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褚时健走了,我们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入谷底的反弹力。

1

一代传奇落幕!褚时健走了

 

猝不及防。

今天(3月5日),有记者从褚橙庄园处获悉,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去世了。

这个享年91岁,中国最具传奇的企业家,终于走完了自己跌岩起伏、悲喜交加的一生。

消息传来,无数人一片哀鸣。

或许他不是最成功的企业家,也不是最出名的企业家,更不是最有钱的企业家,但他却是企业家中的企业家。

马云、柳传志、王石等,这些企业家中的佼佼者,无不对他推崇备至。

别人做的,如果有条件,他一定也做得了,他做的,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撑得住。

这一路走来,他历尽了艰辛,站过最高的山峰,也跌入过最黑暗的深谷。

但无论如何,他的一生,都已是一个传奇。

今天,他走了,留给我们的,除了无尽的哀伤和惋惜,还有他那闪耀一生不灭的光辉。

2

少年烤酒,悟出商业真谛

1928年,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褚时健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15岁时,家庭突遭变故,爷爷、叔叔相继去世,父亲更是在一次生意途中,不幸遭日军飞机轰炸,重伤不起,生意血本无归。

面对如此变故,这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少年,不得不开始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那时,褚时健家中曾有一个小酒坊,烤酒去卖,家人曾赖以为生,亲人去世后,便无人接管,不得不荒废了。

褚时健决定,重拾烤酒。

但烤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对时间的精准把握,这个过程需要十八九个小时,并且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添一次柴,,搅拌一次粮食,控一下,然后再搅拌一次,再接着煮。

并且火不能太大,大了容易干锅,酿不出酒,小了粮食蒸不透。

你很难想象,一个15岁的孩子,白天卖酒,夜里每隔2个小时就起来添一次水和柴火、搅拌,并不断改进烤酒的技术。

别人用3斤玉米才能酿出1斤酒,他只要2.5斤就够了。

能做到这些,不是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硬汉,而是他没有选择,一家人的嗷嗷待哺,让他不得不拼尽全力。

好在辛苦有了回报,出色的手艺,让他的酒总能卖个好价钱。

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他,反而让他懂得了,好的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并成为他一生的坚守。

3

褚厂长是我们的福气

1949年,褚时健被打为“右派”,原本因参加过云南边纵游击队,上过战场,带来的大好前途,彻底毁灭了。

此后几年,他辗转于云南山山坳坳里的多处农村,开荒、种菜、养猪、江中捞木柴,正值30岁的他,尝尽人间心酸。

有谁从高峰跌入低谷的,或许最能体验他那时的绝望和不甘。

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极悲观,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在1961年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1963年,35岁的褚时健被任命为新平县曼蚌糖厂的副厂长,开始了他新的传奇。

当时,曼蚌糖厂虽然有100多名员工,效益却奇差,连年亏损,政府甚至不得不每年花费20多万元补贴,让它运营下去。

褚时健上台后发现,糖厂燃料成本太高,平均熬一斤糖,需要大半斤煤,而半斤煤相当于几两糖的价格。

褚时健便想用甘蔗渣做燃料,但新平的气候潮湿,甘蔗渣很难燃烧起来。

褚时健烤过酒,知道甜的东西可以发酵产生酒精,他便和员工把甘蔗渣堆起来发酵,一周后便可以点着了。

这个办法,直接让曼蚌糖厂的燃料成本大降了85%

此后,褚时健觉得,甘蔗渣还有甜味,说明压榨不够彻底。

便把机器上的压榨滚筒从3个增加到了9个,又向别的厂学习,不断改进流程,使得同样品质的甘蔗,当年的出糖率直接提高了30%以上,工厂瞬间扭亏为盈了,不仅还完了债务,还有了8万元的利润,影响一时。

在褚时健的不断专研下,曼蚌糖厂的红糖,不仅产量大增,品质也出奇的好,在市场上大获成功,销量连年水涨船高,在“文革”这个百业待兴,经济凋敝的时代,可谓独树一帜。

当时,厂子里虽然也有两个“造反派”,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厂靠褚时健才有今天,没有人愿意为难他。

而褚时健这一干就是16年,靠着坚持不懈的专研精神,硬生生把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干成了玉溪效益最好的企业。

当1979年,他调任玉溪卷烟厂厂长时,所有的员工都对他依依不舍,人们甚至难过的表示,褚厂长是我们的福气,他走了,我们的福气也走了。

褚时健常说,我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只是善于学习,也乐于学习,我从小就觉得,人活着,就是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世界,很多人忧思忧虑,不停地思考着,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褚时健40年前就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4

亚洲烟王

卷烟厂虽然是玉溪最大的国企,员工多达2000多人,年产30多万箱香烟,但经营却一塌糊涂。

褚时健曾回忆,刚接手时,整个烟厂:员工懒散、车间冒气、滴水、原材料浪费严重,生产的烟,质量感人。

他曾带着厂子里的烟去参加一次“品吸会”,结果玉溪卷烟厂的头牌红梅被一致给予了差评。

甚至被人嘲笑为:红梅红梅,先红后霉。

最令人尴尬的是,褚时健带的样品包装里,竟缺胳膊少腿,有些烟里竟少了一根,有些条里甚至少了一包。

头牌尚且如此,其他自不必言。

如此品质,使得玉溪卷烟厂的香烟大量积压,卖不出去,厂子效益极差,很多人不愿到烟厂工作。

褚时健接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先是砸掉了大锅饭,按绩效来决定工资,统一着装,建立工厂制度,并撤掉了不懂管理的很多高层,将福利房、伙食等优惠都给了最能干的专业团队,并从国外进口了MK9-5烟支卷接机,提升了超过4倍的生产效率。

