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對聯:4. 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略稱,又稱觀自在菩薩、施無畏菩薩、圓通大士。據《千手千眼大悲心經》記載,觀音菩薩有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前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為度眾生而現菩薩身,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表「大悲」之菩薩;浙江普陀山為觀音菩薩的應化道場,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
依照《悲華經》記述:寶藏如來時,有一轉輪聖王,名無諍念,聞佛說法,發大誓願,於西方「安樂世界」成佛,號「無量壽如來」(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是轉輪聖王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他將在無量壽如來入涅槃後成佛,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安樂世界將轉名為「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根據《千手千眼大悲心經》所述,觀音菩薩曾發大願:「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千手象徵菩薩的大悲願力,千眼象徵菩薩的無限智慧。依《法華經‧普門品》記載,觀音菩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根性及類別的眾生,可化現三十三種不同的身份(若根據《楞嚴經》,則為三十二種),為之說法教化;若有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
一般人對於觀音菩薩最深刻的印象,是佛門課誦中的〈觀音菩薩偈〉: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徧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徧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4.1
了知自性元明,反聞自性;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
台灣基隆市十方大覺寺,及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善導寺觀音殿有此聯。
自性: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
4.2
三十二應,現身說法,廣化有情登覺岸;
百千萬劫,救苦尋聲,普施無畏度迷津。
浙江寧波七塔禪寺有此聯。
「三十二應」出自《楞嚴經‧卷六》:「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指觀世音菩薩為濟度眾生,而示現之三十二種形相,應以何種身分得度者,即現何種身相為其說法,令彼解脫。
「施無畏」出自《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4.3
千手現金身,普度眾生離苦海;
十方瞻寶相,導歸極樂仰慈航。
台灣台南市東區彌陀寺圓通寶殿有此聯。近代毛凌雲撰
4.4
千秋甘雨露;
萬古海潮音。
山西河曲海潮禪寺觀音殿有此聯。「海潮」寺名嵌入對聯。
4.5 
千處祈求千處應;
萬方誠敬萬方靈。
香港新界青山寺觀音閣有此聯。
上聯出自佛門課誦〈觀音菩薩偈〉。
4.6
大慈大悲,尋聲救苦;
千手千眼,隨處化身。
河南桐柏山觀音禪林千手千眼殿有此聯。
4.7
不必文章稱大士;
雖無鐘鼓亦觀音。
福建泉州賜恩巖寺,及台灣嘉義縣新港水月庵石碑有此聯。明‧李贄撰。「觀音大士」嵌入對聯。
4.8
片石孤雲,微窺色相;
楊枝梵海,普濟蒼生。
浙江江山開明禪寺觀音殿有此聯。
上聯取材於唐‧李頎〈題璿公山池〉詩:「遠公遁跡廬山岑,開士幽居只樹林。片石孤峰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指揮如意天花落,笑臥閒房春草深。此外俗塵都不染,唯余玄度得相尋。」參閱《全唐詩‧卷134_22》。
4.9
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雲遙映普陀山。
江蘇鎮江金山寺有此聯。清‧乾隆皇帝撰。
4.10
石山石座石觀音,石貌鎔成甘露水;
金勢金形金法相,金容現出大悲光。
