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古语说:“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话怎么解释?

其实我国有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几乎都有“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家族中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比如家族大聚会,结婚酒桌上,父亲和儿子不能坐一个桌,叔叔跟侄子不能对酒喝。

五千年来,我们国家向来是重视礼法的国度,或者说是重视规矩的国度,俗话说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父为子纲,从父为子纲这里就能体现出,父亲在儿子的面前具有绝对的权威的,我国是个极度重视辈分的国度。

之所以说“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就是因为不是同辈人不能相提并论,如果让父亲和儿子同桌,叔叔和侄子对着吹,那么到底是父亲、叔叔的地位低了呢,还是儿子、侄子的地位高了呢?辈分不能乱。

就比如现在婚宴上的酒席,基本上都是朋友一块坐,长辈一块坐,晚辈一块坐,有时候哪怕是一桌坐不满,也不会让小辈坐到长辈的桌上的(指的是已经成年的人,小孩除外)。

因为吃饭的时候说话喝酒,如果桌子上有不同辈的人,那么很多话就不好说。比如一个桌子如果都是晚辈,结果坐了一个长辈过来,那么如果晚辈喝了点酒,言语上有些不当,顶撞了长辈怎么办?

再比如说如果一个桌子都是长辈,突然进来个晚辈,这个晚辈估计吃个饭啥也不能说了,因为不是一辈人不知道该说啥,比如本来是一句正常的玩笑话,如果让晚辈说出来,可能就会有失妥当。

还有一点是很多人对于辈分看的很重,如果吃饭喝酒的时候,把两辈人安排在一个桌子上,那么这些辈分比较高的人,可能会感到非常的生气,认为是看不起他们,把他们与小辈相提并论。

其实我国古代规矩太多了,除了“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话之外,《礼记》中还记载: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由此可见,我国的等级制度自古以来就非常的森严,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道德,假如不遵守这些规矩,那就是失德、目无尊长,不知道这种道德,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举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瞒你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有啥讲究?有道理吗?
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为什么?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老祖宗留下的讲究,懂吗?
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说尽农村心坎事,话粗理不粗
古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蕴含着哪些道理?
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同饮,老祖宗教你餐桌上的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