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粟总战功过人,1955年评衔时,总理为何却不赞成授予他元帅军衔?
史源历史专栏关注
2022-03-30 17:13
图片模式
1955年全军授衔,原三野副司令粟总被授予大将军衔,并且排在十位大将之首。不过很多朋友仍然对此“鸣不平”,认为按照粟司令的过往战功,在十大元帅里面都没有几个人可以超过他,就算给粟司令评一个元帅军衔,可以说也是实至名归的。根据李银桥同志(主席卫士长)的回忆,主席当年确实提名过粟总,希望把他评为元帅。但是第一个表示出反对态度的,就是一向为人宽厚稳重的总理。为什么总理会对此事提出不同意见呢?
有的朋友认为,总理可能并不十分了解粟司令的能力和功绩,两人之间的接触较少,使得总理对粟司令的判断有失偏颇。其实不然,在红军时期粟司令确实曾留在南方,打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后来新四军距离中央所在地也比较远。别说总理,就连主席在1934年长征之后,也是时隔多年才重新见到粟司令,因此就中央领导的熟悉程度而言,粟总不占优势。
其实这种分析是有些片面的,因为粟司令本来就是南昌起义走出来的将领,而南昌起义的前委书记就是总理本人,两人之间早有上下级的关系和情分。而且总理作为中央五大书记之一,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需要时刻关注和了解全国战局的变化,粟总作为华野(三野)的实际指挥员,率军打了大量的狠仗、胜仗,光歼敌两万人以上的战役,就指挥了20多次,远远超过同级别的将领。像这样水准高超的军事指挥奇才,总理和主席一样,是非常了解并且欣赏的,并不存在上面分析的情况。
总理不光喜爱粟司令,而且在建国之后处处照顾他。1958年反教条主义和个人主义批判,粟总不幸卷入其中,被免去了总参谋长职务。此后他在军队中的处境不好,但是总理、叶帅等人进行了细心的保护,安排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职务。在粟总遭到批判之时,总理为其讲话:你不要有负担,不管谁要把你从北京调出去,我不签字是做不到的。总理的这番话是什么分量?不言而喻。这给了粟总极大的信心和温暖,也可以看出粟总在总理心中的位置。众所周知总理爱才,粟司令是他极其欣赏的一位将领,1955年评元帅时总理不支持提名粟司令,其实是有深层原因的。
当年的首次全军授衔,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和整个人民军队的发展历史。在主席提名粟司令之后,总理就对主席说:各个历史时期起到重要作用的将领众多,新四军、三野最好的代表人物,我看还是陈老总。这句话提醒了主席。如果粟司令依照过人的战功被评为元帅的话,很可能占到陈帅的名额。若下级忽然变成了上级,还是在如此高的层级上,多少是有些不适当的,牵扯的也不只是三野,对于整个授衔工程是有影响的。所以主席在通盘考虑之后,还是让陈老总作为三野的代表,成为十大元帅之一,而粟司令则排在开国大将的首位。
总理为人厚道,尤其擅于从大局的角度考虑,这实际上也是在帮助粟总:事实上他被评为大将军衔、建国后担任总参谋长,也依然有一些人对早期资历并不深厚的粟总持有不同的眼光和态度。如果他被评为元帅,这种情况可能更甚。总理做事情、提意见,往往都是非常有预见性的,越是珍贵的人才,总理越会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55年评衔时也体现了他的这一工作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授衔时,一野、二野、四野的兵团司令都有大将,为何三野没有兵团司令级的大将?
55授衔:许世友比一位大将战功还高,却只授上将,许终生不作评论
大授衔时四野有7位军长被授上将,三野16位军长为何没有一个上将
三野与四野齐名,都是名将如云,但是为什么授衔时却比不上四野?
1955年,一位开国元勋力荐粟裕评元帅,周总理得知后为何说:不妥
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5条铁一样的标准,粟裕有2条没有达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