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为避免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的现象发生,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重点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条件

  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使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更符合资产的定义,当该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扣除,计入当期损益,否则就会出现虚计资产的现象,有悖于真实性、稳健性原则。

  第一,在判断存货是否发生减值时,主要看其市价是否持续下跌,当产品市场价格已低于其生产成本,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或市场需求,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时,企业应及时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计提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第二,对短期投资是否发生减值的判断比较简单,短期投资大部分都有明确的市价,当市价低于其账面成本时,短期投资就会发生减值。

  第三,对于长期投资应分别有市价和无市价来判断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对于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其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或者持续2年发生亏损,出现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时,企业应计提减值准备;对没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当被投资单位经营环境、市场需求或者所在行业的生产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其出现巨额亏损、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失去竞争能力,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主要看其市价是否发生大幅度下跌,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在当期发生重大变化或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第五,在判断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当某项无形资产市价发生大幅度下跌,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或者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或者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等情形,应计提减值准备。

  二、资产减值的比较基础

  由于各类资产的具体特性不同,会计制度在规定资产减值准备时,选择了不同的计量标准,因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基础也就有所不同。

  1.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即目前重新取得相同存货所需的成本。提取存货跌价准备时,应以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相比较,而不能简单地与市价进行比较,因为市价的选择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2.市价。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在具体计算时一般应按期末市场上的收盘价格作为市价。短期投资在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

  3.预计可收回金额。预计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出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出售价格减去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在期末时的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4.委托贷款本金。委托贷款本金在期末时的贷款本金大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按其差额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三、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与账务处理

  计提减值准备有按单项计提、按分类计提、按总额计提三种方法,如短期投资的跌价准备计提方法可以在单项、分类、总额三者中选择,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必须是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其是单项、分类还是总额计提,但其计算坏账准备的办法实际就是计提的方法。如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实际就是按总额计提,账龄分析法实际就是分类计提,个别认定法实际就是单项计提。资产转销时,只有在减值准备是单项计提的情况下,转销资产才要相应地转销减值准备;在总额和分类计提准备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将其分摊至每个项目,资产转销时不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待期末时再予以调整。但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除外,计提坏账准备不管是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还是销货百分比法,在转销应收账款时应同时结转相应的坏账准备。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应设置相应的科目进行核算。如果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高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冲减仅限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最多只能将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降至为零。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冲减已提的减值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期末,企业应当检查各项资产的实际价值,对符合计提减值准备条件的资产,及时提取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借记有关费用或支出等科目,贷记“XXXX准备”科目。如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应记入“管理费用”的借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应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同时,为防止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人为地操纵和调节期间利润水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从上期利润中计提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调整上期利润),不得作为增加当期的利润处理。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责任编辑:禾 言)

转发分享:
| 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减值准备
详解企业资产准备的会计处理技巧
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案例分析
如何利用资产减值损失
三.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