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大千——最会"造假"的艺术家

翻一翻中国近代的艺术家,蓄胡子者不在少数……

但要看谁的胡子更多,行走的时候更飘逸,那只能是张大千了,毕竟人家从20多岁就开始留了…

张大千(1899-1983)


【青年盛名 仿画如真】


张大千的本名并没有这么“道骨仙风”,“大千”是当年只有19岁的“张正权”因未婚妻去世,到松江禅定寺出家的那几天,住持赐的法号。尽管三月后便还了俗,但“大千”这个名号却伴随了他的一生。


1899年,张大千出生在四川内江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7岁时东渡日本学习染织。两年后回到上海,拜名书法家曾熙为师学习书法。在学习书法之余,他还自学了绘画,私下用了不少功夫来临摹大师的作品。因为擅长模仿清代石涛的山水画,张大千在年轻时就在艺术圈创出了不小的名气。

石涛真迹(左)张大千仿本(右)


张大千的勤奋是出了名的。为了学习传统画法,他以摹古入手,逐一研究名家的作品,临摹梁楷、八大山人、石涛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画家叶浅予曾说过:张大千是所有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他把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

据说一次陈半丁(著名收藏家)邀请张大千欣赏自己刚寻到的一册石涛画页,而大千看了之后却大笑了起来,“这画册我知道啊!”随后竟然还说出册子里每一页都画了什么。陈半丁不解地问:“莫非你也收藏过这套册页?”,张大千大笑说,“这就是我画的!”然后他当场拿起纸笔,给众宾客画了一幅石涛的画,在场的人围成一圈,试图找出他仿得不像的破绽,最终都不得不拜服于大千的高超技艺。


钟爱石涛的上海“地皮大王”石霖生也上过张大千的当。在他生前,只要在市面上流出石涛的画作,他都不惜重金买下,还常常给自己的朋友们看。直到他去世后,张大千才对他的子女说“霖生啊,他收藏的上百幅石涛,十有七八都是我画的”。不仅瞒过了收藏家,张大千的许多“石涛作品”还让海外的很多博物馆和收藏机构也“看走眼“,直到今天,连大英博物馆中都藏有大千的仿画。

张大千《仿陈汝循花卉卷》1933年

张大千《风荷图》1944年

张大千《红叶白鸠 镜心》1945年


【敦煌苦修 终成大师】


人们只看到了张大千的成功,而没看到他的努力。年轻时经过十几年对明清绘画的刻苦钻研后,42岁的张大千开始上溯研究隋唐的画作,他计划去敦煌莫高窟待三个月,临摹魏唐以来画师的丹青真迹。当时入敦煌的道路还是一片荒芜,来往不易,想在大漠长住更是难上加难,1941年6月,带着变卖收藏换来的钱,张大千凑齐资金,他终于如愿以偿的踏进了敦煌莫高窟。谁知原定的三个月的行程,一待就是三年。

张大千临摹《释迦说法图》

张大千临摹

《摩诃萨陀王子舍身饲虎图》


莫高窟里光线暗淡、空气滞闷,大千雇人举着马灯,每日临摹。石窟深处里更是阴冷潮湿,夏天要穿棉衣,冬天则滴水成冰。高处壁画得搭梯才能看清,离地面很近的壁画只能趴着画,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却在敦煌整整画了三年,妻子和助理都因为受不了艰难的环境,纷纷回去,只留下张大千一个人在冰冷的洞窟中,与上百年前的壁画、手边马灯为伴。


回忆起当时艰苦的日子,大千也是感慨万千:“一头青丝进敦煌,满面沧桑回四川”,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画画没秘诀,一是要有耐性,二是要有悟性”。

张大千临摹《天女散花》

张大千《敦煌飞天》


三年饱受这千年艺术熏陶之后,张大千的画风大变,画出的作品不再是单单模仿大师的风格了事,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色彩极度绚丽,线条刚健有力,古风浓厚,笔墨淋漓。


