额收益。

必需消费牛卖熊买防补跌

对于食品饮料、医药、服装、商贸零售、餐饮、传媒等必需消费品,牛市是卖点,应降低配置;弱市是买点,应加大配置,但要警惕弱市后期必需消费品的补跌行情。

一般而言,防御策略有两种:选择防御性行业和降低股票仓位。在市场下跌初期,投资者不确定环境有多恶劣,往往选择调结构——抛弃进攻性行业,配置防御性行业,此时必需消费品上涨。

随着经济继续恶化,预期降到冰点,调结构已不足以规避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开始降低股票仓位,前期上涨的必需消费品会“补跌”。

必需消费品重视选股,强调自下而上

选股法则一:非凡的创新能力带来惊人回报

选股法则二:成功的品牌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稳定保证

选股法则三:营销和渠道是分析消费品公司的重点

买点:利用事件利空,盈利拐点是买卖时点

卖点: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公司卖出


钢铁是最重要的中游行业,研究意义远重于投资价值

其一,最主要的下游和上游均涉及钢铁。下游可选消费品(房地产、乘用车、家电)的产能变动均影响钢铁产量,进而影响上游焦煤和铁矿石消耗量。

其二,钢铁链条清晰,每个环节均有数据,层层相扣,便于分析和借鉴。

其三,有社会库存、期货和贸易商,金融属性使钢铁产量调整领先其他中游。

其四,钢铁长期平均产能利用率偏低,但需求恢复时产能利用率又会迅速提升,因此毛利率无法持续提升,这是中游的典型特征。

其五,铁矿石定价在外,钢铁景气深受全球经济和大宗商品的影响。

钢铁关注库存和吨钢毛利

从损益表结构,钢铁关注量、价、库存、成本和吨钢毛利,其中库存和吨钢毛利是重点。 

量包括产量和进出口量。产量跟踪生铁产量、粗钢产量、螺纹钢产量、热卷产量和冷轧产量。生铁产量直接影响上游铁矿石、煤炭消耗量;粗钢产量包括长流程产出的粗钢和短流程产出的再生钢,代表钢铁的整体供应;螺纹钢用于建筑,热卷用于机械、船舶和重卡,冷轧用于汽车和家电。 价分三个层次,分别是期货价格、终端销售价格和四大钢厂的出厂价。期货跟踪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终端价格盯住上海地区代表品种价格和钢材加权价格。出厂价关注宝钢、鞍钢的板材价和沙钢、河北钢铁的螺纹钢价格。 

库存分为钢厂库存、社会库存和终端库存。钢厂库存一般为两到四周的钢铁产量,公布数据滞后两个月,意义不大。社会库存跟踪Mysteel的样本数据,真正的社会库存大约是此样本数据的四到五倍,相当于一个月的钢铁产量。终端库存没有公开数据,按经验大致为一月到一个半月的钢铁产量。

成本主要是焦炭和铁矿石。大钢厂用焦煤、小钢厂用焦炭。铁矿石价格分长协价和现货价,现货又分国内价和进口价。 中游重毛利,但会计利润滞后,无法及时反映基本面变化,钢铁分析员根据钢铁现货价和成本模拟的吨钢毛利(该指标剔除固定资产投资,不剔除三项费用)。其中现货吨钢毛利对需求更敏感,综合吨钢毛利(成本中包含长协铁矿石价格)更接近钢厂当前的利润。

涉及关联行业

螺纹钢对应房地产销售和基建投资

作为中游,钢铁连接上游和下游,其逻辑图也分为上游成本、下游需求和钢铁本身。钢铁上游是铁矿石和焦煤。铁矿石是内外夹生的产品,虽然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大,但定价权依然在外,其价格受全球经济(OECD工业增加值)和谈判机制的影响巨大,这一点类似有色。

整体而言,钢铁表观消费取决于房地产销售、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M2增速和贷款余额增速等宏观指标,四大指标的拟合的指数领先钢铁表观消费量大致三个月。

分品种看,螺纹钢对应房地产销售和基建投资、热卷对应机床和船舶产量、冷轧对应乘用车和冰箱产量

吨钢毛利、库存

吨钢毛利、库存以及两者结合对宏观周期位置的昭示是钢铁研究价值的体现。

吨钢毛利是下游需求、产能利用率和产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逻辑上,下游需求上升、拉动钢价上涨、吨钢毛利扩大、厂商提升产能利用率、钢铁产量增加;供应增加一方面压制钢价进一步上行,另一方面拉升原材料价格,两者均使吨钢毛利下降;随着吨钢毛利下降,产能利用率下降,回到起点。由于钢铁产能过剩严重,并且产能利用率提升速度快,钢铁的吨钢毛利无法持续扩张。

