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岷山是华夏文明源之一

(七)

               ——从二处史前遗址发现所想到的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四川。

   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物产丰富,史称“天府之国”

   华人全世界都有,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寻根问祖。殊不知全世界华人的祖先却在四川,华夏文明之源亦在四川。

   512大地震向全世界华人昭示:华夏子孙们啊,你们的根在这里——汶川!世界被震撼了!华人被震撼了!对华夏上古史孜孜不倦求索的我们,更是深深地被震撼了!

   肩负着对祖先的嘱托,虽然我们很渺小,很微弱,犹如一粒沙,一颗小草,却再也无法沉寂,义无反顾地振臂高呼:有识之士们,伸出我们的手,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把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满镌着历史精神的瑰宝向世人昭示。让我们穿越时空,推开那扇厚重的历史大门,与列祖列宗对话。

   汶川大地震后的2009年4月,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三组,“布瓦黄泥碉及民居村寨”田野考古调查及勘探工作队在入驻布瓦村开展系列田野考古工作时,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布瓦遗址。

   据介绍,布瓦遗址地处岷江西岸,杂谷脑河东北岸的四级阶地之上,海拔高度2100米,遗址分布面积约五万平方米。保存较好的中心面积近一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在此处发现大量陶片,石器等遗物。经过初期判断,布瓦遗址文化很可能就是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渊源。

   在学术界普遍存在一种说法,上古时期西南地区的大部分民族都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包括四川甘孜、阿坝、青海和西藏)。

   2009年7月,在成都平原什邡市城南新区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近千件文物残片,其中主要是陶器残片。较珍贵的是两件石斧、两件石锛和一件石砺,还有如算盘珠大小的陶制纺轮。

   随后在有关部门及专家参加的媒体见面会上宣布:该处遗址为新石器遗址,距今约五千年。是目前川西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之一。这次的遗址处于川北岷江上游地区,是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在这里发现了最早的文化层。这个遗址的发现将对三星堆一期文化来源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专家们表示,由于什邡地处川西高原和平原的交汇处,代表着蜀文化从川西高原迁徙和传递的节点和线索。

   距今约五千年,这意味着什么?思索下来我们认为:夏文化距今四千零七十年,五千年就是说该文化距夏建立约有900多年。而这900多年,黄帝时代、颛顼时代、帝喾时代、尧舜时代,就算各100年,那么黄帝时代前还有500年。那又是一个什么时代呢?有可能就应该是伏羲时代了。

   史学界及考古界专家们认为,仰韶文化为华夏文化之源,而把在四川的上古遗址定为“蜀文化“。我们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做这样的认定有失偏颇。

   综合中国大地上所发现的文化遗址来看,都佐证了只有四川,才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且岷山则是文明之源。人类的迁徙活动,是从高山到平原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专家测算,大约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第四季冰川急剧消融,引起全球海平面上涨,大约高于如今海平面300-400英尺。在这个时期,地质灾害频繁,地球板块运动剧烈,火山大量喷发,真是洪水滔天哪!随着洪水的消退,生活在四川岷山地区的华夏祖先:燧人氏族群(以鸟为图腾)、华人氏族群(以花为图腾)、蜀山氏族群(以眼睛为图腾),沿着岷江峡谷逐步向下迁徙。历经大约五千多年沧桑岁月的洗礼,到了川西平原。从渔猎时代步入到农耕文明,在四川成都平原建立了他们的理想王国。

   然而在距今约六千年时,又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形成岷江、涪江、嘉陵江的堰塞湖堵塞溃发大水,淹没了他们的家园,迫使燧人氏族群向北迁徙到了陇南天水地区。随后华人氏族群也迁徙到此地,而蜀山氏族群向南迁徙到了瓦屋山地区。迁徙到陇南天水地区的燧人氏族群和华人氏族群通过联盟和联姻形成了新的部族,即华胥(燧)氏部族。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先祖。华胥(燧)氏部族在天水地区大约生活了近两千年,这个部族孕育出了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氏。

   伏羲氏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立了“阴阳”和“先天八卦”学说,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为了氏族的发展,炎帝部族从天水向中原开拓迁徙,从而创造出了辉煌的仰韶文化。

