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图)

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图)



郑州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辖651县和郑州新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总人口86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25万人。郑州是国家命名的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拥有各类文物古迹2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项,少林寺、中岳嵩山等人文自然景观闻名海内外,诞生了列子、韩非子、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思想家、文学家,作为郑州主要文化组成的嵩山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华夏文明的创立与辉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郑州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12.7亿元,增长13.2%,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305亿元,增长32.9%,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20亿元,增长2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2亿元,增长30%

近年来,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在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进程中,依托郑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市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推动力

2007年郑州被中央定为全国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为根除文化发展在体制机制上的弊端,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力度,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深入推进,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内在力量。

第一、制定完善了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我们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实施意见》、《关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机制的意见》、《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用地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初步形成了财政、税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资产处置、土地处置、人员分流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工商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体系。比如,在人员安置政策上,提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妥善处理。在财政上,市本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5000万元。这些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改革发展。

第二、改革创新了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市县两级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部门进行了合并和调整,撤销了原有的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视局,组建了新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重新核定了新局的职能和编制。同时,针对郑州市是文物大市,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工作任务重,设立郑州市文物局。为加强对文化改革发展的组织协调,还专门成立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各县(市)区也按照市里的要求,合并了文化、广电部门,成立新的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同时,组建了市县两级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加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撤销了原来市文化局的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和市新闻出版局的出版物市场稽查大队设立新的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保留市文物稽查大队。各县(市)区参照市直做法,成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实行属地管理,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

第三、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我市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共有39家,按照省里要求,已完成改制29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和图书发行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20114月,郑州日报社改革并组建成立了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公司,三报一网一杂志社六公司文艺院团改革上,我们坚持“一团一策”的原则,初步完成了郑州市杂技团转制,取得了新的进展。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正在积极推进。

第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我市对国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加快“三项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服务水平,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从“十一五”开始,我市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性产业,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2006年以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5.8%(可比价)的增长速度,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20%以上。

(一)坚持项目带动,促进文化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抓项目是这几年我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了文化产业投资,扩大了文化招商,引进了技术和人才,提升了文化产业档次和水平。近年来,我们先后安排重点项目68个,郑州日报社印务发行中心、《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一期、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黄河碑林一期、点点梦想动漫城少儿职业体验馆、康百万庄园保护与开发、杜甫故里保护与开发等一大批项目先后建成,海洋馆二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等一批项目正在推进。2009年以来,文化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48.75亿元。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促进了演艺业、影视业、动漫产业等加快发展。如我市动漫产业这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动漫企业数量占全省的95%以上,动漫作品制作总量位列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第一名,2010年我市在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城市排名中名列第9位,2011年开工制作动画片53部,总时长25000多分钟。

(二)坚持品牌带动,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是在演艺业上,《风中少林》、《水月洛神》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演艺精品力作。其中,《风中少林》连获多项全国文艺大奖,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并成功走向国外。嵩山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走出了演艺业与旅游业共生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其经验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全新打造的大型舞剧《水月洛神》2011年连获殊荣,并摘得荷花奖金奖和5个单项奖,成为继舞剧《风中少林》之后我市又一个重要的演艺品牌。二是在影视业上,由河南超凡影视公司和郑州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快乐星球》,填补了我国大型科幻少儿电视剧的空白;儿童电影《幸福的白天鹅》,2011年获得了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艺术片”大奖。三是在动漫产业上,《小樱桃》《少林海宝》《少年司马光》等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了相关衍生产业的发展。四是在文学艺术上,郑州百花园杂志社打造的《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成为全国小小说的期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五是在文化节会上,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还连续多年举办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扩大了中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展示了郑州的良好形象和崭新面貌。

(三)坚持园区带动,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高标准建设登封文化产业示范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将重点开发少林禅武文化、儒学文化、道教文化和古代天文文化,打造“中华文化圣山”、“世界功夫之都”。目前园区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未来计划投资100多亿元。二是高起点建设动漫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在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投资1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动漫企业孵化器、动漫研发中心、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园区建成后可容纳300家动漫创意企业,目前入驻企业68家。郑州动漫产业基地位于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内,总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企业孵化中心、研发制作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等,已经投入使用,入驻企业16家。三是加快建设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在郑州新区的中牟产业园建设,总投资50亿元,主要建设四个文化科技相关产业基地、两个文化科技体验区和相关配套设施,目前一期工程正在建设,50多个建筑单体主体全部完工,即将开园。四是规划建设黄河滨河公园,整合沿黄河南岸一线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现代农业资源,打造集文化、生态、农业、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目前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绿博园、中牟雁鸣湖风景区、巩义河洛文化区等的规划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五是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新模式。如,金水文化创意园是我省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进驻30余家企业和机构。石佛艺术公社2006年成立以来,直接与国际当代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接轨,带动了海内外一大批艺术家先后进驻,目前正在创建“石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构建以艺术品博览会、画廊、艺术品拍卖企业、艺术品经纪公司等多层次艺术品产业结构。

三、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维护群众文化权益

我们坚持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推进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坚持为改善民生创造文化条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群众得到更多文化实惠。

第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我们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郑州广播电视中心、世界客属文化中心、郑州图书馆新馆、郑州歌舞剧院、郑州市群艺馆新馆等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 11个县(市)区的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市内五区两馆建设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此外,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商都博物院也完成了立项和方案设计。

第二、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广播节目全覆盖、电视信号覆盖面达到98%以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和各县(市)区全部建设了支中心,还改造了633个村级服务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上,2009年以来,共建设了3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200个农村文化大院、74个乡(镇)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了每月每个行政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平均每年放映22118场。农家书屋工程2009年以来共建成农家书屋1278个。文化惠民工程的强力推进,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第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城乡联动,月月有特色、周周有活动,广场文化已成为郑州市群众文化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连续举办12届郑州市迎新春民间文艺大赛,成为全市民间艺人的一大盛事。连续多年举办了社区文化活动月、社区文化活动周活动,繁荣了社区文化。2009年,我们又开办了“周末戏曲大舞台”,每周五、周六固定免费为市民演出戏曲等文艺节目,深受广大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喜爱。此外,连续多年精心组织了“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牛洲平】

分享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揭晓
郑州斥资160亿元重建地标“开元寺”
文化篇
蔡武: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五个启示---中国文明网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浅析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