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尤金.奈达简介

尤金.奈达简介

 

尤金.奈达,在美国翻译理论界和语言学界均声名显赫,其翻译理论在西方国家声名远扬,他的一系列关于翻译的作品开启了现代翻译之先河。因此他也当之无愧的被公认为“翻译学的鼻祖、翻译学科的奠基人”。

1943年,奈达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后,就职于美国圣经学会,负责圣经出版的校对和审稿,不久被认命为圣经版本的副秘书长和圣经翻译的执行秘书长,为那些传教士圣经翻译者提供服务,包括指导他们更好的翻译,有时候还会为他们做一些翻译的范本。为了做好他的工作,他开始到不同的国家去游历,以便体会不同语言和文化,帮助那些传教士翻译者更好处理那些语言学和翻译方面的问题。1970年,奈达被认命为美国圣经学会翻译研究协调员,负责圣经翻译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诸如编写翻译者工作手册、为译者准备教学材料、进行翻译测试等。

1960年代,在奈达提出他的翻译理论之际,在翻译界盛行一种趋势,即,重点放在了技术上的精确和文字上的对应,这种导向对19世纪期间的圣经翻译起过非常负面的作用。例如,英国版的圣经修订本(1881-1885)美国标准版圣经(1901)都注重文字的对等,因此这些版本的圣经只能局限于那些神学工作者;而在讲英语的天主教群体中从来就没有被接受,因为他们无法做到有效交流,那种16世纪的语体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比《英国詹姆士国王钦定版圣经》更显古旧),实在是没有人能看得懂。这就是奈达极其推崇动态对等理论的大背景。

动态对等是奈达对翻译研究作出的最大贡献。在重新定义翻译概念过程中,他在文章《通过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在那篇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翻译科学的探索》中,他提出了动态对等翻概念:

在这种翻译(动态对等翻译)中,重心不是接受语信息和源语信息之间的关系,而是动态对等,也就是译入语中接受者与信息之间关系和源语接受者和源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是对等的。

但是,直到1969年的时候,他才对动态对等提出了清晰的定义。1969年他编著了一本教材《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在这本书里,他对对等翻译进行了定义:在译入语语境境中,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与源语语境中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实际相同。(19694:24)

在他的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动态对等的表达在后来替换成了“功能对等”。当然了,这两个概念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功能对等不过是要强调“功能”,这样就不会对“动态”形成误解,因为有人会把动态误解为一种影响。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他又将“功能对等”划分为两个层级:最小层级和最大层级。最小层级功能对等是:译本的读者不仅能够理解文本,而且他们能够理解源语文本的读者是如何理解和品读源语文本的“。最大层级:“译文的读者能够像源语的读者一样去理解和品读文本”。从这两个对等的定义可以看出:最低层级的对等是现实的,最高层级的对等是理想的。奈达认为,好的翻译一般都介于这两个层级之间(奈达1995:24)。值得注意的是,功能对等的概念非常灵活,适用性很强。

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中,接受者的反应被充分强调。传统的翻译理论一般都是关注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语言对比,而奈达的翻译理论从信息的形式转向了接受者的反应。因而,接受者的角色在翻译中受到了重视。在他看来,判断一个翻译是不是忠实于源语,批评者要比较的不是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形式结构,而是接受者的反应。如果接受者语言环境下的读者对译本的理解和欣赏等同于源语语境下的读者,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种翻译判定为动态对等翻译。也就是说,批评者在对翻译进行评定的时候,不是要对两个文本的文字进行比较,而是要看接受者,也就是翻译文本的指向对象,是如何反应的。奈达把他的这个理论中的读者反应比作市场调研。当我们评判一个产品的时候,要看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不管一种产品在理论上是多么好,或者看起来多么的赏心悦目,如果人们不喜欢他,那就没有人要他。(奈达和巴伯,1969;112)同样,我们在评定一个翻译的时候,如果大多数人都误解了这个译本,或者发现它很难懂,那么批评者就不能把它作为一种合理的翻译。奈达的理论强调译语语境中读者对译本的反应,反对批评者主观的评估。

