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澳大利亚|流放|囚犯
 《精典文库/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由罗伯特·休斯著:1787年,亦即乔治三世统治的第二十八年,英国政府派遣了一支舰队,欲对澳大利亚进行殖民…… 《精典文库/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以史诗般的笔触,叙述了野蛮的流放制度如何把男男女女和少年儿童逐出乔治时代的英国,进入一种令人发指的刑罚制度,该制度后来成为古拉格的前身并成为澳大利亚的起源。本书曾获大奖,学识渊博,叙述生动,令人愉悦,真实地书写了澳大利亚的历史。

作者简介

  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1938年生于澳大利亚。当代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作家,也是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于20世纪70年代起长期住在纽约。2012年8月去世。 欧阳昱,湖北黄州人。黄冈中学校友,上海华东师大英澳文学硕士,墨尔本La Trobe大学澳洲文学博士。澳大利亚作协会员,中英文双语作家、诗人、翻译家、《原乡》文学杂志主编。已出版中英文著译68种。英文长篇处女作The Eastern Slope Chronicle(《东坡纪事》)获2004年阿德雷得文学节文学创新奖,出版之后便被列为悉尼大学英文系教材。。2011年获得新南威尔士总督奖。2011年,欧阳昱被评为Top 100 Melbournians of 2011(2011年度百名顶级墨尔本人)。2012年,欧阳昱入围海外媒体评选的“十大最有影响力的海外华人作家”。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海港和放逐者
第二章 一粒橡树子,产下一匹马
第三章 地理无意识
第四章 饥饿的年代
第五章 远航
第六章 流犯是谁?
第七章 拔腿就跑者和丛林漫游人
第八章 捡垃圾的女人、脂粉气的男人、阴森可怖的兄弟
第九章 “政府活”
第十章 新南威尔士州的正人君子
第十一章 在范迪门斯地拖犁
第十二章 新陈代谢
第十三章 诺福克岛
第十四章 走向废除流犯制
第十五章 特别鞭笞
第十六章 我们即贵族
第十七章 流犯制度的终结
附录
缩略语
参考书目
索引

精彩书摘

  一种静态文化,仿佛因自古以来的原始主义而凝固,在亘古不变的风景中保持永恒不变——这,直到最近,而且直到现在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关于澳大利亚土著的一种普遍看法,其产生有这样几种来源:关于高贵野人的神话传说,关于土著技术的误读,传统的种族主义和对澳大利亚史前期的无知。事实上,这是相当错误的,但在白种城市居住者的体验中,能把这个看法驳倒的事实却不多。即便能把好像膏药一样粘在一起的砖头、钢筋和沥青从陆岬上除去,拆掉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让海滩上站满挥舞着长矛、像黑棍子一样的人影,关于1788年1月26日这天,悉尼海港如何开始在白种囚犯的眼前把自身展开,还是谁也无法猜测的。其间发生的变化太彻底了,根本不可能猜出来。然而,努力以最初的眼光审视这片风景及风景中的人物,还是值得一做,因为它与直到1960年前后人们所理解的学校教学内容中的早期殖民史中一些主要神话有关。这就是早期拓居者散播的,从19世纪继承的那种思想,即认为第一舰队驶入的是一座“空旷的”大陆,到处是斑斑点点的原始动物和原始气味并不比动物少的人,因此,“最适于生存者” 不可避免地大获全胜。于是,对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摧毁被合理化,成为自然法则。一位拓居者于1849 年说:“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土著种族的消亡,此为上苍所允许,以保有这片土地,直至更优秀的种族取而代之。” 但是,第一批自种澳大利亚拓居者明显不适合在这片新土地上生存,尽管十著人好像觉得大自然富饶丰足,这些拓居者却生活在饥饿的边缘。他们根本不知道吃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弄吃的。第一舰队的大多数流犯此前从未离开过他们的出生地,连10英里之外的地方都没去过,在他们戴上脚镣手铐,被人推上流犯船之前,他们连大海都没见过。因此,他们在澳大利亚感到失落的稃度,不亚于土著人到伦敦的“自嘴鸦群居地”(贫民窟)也会感到失落的程度。
  他们碰到的部落人极为适应他们的那片风景,因此,这些部落人的营养标准可能要超过1788年大多数欧洲人的标准。对白人来说,无论是流犯还是官员,悉尼海港都是天涯海角,但对土著人来说,这儿就是世界中心。这片风景及其难以捉摸的资源,在白人那儿连名字都还没有,它们横亘在两种文化之间,让每一个集团的人都看到,它与另一个集团的人毫无相似之处。
  自人入侵之时,人类在澳大利亚已经居住了至少三万年。他们在更新世时期就已迁来这座大陆。这次移民发生的时间,大致也是亚洲第一波移民越过俄国和阿拉斯加现已沉陷的大陆桥,进入北美无人居住的辽阔土地的时间。
  第一批澳大利亚人也来自亚洲。他们发现澳大利亚时,这座大陆可能要比现在大四分之一。在更新世时期,太平洋的高度要比今天低400到600英尺。从南澳可以一直步行到塔斯玛尼亚,当时它还不是一座岛屿。萨胡尔大陆架,也就是大洋底部那道浅浅的棱脊,其水域现在把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隔开,当时却是干燥的陆地。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可能还有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局部则形成了一块地块。通过数代人反复试验而积累起来的经验,才得以(途经西里伯斯岛和婆罗洲),越过踏脚石般散布在大海上的岛屿,从东南亚进入澳大利亚。这种航程应该大多靠“眼球导航”来进行,前去的海岸是移民在出发点时就可能已经看见的。当时应该有超过50英里的几次海上航程,但这种航程不可能太多,也没有直接的路线。用历史学家杰弗里·布雷尼的话来说: “澳大利亚不过碰巧是一系列航程和移民的终点站。
  ”但是,第一位男性在更新世时期的澳大利亚西北海岸,从一叶弱不经风的独木舟登岸的那一刻,就应该正确地把他看成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枢纽: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海上来进行殖民。
  ……