甘肅榆中菩薩殿有此聯。
4.11
地接竹龕,聲通南海;
寺開蓮座,人引西天。
台灣桃園縣大溪觀音寺有此聯。
南海:補怛洛迦山在印度之南海岸,為觀世音菩薩之莊嚴道場。《八十華嚴經‧卷六八》:「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4.12
自在自觀觀自在;
如來如見見如來。
浙江普陀山慧濟寺,浙江杭州靈峰寺,天津薦福觀音寺,及海南萬寧華封巖堂壁有此聯。
4.13
西天施法雨,雨沐三千界;
南海湧潮音,音傳萬億年。
近代觀世心撰。
4.14
西方竹葉千年翠;
南海蓮花九品香。
四川峨眉山萬年寺,福建東山石廟山寺,及福建金門金城金水寺後殿神龕有此聯。
江蘇丹徒紹隆寺誦經堂將上聯「竹葉」另作「綠竹」、下聯「蓮花」另作「紅蓮」。
廣東興寧和山古寺觀音閣將上聯「竹葉千年翠」另作「綠竹千年茂」。
4.15
西江月色千秋偃;
南海潮音萬古同。
台灣台南市下營觀音寺有此聯。
4.16
妙相圓融,遍塵剎而無求不應;
悲心志切,度群生而有感皆通。
江蘇蘇州戒幢律寺觀音殿有此聯。
4.17
見像知皈,示現普陀真境界;
聞聲救苦,流傳震旦大因緣。
美國德州休士頓玉佛寺觀音殿有此聯。
震旦:指中國。
4.18
法法圓通,故名自在;
頭頭合道,因號普門。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觀音殿,及浙江普陀山圓通禪院有此聯。近代印光大師撰,參閱《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普門:一門之中攝入一切法。
4.19
芙蓉花面春風暖;
楊柳枝頭甘露香。
天津北塘觀音寺,及廣東雷州伏波祠觀音廟有此聯。
4.20
南海駕慈航,普渡眾生登覺岸;
西方懸慧日,光昭萬姓庇鈞天。
廣東汕頭青雲禪寺觀音閣有此聯。
4.20.1
南海駕慈航,普渡群生,同超苦海;
西天懸慧日,光臨萬姓,大庇人天。
浙江臨安千佛寺觀音殿有此聯。
4.20.2
南海覆慈雲,紫竹林中施法雨;
西天懸慧日,白蓮座上繞祥光。
近代觀世心撰。
4.21
指點迷津,千處祈求千處應;
宏開覺路,萬邦有感萬邦通。
浙江寧波七塔禪寺,及福建金門太武山海印寺有此聯。
上聯取材於佛門課誦〈觀音菩薩偈〉。
4.22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浙江蕭山觀音寺,山西朔縣崇福寺觀音殿,及甘肅寧縣觀音廟有此聯。
安徽九華山觀音庵將下聯「何須」另作「無須」。
4.23
座下蓮花,占斷西湖三月景;
瓶中楊柳,分來南海一枝春。
浙江杭州棲霞寺,四川新津觀音庵,及甘肅蘭州華林寺觀音殿有此聯。
4.23.1
瓶中楊柳綠;
座下蓮花香。
台灣台南市中西區清水寺有此聯。
4.24
海日照靈山,觀世觀音觀自在;
印巖參法相,是空是色是如來。
福建金門太武山海印寺寺門有此聯。「海印」寺名嵌入對聯。
4.25
海渡慈航,群生普濟;
潮喧梵唄,萬籟俱清。
山西河曲海潮禪寺觀音殿有此聯。清‧黃宅中撰。「海潮」寺名嵌入對聯。
4.26
問大士緣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頭。
廣東廣州海珠寺,及廣東南海大士廟有此聯。
倒坐:1. 坐南朝北;2. 背對眾生,面壁而坐;3. 倒駕慈航。
4.26.1
問菩薩為何倒坐;
歎眾生不肯回頭。
江蘇南京雞鳴寺觀音樓有此聯。
4.26.2
問菩薩緣何倒坐;
笑世人不肯回頭。
福建長汀朝斗巖觀音庵有此聯。
4.27
清淨在音聞,傾耳循聲度苦厄;
妙明原性覺,現身說法證圓通。
湖南長沙麓山寺觀音殿有此聯。
4.28
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
念佛持名,萬人信願萬人生。
近代觀世心撰。
上聯取材於佛門課誦〈觀音菩薩偈〉。
4.29
尋聲救苦,大士慈航苦海;
現相示迷,觀音普渡迷津。
近代觀世心撰。「觀音大士」嵌入對聯。
4.30
悲願宏深,故從箇裏涌甘露;
慈恩浩蕩,致使寰區盡竭誠。
近代印光大師撰,摘自《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4.31
湧出玉瓶,咸霑甘露;
蓮開寶座,普蔭慈雲。
台灣新北市蘆洲湧蓮寺有此聯。「湧蓮」寺名嵌入對聯。
4.32
紫竹林中,紫竹叢生,般若慈雲垂紫竹;
蓮花臺下,蓮花經誦,莊嚴實相現蓮花。
台灣嘉義縣大林昭慶寺有此聯。
般若:意譯為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
4.33
紫竹林中,闡明奧妙;
白蓮臺上,指點迷津。
四川平武觀音廟有此聯。曾恕撰。
4.34
紫竹林中,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金蓮座上,菩薩大慈悲,常現自在身。
香港九龍志蓮觀音殿有此聯。近代佛源法師撰,參閱 《佛源老和尚法匯》。「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4.35
