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正定——隆兴寺
一直惦记着隆兴寺里的那四个力士的雕塑,想亲眼看一看,天天在老刘耳朵边叨唠。终于,为了完成我的愿望,决定全家开车去一趟。导航,在保定服务区吃了驴肉火烧,继续行进。开车三百多公里,全程将近四个小时,终于到了。经过两个收费站,一共120大元。

这里先大致介绍下隆兴寺。
隆兴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北15公里的正定城内。始建于隋,名字叫龙藏寺。唐代改名为龙兴寺。北宋开宝二年(公园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兴寺铸造大悲菩萨金身,并盖大悲阁。开宝四年兴工,至开宝八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进行扩建,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成为”河朔名寺“。此后,元、明、清均有扩建和重修。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寺院达到鼎盛时期,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康熙五十二年时候(公园1713)赐名”隆兴寺“。


(图1)把车放在酒店,一路走一路找终于来到了隆兴寺。门票50、学生25。进了大门不远,迎面便是这个寺庙一座保存完整的宋代建筑。在它的门前,这座石香炉吸引了我。这是保存完好的极为少见的宋代石香炉。它由炉身和炉座两部分摞置而成。通高1.4米。炉身正面浮雕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他的周围是药师十二神将。


(图2)这些神将力士是我最感兴趣的。他们或手持宝杵或宝棒等兵器,姿态威武挺拔。乐的我转着圈拍了一遍。这种以佛教题材为雕饰的宋代石香炉能够保存至今,实在珍贵。


(图3)隐约地还能看到他们的脸,不像是我看到的很多很多的石刻,即使小小的脸,也都给凿
了去。


(图4)那座极为厚重感的被梁思成赞叹为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建筑没有拍。我总是拍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为了叙述的完整性也应该拍个大致的样子吧,这一点以后一定注意。这座建筑给人的大体感觉是两端下坠、中间高起。这幅图片便是这座寺庙内的壁画。


(图5)建筑内非常昏暗,古代的时候,里面一定供满了香火,不会是这样昏暗的感觉。佛的雕塑很威严。我是学壁画的,便周围一面面墙的看,是传统的立粉贴金单线平涂的方法。暗暗地光线和斑驳的画面真的很有历史感。


(图6)古代的寺庙画匠一定是个有庞大人群的好职业和苦职业。这样的壁画至少也要一两年。


(图7)壁画这种斑驳的感觉很有趣。


(图8)这幅画的是一个金刚。


(图9)捧剑黑脸金刚。


(图10)这种斑驳的画面反而感觉挺现代。


(图11)比较完整的一面侧墙。


(图12)托着玉面童子的鹰头力士。


(图13)转到大殿的后面,看到了这座奇美的到座观音。从侧面来看,很厚的高浮雕。


(图14)这座北壁整体被做成一座泥塑的五彩悬山,悬山中现存塑像共30余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观音菩萨像,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观音。将她视作佛教美学的代表作,是最美的观音。整座壁塑保存的较为完好。这座观音像也俗称“倒座观音”。称为”倒座“是因为观音菩萨有”众生普渡不完,誓不回头“的誓言,而普渡芸芸众生何时才有个头啊,故形成倒座观音的形象。


(图15)塑像上山的彩绘十分迷人,仔细看看,那种层层叠叠的画法,使之更有立体的感觉。


(图16)在层叠的山中,观音的形象突出而迷人,姿态舒适优雅,嫩白的藕臂环挎着高翘的二郎腿,眼神微微俯视着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我们看着她,她看着我们。网上的一句话说的好,恰与虔诚的礼佛者形成感情的交流。


(图17)观音像塑于北宋,在明朝嘉靖四十年(1563年)曾经过修补。这座大殿称作摩尼殿。


(图18)等游人全都退去,我站的远些再看这壁悬塑。古人真是聪明绝顶,竟然用这种艺术手法来塑造这样场景,一团团泥经过塑造和彩绘,显得这样的玲珑剔透,人们仰视着迷人的山和山中闲坐的美妙观音,却不敢直视她的眼。