  
 


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

引言

本书的想法产生于1974年,当时,我正编写一部关于澳大利亚艺术的电视纪录系列片。在亚瑟港的外景地,置身于那座伟大的教养院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废墟中,我才意识到,就像几乎所有其他的澳大利亚人一样,我对自己国家过去的流犯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我长大的时候,对澳大利亚的殖民时代只有很皮毛的认识。学校置流犯史于不顾,大学则很少教流犯史─说实在的,流犯居然会有值得一提的历史这种想法,对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澳大利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甚至就在1970年代中期,见于铅字的也只有一本关于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在当年的澳大利亚殖民时期被松散地称作流放制,囚犯配给制和再惩罚制)的一般史书,即A·G·L·肖那本具有开创之功的研究作品《流犯及殖民地》。有一种未予言表的偏见深深植根于澳大利亚生活中,这种偏见似乎希望,“真正的”澳大利亚史应以澳大利亚受人尊崇的地位为起始─淘金和羊毛引来的滚滚财源,澳大利亚大陆的开拓,澳大利亚中产阶级的产生等。在澳大利亚福地的透视画的背后,潜藏着大约16万流犯,“哐当哐当”地拖着脚镣,在半明半暗中走动。然而,关于这些男男女女的感情和体验,却很少有人写到。他们成了统计数据,被人一笔勾销,最后还让人感到难为情。

