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发展----成公亮写于南京艺术学院寓所(一)


2008年年底,参与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录音。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使用的琴是浙江博物馆的馆藏唐琴,即杨宗稷先生旧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一起录音的还有丁承运、姚公白两位,地点在杭州下沙的浙江传媒大学录音棚。


“彩凤鸣岐”音柔韵长、圆润细腻;“来凰”古朴敦厚、苍劲沉郁,两琴性格各异。由于这两张琴在杨宗稷先生的《藏琴录》中记录得非常详细,近百年来名声在外而无人能见其容、听其音,如今以之录音的唱片即将出版,自然予人极大的期待。


为保证这次录音的水平,浙江博物馆的安排极为周到细致,琴弦使用就是重要一关。为此,黄树志先生专程从香港来到杭州,他带来了已经使用过的、没有“应力”的“熟弦”,以免新弦上弦之后还会因“应力”而松下来,反复上弦耽误时间,我们要在两天时间里录制两张唱片,时间是很紧张的。



 

一、古琴琴弦的发展历程
据黄树志先生的研究,“宋以前琴弦多是琴家自制,明以后多为商品弦。”“明清以来,琴弦最好首推杭州回回堂,其第一代李世英自明代开始生产古琴弦,所造的弦叫‘冰弦’,指定为内府贡品。传三百余年……清末用老三泰招牌发售的回回堂琴弦……”


01、1939年“回回堂琴弦”停业,“今虞琴弦”始于1943年制造
50年前我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古琴,使用的古琴琴弦是苏州方裕庭制造的“今虞琴弦”。据资料记载,“今虞琴弦”始于1943年,那时因抗战爆发,杭州老三泰号的“回回堂琴弦”在1939年停业断市。在弹琴人无弦可弹的情况下,“吴景略、张子谦、庄剑丞渐从文献取制弦之法,授予苏州普通弦工方君裕庭,始于1943试行恢复。”(查阜西《查阜西琴学文萃?琴弦生产之旧愁新恨》)琴弦生产得以恢复,定名为“今虞琴弦”,其生产一直延续到“文革”之后,断断续续,因原料等问题不能保证质量。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古琴钢弦已经得到大部份弹琴人的认可,除了极个别的香港订单,今虞琴弦才基本停产。我学古琴尚在“文革”之前,所以,使用丝弦并未受到影响。我的记忆中,当时上音附中乐器保管室买的“今虞琴弦”6块钱一副,差不多相当于那时半个月的伙食费,现在看来不贵也不便宜。它的质量不如“回回堂琴弦”,这是流传下来的公论,但我这一代人并没有机会对照比较过。


02、1943年“振昌成”的作坊造弦
1943年“今虞琴弦”面市之前,吴景略先生也指导过一家名为“振昌成”的作坊造弦。1941年11月8日张子谦先生在《操缦琐记》中写道:“振昌成所制弦已有八分成功,再事研究可完善,景略指导之功不可没。”第二年琴弦造出来了,1942年9月1日,张子谦先生又写道“振昌成所制弦已相当良好,每付须新币廿四元,未免太贵,余购二付。”振昌成制弦未能经久,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有关。


03、七十年代“文革”后期
七十年代“文革”后期,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在竖琴弦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古琴钢弦。当时的上音乐器厂是制造竖琴、小提琴的,也制造竖琴琴弦,有制弦的设备,我记得当时的参与者有乐器厂的赵俊仁师傅等,参与的古琴老师有吴景略、刘景韶等,他们都不是参与一个研制的组织,而是单独地去与乐器厂的师傅讨论,林友仁、龚一等也都分别参与过(所以要了解钢弦的研制者,会有不同的答案)。乐器厂不同的人接手制造,总会再找弹琴人去讨论。不同的时段,不同弹琴人的不同要求,再加上进厂的原材料有差异,直到今天,上海音乐学院古琴弦的质量和规格从来就没有稳定过。我记得那时候吴景略先生还参与了上海民族乐器厂的古琴钢弦研制,他们那里的古琴钢弦外层也是尼龙丝缠绕,但是里面不用整根钢丝,而是用的“钢绳”,也就是很细的钢丝绞成的钢绳,这样可以减少琴弦震动的幅度,减轻音量,音色也较柔和,不知为什么后来没有成气候。


04、“文革”后期至“文革”结束
“文革”后期至“文革”结束,弹琴人重新开始把古琴收拾起来,琴弦是需要的。但音乐学院乐器厂对制造古琴弦并不热情,因为古琴弦的生产总量并不高,无法与古筝弦相比,利润当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期间曾转去无锡某处制作,琴弦仍用上音乐器厂兰或绿颜色的“上音牌琴弦”的纸袋,但这段时间并不长。苏州也制造过钢弦,时间较短,质量始终没有到达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的水平。大约十年前,上海另一家钢弦制作的厂家出现了,“乐圣”牌,是上音的二胡老师、我的老同学胡祖庭搞的,好像是退休后为帮助儿子就业而操持的,现在还在经营,扬州马维衡一直用他的钢弦。


05、本世纪初
本世纪初,在民族传统音乐观念再度复兴的思潮中,丝弦生产在黄树志先生多年的努力下才重新恢复。因为方裕庭先生已故去多年,这一次不是简单的恢复生产的“恢复”,而是丝弦生产停止近四十年的现实下,再从古籍资料中研究传统的制作技术、方法上开始,差不多是“重砌炉灶”了。黄树志先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苦心经营,终于使他的“太古琴弦”获得成功。这一次在杭州录音的使用的新研制出来的丝弦,比以往又有进步,应该说已在“今虞琴弦”的水平之上。他以一人之力而完成这样的事业,实在很不容易。


