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二十一位皇帝的在位顺序表及其生平简介,你真的了解吗?
神了个觅关注
2023-10-15 04:04来自山东
唐朝(618-907),是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国祚二百八十九年。
一、唐高祖李渊(618-626),年号:武德,谥号:太武皇帝→神尧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朝的开国皇帝,唐朝初年的军事家,李渊开国称帝后,天下还未完全平定,于是命令儿子李世民率军前去平叛各地武装势力,最终在迫降王世充之后,完成了统一大业。
对于这位开国皇帝,有的人认为他优柔寡断,建立帝国是依赖李世民之力,也有人认为他韬光养晦,足智多谋,为后来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他的决策失误,未能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导致了兄弟相残,引发了“玄武门之变”。
李渊见此,心灰意冷,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自己则退居太上皇,最终在贞观九年病逝,终年七十岁,葬于献陵。
二、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号:贞观,谥号:文帝(后累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年少从军,在隋朝分崩离析时鼓动父亲李渊晋阳起兵,在他领兵之后,屡屡建立奇功,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玄武门之变”后,被立为太子,最终在李渊的退位下,即位皇帝。
唐太宗在位期间,对内积极听取臣下们的意见,重视文学发展,鼓励农业种植;对外则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重创高句丽等等,也被北方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在含风殿,终年五十二岁,葬于昭陵。
三、唐高宗李治(650-683),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剧照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子,在李世民驾崩后即位皇帝,在位期间,继续修订太宗制定的各种制度。重用长孙无忌等大臣,开创了“永徽之治”。
在永徽六年,李治废黜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由于个人身体原因,他不能长时间处理朝务,于是就由武则天出谋划策,在他的身体素质逐渐下滑后,权力的天平也向武则天慢慢倾斜。
李治在位期间,覆灭了西突厥、百济和高句丽之后,使得唐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然而在咸亨元年之后,唐朝的版图逐渐呈现衰减的趋势。
弘道元年,李治去世在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
四、唐中宗李显(684)、(705-709),年号:嗣圣、神龙、景龙,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唐中宗是唐高宗的第七子,在弘道元年继位后,武则天临朝听政,同年被废为庐陵王,后来在神龙元年(705),于通天宫复位。
两次当政,总共在位五年多时间,他恢复唐朝旧制,发展与吐蕃的经济往来,并实行了和亲的政策,著名历史事件的就是将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
晚年由于放任后宫,宠信大臣,使得朝堂乌烟瘴气,朝务混乱不堪。于景龙四年被毒死,终年五十五岁,葬于定陵。
五、唐睿宗李旦(684-690)(710-712),年号: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景云、太极、延和,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剧照
在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时,其母武则天将其立为皇帝,但她仍然临朝称制,李旦并不能过问政事。
武则天称帝后,建立了武周政权,李旦被降为皇嗣。
在景龙四年唐中宗被毒死后,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禁军将领发起政变,将李旦拥立为帝,之后李旦退位太上皇,并于开元四年驾崩,终年五十五岁,葬于桥陵。
六、武后武则天(690-705),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神龙,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是武周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建立武周后,定都洛阳。
武则天在位期间,任用酷吏,严刑峻法,在其他方面,还创立了武举等制度。在经济方面,减轻百姓赋税,减少人民徭役,对外则收复安西,平定营州叛乱等。
在其晚年,逐渐骄奢淫逸,独断专横,最终在“神龙革命”后,退位中宗,同年去世,并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
七、唐少帝李重茂(710),年号:唐隆,谥号:殇皇帝。
李重茂剧照
李重茂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子,在景龙四年继位后,其母韦皇后临朝称制,堂兄李隆基发动政变后,杀害韦皇后,迫使其让位于唐睿宗李旦,最终在开元二年逝世,终年二十岁。
八、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号:先天、开元、天宝,谥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李隆基继位后,锐意进取,任用姚崇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
在位前期的他,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统一,但是在后期,因为他的怠慢政务和宠爱杨贵妃,加上宠信奸臣杨国忠和决策失误以及重用安禄山等种种举措,导致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唐朝也由此由盛转衰。
天宝十五年,太子李亨继位,尊其太上皇,最终在宝应元年病逝,葬于泰陵。
九、唐肃宗李亨(756-762),年号:至德、乾元、上元,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剧照
李亨继位后,亲率大军挥师南下,不久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在平定叛乱期间,因为重用宦官,导致宦官的势力上升,后又因宠爱张皇后,致使后宫干政。
