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创建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建议

                     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

2013.9.29 

“国家森林城市”是国家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评价,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郑州森林城市建设,始于2003年。当时,郑州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建设森林生态城市的重大决策,提出用10年时间建设百万亩城市森林,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宜居的生态环境。为此,郑州市高标准编制了《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2003-2013年)》,并于20056月由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形成决议。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郑州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至2009年,提前4年完成了规划提出的新增100万亩森林的栽植任务,全市森林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346.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3.8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一、二级达标天数为318天,森林与湿地的生态效益总价值达352.39亿元。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

为了促进郑州森林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0121226,《郑州市森林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年326日,国家林业局又正式批复同意郑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标志着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迈入了一个按新蓝图加速描绘的新阶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森林城市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城市森林建设依然存在着发展持续性不够强劲、且总量不足、范围有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功能不全、城市空气质量受到影响,以及建设资金不到位、生态文明文化还未形成等问题。

为此,九三学社郑州市委经过调研,提出如下建议:

一、  对森林生态城市范围要再扩大、功能上再拓展和质量上再提升

十年间,郑州陆续修建的沿黄河林带、文博森林公园、滨黄河森林公园、黄河湿地公园、绿博园等,给人们带来了生存环境质量的大大改善。可见,郑州市生态建设虽已取得突出成绩,但我们不能满足已有成果。“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政府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继续加大力度,建设以南水北调干渠、黄河滨河大道等连接郑州森林生态城及远郊的四条大尺度生态景观防护林带建设,形成规模宏大的生态廊道体系。同时建设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园、中国花卉博览园、郑州野生动物园,形成南山、北水、东文、西花、中间活的特色森林生态文化格局等。通过一系列的“创森”行动,进一步完善生态体系,改善生态环境。要在以往10年建设森林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范围上的再扩大、功能上的再拓展和质量上的再提升,使区域内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全面提高,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良好生态支撑,促进全市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形成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

郑州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升华和具体行动。而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单一的植树造林,而是要通过森林资源的提升和开发利用,形成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如森林公园的规划布局要体现中原历史人文的特色,树木植被结构应注重品种的多样性,生态廊道设计更应具备时代感和人性化等。要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形成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建设为主导的森林生态文化工程,从而对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审美品位的提升、森林知识的掌握、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文明素养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以创建森林城市为抓手,改善郑州城市空气质量

从去年到今年,郑州连续两次被列为国内十大污染城市之列,令所有的市民为之痛心不已。以往曾经是“绿城”的郑州,如今灰霾经常持续,实在有违获得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称号。一时的努力可以换来骄傲的荣誉和称号,而长期良好的空气环境才是广大市民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城市。因此,要通过建设森林公园,开展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减小热岛效应,净化城市空气,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数值,增加城市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减少噪音和光污染,增加地下水储量。努力构筑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人居城市,以及富有活力的生态、生产与生活环境,提升全市人民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达到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四、通过宣传《规划》的实施,调动广大市民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是郑州所有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都不能等闲视之。而应当积极参与,关心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市民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所以,无论是植树造林,还是观光休闲,随处都是显示市民文明的标志。都要积极奉献自己的一份热爱、一份责任。见到毁林毁树的现象,要坚决制止;发现破坏森林的苗头,要挺身而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影响身边人的一起行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换来美好家园的实现。还要用各种媒体进行爱护森林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的活动。可以借助郑州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客户端等新媒体,把森林教育拓展到每个市民的心中,为郑州森林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以及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重要内容离不开植树造林,这是公益性事业,会占用一部分农民的土地,需要进行土地补偿。土地直接涉及农民利益,是农民生存的基本保障,如不能及时将土地补偿款拨付到位,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容易遭到破坏,引起不稳定因素。据市林业部门的统计,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我市的有林地面积达到294万亩,其中市本级租地造林15.6万亩,对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林区管护,对森林的防火防盗、防虫及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等十分重要。但是目前还存在2012年度以前应付未付的森林生态城建设资金、各县(市)区的土地补偿和建设费、以及各种奖补资金共计91904万元,应由市财政全额投资,需要及时进行资金补充。建议市财政部门认真研究,早日拨付到位。

郑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认真实施《郑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努力用生态这支笔把郑州打造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描绘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让森林拥抱城市让绿色融入生活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打造绿色生态石家庄
你好!我是咸宁,请叫我“国家森林城市”!
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促进城市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提”速蝶变 “质”日可待 ——郑州统筹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绿色郑州 和谐共融谱新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