我们录音结束之后,黄先生赶紧返回香港,以便安排去日本的行程。他说已经找到一个线索,可以去学习研究日本丝弦的传统工艺——日本的传统制弦工艺自古延续至今,未曾间断过。




二、“彩凤鸣岐”琴配“太古”丝弦,“来凰”琴配“加重”丝弦
一张古琴的音质再优良,毕竟是通过琴弦的振动而体现出来的,所以琴弦的质量和不同规格琴弦与琴的配置,至关重要。这次黄树志先生带来最近制作的丝弦,颜色比以前的白净,未装上琴时的手感也比前几年的柔软。据他说,这与蚕丝的产地、质量有关,制作工艺的改进、制作中的一丝不苟也很重要。根据琴弦与琴的特性,他亲自动手把“彩凤鸣岐”琴配置“太古”规格的丝弦,“来凰”琴配置“加重”规格的丝弦。


“彩凤鸣岐”琴阴柔圆润,“来凰”琴古朴苍劲,两琴音色迥异,各具特色,呈现出全然不同的境界,我们录音的曲目也有意识选择各自较为合适的曲目:

丁承运:慨古吟、流觞、平沙落雁、白雪(以上用“彩凤鸣岐”琴);慨古吟、神人畅、归去来辞、杏花天(以上用“来凰”琴)

成公亮:阳关三叠、洞庭秋思、沉思的旋律(以上用“彩凤鸣岐”琴);阳关三叠、桃源春晓、忆故人(以上用“来凰”琴)。

姚公白:古风操、颐真、乌夜啼(以上用“彩凤鸣岐”琴);忘忧、良宵引、屈原问渡(以上用“来凰”琴)。


就我的录音来看,张上“加重”规格的丝弦之后,“来凰”琴的空弦苍古淳厚,与去年“来凰”琴上安装的劣质丝弦有天壤之别,琴弦对于音质的影响竟然如此之大,令人感慨不已!以“来凰”琴弹奏的《桃源春晓》泛音玲珑剔透,多处十二徽的泛音仍然清亮可数,实为难得。《忆故人》亦用“来凰”琴弹奏,比之以往的录音,意趣更显古朴。《沉思的旋律》用“彩凤鸣岐”琴弹奏,这张被杨宗稷先生在《藏琴录》中称为“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的唐雷琴,音色柔和圆润、余音绵长,与此曲曲情非常合适。这首新作品在弹奏中力度对比很大,用张上丝弦的老琴居然能够胜任并体现出来,确是极有意义的尝试。




三、乐器体现某个时代的音乐风格
乐器是一种文化的的载体,尤其是音乐文化的载体。通过古琴这一乐器,传达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讯息,琴曲的哲理内涵,古代的社会风貌以及艺术创作风格、技法等等……各种乐器自有时代的不同印记,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乐器材质、形制、尺度以及不同音色的风尚等等。乐器制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以上种种,显示出不同,哪怕是微妙的一丁点变化,让人听了虽不能言,却感觉到了,就会说“味道”有点不一样。如果我们有着尽可能保持传统风格的宗旨,那么在乐器制造上就会慎之又慎地对待这些变化,不轻易,不随心所欲行事,无形的文化讯息依赖于有形的载体,两者息息相关。那么琴弦的变化属于乐器制造的变化吗?当然属于。因为琴弦属于乐器的一个部分,琴弦的不同,出现不同的音色,这在音乐的表达上至关重要。一个乐器不仅仅能够发出声音,而是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音色,音色本身依附于某种乐器,乐器体现某个时代的音乐风格,乐器变,音乐也变。


我曾经经历了因为琴弦变化而导致中国音乐极大变化的事件,那就是大约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民族乐器琴弦的全盘变化:从传统丝弦变化为金属的钢丝弦。其中除扬琴本来就使用金属弦之外,胡琴、琵琶、古筝、三弦几乎无一漏网。这一变化是因为手工业生产的丝弦遇到原材料稀缺、制作工艺后继乏人等种种困难,厂家逐渐改用金属的钢丝弦或者钢丝外缠尼龙细丝制作,并为广大演奏使用者接受,其间没有经过任何涉及音乐文化层面的争议。一个极大的改变悄悄地、顺利地完成了,这么大的“音色革命”就此过场。究其原因,或许当时大家注意的是文艺作为政治武器的功能,而忽略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思考吧。


七八十年代今虞琴弦还在断断续续地生产,用丝原料越来越差,丝弦的质量当然也无法保证。自七十年代文革后期钢丝尼龙弦研制出来以后,大部份弹琴人都改用钢丝尼龙弦了,最后,苏州今虞琴弦濒临停产,钢弦近乎一统天下。直到九十年代,在钢弦使用四五十年之后,它那令人生厌的金属声,它那过于冗长的余音……此类明显的缺陷已经为大多数琴人共识。同时,钢弦的耐用、琴弦表面光滑的优点,也为琴人所称道;它那“与古不同”的,不甚古朴高雅的音质也为不熟悉传统丝弦音质的新一代琴人所接受,为原来使用过丝弦的琴人逐渐习惯——这便是现代琴史的现实。


钢弦、丝弦的辩论,在“文革”结束之后不断复起。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愈辩愈烈。而古琴之外的中国民族乐器,仍然习惯了数十年前过来的改变,并未出现象古琴那样对此针峰相对的辩论,更无一家工厂有想要恢复生产诸如古筝、二胡丝弦的举措,尽管古筝、二胡琴弦的使用量大大超过古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古琴丝弦和钢弦的比较
古琴之丝弦复兴
谈古琴丝弦和钢弦的比较
古琴钢弦制作技术考略
古琴丝弦:不应消失的美丽
纪志群:儒家在琴声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