自从1950年代以来,圣经翻译者就已经广泛接受了动态对等的理念,而且应用的还非常成功。例如,Reina-Valera西班牙语圣经修订本,新约的新译本:包括西班牙文新约通行本(1966),现代人的好消息(现代英语版)(1966),新圣经中文版(现在的中文版),都采用了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

然而,关于这个原则在一般翻译实践上的适用性问题上,还有不同的见解。有些学者认为,动态对等原则的价值不局限于对圣经的翻译,它也适用于指导一般的翻译实践。纽马克就认为,“对等效应”的原则是翻译实践中需要保留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说,“对等效应是一个理想的结果,而不是任何翻译都要达到的目标……这个概念对于任何类型的翻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重要性的程度因文本类型不同而不同……例如呼唤型文本的交际翻译,对等效应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是非常必要的(1988:48)。但是也有学者对动态对等在一般性翻译上应用上表达了质疑,特别是在文学翻译方面。根次勒就从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理论”角度对奈达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不相信源语语境中的信息能够在译语语境中起到决定作用,并得到复制,而且他也不相信人们在接受译语的时候,能够像奈达说的那样,能够像源语中的接受者那样去理解文本。根次勒认为,奈达的理论仅对于那些宣传性文本、广告文本和宗教文本有意义,而不能作为一般性翻译的理论基础。(1993:60)

虽然自从1980年代开始,奈达的理论就不断受到各种质疑和挑战,但是其理论却在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将一直受关注。下面这篇论文就是节选自奈达的著作(seminalwork,应该怎么翻译,不能确定)《翻译的科学探索》。在这一章中,奈达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而且非常详尽的描述了这两种对等的特征。他还尝试指出,什么是好的翻译。他也说到,如果不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到,很难定义什么是好的翻译。尤金.奈达简介

 

尤金.奈达,在美国翻译理论界和语言学界均声名显赫,其翻译理论在西方国家声名远扬,他的一系列关于翻译的作品开启了现代翻译之先河。因此他也当之无愧的被公认为“翻译学的鼻祖、翻译学科的奠基人”。

1943年,奈达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后,就职于美国圣经学会,负责圣经出版的校对和审稿,不久被认命为圣经版本的副秘书长和圣经翻译的执行秘书长,为那些传教士圣经翻译者提供服务,包括指导他们更好的翻译,有时候还会为他们做一些翻译的范本。为了做好他的工作,他开始到不同的国家去游历,以便体会不同语言和文化,帮助那些传教士翻译者更好处理那些语言学和翻译方面的问题。1970年,奈达被认命为美国圣经学会翻译研究协调员,负责圣经翻译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诸如编写翻译者工作手册、为译者准备教学材料、进行翻译测试等。

1960年代,在奈达提出他的翻译理论之际,在翻译界盛行一种趋势,即,重点放在了技术上的精确和文字上的对应,这种导向对19世纪期间的圣经翻译起过非常负面的作用。例如,英国版的圣经修订本(1881-1885)美国标准版圣经(1901)都注重文字的对等,因此这些版本的圣经只能局限于那些神学工作者;而在讲英语的天主教群体中从来就没有被接受,因为他们无法做到有效交流,那种16世纪的语体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比《英国詹姆士国王钦定版圣经》更显古旧),实在是没有人能看得懂。这就是奈达极其推崇动态对等理论的大背景。

动态对等是奈达对翻译研究作出的最大贡献。在重新定义翻译概念过程中,他在文章《通过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在那篇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翻译科学的探索》中,他提出了动态对等翻概念:

在这种翻译(动态对等翻译)中,重心不是接受语信息和源语信息之间的关系,而是动态对等,也就是译入语中接受者与信息之间关系和源语接受者和源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是对等的。