这种崇高化倾向有着漫长的历史。想忘掉我们犯罪起源的欲望,在有这个起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产生了。在澳大利亚殖民时期的早期,骂流犯是“流犯”,肯定是会让殖民地的人发毛的。当时得到赞许的委婉语是“政府人”。流犯制度给后来一代代澳大利亚人留下的,不是我们现在引以为傲的那种不屈不挠,怀疑一切,但逐渐让人越来越难以为之辩护的独立精神,而是一种对社会和政治上受人尊重地位的强烈关注。到了1840年代,关于因浸透了我们民族结构的道德污渍而背上的这口“流犯黑锅”,就已经主宰了有关澳大利亚国民个性的所有辩论,而且在废除流放制度运动中,成了主要的修辞形象。该运动的领袖(p. xi)不是以独立的澳大利亚名义,而是作为英国人,觉得自己的体面地位因流犯制度的幸存而遭到非难,才要求废除流放制度的。尽管他们都是迁移他乡的英国人,他们依然是英国人,plus royalistes que la reine。 澳大利亚的社会身份早在182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出现在“通货少男和少女”中间,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前流犯在当地出生的子女。如果以废除流犯制度为名义,这幅图画到了1840年代,就要进行大幅度删改了。以后的几十年中,澳大利亚的官方声音依然继续把宝押在他们的英国特性上,要的就是受人尊崇的地位。即便流放制度想以流犯自己后代的名义而终结,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废除流放制之战所代表的是自由移民及其世系,正是澳大利亚的这一社会层面,才最热诚地宣扬血统败坏和“流犯邪恶”的神话。流放制度废除之后,你可以(暗暗)责怪你的祖先不该是流犯。你没法为他们感到骄傲,也没法责怪英格兰从前那样对待他们。要治疗这种极度痛苦的双重心理,就得患上健忘症-全民都好像订立了攻守同盟,对此讳莫如深。然而,一旦背上黑锅,就无法把它甩脱:十九世纪后期是生物决定论繁荣的时代,也是纯种观念和纯粹世系观念的繁荣时代,每当真正的英国人提到流犯遗产时,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几乎人人都没有信心,人人都感到胆怯。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帝国主义者就认为,稀释这块胎记斑渍的溶剂就是换血-英格兰的战争需要多少血,就捐给他们多少,因为这些人相信,澳大利亚只有作为大不列颠的陪臣,才能幸存下来。在波尔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遮盖之下,能听见“不爱国”的声音(通常是工人阶级的声音,而且是普通爱尔兰人的声音)在指出,我们从前被当作犯人,从不列颠运出来,现在又被当成炮灰运了回去。这样,一旦和平回到人间,幸存者们就能作为澳大利亚人,回到他们的真正使命上来-为英格兰生产廉价羊毛和小麦。但是,老是念念不忘那口黑锅,是不可能加强那种国家尊严感的,而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相信,正是这种尊严感,让孩子们克服了心理障碍。健忘症似乎是一种爱国主义疾病,人们对澳大利亚历史写作和教学的态度浸透了这种病症,至少在曼宁·克拉克《澳大利亚史》的第一卷1962年面市之前一直是这样。澳大利亚人为何在1918年之后,如此感情深厚地拥抱了加里波里这个具有神话意义的重大事件,这相当于我们的温泉关之战,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我们的早期历史中,几乎没有什么是我们能够指着说,这是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的东西。所谓“历史”,是指伟人、壮举、对人类有用的发见、富有价值的牺牲等,但这一切我们的历史都很欠缺。这使我们对我们作为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人之价值,变得更为焦虑─这就是“文化苛吝疾” 的病根所在,这一痼疾一直继续缠绕着我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过了很久依然如此。有一种看法认为,无论英格兰是否应该对创建流放制而感到羞愧,(p. xii)澳大利亚人都绝对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他们从这个制度中幸存下来,而且尽管有这个制度存在,他们还是创立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但很少有人听到这个看法。

直到1960年代,澳大利亚历史学家都屈服于这种压力,造成学校课本对流犯制度讳莫如深,这就好像美国历史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采取集体避讳,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淡化美国内战,才能不去揭开旧的疮疤。

流犯的经历被拒斥,不能作为历史发声,因此成为新闻记者和长篇小说家的领地。一般公众对那些“黑暗”年代的好奇心从未丧失,因为在那些岁月里,他们的许多根须盘根错节,一场生动而又垃圾的大吉尼奥尔剧应运而生,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这场大吉尼奥尔剧长于表演朗姆酒,鸡奸和鞭笞,但绝对短于表现有关大多数流犯实际生活和工作的平淡乏味的事实。一部国家级的长篇小说也是如此,这就是马库斯·克拉克的那部题为《无期徒刑》的巨著,它笔力雄健,激情澎湃,但结构别扭,迂回曲折。所有的通俗流放文学都胶着在流放制的种种恐怖之处,胶着在惯犯发配的边远罪犯流放地─亚瑟港,麦夸里海港,莫尔顿湾,特别是诺福克岛─上,其所表现的流犯生活仿佛无比悲惨的炼狱,唯一的解脱不过是一片纯粹的地狱。

这种民间文学描写了流犯制度,从而使之得以在人们的记忆中存活下来,但它很片面,特别是在对亚瑟港的表现上,因为有时候夸大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它对流犯的一般体验并不在乎。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男男女女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二度”流放地度过一段时间,一般说来,这都是专为那些在殖民地第二次犯罪的囚犯所保留的。大多数人根据囚犯配给制,转到某个自由拓居者的名下,或为政府劳动而服刑几年,他们从来不戴脚镣手铐,拿着假释证,时候一到,就会作为自由公民,被吸收进殖民社会。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如果根据留存下来的信件可作如是观)都想留在澳大利亚,而且都很排斥重返英格兰的想法。