   在炎帝向中原迁徙后,由于洪水的消退,伏羲部族和黄帝部族返回四川,在成都平原祖居地发展,建立了“华阳国”。地域大致包括今陕西、甘肃二省,秦岭山脉以南的地区及四川、贵州、云南(澜沧江以东)三省和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广西西北部。这个时期大约为公元前2470年。

   其后,黄帝部族在成都平原创造了辉煌的“三星堆”文明。黄帝妻嫘祖为正妃并育有二子。大儿子青阳成年后到嘉陵江地区戊北边疆,二儿子昌意成年后到若水(今萦经)同蜀山氏通婚,戊守南疆。昌意生的儿子高阳(颛顼)幼时则随伯父青阳学习政事。

   黄帝安排好了两个嫡子后,即率部族精锐,翻越秦岭问鼎中原。在河北逐鹿击败炎帝,杀了东夷首领蚩尤,将蚩尤所辖东夷之疆封给了大儿子青阳,为少昊金天氏。

   少昊离开成都平原,奉黄帝之命将四川成都平原的都城移交给昌意的另外一个儿子,即高阳(颛顼)的同父异母兄弟蚕丛王。此即史书《华阳国志蜀志》“封其之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

   被黄帝击败的炎帝即蚩尤部族三苗九黎,离开中原,退居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在那里形成了后炎帝文化。

   史书《蜀王本纪》载:“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开明。是时,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自开明已上至蚕丛,凡四千岁。故曰兆基于上代也”。“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人皇,即伏羲氏也!

   我们查阅多种史料及国家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的器物进行长年的研究,古蜀国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宗教实体,从华夏先祖起始,与夏商周并存,从开明王朝以上历经四千年,说明它是华夏民族的“祖庭”,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这一特殊地位,从上古一直延续到开明王朝第十二位王以后,即公元前316年,才被战国时期的秦所灭亡。

   我们试用列表,阐述以上历程。





   下面我们再展示一件民间藏品。此器物材质为黑色蛇纹石玉料,分四节组合连接。收藏此器物的藏友称其为“图腾柱”。

此器物包括有多钟内涵的文化元素。如龙凤、玉璋、纵目面具、奶拿、持璋及舞蹈祭祀、太阳轮等祭祀图案。以浮雕、镂雕的精湛工艺,立体的展示出古蜀人天地人神万物合一、和谐共存的精神信仰与世界观。

   这样解释是不错的,但只说出了该器物的表象及艺术性。我们感觉到还应该增加以下描述:

   第一节:上为一鸟(凤),鸟(凤)足缠绕一条龙。此乃华夏先祖燧人氏与伏羲氏之图腾,站在器物的最顶端,以示尊贵无比。

   第二节:上为四把玉牙璋,以祭祀先祖。中为纵目蚕丛王,下面一男性手捧造型夸张的生殖器,一女手捧双乳,此乃象征阴阳。整节意为蚕丛继承阴阳学说,对先祖祭祀,要后世传承的理念。

   第三节:上为手持玉牙璋的柏灌王正在祭祀;中为鱼凫王手持鸟头玉牙璋祭祀;下为杜宇王作跪式双手向天祭祀。

   第四节:上以开明兽作分隔,中以8个玉璧示天,意欲先天八卦;下以12个玉琮示地,玉琮上浮雕五行轮回,表示阴阳,八卦已发展到更深的层次,时代已进入到五行学说与天干地支,对宇宙万物有了更高的认识。

   从整体构思来看,祖先们制作的这件器物,用述实的手法,记录了从燧人氏、伏羲氏到杜宇王朝的一段鲜活历史进程。我们推测,它的制作年代不会晚于开明时期。其沧桑古朴,精湛绝伦的制作方法,让我们既震撼又为先祖们以物述事的巧妙手法叫绝。

   以下为该器物的正反面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传说中的牛逼人物都来自甘肃
世人为什么只记得“华夏”,却忘记了“东夷”,它才是文明中心
实锤,三星堆就是华夏先祖伏羲女娲部族之所...
轩辕黄帝故里究竟在哪里
端午节始源新解 – 国学网
比三星堆更震撼的古蜀早期文化可能改写世界文明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