(图19)专门出来拍了下这座大殿,因为这就是大悲阁,里面有我朝思暮想的那几尊托举力士。


(图20)在这座著名的中国最高的铜铸大佛千手观音脚下的青石须弥座下,所有的雕刻都是宋代原物,非常的精美。在须弥座两个拐角和关键承重处,五驱力士均匀地排列须弥座下正面的束腰处,均高0.64米,高浮雕。你看他,张着大嘴双手按跨,鼓足力气,奋力扛着石座,光滑的青石被人摸得很亮,闪着高光。


(图21)这是最左侧的一个侧身托举力士,是我最喜欢的一尊。他头梳发髻,身上的肌肉简洁而夸张,浑身肌肉隆起,强健有力。


(图22)这尊青石力士,他的每个角度和局部都非常的好看非常的美,所以咔咔咔拍了好多张。


(图23)由于他在须弥座的最左边,人们都喜欢去摸一下这尊塑像,包浆了一样显得油光闪亮非常突出。这里想说一句,这样的雕塑应该让大家来摸一下,这样雕塑更美也会保存的更完好。


(图24)这是须弥座右边的第二尊,是一个朴实的大力士。胸前的梅花胸和梅花肚,是唐宋力士所常见的表象手法。


(图25)最中间的一个力士,由于前面放了一个很大的供台,看不到他的全身。这是五驱力士中唯一一尊用汉白玉雕制成,其它都是青石。这尊力士做的也很好,但是没人抚摸他,浑身都是尘土,也没有漂亮的高光亮点。


(图26)这是最右侧的一尊力士,他浓眉大眼,如同猛张飞。


(图27)壮硕的身体被巨大的须弥座压着,靠着他们的力量,支撑了几千年。


(图28)真美,材料像是铁铸的一样。负重的形象和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力与美的代表。


(图29)除了托举力士外,侧面还间隔有雕花的石柱。


(图30)这是须弥座最下的一层,有几个圆中窗雕刻的奏乐仕女。整座须弥座高2.5米,由双层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角组成,一共七层。这组图案就是圭角上的吧。


(图31)弹琴仕女。


(图32)托举石兽。


(图33)看完了那些力士,长舒了口气。大殿的外面绿意盎然,散落的建筑残件都被安置在草丛里。


(图34)院子里散落的建筑石材,也有一个托举的小力士。


(图35)金代广惠大师舍利经幢。由基座、幢身、幢顶组成。现在幢顶已经缺失,残高5.02米。从标牌上看,广惠大师是金代的一位高僧,曾任隆兴寺的主持和河北西路真定府都僧录。这个经幢很特别,环石柱涌出的半身石兽和上面的一圈力士,都是我喜欢的。力士的风化虽然已经很严重,但他们的姿态还是那么的雄健。


(图36)另一个经幢的下端。仍能隐约地看到小小的托举力士。


(图37)忽然看到了一大群无头佛像。台子上高高的那个,竟是元氏开业寺北朝时期的遗物。1965年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移放置在隆兴寺。那两边的小僧是明代的。


(图38)须弥座上的浅浮雕真是不错。


  (图39)隆兴寺有几个非常著名的石碑。这一座没注意看。这个艺术家庭的理科生,从小时候起就常带他看各处的遗址和博物馆。


(图40)遗址上的石柱杵。


(图41)上面的青苔绿意盎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隆兴寺笔记|经幢磨灭,谁为迷途解苦空。
正定隆兴寺梦堂和尚塔幢
追踪⑧:终结篇之一|重大发现——南宋佛塔上竟然刻有泉州小矮人的雕像!|乡音|178期
义县奉国寺(下)
河北正定隆兴寺宋代石须弥座(原)
河北正定:隆兴寺龙腾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