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溥仪作为战俘,在苏联战俘营被关押了五年,期间他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许多人的朴素认知中,末代皇帝溥仪近乎就是一个懦弱、无能、受各方势力摆布的傀儡、一生悲剧的可怜人。

溥仪之所以会留下这样的历史形象,有几个因素,首先,清末民初,国内外的“豺狼虎豹”太多,年纪尚小的溥仪被这些人包围、利用、宰割,必然悲催;其次,溥仪成年后,逆潮流而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然逃不过“成王败寇”的宿命;最后,日本战败投降后,实为汉奸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为了脱罪、活命,精心将自己装扮成了一个受胁迫的傀儡。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溥仪最终就成了我们看到的那样,可怜、可恨,有罪但不至死。

如果将这些因素抛开来看,溥仪其实是个智商很高、很狡猾、也很难缠的角色。就说一件事吧,当汉奸做伪满洲国皇帝,这是溥仪主动勾结日本人的。但到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经过八天的作证,他充分利用国际局势,不仅极其漂亮地躲过了日本人为他挖的坑,成功地为自己脱了死罪,而且还让关东军那几块料很崩溃地揽下了原本属于他的罪行。

为此,事后有人评价,在伪满洲国,恐怕不是日本人在欺骗操控溥仪,而是溥仪在耍弄日本人。甚至还有人说,在当年的东北,真正懂得日本人,会利用日本人和各种矛盾,为自身谋利的,除了乱世枭雄张作霖,就是溥仪。

回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前后。在《我的前半生》中,溥仪说,做伪满洲国的皇帝,他的日常生活,除了吃睡之外,用这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了,即:打骂、算卦、吃药、害怕。打骂下人属于小罪过,算卦属于愚昧可笑,吃药属于可怜无用,害怕属于被威胁恐吓包围。你瞧,溥仪多会矮化、伪装自己。

但到了日本败像已显后,溥仪的这个说法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反映了他的真实状态。尤其是害怕一说,可以讲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整日考虑的便是如何活命的问题了。在溥仪看来,第一个威胁他性命的便是日本人,在日本大溃败前夜,他既害怕遭到日本人杀人灭口,又害怕日本人扔下他不管。

溥仪自己说,从得知苏联向日本宣战那天起,他再没有脱衣服睡觉,口袋里总是放着一支手枪,并亲自规定了内廷的戒严口令。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本关东军最后一任司令官山田乙三向溥仪宣布,日军要退守南满,伪满洲“国都”要迁到通化。

八月十一日晚,溥仪带着随侍开始向通化逃窜。

八月十三日,溥仪一行逃至大栗子沟,过了两天惊惶不安的生活后,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人对溥仪说,已和东京联系好,决定送他到日本,但不能保证绝对安全。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我认为死亡已经向我招手了。”

八月十六日,日本人通知溥仪,第二天即可动身前往日本。然而溥仪一行刚抵达沈阳机场,准备换乘大飞机向日本逃窜时,苏军及时杀到,将他扣了下来。

第二天,溥仪被苏联飞机载往赤塔,溥仪在苏联的五年拘留生活便是从此刻开始的。对于自己被抓到苏联,溥仪心中是有数的,并不担心自己的性命。但因为长久以来形成的疑心病,在没看清形势前,他又十分地紧张,生怕中国人突然出现,将他抓回去枪毙掉。

到了拘留地,当发现苏联人为他特意准备了一座灯火辉煌的“饭店”后,溥仪心头的阴云立刻就散去了,他知道,自己暂时安全了。

在赤塔“饭店式”疗养所里,溥仪受到了苏联人的优待,每日有三顿丰盛的俄餐,一次俄式下午茶,有服务员照顾起居,有医生、护士经常检查身体,治疗疾病,有收音机,有书报,有各种文娱器材,还经常有人陪着散步。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对这种生活,我立刻感到了满意。”

但在满意之外,溥仪对前途命运却有自己的打算。

在《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只狡猾地说,我当时产生了一个幻想,既然苏联和英美是盟邦,我也许还可以从这里到英美去做寓公。

这个说法至少说明,溥仪对苏联人是不信任的,否则他为什么不选择在苏联做寓公呢。他知道身在苏联久了,前途命运必然会遭遇漩涡。

溥仪被押往苏联时,身边是带有大批珠宝首饰的,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来,溥仪出逃并不狼狈,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苏联人,周旋其间,溥仪都是游刃有余的。

为了达到去英美避难的目的,在苏联的五年间,溥仪的做法也很狡猾。除了口头之外,他共三次上书苏联当局,申请准许他永远留居苏联。很显然,这是为了先百分百地保命,然后再寻机远走英美。对此,苏联人始终没有给溥仪正面答复。

溥仪对此的反应颇为玩世不恭,照他自己的话说,在这个时候,除了在苏联人划给他的那块菜地里,种点喜欢吃的西红柿、青椒,多半是在自己的屋子里,摇金钱课,念金刚经。但在玩世不恭的表象之下,为了争取尽早摆脱受惩办的厄运,之后溥仪开始使用他的老手段,用钱财搞关系,寻找突破口,简而言之,就是尽量讨好苏联。

关于这个细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讲得也很有意思,他并没有献出他金银珠宝的全部,而是把其中最好的一部分留了下来,并让他的侄子到处藏,重要的藏进一个黑皮箱的夹层中,次一点到处塞,以至连肥皂里都塞满了,实在塞不完,剩下的干脆就扔掉。总之,他想造成一个假象,他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用来讨好苏联人了。

然而,苏联人终究不会轻易放过他这枚棋子。一九四六年八月十日,苏联用飞机把溥仪运送到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证人指证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对此时的溥仪来说,他既要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脱罪,又要避免掉进日本人为他挖的坑里,还要做出有利于苏联人的有效证词。

八天作证,极其精彩,篇幅有效,在此就不细聊了,总之,溥仪用自己的高智商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关于这一幕,现在网上有不少调侃,说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将囚椅坐出了龙椅的感觉,其实这也反映了溥仪当时的一种状态,跟日本战犯及其律师在法庭上论战,他是自信的,确信自己能将他们玩于鼓掌。

《我的前半生》实为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写的坦白材料,但说到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一事时,他还是悄悄流露出了一丝洋洋得意。

因为国内局势剧变,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到十一月二日,东北野战军仅用五十二天,即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完全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

一九五零年七月三十日,苏联通知溥仪,将把他引渡回中国。

溥仪在收容所再次请求留居苏联,苏联没有考虑他的请求。

一九五零年八月一日,溥仪被移交给新中国政府,之后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在回归祖国的一路上,他也曾恐惧到了极点。而当得知自己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走向新生后,溥仪的眼泪犹如泉水。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末代皇帝溥仪的罕见老照片,起起伏伏的人生让人感叹!
摆出帝王坐姿,溥仪在远东军事法庭的8天,找回了尊严
历史图集(之三十五)
东京审判溥仪控诉日本
远东军事法庭上,溥仪这样评价孙中山和清朝,舆论一片哗然
二战结束,末代皇帝溥仪的傀儡大戏如何最终谢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