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碣石调幽兰》影写唐人书本----宝素堂藏


《碣石调幽兰》又名《倚兰》调音diào。《琴曲集成》卷一也有该谱,但是有几处印刷不清楚,且没有“经籍访古志”一段,该书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中国古代琴曲。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亦是今天唯一所见的减字谱发明前保存于文字谱上的乐谱。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辞海》作陈、隋间)的丘明(494~590)。曲名之前冠以调名,此标题为琴曲中仅见,应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南北朝时期流行碣石舞。现存琴谱有可能是当时碣石舞的曲调。

现存谱式原件是唐人手写卷子谱,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琴谱,它属以文字记录弹奏手法的文字谱式,仍保持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

清代末年,影印本传回国内,近代琴家杨时百等曾试行打谱。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及民族音乐研究所组织琴家对此进行打谱,并有数位琴家可弹奏此曲。并已试译为减字谱及现代乐谱(数种版本)。

明清以来刊行的一些琴谱收有《幽兰》或《倚兰》,其曲调与《碣石调幽兰》不同,当为另外传谱。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日久之时。时人感叹夫子是一只凤凰,只可惜遭逢于乱世,夫子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他制法度、定礼乐、振兴文教,希望谋求一官半职,来施展自己的抱负,然而却得不到重用。 汉蔡邕《琴操》云:孔子周游列国,皆不得重用,归途中见兰花盛开于幽谷,于是感慨地说:兰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却与野草杂处,犹如贤德之人与鄙夫为伍一样。于是创作《幽兰》一曲,来表达自己的无限感慨。 兰花是一种非常清雅、高贵的植物,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然而识者谓为旷世奇珍,不识者目之为野处杂草。虽然如此,兰花却能够宠辱不惊,依然故我。纵使无缘兼济天下,也能保有生机盎然的一线命脉,雅洁高贵,不同凡俗。 

《碣石调·幽兰》传自南朝梁代的隐士丘明。丘明先生是会稽人,梁朝末年隐居在九嶷山,擅长弹奏楚地曲调,尤其是《幽兰》一曲更是精妙绝伦。这首传世古曲,得到后世之人无限喜爱,白居易在聆听此曲后,曾留下「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的名句。 

此曲的曲调十分清丽委婉,节奏缓慢悠扬。谱序中说:「其声微而志远。」谱末小注说:「此弄宜缓,消息弹之。」琴曲的开端是深沉忧伤的。二、三段音色变化对比较大,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感慨。末尾以清澈的泛音演奏,明朗豁达,透过兰花性格,象征光明将临。虽然作者有着生不逢时的抑郁伤感,但却哀而不伤,如入宁静致远无人之境,消归于内心无限的平和与安详。静夜细品,别有一番典雅清净、悠远旷达的意境。 孔子能够成为伟立千载的大德宗师,他的胸襟气魄,是无限远大的。纵使屡挫屡败,却仍能道心弥坚,愈挫愈勇,这无不缘于孔老夫子哀生民之多艰的无尽悲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琴曲欣赏《碣石调幽兰》演奏:管平湖 老八张原声大碟音频
《碣石调幽兰》《古逸丛书》管平湖
艺术之门琴曲赏析之《幽兰》(一) 魏圩
中西琴声交错的《幽兰》
琴乐中的王者之
现存最早传本古琴曲谱,且唯一用文字谱记写方式保存下来的琴曲:日本藏唐人手写卷子谱《碣石调·幽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