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语典故 九十

成语典故 九十
 

解 弦 更 张


 

 

“解弦更张”,比喻政治上的重大改革。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汉武帝曾向董仲舒征询对于国事的意见,董仲舒在答对中,曾说过这样的话。

董仲舒是汉初名儒,广川(今河北冀县一带)人。对于孔孟学说,很有研究,汉景帝因此封他为“博士”。《史记》和《汉书》都说他读书非常用功:“下帷讲诵”(放下帘幕,整天埋头在书房里学习),甚至“三年不窥园”(连书房附近的园圃,都两三年不去看一看)。形容专心好学、埋头钻研的一句成语“目不窥园”,就是从他的这个故事而来的。

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曾为“江都相”(江都,在今江苏扬州一带)。武帝因为董仲舒是著名的学者,对他更是特别尊重,常常请他对施政方针提出建议。董仲舒有一次曾说了以下的一些话:

    今汉继秦之后,——虽欲善治之,无可奈何。——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汉朝继秦而立,秦朝的旧制度都不适用了。

好比琴上的弦已经陈旧不堪、没法使音调和谐了;必须把它解下来(解弦),重绷新弦(更张),然后才可弹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必须改革,然后才能办得好事情。应当换弦而不换,虽然是第一流的音乐家也弹不出优美的音调来。应当改革而不改,虽然是最贤明的政治家也办不出令人满意的政绩来。——

“解弦更张”这句成语,就是从他这段话里来的。也叫“改弦更张”,例如《宋书*乐志》:“琴瑟殊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矧,况且。)”又叫“改弦易张”,例如《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不能拔进良材,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还可以说作“改弦易调”,例如《北史*梁彦光传》:“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也有人把“改弦”和“易辙”连接而成一句成语:“改弦易辙”。易辙,即改道,就是放弃老路、改走新道的意思。这几句成语的含义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战国时,秦国有一位将军,名叫甘茂,下蔡人。秦惠王因他为秦国立过战功,曾任命为“左丞相”。秦昭王时,应故获罪,便逃出秦国,投奔齐国。

《战国策*秦策》载:甘茂刚走出秦国东边国境上的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南),恰巧遇见苏代。苏代是洛阳人,这时正充当齐国使者来访问秦国。甘茂对苏代说:“你听说过江边姑娘生故事吗?”苏代说:“没有。你讲给我听听!”甘茂于是说道:

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天晚上,姑娘们都聚在一起做活计。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苦,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们讨厌她,说她爱占便宜,拒绝她参加。这位穷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到,把房间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到就能舒适地干活,这对于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关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听了她的话,觉得有理,便把她留下。

甘茂讲完了故事,接着说:“我现在离开秦国,准备到齐国去,愿意做些打扫房间、铺设坐席的工作,希望不要拒绝我!”苏代说:“好,我一定让齐国把你好好地留下来。”

苏代答应了甘茂的要求,设法向齐湣王竭力推荐,甘茂就被任命为齐国的“上卿”。

从别人那里分享方便或荣誉,后来就叫“借光”,和“叨光”的意思类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茂得罪了秦昭王,却能被齐王重用,苏代的策略功不可没!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秦帝国之崛起》之苏秦:身后留下多少成语典故和逸闻趣事
纪念苏秦逝世2300周年———苏秦成语典故(附:七律二首)
历史成语故事:贫女分光
远交近攻 ——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