最重要的是,他听一个世界级的烟草专家说,云南昼夜温差大,非常利于种植烟草,但由于施肥不当,种植不科学,采摘过早,使得烟叶质量很差,再怎么提高工艺,也无法提高香烟的质量。

深受刺激的褚时健,决定远赴美国考察,他发现,那里的烟农,每个人都拿着一本烟草公司的小册子,如何选种、栽培、施肥、浇水、采摘,统统按章法来,绝无半点错乱。

回国后,褚时健非常兴奋,便和六个乡的农户签订合同,试用新的方法种植。

量地、征地、间距、施肥总量等,原本对烟草一窍不通的褚时健,此时已经成了专家。

实验结果大获成功,不仅平均亩产大幅提升了超过30%,烟草质量更是被大幅提高,接近了美国烟农水平,使得新的种植方法迅速在被推广开来。

而原本无人问津的红塔山香烟,也顿时成为了市场上的畅销货。

烟厂生意大增,1990年,玉溪卷烟厂跻身中国工业利税大户第三名,此后更是一直高居榜首,撑起了云南财政的半壁江山。

以前很多不愿意来烟厂工作的人,也纷纷挤破头想扎进来。

而玉溪卷烟厂生产的香烟“红塔山”,俨然已成了身份的象征,很多人以胸口装一盒红塔山为荣。

玉溪烟厂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大型烟草公司,褚时健更是被称为一代“亚洲烟王”。

5

74岁高龄重新创业

然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就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小烟厂迅速成为正商各界名流趋之若鹜的名利场之后,突然急转直下。

1995年,褚时健被匿名举报贪污受贿。

坊间流传称,他即将卸任,面对个人创造的巨大财富和自己微薄的薪水落差,实在不甘心。

尤其是看到成千上万的靠倒卖玉溪烟厂卷烟而成富翁的人时,更是感到不平衡,便铤而走险,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该拿的钱。

很快,褚时健便锒铛入狱,被指控贪污达千万美元,很多人预计,他很可能将会被判死刑。

从无数人仰望的“亚洲烟王”,到濒死的阶下囚。

褚时健的人生仿佛过山车一般,迅速跌入了谷底。

而他的整个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女儿绝望自杀,夫人身陷囹圄。

这世上最大的哀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跌落人生谷底,生死难料的褚时健,那一年中秋节,蜷缩在办公室里,悲凉难耐。

唯一幸运的是,1999年,最终褚时健被判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1岁身陷牢狱,无期徒刑(后改判有期徒刑17年),对很多人来说,恐怕人生早已幻灭了。

但很多时候,当你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的时候,失望只会越来越多。而当你绝望,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希望可能又慢慢的靠近了......

耄耋之年,绝望的褚时健终于迎来了一点转机,2002年,在牢狱待了3年后,他被保外就医了。

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少年丧父,老年丧子,如今已经一无所有的老人,大概也只能躲起来了却风烛残年了。

但褚时健却不愿放弃,他决定以74岁高龄,重新创业。

一般企业家出狱,都会从事老本行,也有很多人劝褚时健做烟草,但褚时健觉得,时代变了,再做褚烟,不太可能。

他毅然踏入了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行业,到哀牢山种橙子。

经过调查,他认为,在哀牢山这片地方种橙子,不仅比云南其他地方好吃,也胜过湖南广西等地,甚至不输美国超市价格昂贵的“新奇士”橙子。

此后,他开始天天学习、研究种橙子,对于橙子的秧苗距离、施肥、日照、土壤和水,都研究的清清楚楚,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种橙专家。

直到2006年,历经四年,褚橙才开始第一次结果。

之后,褚时健这一种,就是十几年。

如今,褚橙名声早已响彻全国,褚时健也成为了一代传奇。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跑到褚时健身边说,自己很焦虑,毕业六年了还一无所成。

褚时健告诉他,我都七八十了,种橙子还得十年呢,年轻人急什么。

褚时健以74岁的高龄,重新创业,80岁绝地崛起,成就了一代传奇,无疑值得所有人深思。

6

结语

回顾褚时健这一生,脚踏实地,不断学习,突破自我,终成一代传奇。

曾有人说,他过时了,现在是风口盛行,赚快钱的时代,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谁还辛辛苦苦去种十年橙子。

你看那些炒房子的,玩互联网的,短短几年便发家致富了。

实际上,万物归真,虚无缥缈的风口,终难长久。

那些心比天高,沉不下心来的人,自以为看到了风口,想要一飞冲天,却不知,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风口,有的只是无数的陷阱。

更何况,就算有风口,也不是那些不懂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能做得成的。

2019年3月5日,走过91个年头的褚时健去世了,但他一生的传奇、坚韧、努力奋斗的精神,将永远伴随我们。

警示着这个浮躁的世界,脚踏实地,才是最快的捷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褚时健90岁再登巅峰:真正决定人生胜负的,是这4条定律
褚时健“经营十四条”:功夫到了,事就成了
74岁白手再创业,86岁成亿万富翁,耄耋老人如何缔造商业神话?
《褚时健传》|秉持工匠精神、秉持利他精神、做到利益共享、提升产品的品质
褚橙的方法:褚时健干什么成什么的奥秘
她是亚洲烟王背后的女人,低调、贤惠,谦卑,却在丈夫锒铛入狱后,露出了绝不一般的真面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