钢铁的库存周期值得关注。

社会库存既为需求、又是供应。当下游需求持续改善,社会库存也会相应增加。一旦下游需求下行,社会库存的继续堆积便有之后的“去库存”之忧。社会库存下降是去库存的第一阶段,会影响钢铁的现货价格、吨钢毛利,之后钢铁厂商的去库存、减少产量会影响上游焦煤、铁矿石需求和工业增加值。所以把握钢铁的库存周期,有助于把握宏观经济短周期的变动。

1.吨钢毛利在钢价上涨第一阶段和钢价下跌第二阶段均会上升,前者更值得把握。

在钢价上升和下降周期,吨钢毛利均有可能上升或者下降。在钢价上升周期,吨钢毛利先上升、再下降、最后持平。

第一阶段,下游需求上升,带动钢价上涨,此时产能利用率较低,钢铁成本较低,吨钢毛利迅速上升。

第二阶段,产能利用率上升,供给增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吨钢毛利快速下滑。

第三阶段,钢材需求仍然较好,较高的产能利用率4使钢价上涨全部体现在成本上升,实质就是成本推动钢价上涨,吨钢毛利低位徘徊。

而一旦钢价下行,吨钢毛利也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钢价出现下调,而成本依然坚挺,吨钢毛利迅速下降,甚至有可能为负。

第二阶段,产能利用率下降,成本开始下降,钢价继续下跌,吨钢毛利反而有可能出现小幅抬升。

第三阶段,钢价和成本均跌至底部,此时成本阻止钢价进一步下跌,吨钢毛利小幅震荡。

吨钢毛利可能在两个阶段上升,分别是钢价上升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和钢价下降周期的第二个阶段。一般而言,前者更值得把握,此时需求旺盛、享受低成本;后者无异火中取栗、抓下降过程中的刀。

2.钢铁库存周期明显,链式传导,对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有前瞻意义。

钢铁从下游需求-社会库存-钢企库存-钢铁产量-发电量-工业增加值存在明显的链式传导,观察钢铁的各环节数据对判断经济走向有意义。

从长期看,除冷轧外,钢铁整体、螺纹以及热卷的下游需求均略领先其社会库存,说明社会库存长期扮演需求角色。由于需求领先社会库存,当需求下行初期,社会库存会继续堆积,一旦需求持续下滑,社会库存进入“去库存”环节。

这是链式传导的第一环节。

钢铁厂商库存调整滞后于社会库存调整,这是链式调整的第二环节,为“去库存”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社会环节去库存仅影响钢价,而厂商环节去库存会影响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

超额收益要点:买了就要想着卖

钢铁盈利预期调整滞后股价变化,行业超额收益和吨钢毛利最相关。

把握吨钢毛利未来方向要关注如下几点:

第一,下游需求变化。一旦下游需求指标上行,就要盯住社会库存,如果下降,买点就可能出现,因为吨钢毛利扩大的概率在增大。

第二,产能利用率。当产能利用率达到一定程度,成本会加速上行,吨钢毛利会下降,所以一旦吨钢毛利上升,就要把目光转移到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有提速迹象,卖点就开始显现。

第三,根据历史经验,例如螺纹钢利润达到1000,产能利用率达到88%,就要考虑卖出了。

另外,2005年来钢铁相对市场PB一直在0.5-0.7的狭窄区间波动。当这一指数触及上下限,出现反转的概率较大

策略跟踪的钢铁中观数据库结构

========我是财富自由的分割线========

最后的话:

安利一下我的小密圈(知识星球)。最大的优势是,帮你节省选择学习材料的时间,这里的有国外的交易员培训课程和大量精选的书籍文章(包括曾经发过的800篇文章合集)以及平时所思所想的记录(百里挑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定能帮你快速脱颖而出,省去上百小时甚至更多学习的时间,而这些,都是你应得的。

如果你喜欢这些推送的文章,说明咱们品味相同,那就更不该错过这个机会,赶紧扫码加入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只是“去产能”!
库存和涨价双重驱动 钢铁行业机会初现
【中泰钢铁新材料|周策略】观察限产落地情况
上市十周年,螺纹初心不改
钒钛股份研究报告:储能东风起,钒业龙头航
唐川林团队:2018倒计时,2019黑色路在何方? | 市场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