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书合一 独标高旌——略论吴丈蜀先生的诗书艺术

吴丈蜀先生书法的阶段性特点

“风格即人”,每个书法家的艺术风格都有从一个不成熟到成熟的形成过程。有的人成熟得快,有的人成熟得慢,有的人穷毕生之精力也成熟不了自己的书法面目。书法个性风格的显现,是具有个性特点的物质条件的运用和属于自己的难以更移的性情、气质、学养的展露。这种运用和展露,能突破古人的藩篱和突破时风的审美心理,就能使书法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效果和审美价值。但书法的个性风格,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的审美意识追求等等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书法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个性风格,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出现交集,不太明显罢了。

吴丈蜀先生的书法,以行书行世,风格成熟比较早,随其人生经历的丰富、性格特点的固化和书法审美追求的升华,在笔画的粗细、用笔的疾徐、结体的长方、字形的肥瘦等方面,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趋同”的特点。

吴丈蜀先生少年时,常看见父亲用毛笔开处方,便喜欢用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父亲见状,就把字写成中楷教他辨识摹写,并告诫说:“写字一定要规规矩矩,字形要端正匀称,每一行笔都要有起有收,不可草率。”那时,背诗、识字、写字成了先生的日课,也成了他学习书法的起点。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中虽然设有习字课,却是学生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但先生在小学、中学,对写字仍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或临帖背帖,或默记心识自觉好的匾牌字。

25岁,在四川灌县举办第一次个人书法展,因时代久远,无法找到先生展览的墨迹。抗日战争时期,先生能办个人书法展,想必他的字在当时已具一定的功力,不然,是不会轻率示人的。尔后,在成都私淑书法家谢无量先生,并在蓉、沪、港与前辈书法家沈尹默、白蕉、马公愚、潘伯鹰等一起卖文鬻字,名重当时。1947年上海《中国生活》画报第10期专版介绍先生的书法艺术,这样评价道:“(吴丈蜀)于书法一道,特具天才,举凡历代碑帖及现代名家墨法,观摩殆遍,类能融会贯通,结构于胸腹之中;故平居虽绝少临摹,而挥毫落墨,雄劲秀实,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此时,先生不到而立之年,该画报能如此评价先生的书法艺术,足见先生大器早成,是一位极具书法禀赋的天之骄子。

1957年,先生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直到1978年,才为他平反昭雪。22年间,先生几乎辍笔,虽然这棵植根于心灵的书法之树,被大风大雨摧折了枝叶,但仍有其“不死的根”,等待阳光雨露的滋润。这一时期,我们几乎看不到先生的墨迹,但先生在四十年代奠定的比较稳定的书法风格,没有“失忆”,仍有其雄劲秀实之姿,简远散淡之态。199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丈蜀书法辑》在卷首收录了先生1962年为张简写的一件条幅,先生赠字一般写自作诗词,但这件条幅写的是北宋范仲淹的词《渔家傲》。之所以如此,先生说:“我本来习惯上在作书法应酬时都书写自作的诗词,这次却不敢妄为,以免引起不愉快事情发生。”先生这幅字是他43岁写的,“用的是一管羊毫笔”,“不少人、特别是青年对这幅字颇为欣赏”(吴丈蜀语)。这幅字点画遒劲俊秀,奇中寓正,错落有致,爽爽一种风神,既有谢无量的遗韵,又有食古而化的自家风貌。窥一斑可见全豹,这幅字可以说是先生荒野的沙漠之中的一棵参天大树。

1978年—1993年(60岁—74岁)这16年,是吴丈蜀先生一生坚冰融化、获得第二次生命的16年,也是先生诗书并茂、最璀璨耀眼的16年。这一时期,先生不仅著述颇丰,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而且创作了大量极具风貌的书法作品。1982年写的《兰亭序》,1988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手书100首自作诗词编成的《吴丈蜀书法集》,1988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丈蜀书法辑》1990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0年间出版了3 本书法作品集,在那个出版图书讲求经济效益的年代,可见出版社是觅到了知音,独具慧眼的。先生的书法尤为日本书法界称道,东京大型书法理论刊物《书道艺术》1986年第四期辟专栏介绍,称其为“文人书道大家”。

吴丈蜀先生的书法风格形成是比较早的,笔者前面已述。这一时期,先生的书法已形成了突出的“童体”风格。总的来说:坚质浩气,古拙峻峭,高韵深情。不过,这一时期前后的书法风格略有不同,前期承续了之前的清雅简远,萧散朴茂的书法特点,后期书法线条“如折钗股”,圆劲凝重,且因其手颤抖,更显苍茫古拙;结构奇中寓正,婀娜多姿;通篇浑然天成,浓郁的“书卷气”跃然纸上。可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但总的气格是统一的,一看便知是吴丈蜀先生的“童体”。

1993年1月,吴丈蜀先生严正宣布退出书法界后,几乎不参与书法界的活动,但他对书法的热情未曾减退,直到生命燃尽的一刻。这一时期,先生并没有因手颤抖的厉害,使其书法逊色,反而其书更加古拙,更加老辣,更加厚重。


(责编:周倩文、周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时期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观念
大有名堂 | 李林 — 翰墨贺岁 迎春接福 专场
罕见启功32岁小楷作品,这是“启功体”了吗?专家提出疑问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何应辉 书法之二
魏开功庚子初春诗书集:问苍天,春风度否,几时瘴尽云散?
李大广先生书法评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