囚犯配给制发挥了作用。尽管该制度有着种种不完善和不公平之处,尽管糟糕的主人有虐待行为,而且对跖地的生活一般来说十分严酷,但这种制度能让成千上万的人重新开始做人,否则,他们就会精神崩溃或被证明有罪,长时间地呆在英国监狱。尽管在我们祖父辈的年月里,有些持有偏见的人侮辱澳大利亚人,骂他们是犯罪分子的子女,但很明显,很少有澳大利亚人指出这样一个显而易见,正好相反的事实,即无论人们根据我们国家的奇怪起源,得出何种其他结论,澳大利亚的后殖民史把那种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犯罪儿混蛋的基因理论完全炸得粉碎。在这儿有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的人几十年来不因任何别的原因,只因“具有犯罪倾向”而被亲手挑选出来,他们的下一代结果却形成了世界上最遵纪守法的社会之一。正当新保守主义的社会空想家们试图为犯罪具有遗传倾向的朽尸还魂之时,上述这个现象可能还是值得深思的。

从1960年代起,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受到曼宁·克拉克的《澳大利亚史》一书和L·L·罗伯森的《澳大利亚流犯拓居者》(1965)一书的启发,尽管这个启发过程开始时很缓慢—开始把流放制度从民间传说中抽取出来,放在探询之光下加以照射,他们把重点放在大多数流犯身上:不是诺福克岛上那些人,而是囚犯配给制下的那些人。只有从他们,而不是那些遭到双倍责罚的屡犯不改者身上,才能了解殖民社会的实际运作情况,也就是那种经常带有异国风情的生活方式,流犯就是以这种方式争取权利并在与自由民有关的方面,发挥其作为一个阶级的功能的。殖民时期的澳大利亚能十分独特地把自由民和身陷为奴的人融为一体,其对待工作和关于奴役定义的态度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也比人们根据民间文学勾画而想像出来的那种遭受鞭笞和三叉刑具,只有痛苦呻吟的白人奴隶和残酷无情的主人所构成双重关系的那种社会更正常。有一本书极佳地表现了这一现象,在最近关于流放制度的研究中,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这就是J·B·赫斯特的《流犯社会及其敌人》(1983)。

尽管赫斯特和其他“正常化”历史学家没有忽视以诺福克岛为缩影的流放制度的幽深之处,但他们却可能因怀着值得嘉许的愿望,想避免追求轰动效应,而低估了那些地方的道德意义和人性意义。相对很少有流犯被抛入那些令人极为不舒服的地方,这么说是不错的。俄国的全部人口中,相对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在古拉格群岛受苦受难,菲德尔·卡斯特罗手下的行刑人在松树岛,对持不同政见者所犯下的种种暴行,相对也只有少数古巴人尝过,这么说也是不错的。然而,正如看完一本诸如阿曼多·瓦叶达勒斯《强烈希望》这样的书之后,不可能对卡斯特罗政权的真正性质再抱任何幻想,回想一下诺福克岛和麦夸里海港那样的地方,也很难不重新调整人们对英国殖民主义的一些看法。那些地方羁留了少数流犯,但它们绝对是流放制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们提供了一个恐怖的尺度,在新南威尔士本土(当局当时就是这么希望的),就是以这种尺度来衡量行为的好坏与否。

有关流放制度的大多数叙述中所缺乏的一个元素,就是流犯本人的声音。这个制度留下的官方文件堆山叠海。我们从行政管理人员、遴选委员会的证人、教区牧师、狱卒和流犯的主人那儿,能听到很多东西,但从流犯本人那儿,却所知甚少。因此,我尽可能试图由下及上地察看这个制度,通过流犯的证据—信件、证言、请愿书、回忆录等—来了解他们自身的体验。迄今为止,这个材料的大部分尚未发表,(p. xiv)还有更多材料则在等待研究。结果发现,有一个常见的假定相当错误:认为流犯沉默不响,“木”板一块,其实流犯不仅会发声,而且声音还相当之多。本书主要是关于他们讲述自身受苦受难,如何幸存,他们的追求向往和顽强抵抗,他们对流放的恐惧,他们如何与这片曾一度不可想像的土地握手言和,以及他们及其他们的子女如何把这片土地“称”为己有的故事。

摘自[澳]罗伯特·休斯《致命的海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船满载221名女犯人,从英国去澳大利亚,到时女囚大多已有身孕
战船载有221名女犯人,从英国去往澳大利亚,到时她们大多已有身孕
军舰载221个女囚,从英国通往澳洲,到时船上女囚大多挺着大肚子
邂逅澳大利亚的夏天(一)
悉尼——澳大利亚自由行之三
澳大利亚旅游怎么玩?悉尼最吸引人的7个游玩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