紫竹林中垂法雨;
落伽山外現慈雲。
福建泉州賜恩巖寺有此聯。
4.36
紫竹林中觀自在;
白蓮座上現如來。
浙江杭州昭慶寺,及福建南平明翠閣有此聯。
廣東雷州寶明寺,及台灣新北市林口觀音寺將下聯「現」另作「見」。
廣東豐順太平寺將下聯「現」另作「顯」。
4.36.1
紫竹林中,捨假證真觀自在;
古庵閣上,回光返照現如來。
廣東雷州紫竹古庵山門有此聯。「紫竹古庵」寺名嵌入對聯。
4.37
紫竹清風,吹開霧露千年曉;
玉瓶法雨,灑遍乾坤萬戶春。
山西河曲海潮禪寺東殿有此聯。清‧黃宅中撰。
4.37.1
紫竹坐清風,吹開雲霧千年繞;
玉瓶注法雨,灑遍乾坤萬戶春。
湖北枝江福清寺觀音殿有此聯。近代龔勳成撰。
4.38
楊柳枝頭甘露灑;
蓮花座上慧風生。
甘肅華亭觀音殿有此聯。
4.39
萬感靈通,甘分楊柳枝頭露;
一聲救苦,香散蓮花座上春。
四川蒲江觀音堂有此聯。
4.40
碧裏觀空,寺拱西天懸皓月;
雲中聽世,門朝南海接慈航。
台灣台南市白河碧雲寺有此聯。「碧雲」寺名嵌入對聯。
4.41
誓願宏深,處處現身說法;
慈悲廣大,時時救苦尋聲。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觀音殿,浙江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院門,及台灣高雄市阿蓮靜修寺大殿有此聯。近代印光大師撰,參閱《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4.42
廣運婆心稱大士;
睜開慧眼妙觀音。
福建泉州南台巖佛祖殿有此聯。「觀音大士」嵌入對聯。
4.43
隨處現身,芙蓉面上春風拂;
尋聲覓苦,楊柳枝頭甘露流。
甘肅蘭州白塔寺,及河南桐柏山普化寺觀音殿有此聯。清‧長齡撰。
4.43.1
隨處現身,只為群生開覺路;
尋聲救苦,永留寶筏渡迷津。
甘肅蘭州白塔寺羅漢殿有此聯。安泰撰。
4.44
觀以無心,何去何來何自在;
音非法像,是空是色是圓通。
雲南昆明圓通寺八角亭有此聯。「觀音」菩薩及「圓通」寺名嵌入對聯。
後學將上聯原文「何來何去」試改為「何去何來」,以符合平仄格律。
4.45
觀行圓通,慈觀悲觀清淨觀;
音聞自在,妙音梵音海潮音。
浙江溫州江心寺圓通殿有此聯。近代木魚法師撰。「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取材於《法華經‧卷七》:「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及「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4.46
觀我觀人觀自在;
大悲大願大圓通。
四川新都觀音寺有此聯。清‧王樹酮撰。
4.46.1
觀音自在,觀色觀空觀自在;
大士圓通,大悲大願大圓通。
近代觀世心撰。「觀音大士」嵌入對聯。
4.47
觀見西天,法雨頻來淨俗世;
音揚南海,慈雲常現護禪關。
廣東雷州伏波祠觀音廟有此聯。「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4.48
觀空有色西方月;
聽世無聲南海潮。
浙江永嘉玉蓮庵,福建晉江覺梅庵,及山西朔縣崇福寺觀音殿有此聯。
4.49
觀音山,觀音坑,抱觀音寺,頑石頭頭,盡向觀音點首;
和尚洲,和尚港,對和尚門,淨坡面面,好為和尚洗心。
臺灣新北市五股西雲巖寺有此聯。清‧陳維英撰。「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和尚洲:蘆洲鄉古地名,毗鄰觀音山。
4.50
觀音自在,甘露蓮華開覺路;
菩薩大悲,手持楊柳度迷津。
台灣高雄市阿蓮靜修寺大殿有此聯。「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4.51
觀照十方法界,以無求不應;
音聽九界眾生,而有感皆通。
台灣苗栗縣頭屋石觀音寺有此聯。「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4.52
觀徹宏微真自在;
音宣圓妙大慈悲。
福建長汀臥龍山寺觀音閣有此聯。「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4.53
觀瞻鷲嶺雲深鎖;
音聽禪關月上敲。
廣東饒平觀音閣有此聯。「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4.54
觀聽四方巖,到此如臨南海;
音容千古在,何須別問西天。
湖南永興觀音巖有此聯。「觀音」菩薩嵌入對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門對聯:4. 觀音菩薩
全国各地观音对联集锦
收藏门票欣赏 普陀山其他寺院
世界各地寺院“观世音菩萨”对联
网络旅游第十站 普陀山
南海圣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