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我市生态水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郑州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2013.9.29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一个城市没有水就没有灵气,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打造宜居环境城市的生态工程、又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为此,市政协崔凡副主席带领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部分委员,对我市生态水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水系建设基本情况

郑州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处于豫西丘陵山区向东部平原过渡和南北干湿气候交替的特殊地带,年平均降水量为636毫米,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平的1/2,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水资源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是一个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存在着黄河水利用不足、生态用水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特别是城市河网不完善、功能不健全、防洪标准低、配置不合理、水污染严重、水体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我市于2006年启动了生态水系规划,把生态水系建设列入全市跨越式发展十大工程22个重大项目,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以城市周边“六纵六横”12条河渠(“六纵”指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八里河和十七里河、潮河;“六横”指枯河、贾鲁河、贾鲁支河、东风渠、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南运河)、12座水库(唐岗、丁店、楚楼、河王、常庄、尖岗、后胡、刘沟、郭家嘴、刘湾、小魏庄、曹古寺水库)、3个湖泊(西流湖、龙湖、龙子湖)、2个湿地(郑州黄河湿地、中牟雁鸣湖湿地)为主线,对101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进行了规划。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实施阶段,总投资为33亿元。规划着眼于提高城市河道防洪标准及城市防灾体系建设,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按照“蓄住天上水,拦住过境水,北引黄河水,南调长江水,保护地下水,开发再生水”的思路,建设完善的城市供水系统,确保供水安全;沟通规划区内河湖水系,加强水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融城市水系、绿化建设为一体,最终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面面积由11.4平方公里增加到33.5平方公里,人均水面由3.9平方米增加到6.8平方米

郑州市水务局作为全市生态水系建设的主管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各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0.78亿元,先后对城区周边9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生态治理,治理长度108.34公里20104月,生态水系建成通水,基本实现了“水通、水清”建设目标,河道达到了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中,2006年投资4733万元,完成了贾鲁河一期治理工程;2007年投资3.765亿元,完成了须水河、潮河、索须河河道一期治理工程和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郑开大道防洪应急工程;2008年至2009年,投资10.2亿元,实施了生态水系输水工程、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二期等五项跨年度工程; 2010年投资5.04亿元,实施了金水河上游治理工程和邙山干渠疏挖工程;2011年投资1.339亿元,完成了东风渠上游治理工程、潮河拦蓄水建筑物工程、潮河上游治理工程、贾鲁河科学大道立交桥段和魏河下游防汛应急工程。201210月起,以日平均3个流量向龙湖供水;201212月,生态水系输水工程开始向西流湖输水。通过生态治理,城市河道水质明显改观,水生态景观初步显现。

二、生态水系运行管理情况

20104月生态水系通水以来,制定了水量调度方案,坚持科学调水;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督导检查,确保河道健康运行、工程安全、市民满意。

(一)城市水源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目前,以花园口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生态水系输水工程、邙山提灌站、杨桥灌区等为主,共同组成了城市水源保障体系。水源主体是沉淀后的黄河水,其次是来自尖岗水库的雨水和少量处理后的中水。

(二)调度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投资170万元,建立了运行调度管理中心,实现管理信息化。采取“一河一策、四季有别、昼夜调节、蓄放结合、集中冲刷和细水长流相结合”,做到科学调度,供水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城市应急供水能力达到40万方/日,生态用水达到34.56万方/日。

(三)管理运行效果明显。生态水系通水以来,三年多来共科学调水3亿多立方米。同时,开展河道绿化工作,生态水系的“防洪除涝、环境保护、生态宜居、引黄灌溉”四大主体功能逐步发挥效益,河道水质得到初步改善,水循环得到进一步加强,水生态得到一定修复。全市水面面积由11.4平方公里增加到23.1平方公里,人均水面由3.9平方米增加到5.6平方米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生态水系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郑州特殊的水资源状况,水源缺乏、水面偏小、水景观较少、汛期雨污不分等问题突出,影响了生态水系治理效果。

一是水源水量不足。市区河道生态用水分南北两部分,北部河道及东区龙湖主要由花园口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供水,南部河道主要由邙山干渠生态水系输水工程供水。目前,由于水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经初步测算,整个郑州市生态水系需水量约39立方米/秒,目前实际供水总流量为7立方米/。郑州市花园口引黄补源工程扩容改造后,供水能力达到10立方米/秒,邙山干渠生态输水工程扩容改造后供水能力可达到14立方米/秒。2014年,南水北调建成后,邙山干渠引水可全部用于市区生态水系。届时郑州市生态水系总供水流量为24立方米/秒,生态水系供水缺口约15立方米/秒。

