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道归真—新年寄语》——宋迎春(太极平衡针传人)
​道法自然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品”。一个人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手里捧着满钵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宝贝,考虑问题的方向和角度与单纯做技术活计是不同的,一方面在术和技的层次信心百倍,可另一方面在传播这一块又胆颤心惊。古人云:“有道不传谓之失道,无道而传谓之灭道。”——只有载道之器,才可进行到针道的境界,如果说中医是中国的国粹,那么针灸是中医的灵魂,这是必须与先贤灵魂相契合的,所以我思忖这问题很久了。时值新年的开始,权当一种期望与寄托,先把针道层面的东西抛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学人的重视,在内心深处有所提高,而不至于亵渎这根针的造化。
        针道是调和阴阳,涵盖三才之理数,乃圣人治世之道,真人修真之径,合天地之理数,大道至简,大器载道,传承千古,非一时之技,非一人之悟,千年针道,千年传承,暗和天道。伏羲制针,法天象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古人心神敏锐,于毫巅间感受天地的生机,顺应气的自然规律以调和五脏六腑,故能达到治病和养生的作用。上古之人之所以能有如此敏锐的心神,因其心中物我无别,与天地浑然一体而相通,也可称之为“齐物”或“与天地之精神相往来。”这是华夏至深的智慧,也是至璞的本初,更是我们文明的标志。
        现代人和古人的认知不一样,古人尊天道礼法,合阴阳五行八卦之理数,内修外证,形成了天人合一观,才创造出华夏悠久璀璨的文明。而现代人基本脱离了天人合一的道统认知,退而为针术、针技,达不到针艺,更谈不上针道,所以现代的传播,大多是针术和针技的范畴。
        古时用针的人,面对危急,从容而肃穆,执中而致远,用针诠灵兰之言,触摸天地、化物澄心。所以,在过去,针是道器,受人敬畏的。渐之近代,国运衰伤,皇皇国粹尽造残殃。如今,欣逢盛世,日月重光,传统文化之精髓依然如血液般在国人的身体中流转,针灸依然在国人的心头萦绕着千丝万缕的情结。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从针术上升到针艺,回归到针道。
        针道承圣人薪传于法脉而合于至道。智德先师有云:
      阴阳妙理针参玄,恒心入道了空禅。
      体内乾坤探真精,回皈自性登九天。
        ——针道乃“从天地真机”、“应人体真气”之升降、沉浮,远物来集,调五脏六腑以“致中和”。其乃内通外化之学,为者多为清正平和之辈,飘然脱尘之士,非以“誓救含灵之苦”为大愿的旷远、渊静者不能为之。纵观扁鹊、李时珍、马丹阳、张三丰、狄仁杰……他们以针载道的人格光辉,照耀着每个时代的天空,历久弥新。     
      《黄帝内经》云:“针灸非治疾也,乃修真之道也”。就是说最上乘的针法可以演绎道家修真长生之道。以纤纤银针为枢,把天地间的五行能量导引入我们的身体,来纠正体内的五行偏颇,调整身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性命双修。古人遵天道理法,暗循阴阳、五行、八卦之数理,内修外证,形成天人合一的道统观。而现代人脱离了天人合一的道统认知,退而为针术、针技,达不到针艺,更谈不上针道。所以说,近代的传播,大多是针术和针技的范畴。
        《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就言“真人”、“真气”;《道德经》指出“其精甚真,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佛教也有“真如”、“本来”、“永恒”之说。这些经典要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本来就亘古存在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大到无外,小到无内,以她的本体自身“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和运动而“动极生静”、“静极生动”的物极必反的动态关系,平衡、和谐而统一的产生往返不息的运动规律,继而演变成万物的生、成、住、坏、空。这个运动规律就是阴阳运动模式,而阴阳平衡就是太极图,就是“炁”。人与万物都能让“炁”发挥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作用(《道德经》)。而这“炁”就是西方科学家所谓的“太能”。这种“能”的传输,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体阴阳的“平衡”和“回归”,让我们自身紊乱的阴阳回到最初本源。平衡一词是衡量传统中医的重要标准,人人自身都有趋向平衡的能力,这就是天道。《黄帝内经》云:“天之在我者德也”,这里的“德”就是能量。
        现代人和古人认知不一样,无论民间草泽医,还是院校的名医,整体平衡的理念是必备的,也只有这才是王道。脱离整体的医学,虽然用的是中医的工具和术语,但不应属于中医。应该说这是衡量中医的标准,这标准不是唯心的,是一种趋向,因为人人自身都有趋向平衡的能力,这正是与天道相合。
        古时的医学,视这种趋向为主要目的和手段,这平衡不是静止的形式,也不是静止下的二分之一,而是动态的调节能力。这是古人的智慧,好比中国的榫卯结构,不是简单的力学原理,不是一根木头能承载10斤的重量,两根木头十字交叉就能承载20斤,它是各去一半之后的合和,承载质量远远超过20斤,里面还不止这么简单,它们之间的缝隙都是有特定讲究的。这就是取舍有道,这取舍包括因材的取舍,这是中国的特殊智慧。
        临床上经常有患者在留针的过程中,打着呼噜,睡得很香甜,但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却也非常清楚,他们往往伴着面部红润、浑身温煦、满口生津等反应,但凡这样的病人,病症恢复起来往往出人意料。我还常有给佛家、道家、基督教、瑜伽师等修行人针灸的经历,包括为了参悟上古针法,也常在自己身上施针,都有“静神虑觉性光”的体会。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云:“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藏腑,外濡腠理。”《黄帝四经》:“静则平,平则宁,宁则素,素则精,精则神,至神之极,见知不惑,故能至素至精,浩弥无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素问》:“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宁。”又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些是否是通过针灸配合特定的穴位而建立起“外延”式联系通道?抑或像植物一样不但从根部获得营养,还从虚空获得能量?针灸难道就是一种媒介?是否针灸谓之“灵枢”(灵妙的枢纽)的意义?
        庄子《论剑》:吾有三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天子之剑即为天之剑,无形无质之剑;诸侯之剑为即王之剑,无形有质之剑;庶民之剑即为人之剑,有形有质之剑。针岂不如此?当上升到道的层面之后,就已经与道合流,回归法门。这法门是来自于3000年前的传承。
         


  无须寻觅,只要你葆有真心,刹那间就可沐浴那穿越时空的毫光。那里常回荡着学子诵读上古传下来的医篇:“华夏医学,源远流长。理兮造化,穷极阴阳。伏羲制针,神农尝草。轩岐问难,医道乃昌。梯杭九译,真谛发皇。博大精深,疗效昭彰。泽被华夏,惠及万邦……”
对,就在那里!就在那里!
 ——针随机走 气伴针入  境不在技  落处是空  空即是炁  真空妙有  唯德感之。
        针无德,人若无德,针道何在?奉劝学人修一己之器,点自性光明,破百年迷暗,成无尽灯。相信不久后,中医的崛起必然是文化的复兴、人性的觉醒和道德的回归。这才不亵渎这根针的造化,也是医道归真的真实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龙堂知识普及篇——为什么古人总是讲【医道同源】呢?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 ||太易针灸的源流和特点(5):特定穴道
行者老师讲中医
中医之殇——天下无医
「木叶」医道与易道(7)
【60】医道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