但是,直到1969年的时候,他才对动态对等提出了清晰的定义。1969年他编著了一本教材《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在这本书里,他对对等翻译进行了定义:在译入语语境境中,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与源语语境中接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实际相同。(19694:24)

在他的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动态对等的表达在后来替换成了“功能对等”。当然了,这两个概念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功能对等不过是要强调“功能”,这样就不会对“动态”形成误解,因为有人会把动态误解为一种影响。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他又将“功能对等”划分为两个层级:最小层级和最大层级。最小层级功能对等是:译本的读者不仅能够理解文本,而且他们能够理解源语文本的读者是如何理解和品读源语文本的“。最大层级:“译文的读者能够像源语的读者一样去理解和品读文本”。从这两个对等的定义可以看出:最低层级的对等是现实的,最高层级的对等是理想的。奈达认为,好的翻译一般都介于这两个层级之间(奈达1995:24)。值得注意的是,功能对等的概念非常灵活,适用性很强。

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中,接受者的反应被充分强调。传统的翻译理论一般都是关注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语言对比,而奈达的翻译理论从信息的形式转向了接受者的反应。因而,接受者的角色在翻译中受到了重视。在他看来,判断一个翻译是不是忠实于源语,批评者要比较的不是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形式结构,而是接受者的反应。如果接受者语言环境下的读者对译本的理解和欣赏等同于源语语境下的读者,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种翻译判定为动态对等翻译。也就是说,批评者在对翻译进行评定的时候,不是要对两个文本的文字进行比较,而是要看接受者,也就是翻译文本的指向对象,是如何反应的。奈达把他的这个理论中的读者反应比作市场调研。当我们评判一个产品的时候,要看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不管一种产品在理论上是多么好,或者看起来多么的赏心悦目,如果人们不喜欢他,那就没有人要他。(奈达和巴伯,1969;112)同样,我们在评定一个翻译的时候,如果大多数人都误解了这个译本,或者发现它很难懂,那么批评者就不能把它作为一种合理的翻译。奈达的理论强调译语语境中读者对译本的反应,反对批评者主观的评估。

自从1950年代以来,圣经翻译者就已经广泛接受了动态对等的理念,而且应用的还非常成功。例如,Reina-Valera西班牙语圣经修订本,新约的新译本:包括西班牙文新约通行本(1966),现代人的好消息(现代英语版)(1966),新圣经中文版(现在的中文版),都采用了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

然而,关于这个原则在一般翻译实践上的适用性问题上,还有不同的见解。有些学者认为,动态对等原则的价值不局限于对圣经的翻译,它也适用于指导一般的翻译实践。纽马克就认为,“对等效应”的原则是翻译实践中需要保留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说,“对等效应是一个理想的结果,而不是任何翻译都要达到的目标……这个概念对于任何类型的翻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重要性的程度因文本类型不同而不同……例如呼唤型文本的交际翻译,对等效应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是非常必要的(1988:48)。但是也有学者对动态对等在一般性翻译上应用上表达了质疑,特别是在文学翻译方面。根次勒就从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理论”角度对奈达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不相信源语语境中的信息能够在译语语境中起到决定作用,并得到复制,而且他也不相信人们在接受译语的时候,能够像奈达说的那样,能够像源语中的接受者那样去理解文本。根次勒认为,奈达的理论仅对于那些宣传性文本、广告文本和宗教文本有意义,而不能作为一般性翻译的理论基础。(1993:60)

虽然自从1980年代开始,奈达的理论就不断受到各种质疑和挑战,但是其理论却在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将一直受关注。下面这篇论文就是节选自奈达的著作(seminalwork,应该怎么翻译,不能确定)《翻译的科学探索》。在这一章中,奈达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而且非常详尽的描述了这两种对等的特征。他还尝试指出,什么是好的翻译。他也说到,如果不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到,很难定义什么是好的翻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翻译的忠实性
翻译理论基本知识总结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里的“香蕉树”与“无花果树”(上)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达与读者
用对等理论解决英汉翻译中的修辞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