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禧外传:(英)约翰·奥特维·布兰德//埃特蒙德·白克浩斯|译者:张伟红 : 文 学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有清一代之女后,前有孝庄,后有孝钦,皆以才色闻,而孝钦尤过之。顾孝庄能招降洪承畴,善驭多尔衮,卒令八龄幼主入主中原,开一统之盛治。孝钦则初平发捻,定回苗,知人善任,几若凌驾孝庄。本书既是大众的,也是学术的,适合广大读者阅览,也是清史研讨所不可少的参考,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清史读物。该书向读者展示的是晚清政治舞台上赫赫有名的铁碗女人慈禧的秘史。

内容提要

    1910年,布兰德与白克浩斯两人合著的《慈禧外传》一经出版,就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仅在出版后最初的18个月里就重印了8次。当时的《纽约时报》评论《慈禧外传》说:“此书堪称权威之作,因为它所依据的事实,全都出自于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对于这本书即使是匆匆一瞥,也能感受到它卓越的品质……或许,此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中文档案向世界披露过,也没有哪本书对中国宫廷生活的真相有过比这更详尽的反映。另一家杂志《观察家》评论说:“很少有哪一本围绕国家档案所写成的书,能像这本书,如此可靠、如此丰富、如此引人入胜。”


前言

    这部《慈禧外传》,译自我所收藏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慈禧的英文原版传记。从此朽当年在西方所引起的轰动以至延续至今的有关评论和争议来看,这本书堪称一部有意思的传记。因为,这毕竟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记述慈禧生平的著作,而且出自两名英国人之手——布兰德(J.O.Bland)和白克浩斯(E.BacKhouse)。
    值得注意的是,此书于1910年在伦敦出版后18个月内,竟然再版了8次,美国《纽约时报》对此书作了专门评论,足见此书在西方影响之大。这部原名为《西太后统治下的中国——慈禧生平和年代的历史》(China Under the Empress Dowager - Being the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Times of Tzu Hsi)的书稿,完成于慈禧去世后的两年之内,由此可知,当慈禧在世时,作者就已经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
    诚然,此书的一些史实和观点还值得探讨或商榷。然而,正是借助这邯书,西方人士第一次了解了慈禧和她当政的时代,却是不争的事实。此外,两位相对超脱的英国人始作俑为慈禧立传,摆脱了一些顾忌和束缚,无疑使此书具有了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此书梳理的关于慈禧一生的基本脉络,也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其后关于慈禧的不少著述,尽管在史料的取舍剪裁或观点上不尽相同,但也人体未离其窠臼。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包括诏书和上谕,均凿凿有据。书中所引用的“野史”,诸如慈禧身世、安德海事件等,作者直言系“流传”,也是留有余地的态度。至于书中对太平天国、义和团的贬义之词,则代表了当时西方人士的普遍观点,需要读者自甄良莠。
    两位作者之一的白克浩斯出生于英国一个金融世家,据说长期患有抑郁症,而在语言方面却颇具才华,精通汉语。1898年初,为了逃避债务和同性恋的困惑,他从牛津大学中途辍学,只身来到中国闯荡。在北京期间,他有意结交了不少中国要人,也偶然认识了英国《泰晤士报》驻沪记者布兰德。
    偏巧,当年慈禧镇压“戊戌变法”,康有为被迫流亡日本前途经上海,布兰德帮助其亡命国外,因而得知了有关慈禧的部分“祕辛”。其后,当慈禧去世,这两位伙伴便开始合作撰写《慈禧外传》。岂料,此书在伦敦出版后,意外地轰动一时,在欧美各国洛阳纸贵。
    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白克浩斯归国后,向牛津大学捐献数万卷中文古籍以及一些手稿,以此谋求一个教授的头衔,却始终未能如愿。此后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而成为爵士,精通汉语的他却始终生活在北京,一直到1943年逝世为止。