二是雨污不分流。由于市区部分河道没有做到雨污分流,造成夏季河道污染严重。同时,为了保持河道水体健康,有时不得不塌坝放水,造成河道无水,严重影响了生态水系的正常蓄水和运行。

三是市政工程影响河道通水。去年至今,由于畅通工程和生态廊道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多个项目在河道范围施工,河道输水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生态水系正常运行,造成部分河道水面变小、河道断流、水质下降,媒体及公众对此关注度较高。

四是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目前,我市城区已建成五龙口、王新庄、陈三桥、马头岗等4个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100万吨/天,现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为满负荷运行,实际处理量为110万吨/天。但我市市区需处理的污水为130万吨/天,由于污水处理能力暂时不足,每天有20万吨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贾鲁河,直接影响水质改善。

五是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水利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近年来,生态水系建设采取了35%为市财政资本金投入、65%为由市财政还本付息的融资模式。20106月,国务院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整治,市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融资工作陷入困境,严重制约了生态水系提升工程建设。如计划于201210月就要开工建设的牛口峪引黄调蓄工程,由于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时至今日仍未全面开工建设。

 

四、建议

(一)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水生态文明建设是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7月,《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申请报告》经水利部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申请专家评审会审定,我市与全国其他45个城市一并入围。因此,建议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大力推动创建工作,努力达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到位、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到位、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位、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到位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标准,着力解决制约中部崛起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瓶颈。

(二)增加分配我市的引黄指标数量。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通知》(豫政〔200946号),省分配我市每年黄河干流取水许可指标4.2亿立方米,支流伊洛河为2.4亿立方米。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大幅攀升,引黄水量逐年增加,2012达到5.3亿立方米远远超过许可水量。根据中长期水供需分析,即使南水北调通水后,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我市总需水量将大幅提升。据估算,2020年,我市引黄指标将有22亿立方米缺口。为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水资源瓶颈问题,需协调呼吁增加我市的引黄指标。

(三)探索水利工程投资新模式。资金保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建议市财政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水系建设的投资力度,尽快向郑州市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注入良性资产,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为我市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河道和土地捆绑式的融资工作模式。建议我市在所治理河道附近划拔部分土地交付投资公司开发,把河道治理投资与所带来土地的增值结合起来,通过治理河道水系景观提高周边土地的价值,利用土地升值来补充建设资金,所带来的增值收益用于河道治理,形成良性循环融资模式。

(四)加大截污治污工程建设力度。随着我市城区规模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4座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议:一是加快新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对我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5座大型污水处理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应加快推进速度,对尚未开工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立项、选址、环评、设计批复等相关手续,确保项目按时开工。二是做好污水管网覆盖地区管网改造、截污纳管工作。对于条件成熟的区域实施彻底的雨污分流改造,对有条件的区域进行雨污管线的逐步改造,减轻汛期雨污水排放对河道水质的污染。三是加强河道巡查和执法力度。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坚持对河道沿线的日常巡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决查处占压河道违法建筑、倾倒垃圾等污染生态水的行为,确保河道水质四是进一步完善全市河道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水域监控全覆盖,为河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防洪安全提供保障。五是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水系保护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和宣传形式,进行保护生态水系的宣传教育,呼吁市民改变生活陋习,特别是沿河道单位和个人不向河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不在河道乱搭乱建,努力提高市民保护生态水系的自觉性。

(五)加快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水务一体化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亦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统一管理,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截止目前,我国75%的大中城市已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管理,但我市涉水事务的管理仍然是多头管理(水务、城管、环保等部门)、政出多门,仍是“多龙管水”,没有实现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建议进一步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我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由“多龙管水”到“一龙管水”,避免重复投资,提高政府效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建设亮点展示之城市水系建设
“西水东引”工程 洛阳陆浑水库的水将引入郑州尖岗水库
焦作明天更美
兴水富民 润泽百姓 ——翼城县水利事业七十年发展综述
凤泉湖一期复堤工程今夕变化
日新论道 || 引黄水是“黄”的吗?(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