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验描述:西方中世纪朴素工程观

  中世纪的西方将一切置于神性之下,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开宗明义:“所谓其他科学,都是神圣理论的婢女。”哲学沦为神学的附庸,成为论证教义的工具,这种神学化的哲学,即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排斥具体的世俗知识,理性要服从信仰,自然科学因此停滞不前,工程活动却因为在某些方面迎合了神学思想,受到经院哲学的关注。

  西方中世纪工程造物活动活跃

  奥古斯丁将艺术分为三类:一类是制作器物的艺术,“当工人的努力告一段落,其结果便是成品,比方说,是一座房子、一张凳子、一只碟子,或其他这一类东西”;一类是“协助上帝工作的艺术”,如医药、农业和航海;一类是只有动作不产生物品的艺术,如舞蹈、竞赛等。我们可以看到,奥古斯丁对造物活动是持肯定态度的,他指出:“当造物被纳入造物主的褒赞和爱戴之中时,朝霞泛起,黎明到来;当造物主不被造物的热爱所抛弃时,黑夜就不再降临了。”在古希腊,技艺劳动是一种徭役,是一种低贱的行为,但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技艺劳动成为一种职责,是造物主赋予人的神圣职责。

  阿奎那将善的理念赋予造物活动,指出“技艺被称之为善”,而善正是通过创造物展现出来的,对一个手工艺人来说,“并非他做工作的愿望值得赞扬,而是他作品的性质值得赞扬”。并且,在他看来,技艺活动是种操作习惯,“这种习惯与思辨习惯有一些相通之处,即后者考虑对象的性质这一点,同样也适合技艺……于是,技艺具有与思辨习惯相同的善的属性”。人类的每一项造物活动理所当然地具有一种道德价值,因此是合理的。在阿奎那式的世界体系中,每一件创造物,都理所应当地属于大自然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理性要求的秩序。因此,造物活动不再像希腊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令人厌倦的苦役,只是奴隶和工匠的私人行为,而是转变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并且,劳动成果也不再仅仅是庸俗化的生活用品,其中包含着善的属性,与高贵的思想是一致的。借此,工程造物活动在衰落的中世纪反而活跃起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机械技术持续进步,并被应用于军事活动领域,战争机械大量出现。希腊人早已经将机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机械,一般有五种,即杠杆、楔子、螺杆、滑轮和绞盘,有时还要加上第六种——斜面;另一类是复杂机械,它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弩炮的出现就是对简单机械进行组合的结果。古罗马沿用希腊人的机械技术成就,并无实质性创新。中世纪机械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在机械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出现了精密机械和复杂的大型机械。由于军事上的需求刺激,新兴的机械技术很快转为战争所用,工程师们对弩炮等战争机械进行改进,其中应用了传动装置和轴系,还出现了依靠风力推动前进的全封闭战车,即中世纪的“坦克”。经过改进的战争机械变得更复杂更精密,威力更强大。此外,有足够的文字和图片证明,中世纪后期战争机械的数量是巨大的。不容置疑,战争机械的进步反过来又刺激了民用机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黑火药和火炮的出现迎来军事工程新时代。战争机械的改进强有力地推动了军事工程的进步,但其作用较为有限。当时战场上最具威力的武器不是战争机械,而是那些披挂重甲的骑士,他们身上厚重的铠甲能够有效抵御弩炮的攻击,因此,“9世纪以后,‘miles’(拉丁文,意为士兵)这个词主要用来指重型骑兵,即英语的‘knight’(骑士)”。军事工程的突破性进展取决于黑火药这一核心技术的传入,它与战争机械的结合导致一种新式武器火炮的诞生。火炮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战争的基本模式,并且使中世纪晚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火炮替代传统战争机械,成为战场上最具威力的武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并且无论怎样厚重的铠甲也无法抵御炮火的袭击。火炮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敌对双方的较量事实上已转化成为火炮数量和性能的较量。而研制新型火炮的费用是高昂的,新式防御工事花费更高,封建贵族无力承担,因此,火炮的出现不仅弱化了骑士在战争中的作用,同时也削弱了封建领主的权力。此外,军事需求的刺激使战争费用越来越高,高昂的军费开支只有依靠政府来承担,战争事实上已转化为国家实力的较量。核心技术的转换塑造了新的军事工程模式,它促使欧洲逐渐转型为中央集权的社会。

  西方中世纪工程师采用经验描述方法

  军事工程的繁荣与进步,折射出某种类型人的轮廓,即中世纪的工程师。我们难以借助表征现代工程师的语词去勾画他们,在他们身上,“一切既是融化在一起的,同时又是支离破碎的,既沉溺于传统,同时又强行走向进步”。他们不具备理论知识,却掌握着丰富的经验知识,有探索的头脑和愿望,试图发现和理解规律;他们的地位要高于古代工匠,但深厚的实用传统又使他们事必躬亲,每天的亲身实践首先使他们成为具体的、有经验的人;他们是技师,但同时也是艺术家,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机械艺术”和“自由艺术”双向维度;他们被称作工程师,但工作范围并不涉及全部,最使他们感兴趣的是军事艺术,他们是传统的军事工程师。这些特点决定了工程师对军事艺术采用经验性描述的方法。

  工程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更喜欢以图画的形式描述工程设计方案,以展现工程进步与新创新。中世纪工程师留给我们的著述中,以图片为主,他们以艺术家的手法再现了战争机械的设计构思和制造的全过程。火炮发明以前,战争机械都是当场制造的,火炮出现后,这种复杂的大型机械不能够当场制造,因此军队就不得不随军携带军械装置。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维吉瓦诺(Vigevano)的图画中出现了战车的俯瞰图,一辆装有镰枪的牛拉战车,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战争机械的运输和携带。此外,还有浮桥、塔楼等军用机械的设计图,它们在使用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著名工程师达·吉奥尔吉奥擅长于堡垒和大炮的设计,在其《论建筑》和《军事工程艺术》两部著作中,绘有大量关于火炮和城堡的设计图,其中包括许多带有高墙、箭楼的典型中世纪风格堡垒,工程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和才能使他成为中世纪工程师的典范。这些插图足以表明,由于缺乏对透视法的运用,单纯的艺术手法使中世纪的工程师难以将工程设计构思表达得十分精确。

  中世纪的自然哲学被神学束缚,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似乎还要低于古希腊。从罗马人那里继承的实用传统又使工程师们更加偏爱经验知识,这使得工程师的实践始终停留在经验层次上,带有明显的经验旨趣。这同样体现在他们的论著中,由于理论知识的缺失,对人造物的文字描述也处在经验层次上,缺乏理论分析,甚至他们的文章中大都表现出技术及工程词汇的不足。如《费沃巴赫作品集》中对火药、火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的经验描述,其中包括火炮实验过程和方案的论述。弗朗西斯科的作品中除了大量的艺术插图外,还包括对战争机械及堡垒的详细的文字描述,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古希腊维特鲁威的影响,并且二者在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很相近,都是经验性描述,以致后来人还需要仔细研讨他们的图画才能领悟其中深刻却又晦暗不明的理论内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工程风险的分配正义研究”(14BZX1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酷了!探索频道请牛人破解达芬奇手稿,复原500年前的天才发明
军事工程机械地位日益突出 发展呈现新趋势
三百年西方百将传:第八集
纵览美军工程兵
一个中世纪工程师,用一项新技术盖城堡,在战争中彻底碾压敌军
一位工程师领取这份600G资料包后升职加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