    《慈禧外传》问世后,对于该书的真实性,一些人提出过质疑。学术界也不止一个人提出,所谓《景善日记》,纯属白克浩斯编造。因为连布兰德也从未见过这本日记的中文原稿,但溥仪的帝师庄士敦等人却认定此日记并非“赝品”。对于《慈禧外传》,至今毁誉参半。有人称誉两位作者尤其白克浩斯是著名的汉学家,也有人认为,白克浩斯“对传闻的热衷”,导致其成为一个“学术小人”,更有甚者,直称其为“骗子”。百年来纷争不已,迄无定论。
    近年来,一场争议再次爆发。这源起于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Seagrave)近年出版的一部《慈禧的故事》。此书声称全部推翻了《慈禧外传》的真实性,遂在西方和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
    斯特林·西格雷夫素以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兼作家的身份闻名于世,他的代表作《宋氏王朝》在西方颇具影响。他不仅对《慈禧外传》两位作者的学术道德作了猛烈抨击,也对《慈禧外传》作了全盘否定,而且对书中不少内容作了大量批驳。
    然而,对于研究慈禧来说,此书却只能算是一家之言,并未拿出所谓能够“全部”驳倒《慈禧外传》的第一手确凿证据。易言之,即使《景善日记》纯系伪造(《慈禧外传》第十七章据此撰写),也不能证明书中洋洋数十万字全部为“谎言”。况且,《慈禧外传》第十七章为关于义和团的内容,大体亦未背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实。况且,仅凭此一点来证明斯特林·西格雷夫的观点,即“骗子已经被揭露,但他伪造的材料至今还在充当学术的基石”,尚嫌缺乏有力的史料佐证。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书中,质疑慈禧“是紫禁城的总设计师”,认为是《慈禧外传》“让她成了大清帝国事实上的统治者”;甚至还认为,“白克浩斯关于皇帝和太后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持续到了最后”,“以及关于皇帝长期被囚禁的暗示”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至少在这些基本史实的评价问题上,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窃以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见仁见智,无可厚非,而对于重大的历史结论,我则主张拿出历史依据或佐证。从历史研究角度而言,真实确凿的史料往往比分析更为重要。
    是为序。
    2007年5月1日急就于北京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叶赫那拉部是一支古老的滿族宗族,其祖先可以追溯到贝勒杨吉砮。其女于1588年嫁给努尔哈赤,即满族统一中国的真正奠基人,大清皇帝们的直系祖先。当时,满洲一些部落仍旧效忠于没落的明朝皇帝万历,因此,杨吉砮时常率部袭击他们,不幸于1583年在奉天的一次战斗中遇害身亡,而其部族则在靠近朝鲜边界一带繁衍生息。这一地区属于长白山脉,是满族人名副其实的摇篮。在不断侵扰周边富饶土地的过程中,杨吉砮及其族人似乎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同时也膨胀了贪婪的征服欲望。可惜的是,如今这些肥沃之地却将易手新的侵略者。当时,努尔哈赤势力迅速扩张,杨吉砮的女儿遂被封为皇后。后来,他们的儿子最终从明朝手中夺取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是为清太宗。
    1835年,叶赫家族诞生了一个女婴,她注定将要影响无数人的命运。她就是叶赫那拉氏,一生曾三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叶赫那拉氏父亲名叫惠征,世袭八旗将军衔。相对于其显贵出身而言,与惠征同时代的人通常认为他官运不济,因为直至去世,其职位也仅是个道台而已。惠征于安徽任上去世,当时女儿年仅三岁。其遗孀及家人得到亲戚穆扬阿的悉心关照,此人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后来,穆扬阿的女儿成为咸丰帝的皇后,并且与叶赫那拉氏共同垂帘听政。
    近年来流传着许多毫无根据的谣言,针对的都是皇太后的低微身世。其中一些无非是那些喜欢耸人听闻的小报记者们无中生有的捏造而已,想以此招徕读者。但毫无疑问,另外一些谣言则是宫廷权力斗争的结果,出自于那些铁帽子王及皇族其他长支诸王之口。为了使叶赫那拉族“丢脸”,这些人十分钟情于诋毁慈禧本人及其家族名声。正是通过这种卑鄙手段,他们恶毒的谣言肆意传播,使京城和南方百姓深信不疑。请参阅康有为及其同时代人的文章。”