张大千《水月观音》1943年

张大千《多子图》1945年

张大千《水殿暗香 镜心》 1950年


【漂泊海外 客居他乡】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后,许多文化界的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都因政治环境的改变,而面临着是否留在祖国的两难抉择。12月6日,张大千也离开了中国,开始了在全世界风光“流浪”的日子。无论是在哪个国家举办个展,他的笔下依旧是故乡的山水,人却再没有回到故乡。


面对全世界的艺术媒体,张大千永远只穿中式长袍,讲四川话。在客居巴西圣保罗时,思念家乡的他建造了一座“八德园“,一石一木都是中式的古韵。

五洲行遍尤寻甚,万里归迟总恋乡

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

——张大千



张大千《灵岩山色图》1981年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局部 1968年

1956年法国卢浮宫

“张大千近作展”作品


1956年,在巴黎卢浮宫展出的“张大千近作展”大获成功,“东方毕加索”之称被西方的媒体赠与了张大千。这倒让他心生了见见毕加索的念头。在一旁的夫人十分担心——毕加索是公认的大师,约见他有这么容易吗?如果二人真的见面了,却谈不和,会不会影响大千的声誉?


张大千他摸摸胡子笑答,“有什么关系嘛”。他想见毕加索的邀请发出后,同年7月,二人就在尼斯见了面,尽管语言不通,但二位东西大艺术家却在翻译的帮忙下,十分愉快的谈天。离别时,毕加索特地画了一幅《西班牙牧神像》送给张大千作为纪念。

1956年在毕加索尼斯别墅留影

毕加索1956年赠予张大千

《西班牙牧神像》


【泼墨?破墨!】


在国外声名日隆的同时,日以继日的作画让张大千的视力急速下降,1958年,他在画画时两眼昏花,手一抖将水墨泼在图画上,这随机的效果却激发了他的灵感,此后,他开始了自创的“泼墨风”, 许多人都称之谓“泼墨泼彩”,大千自己却说:

“是破墨,而非泼墨。元章(唐)衍王洽破墨为落茄,遂开云山一派,明清六百年来,未有越其藩篱者,良可叹息,予乃创意为此,虽复未能远迈元章,亦当抗手玄宰。”(翻译:是破了水墨画的规则,而不是随便泼一下,之前有个唐朝的元章已经做的不错了,我虽然超不过他,但我的也不差啊~)

张大千《爱痕湖》1968年

张大千《春山晓色》 1970年

张大千《泼彩朱荷》 1975年

【思乡心切 逝世中国台湾】


在将近80岁高龄的时候,大千的视力还未恢复,却听到了来自祖国的噩耗,他最喜欢的长子在政治动乱中卧轨自杀。文化大革命碾碎了他回到故乡的梦,在将近30年的宿客他乡后,1977年,他来到了中国台湾,原本以为会离故乡更近,谁知道却离得更远。对故乡的思念,让82岁高龄的张大千开始绘制巨幅的《庐山图》,这幅长10.8米,宽1.8米的绢画用了老人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他作画时经常口含心脏病药丸,忍住胸口一阵阵的疼痛,一笔一笔细致描绘出梦中故乡的峰峦。

《庐山图》局部1983年


1983年4月,就在《庐山图》展出的两个月后的一日,张大千正在书房为大陆的友人、弟子在画册上题词,在写到第十三册时,老人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张大千《鱼石图》 1980年

张大千《寿桃》 1982年


张大千虽然逝世,但他献给四川博物馆的125副临摹的敦煌壁画,对现代艺术家研究莫高窟壁画起到了极大的贡献; 并且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水墨画的风采;其独创的泼墨泼彩山水画,为国画开启了一个新篇章,就像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所说:

“张大千,无愧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这样的天才,500年只出一个
张大千的泼墨彩绘画赏析
张大千:把伪作画得比真迹还好
如何看懂传奇艺术大师张大千?| 少禾看展
张大千式的浪漫:争议人生中,丹青巨匠、美食家与名厨的完美结合
近现代中国画坛十大宗师——张大千传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