宝应元年,李亨病重,不能视朝,在玄宗驾崩后,命太子监国,同年病情加重,驾崩于长生殿,终年五十二岁。
十、唐代宗李豫(762-779),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剧照
李豫继位后,命令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在史朝义叛军被解决后,“安史之乱”被彻底平定。
在此期间,吐蕃趁机攻占河西等地,并率军直逼长安,李豫出逃期间派遣郭子仪前去迎敌。
最终于大历十四年去世,葬于元陵。
十一、唐德宗李适(780-805),年号:建中、兴元、贞元,谥号: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在位期间,严禁宦官干政,废除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
建中二年,李适发起削藩,但由于条件并不充足,导致各地爆发叛乱,被迫出逃,最终在贞元二十一年驾崩,终年六十四岁,葬于崇陵。
十二、唐顺宗李诵(805) ,年号:永贞,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后增谥为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剧照
李诵继位后,面对宦官专权的局面,重用王叔文等改革派前去抑制,但却没想到遭受到了守旧派与宦官的联合反对。
并于永贞元年八月,被迫退位,禅让于太子李纯,次年病死,终年四十六岁。
十三、唐宪宗李纯(806-820),年号:元和,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被拥立为帝后,重用李吉甫等人执政,修改了一些唐朝律令,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在职官员,使得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了缓解。
他在位期间,利用修订的法律裁撤了一些藩镇,后平定了反叛的势力,使得其他观望的藩镇势力前来归顺,但晚年时期的他,信奉方士以求长生,服用金丹后,性格乖张易怒,最终被宦官所杀。
元和十五年,李纯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葬于景陵。
十四、唐穆宗李恒(821-824),年号:长庆,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在位期间利用和亲、会盟等举措,维持了边境的相对安定,也增进了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
但是由于朝政被宦官所把持,李恒君臣以为天下相安无事,所以李恒就进行了消兵政策,使得被裁撤的士兵无以为生,就聚集起来导致社会动荡,百姓苦不堪言。
长庆四年,李恒服食完金丹之后驾崩,年仅三十岁。
十五、唐敬宗李湛(825-826),年号:宝历,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剧照
李湛登基时年仅十六岁,虽然他礼遇朝臣,但是仍然痴于游戏,这就使得朝政权力仍然被宦官所把持,加上他不爱处理政务,就使得宦官更加肆无忌惮,最终被宦官刘克明所杀害,终年十八岁,葬于庄陵。
十六、唐文宗李昂(826-840),年号:太和、开成,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即位之初,朝政的局面相对清明,加上他本性节俭,就革除了天下的奢靡之风。
但是在他在位期间,朝政的权力和皇帝的废立仍被宦官所掌握,于是为了夺回权力就重用了郑注等人,最终毒害了宦官王守澄。
同年,进一步的夺权计划被暴露,致使宦官杀害朝臣,李昂也遭到了软禁,并于840年病死,葬于章陵。
十七、唐武宗李炎(841-846),年号:会昌,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在位期间对宦官的权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剥夺,也削弱了地方上的藩镇割据势力,对国家的安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炎通过“平昭义之乱”的胜利,使得唐朝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在晚年因为服用金丹,产生的疾病很难治愈,最终在会昌六年去世,葬于端陵。
十八、唐宣宗李枕(847-859),年号:大中,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唐武宗死后,李枕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他在位期间,对内则限制宦官和宗室,对外则击败吐蕃,平定塞北和安南。
因为他的明察秋毫,听取意见,加上他较为节俭,使得国家的局势逐渐安定。
但是在晚年,听信了方士的蛊惑,在服用了长生药后中毒驾崩,终年五十岁,葬于贞陵。
十九、唐懿宗李漼(859-873),年号:大中、咸通,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剧照
唐懿宗在位期间,疲于政事,不听取臣下的意见,加上喜爱游玩,每次随行的侍从都上万之多,使得国家的财政出现危急。
而他却不问不顾,还随意任免官员,使得百姓官员怨声载道,各地纷纷爆发起义。
面对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他们君臣仍然团结一心,一味的追逐名利,最终爆发了彻底动摇李唐王朝的唐末农民起义。
咸通十四年,唐懿宗去世,终年四十一岁。
二十、唐僖宗李儇(873-888),年号: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剧照
唐僖宗继位后,年仅十二岁,内部有宦官把持朝政,外部有各地的起义军,政局十分混乱,最终长安失守,平定黄巢起义后返回,但由于身体每况愈下,未能处理好节度使的割据发展,使得唐朝开始分裂,死前传位弟弟李晔,年仅二十七岁,葬于靖陵。
二十一、唐昭宗李晔(889-904) 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剧照
唐昭宗继位后,励精图治,发兵平定了叛军,但由于禁军的损失过大,已无力阻止朱温做大,使其逐渐成为霸主,他的崛起也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天佑元年,唐昭宗被朱温杀害,年仅三十八岁。
二十二、唐哀帝李柷(904-907),年号:天佑,谥号:哀皇帝。
李柷剧照
唐哀帝继位后,一直被朱温所掌控,成为了他的傀儡,最终在天佑四年,废为济阴王,天佑五年,被鸩酒毒害,葬于温陵。
自此,唐朝灭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皇帝列表,哪个最厉害?哪个最差劲?
唐朝二十一帝顺序及简介
盘点唐朝的历代帝王——传二十一代皇帝,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
细说大唐帝国二十帝
细数唐朝二十一帝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