    在这些虚构的故事中,其中有一个是道光皇帝第五个儿子——惇亲王煞有介事亲口讲的。这位亲王对慈禧极为不满,因为他本人虽已由皇族嫡系过继出去,1875年选帝之时,他却仍希冀其子能够荣登皇帝宝座。此计未逞,他便对慈禧心生怨恨。惇亲王说,皇太后幼时父亲去世后,留下母亲和一大家子人。当时她们住在惠征曾经任职的徽宁府,生活十分贫困。由于没有足够的路费返京,她们几乎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幸亏途中有贵人相助。有人赠给朋友川资,却错把钱送到了慈禧家人乘坐的船上。此人目睹这一家人穷困潦倒,出于惻隐之心,便把这笔钱赠送给了她们。二十五年后,当年那位官员来京覲见此时已经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想起当年受人点滴之恩,太后亲自下殿搀起恩人,并对其深表谢意。这个故事比其他许多类似的谣言似乎高明不到哪儿去,只是张冠李戴,当时的确曾有一位在任满族官员穷困潦倒,死于任上。不过,确凿的事实证明,当年惠征垂死之际,其家人并不在他身边。她们已经提前动身前往北京,盼着惠征也能及早返京,在正白旗中担任新职。
    在此,我们有必要稍微提及一下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叶赫那拉部族与皇室其他长支之间的关系。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这个问题对现代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自从载垣逆谋失败,叶赫那拉氏成为清朝事实上的统治者以来,这个显赫部族与皇室之间就一直存在猜疑与摩擦。戊戌政变后,他们的不和曰趋明显。不过,由于害怕太后“圣怒”,双方并未发生公开冲突,但紫禁城内却时刻涌动着争斗的暗流。近来京城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尤其是直隶总督端方由于在太后葬礼上大不敬而被革职一事,足以印证满族阵营的分裂。所有的一切清楚地表明:失去慈禧有力统治的清朝政府如今已是内忧外患。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说,皇族的一些问题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比如复杂的宗谱问题、内部联姻、亲戚间孩子过继问题以及由来已久的部族仇怨问题等等。不过,可以清楚知道的是,皇室宗族(他们称为爱新觉罗)分为正黄旗和正红旗,是努尔哈赤祖先的分支后裔。汇因为如此,他们自认为是满族地位尊贵的皇族(并且中国人也承认其地位)。而叶赫那拉部族尽管不是正统的皇室血统(因为皇上与某个家族女性的联姻最多使其家族获得贵族头衔),却由于本族人数众多,而且曾经出过三个皇太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慈禧的地位和得宠,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权力。由于慈禧临终前授意,因此叶赫那拉部族的长辈据此认为:现今的皇太后,即光绪皇帝的遗孀,应该仿照其位高权重的姑姑,一揽国家大权,至少应该在摄政期间统领朝纲。况且,慈禧有远见卓识,选荣禄的嫡亲外孙立帝,这样,即便皇帝长大成人也肯定会继续执行老佛爷生前的政策。
    皇族内部互相猜疑及纷争不断一个由来已久的原因在于:道光皇帝的长支(其中主要以溥伦亲王和恭亲王为代表)担心如今的小皇帝或其父亲摄政王将会追封其祖先,即老醇亲王谥号,使其位跻身子皇帝之列。这种追封我们欧洲人或许觉得无足轻重,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无疑是皇室宗族中较弱的一支谋权篡位的行为,因为老醇亲王将会与清朝开国始祖努尔哈赤平起平坐,实际上成为一支新血脉的缔造者。老醇亲王本人对此事早有预料,意识到这肯定会引发矛盾,便预先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点我们以后将会看到。然而,那些善于观察中国高层政策主流动向的人敏感地注意到:自从宣统小皇帝继位以来,老醇亲王的陵墓祭祀规模明显扩大,而在官方文件中,这位已故亲王的名号也已升为“二阶”,也就是说,在那些士大夫眼中,他已经与当朝皇帝平起平坐。那些在此事上有发言权的人相信,新皇帝成年后肯定还会再封其祖父,甚至可能尊封为“三阶”。如果那样,老醇亲王将与已故皇帝平级,并在皂室太庙中占有一席之地。按照中国律法观点看,这种行为的后果将极为严重。P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当触屏版
慈禧老佛爷的后人,和慈禧长的太相似了,毕竟是皇族的后代
清朝唯一生下天子的落选秀女,狂生五个孩子,死后皇帝辍朝十一日
恨了姐姐慈禧太后一辈子的光绪帝生母叶赫那拉·婉贞
历史揭秘:清朝光绪皇帝为何被叫做“小胆儿天子”
她15岁参加选秀,被皇帝撂牌子,嫁给亲王,却生下大清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