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何不见了,他们去了哪里?
历史传奇
2022/01/13 17:04

“锦衣血屠九千万,只因此命奉皇天。”相信很多人都在演绎明朝历史的电视剧中看过这样的场景:一队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人在几个长官的带领下闯入官员或百姓的家里进行搜查。他们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锦衣卫中的人各个武功高强,他们有极高的权力,可以不奉诏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朝时期,锦衣卫的数量十分庞大,到了明朝末年还有15万人左右,总共存在了263年之久。因此,至今仍有很多人心存疑惑:为什么在清军入关后,15万的锦衣卫一夕之间消失不见,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呢?

我们先来说说这263年间锦衣卫都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地位是怎么演变的。

锦衣卫最初诞生,是朱元璋为收集情报而设立的,名为“拱卫司”。后来,随着朱元璋的需要,他便将其更名为“锦衣卫”。当时,锦衣卫的职责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保护皇上,第二点就是搜集情报,第三点就是典诏狱。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的作用逐渐向后两者偏移,成为了皇帝手中监察百官的利器。明朝初年,最有名的两件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锦衣卫就是负责人。

有了权力就有了野心,仗着朱元璋的庇护,锦衣卫们也开始滥用职权,制造了大量的冤案。得知此事后,朱元璋大怒,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时候废除了锦衣卫。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同样为了政治的需要,他又将锦衣卫建立了起来。不过,为了避免大量冤案的发生,朱棣还设立了东厂,用以分化锦衣卫的权力。简单来说,此时的锦衣卫虽然权力依旧很大,但已经不是皇帝的“第一亲卫”了,新生的东厂才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锦衣卫依然是大明王朝的“特色”,但是东厂则发展得更快,一步步成为了皇帝的心腹。

截止到万历年间,锦衣卫的光环早已不再,只能够依靠东厂而活,东厂对锦衣卫有着人事上的直接任免权。不过,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破船也有三斤钉。”虽然万历、崇祯年间,锦衣卫跌落低谷,但是其人数依然高达15万人。

可是,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这15万锦衣卫却没有一点存在感,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他们都去哪了呢?

一、投降清廷得封官

当时锦衣卫的首领叫指挥使,属于正三品,在朝廷中仅低于正二品的六部尚书。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叫骆养性,他官至正二品的左都督,等于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了。

骆养性在崇祯朝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弹劾出京督师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谎报大捷,将这位三朝元老给扳倒了。

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骆养性被农民军抓获,被追出赃银3万两。后来,多尔衮率领清军赶走李自成,进入北京,骆养性向清廷投降。多尔衮随即任命骆养性为天津总督。

在天津总督任上,骆养性为天津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他向清廷请求赦免明朝末年加派的各种税赋钱粮,只征收正额及火耗。多尔衮回复:“著严行禁革,如违禁加耗,即以犯赃论!”

后来,骆养性因擅自迎接南明弘光帝使臣左懋第,遭到革职处理。不过,清廷为表示安抚之意,给他加了太子太傅、左都督的虚职。顺治六年(1649年),骆养性在浙江去世。

二、效忠皇帝身赴死

锦衣卫的副职首领叫指挥同知,一般设置两人,属于从三品。李若琏是崇祯元年(1628年)的武进士,进入锦衣卫后任职指挥同知。他是锦衣卫里的一个异数。为啥呢?“长安士民畏厂卫如虎,见公执公秉正,颂声载道。”

李若琏曾经奉旨承办袁崇焕案,审讯一名被怀疑是袁崇焕奸细的木工。李若琏觉得大有蹊跷,因为以袁崇焕的权势,就算有二心,也不用找一个木匠做奸细呀?于是他反复审讯,木匠才说出实情:“捕营苦刑,叫如此说,不然驳回,当时夹死。我是山西人,在京作木匠,何曾到辽东?”

李若琏查实木匠的冤情,据实上报。可崇祯帝不信,命锦衣卫刘侨再审。刘侨审讯回来,汇报木匠的确是袁崇焕奸细。崇祯帝信以为真,将袁崇焕凌迟处死。李若琏因“失出降二级”。但他不以为然,笑着说:“吾不以人命博一官也。”

1644年,李自成大军猛攻北京,李若琏坚守崇文门,最终自尽殉国。他死前留下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三、创建南明尽余力

马吉翔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人的成名不是因为他有才,而是因为他会拍马屁,所以入选了“奸佞传”。

不过,马吉翔虽然是一个奸佞,但是也做到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骆养性投降之后,指挥同知李若琏又战死,群龙无首的锦衣卫四散而逃。此时,马吉翔便带着一支劲旅保护着明朝的宗室向南部迁移,之后,这群人便在南方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南明。

因为这件事情,便有人说:“永明之有吉翔,犹福王之有士英矣”,足见马吉翔在保护宗室方面尽心尽力。

当然,南明也没有存在多长时间,清廷入关之后,一切工作都已走上正轨,此时,他们便腾出手来收拾这股势力。

大致是在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一路南下,与南明展开了决战。最后,指挥使马吉翔在咒水之难中被杀,次年南明王朝覆灭,明朝锦衣卫二百多年的历史也从此宣告结束。

参考资料:《明史》《李锦衣若琏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祯上吊时,15万锦衣卫在干什么?怎么没出来救国?
明朝灭亡后,锦衣卫都去哪里了?
明朝锦衣卫的最后日子:组织一天之内毁灭,与永历帝一起被终结
历代锦衣卫指挥使看似位高权重, 但大多没有好下场, 最后一个悲壮
明朝最后一个特务头目,文人骂他是大奸臣,而他却英勇就义!
从监察机构到仪仗队!明朝锦衣卫到底经历了什么?网友:没有骨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