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三部曲"

读书"三部曲"

  读书有个"三部曲":爱书、选书、用书。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文明的财富。书,引导我们驰骋于中外古今一切智慧领域,使我们洞察社会,了解人生。高尔基从童年流浪生活开始,就对书爱不释手。他有一句名言:"爱书,我认为我身上一切东西都是书籍给我的。"鲁迅先生读书之前,手要先用肥皂洗干净,然后拿书,可谓借书如宝。他们之所以如此爱书,是因为他们懂得"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现在,喜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但读书也要避免饥不择食。这就有一个选书的问题。选书有两个原则:首先,要有"好坏之别""好书不厌百回读",坏书则是造成心灵污染、思想中毒的"精神鸦片"!其次要有"精粗之分"。这是在好书范围内的再挑选。即使好书,也不等干就是你最需要、最适用、最迫切的精神食粮。所以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读书的目的在于使用。光读不用,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梁元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博学皇帝",但他的十余万卷书籍却挽救不了自己身困危城的悲剧。鲁迅先生一向主张"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做到"耕书""动脑""比较",这样才能完成消化知识、独立思考、博学通达的全过程。须知,杰出作家的作品,科学家的发明,无一不是用书的结果。

拾来的读书法

  有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见读书的境界是大相径庭的。其中的一个""字,足以看出少年对书巾内容的神秘感;其中的一个""字,中年人就渐入读书的佳境了;那其中的一个""字,何如?很能让你玩味半天,而方知老年人读书的闲达与老成了。读书,是何等的品位之高 !但是走入高品位,步入佳境,还面临着一个读书的方法问题。

  陆桴亭的《思辨录》中这样写道:"书籍之多,千倍于古,学非博不可,然汗牛充栋,将如之河?偶思得一读书法,欲将所读之书,分为三节,自五岁至十五为一节,十年诵读;自十五岁至二十五为一节,十年讲贯;自二十五岁至三十五为一节,十年涉猎。使学有渐次,书分缓急,则庶几学者可由此而程功……"陆桴亭先生面对广博的书籍,从读书方法上把年龄分成了几个阶段。只要这样循序渐进地去读书,才会渐渐进入佳境。

  欧阳修在《苏明允墓志》中说,苏询年少时根本不喜欢读书,到了壮年还不知道读书的好处,后来才痛下决心,发奋图强。但是他两次考进士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的五六年的时间只是读书,从不动笔写文章,知识在心中默默积蓄,强迫自己不用文字表达,过了很多年自己才感叹说:"可以了!"于是,落笔成文,洋洋千言,恣肆纵横.贯通古今,挥洒自如。"老苏"的文章之所以传颂古今,其中他的读书写作的方法也不无借鉴,先积累丰富的材料,而后疾笔成文。

  古人的这些读书方法,不能刻意而求之,追随而效仿,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探索,而后得之于自然,偶拾于书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和书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
爱书与读书
这样的读书方法,让你的阅读质量提升300%
身教
没空看书?这位小哥带你随时随地看到地老天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