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低估了任正非的“智慧”

华为CEO任正非在去年10月华为内部年度干部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的演讲。时隔2个多月后,演讲内容在2013年年末被整理出来发布在华为公司的员工内部网站,并由此被广泛转载于各媒体间。我也在此前总结和简要评述演讲中的精华,发表《任正非:别那么互联网冲动》,并全文转载了这篇演讲。

任正非这篇本意劝说大家在热闹的互联网时代能够冷静思考的讲话引起各方热议,并由此得到结论:“任总老矣,华为危矣”,“华为正浑然不觉地走向‘必然死亡’”——对华为“无视”颠覆式创新痛批不已。

我无意陷入口舌,对华为有一天“必然死亡”的结论也毫不怀疑——任正非早就说过20年后的华为走向“坟墓”,但议论中对华为“必然死亡”的论证,以及华为该由一家2B公司转型为2C公司的建议并不赞同。在此分享几点个人看法:

一、 遭遇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思维,任正非该危言耸听吗?

毋庸置疑,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思维不仅对创业者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样也“冲击”着传统制造业大公司员工和管理者的心。在讲话中,任正非提到董事会成员在《炮轰华为》,中高层发表了“厚厚一大摞”《我眼中的管理问题》。正是在这种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极其躁动的思维影响下,任正非才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内部会议场合,发表这么一个“稳定军心”的讲话。

请注意,《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原本并不是任正非专门对外发布的一篇文章,而是一个针对内部中、高管理者的演讲。在拥有15万员工的华为,作为中坚力量的中、高管理者的“军心”对于华为长期、稳定发展有多么重要可想而知,而任正非身为华为灵魂级人物该对大家说些什么,将直接影响华为员工的士气和未来行动的方向。

假设任正非换一种方式——他在会议上不断鼓吹特斯拉、谷歌、苹果的颠覆式创新,同时危言耸听地鼓动所有人不顾一切地搞颠覆式创新和学互联网思维,那将产生怎样的后果?毫无疑问,华为的生命线、“传统”的主营业务——运营商业务将被“冷落”。与此同时,华为已经完全准备好彻底转向消费者和企业业务了吗?恐怕没有。

在我看来,任正非的讲话恰恰体现了其沉着冷静的大企业管理者的风度。他在“躁动”的外部环境下,强调了“聚焦”策略,并鼓励大家抵制诱惑。“不要为互联网的成功所冲动,我们也是互联网公司,是为互联网传递数据流量的管道做铁皮。”“别光羡慕别人的风光,别那么互联网冲动。”

二、 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时代,华为在“思变”吗?

尽管任正非让大家在互联网时代保持冷静的头脑,但并不意味着华为领导层“无视”创新和互联网思维。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nomonics)去年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制造业转型的调研报告指出,超过三分之二 (68%) 的制造业企业预计会在未来三年中经历重大的业务流程转型。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领导者,问题的关键在于,任正非带领的15万人是躺在“行业领导者”的位置上睡觉,用已有的业绩蒙住自己眼睛,还是在积极“思变”?

几年前,华为开始了由较为单一的运营商业务向运营商、消费者终端和企业业务三大领域的变革。据华为此前透露的规划,在2013至2017的五年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其中,运营商业务占华为总收入占比将从2012年的73%下降到2017年的60%;企业业务占华为收入占比将从2012年的5%增长到15%;消费者业务收入占比将从2012年的22%增长到25%。如果按照10%的年增长率,2017年华为终端和企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400亿人民币——中国制造业企业中销售收入过千亿的公司屈指可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研发》张利华:15年前提议做华为手机,任正非曾大怒拍桌子
任正非:逼自己改进 学“乌龟精神”
任正非的四把榔头
四年再造一个华为,华为手机成功解码
任正非:战略就是活着
华为:荣耀成功不仅是模仿小米 未来将矫正小米模式|华为|进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