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带古镇西部客家第一镇

    到四川成都的周边古镇游览,应该先到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中心大约20公里左右,从地图上看,洛带镇位于成都东部稍偏南的位置。所以洛带又被称为成都“东山重镇”。

    洛带镇,在唐宋时就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天的成都市龙泉区,排名成都“三大场镇”之首。曾经更名为甄子场,后来又恢复原名沿用至今,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名镇,关于洛带镇的来历,在当地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从前甄子场内有一个池塘,塘中有一口井,名叫“八角井”。井水是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其味十分甘甜,用来泡茶茶香,用来洗脸可以美颜。井里生长东海鲤鱼,肉味鲜美,常吃可以益寿延年。

    蜀太子刘阿斗听说了,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率众太监来到甄子场八角井旁。但见一条条金色鲤鱼穿石洞于水井和池塘之间游进游出,煞是可爱。阿斗急忙命太监们下井捕鱼。众太监脱靴挽裤,下到池里,扑腾了半日,居然一无所获,急煞了塘边的刘阿斗。突然,阿斗听得一声“好——!”,一条尺多长的大鲤鱼,随着一位白发老翁手中的钓竿甩动,划了一道弧线,飞出井来。阿斗一看,走上前想用银两换鱼,可是老翁却坚决不卖。太监们不肯罢休,就一窝蜂上前去抢,终于抢下来交给阿斗。鲤鱼到了阿斗手中,奋力摆尾,折腾不休,阿斗掌控不住,情急之下连人带鱼跌入池塘。鱼儿穿石洞进入八角井,渐渐溜之远去,阿斗恼羞成怒,和衣翻入井中,那鲤鱼却钻入海眼踪影不见了。阿斗被众太监拖出井来,忙乱中他的腰带却掉下来坠入了井底。回头欲找钓鱼老翁算帐,人早已无踪影,在刚才的坐钓之处留下一条白色绸巾,上书一首诗:

              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

              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

    阿斗一看,气得脸色铁青,将绸巾团成一团甩进井中,岂料却堵住了海眼,井水也从此变浑变苦,再无从前的清冽甘甜。此后,人们遂将甄子场改名为“落带镇”,以后逐渐演变成了“洛带镇”。

    这当然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无可考证,但在当地的客家人中却颇为流行。查阅地方资料,十之八九也都是这么解释的。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却赋予了深刻的含义,所以当地客家人宁愿相信它是真的。

    其实还有两种说法:一说镇旁有一洛水环绕,形如玉带,故名“洛带”;一说镇上的老街蜿蜒一公里,状如玉带自天飘落,故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这些说法,都不牵强,也都讲得通。

    洛带古镇老街分上下街、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为代表,上街、下街为中轴,巷为枝桠,加上原来的栅子栅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防御系统,具有典型的客家风范。

    一条极具明清风格的青石板大街。这就是古镇的上下街。镇子上几个有名的会馆,比如“湖广会馆”、“广东会馆”都在这条街道上;“江西会馆”和“川北会馆”虽然不在主街上,可也不远,穿过小巷过去游览,非常方便。

    顺着小镇凸凹不平、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街,走进那木门、木窗、木柱、木梁的古老吊脚楼之间,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客家风情,令人不知不觉陶醉其中。闻着空气中漂荡的叶子烟味,注意力却完全被那独特的客家建筑所吸引,奇妙的时空变化,仿佛把人又带回到了那古老的、遥远的年代。

    洛带古镇的建筑以明末清初的风格为主,透露着一股强烈的客家文化气息和古朴的历史风韵。这些建筑,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大致分为祖屋、会馆和宗祠。祖屋多为四合院式。这里的四合院与北京的四合院有很大的不同:北京有不少占地很大的四合院,称之为“大宅门”的复式四合院,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也有很多,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等等;而这里的四合院多为单式的四合院,占地不大,结构也相对简单,显得紧凑,小巧玲珑。院内也大多为“二堂屋”结构,门外是小晒坝,门内是小天井,天井上方正中为堂屋。屋脊有“中花”和“鳌尖”作装饰,屋顶多以小青瓦和茅草覆盖,屋前大多有荷塘,屋内冬暖夏凉,体现了客家民居讲求通风和采光的科学性和宜居性。

   “天井”式建筑是四川民居的一大特色。所谓“天井”,其实就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积较小。四川盆地多山地丘陵,云重多雨而潮湿,地窄人稠,民居密集而多楼房,布局又紧凑,所以必须重视通风和防潮,还得注意防火。天井民居的基本单元是以横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照射较少,狭高的天井就起着拔风的作用。正房即堂屋面朝天井,完全开敞,可见天日阳光。各屋都向天井排水,风水学说中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外围耸起马头山墙,又叫封火山墙,万一一家着火,可以防止火势蔓延殃及街邻。

    洛带镇的古典建筑中,会馆是独具特色的。甚至可以冒昧地说,洛带的古韵,更多的是从那几座古风依旧的客家会馆中闪烁出来的。会馆是旧时中国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最早的会馆是在京城产生的,是京城的官吏为家乡来京考试的举子和在京的候任官员而设的馆舍。后来又出现了行业会馆,再后来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全国一些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品市场繁荣的城镇也建起同乡或同业会馆。

    据《威远县志》所载:“清初各地移民来填川者,暨本省遗民,互以乡谊连名建庙,供以故地名神,以资会合者,称为会馆。”由此可见,洛带镇的会馆属于早期移民的同乡会馆,我们暂且称之为“移民会馆”。移民会馆的功能,按史籍记载不外乎“迎麻神、聚嘉会、襄义举、笃乡情”。是不同地区的不同族群在一个新环境里的精神归依之地,是谋求公益的组织,又是同乡集会议事、宴客娱乐的场所。尤其是当年十多个省份的移民如潮水般涌入四川盆地,会馆就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了。

