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是“拾掇日”
本帖最后由 凌波仙子 于 2011-2-12 10:03 编辑

今天是“拾掇日”
(论文体散文)

凌波仙子

一、引言

     1)写作缘起

    前几天发的“今天是人日”的帖子,引来了大家的广泛兴趣,跟帖颇多。同一个帖子,帖进大学同学录和高中同学录之后,也是引来热议!有多位同学都说: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这个节日。
    今天再发此帖,不算节日,算一种老家的习俗,看大家是否有印象。

    2)同一论题文献综述

    简单搜索,本论坛似未见到此类帖子。通过谷歌网页搜索,也仅见于两三篇散文中提到。但是,作为全面的分析介绍的,尚未发现。因此,本人觉得此论题有论述之必要。
   

二、“拾掇日”习俗

    1)具体活动

    今天正月初十。老辈子的人说:这一天是“拾掇日”,要把腊月二十几蒸的干粮(包括莲子、大饽饽、豆饽饽、肉包子等等)、年糕等食物吃掉,把蒸鱼、酥肉都吃干净。
    俗语说:
    拾掇日,拾掇日,
    饽饽糕,拾掇着吃!(押韵:一七辙)

    2)流行地域
    至少应该是牟平、文登、乳山等胶东一带,其他地区如淄博一带也许会有。其余有待补充。
        
       3)拾掇日之由来
        每到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后,胶东农家会进入年货的准备阶段,包括:蒸干粮(包括莲子、饽饽、枣饽饽、豆饽饽、包子、年糕等)、煎鱼、酥肉等。以备过年自用或者招待亲戚。由于缺少储藏设备,所以,蒸好的上述食品,都放在大缸里或者坛子里,盖严,才不会长霉菌(老家土话叫长癌,一直至今都错误地认为,人体长癌症,形态都跟饽饽上的霉菌类似)。但是,历经十几天的时间,再严实也还是会长霉菌。
     因此,在亲戚走动完毕之后,春耕也要逐渐开始了的时候,把所有的干粮吃光,也是很有道理的。

三、习俗的温馨

    记得、清楚地记得,25岁参加工作之前,所有的春节都是在老家度过的。每到正月初十,一大早,老母亲就会把所有的干粮都拾掇出来,重新(火藤,左右结构,念teng1)一遍,几乎全天都吃这些食物。老母亲通常也会念叨那句谚语。

    全家围在一起享用一天,这“年”就算过完了!看,前有团圆饭,后有拾掇日,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很圆满!!!不是吗?

    可是,那存放了十多天的食物,有的时候会很干硬,因此口感并不好。所以,难免会抱怨。这是母亲就会教训一声:“把你则色(挑剔的意思)的,不知道想吃什么了!”

     在习俗的影响下,我们从小知道了老祖先们留下的良好传统。

     在母亲的指教声中,我们学会了适应,学会了吃苦,学会了珍惜。

四、结语

    1)民间文化非常深厚,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2)生活处处皆学问。
    3)等将来有机会,申请国家研究基金,专门研究此课题。
    4)拟组建的研究团队如下:
       课题负责人:凌波仙子
       指导砖家:隋校长、正贤、大海深处、富山一鸣、谷雨、小麦等十五人。
       饮食指导专家:竹林
       财政负责:珠山   


附录:

引书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东腊月风情之包冻豆包
男人为什么要做新年第一顿饭——回顾消失于历史的吉林春节节俗
干 粮
拜年磕头趣事
老家过年习俗
「乡愁丰沛」年复一年味变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