这些个会馆,都是洛带先民昔日落户洛带的标志与见证。不但反映出了移民时期族群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独立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族群的建筑传统与生活风貌。

    湖广会馆是坐北朝南的一座豪华建筑,“一主二副”的青砖大门楼十分扯眼。上面有三个金字匾书“禹王宫”,是因为里面供奉着大禹。正门楣上才是“湖广会馆”四个大字。据载:湖广会馆最早是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捐资修建,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了。

    会馆里的建筑依中轴线对称排列。进门的头顶就是戏楼,两边是带走廊的厢房。朱红的门墙,镂空的窗户,走廊里每隔不远挂一盏大红灯笼,颇有一番明清的古韵。除了设计精美,结构奇巧的建筑外,还供有大小不等、仪态各异的观音塑像多尊,无不维妙维俏,其中尤以一尊卧式巨型睡佛观音甚为罕见。殿廊上的彩绘观音故事壁画也独具风格,引人入胜。

    说它“设计精美,结构奇巧”,举个例子:一般的四合院为了避免院内雨天积水,天井下面都设有下水道——过去叫“阴沟”。而湖广会馆的天井却没有下水道。虽然如此,无论下多大的雨,即使街上已是洪水漫涨,其院内也不会积水。这一大奇迹,被神传为大禹保佑之故——当然不可信。不过许多人还是不明究理。

    江西会馆又名”万寿宫“,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由江西籍客家筹资兴建。也是一座四合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由乐楼、左右厢房、院坝、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整体感觉非常严谨,空间安排合理,尤其是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伸出的一个小戏台,其构思之独特,颇具匠心,在四川的各家会馆中所未曾见过。现在,江西会馆已经成了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和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的研究基地。尽管如此,会馆还是会馆,四合院里精巧的建筑经过合理的布局形成的美,依然如故。

    我喜欢这种渗透了古韵的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甚至它的一草一木,都能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让人陶醉其中,无所顾忌而又不事张扬。

    广东会馆坐北朝南,可是大门却开在北边,恐怕是为了从大街上进出方便的原因吧。会馆大门没有湖广会馆那么排场,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楼而已,但门楼下面的装饰丝毫不失应有的华丽与庄重。大红的灯笼,书法苍劲雄奇的匾额,雕刻精美的看门石兽,显示着威严……。资料记载:广东会馆原名“华南宫”,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占地面积3044平方米,是目前四川境内保存最完好和面积最大的一处客家会馆。

    进了馆门,是一段两侧有高拱曲起的封火墙的狭窄胡同。顺着胡同往里走,才是广东会馆的院子,院子里可以停汽车,可见还有一个比北大门还要宽大的入口。站在院中央四下一望:南面是一个两层戏台,飞檐翘角,很是壮观;西面是餐厅和货店,利利落落、清清爽爽。东面是带走廊的一排两层楼阁,北面才是主体建筑。

    进到屋内才发现,会馆的主体是殿堂式建筑,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其中后殿为二楼一底的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屋顶盖以黄色的琉璃筒瓦,两则高拱曲起的封火墙凌空欲飞,给人一种气势恢宏、古朴庄严之感。据说这里的封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也是绝无仅有。

    会馆内还保留有当代蜀中客家人的书画作品和石刻楹联多幅。楹联的联文取义和书法镌刻堪称上乘。楹联中,既有对前人艰苦创业的缅怀,又有对故乡山水的悠悠思恋。有一副讲述客家历史变迁的联文,下联是:“华简俱成桑梓地,乡音无改,新增天府冠裳”。“乡音无改”指客家人后代仍操岭南方言,但也穿着“天府冠裳”,引以为自豪,更是把洛带当成自己的“桑梓地”而回报以辛勤的劳动,创建新的家园。还有一联:“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遥递,归舟欲上粤王台”,则反映了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如今,广东会馆成立了蜀中首家“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要是收集客家人的生活、生产用品及文字资料,也不定期地举办有关客家人文的学术研讨会。

    还值得一提的是洛带镇的街头牌坊。

    牌坊又名牌楼,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有的是用来标榜功德,有的是用来彰显礼教。它既不同于民居,也不同于祠庙,而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洛带镇上就有这样一座四柱三间的牌坊,上书“落带镇”——不是洛带镇。牌坊形制古朴、别致,看上去典雅俊美。

    中国牌坊具有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千百年来,牌坊繁衍发展,遍及华夏。北京、山东、安徽、山西等地都有不少建筑考究、雕刻精美的牌坊。近些年来,中国牌坊还远涉重洋,屹立于异国他乡,被视为华夏文明的一个典型标志,成为代表古老中华文化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今天就说成都洛带镇的客家建筑风格和人文风貌,以后再说洛带客家人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饮食文化。抄一段《客家情歌》,以飨博友:

                  唱个情妹对情郎

        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

        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

        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

        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无妹唱唔成。

         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

        唱个麒麟对狮子,唱个情妹对情郎。

        唱歌不是比声音,总要唱来情义深;

        恋妹不是论人貌,总要两人心贴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游落带
会馆之乡 洛带古镇(旅游览胜)
在成都,看到比大鱼海棠里还美的土楼
今生我们要去的100个风情小镇~~(十四)
申玉琢 ▏洛带,西部的“客家方言岛”
西南客家第一镇洛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