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疆,对这样的人就如同进入了梦、历史和另一个世界

(续前)

两天后的524日,再次收拾行包,弃青海而踏上赴新疆的旅途。

疫情闹得各地不安宁,尽管当时有所缓解,但仍心有余悸地担心会有变故,只能默默祈祷老天保佑,让这次没有计划的旅行顺顺利利。

疫情的影响随处可见,即使是出行高峰时段,交通工具上也是乘客寥寥。

意料之中,咸阳机场客流大不如从前。

进机场和登机过程比过去费了些周折(排队、扫码、检查、核实),但总体还是很顺利。航班也按时起飞,离开繁华的西安,追着太阳向西一路飞去。

飞机拉升直冲云霄,一缕西阳直冲眼际,机翼直“插入”太阳之中,将阳光“击碎”成无数条四射的光芒,如同《西游记》中孙悟空金箍棒闪射的金光。

这岂非“天启”?——遥想1300多年前的贞观二年(627年)秋八月,《西游记》的主角、年仅25岁的唐僧玄奘便是从西安(当时的唐都长安)启程赴西天取经的。

自幼出家的玄奘(俗名陈祎),倾心佛法,因苦于所闻佛经大多异说不一,便决心西行寻源求法,以释疑惑。在未获唐太宗批准的情况下,便“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只身“偷渡”西行,穿越西域(包括今新疆),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天竺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研习佛经,并周游天竺辩经传法十多年,于646年初携657部佛经返回长安,历时19年,行程5万多里。

随后约二十年间,玄奘主要从事译经和传法事业,并成为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他还将西行求法沿途见闻撰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为不善记录历史的印度留下了研究印度史的主要参考。

别看《西游记》只是本小说,但说实话,对于七十年代无书可读的情况下,一本天马行空的《西游记》让年幼的我见识了“天下”。可以说,当时对中国地理的认知,除了家乡之外,我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中的西域了。此行首先想到了孙悟空和唐玄奘也算事出有因吧。

年少读《西游记》时,每每困惑于唐僧的呆傻与死板——既然孙悟空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让孙猴子背着唐僧腾云驾雾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取经任务,何苦要翻山越岭劳神费力地一路打怪?

当然,这种幼稚无知如今只当笑话一笑置之。不过,倘若有如今飞机这样的便利神速,坚毅固执的唐僧还会不会只身步行万里去求法?

俯瞰脚下大地,不只有唐三藏,以及魔幻《西游记》里的铁扇公主、牛魔王等一众妖魔鬼怪及其神话传说。更有那些数不清的云谲波诡真实历史故事和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既有凿空西域的张骞、边塞牧羊的苏武、以寡击众的傅介子、投笔从戎的班超等这些纵横捭阖的狠人,又有乌孙公主刘细君、解忧公主及其陪嫁女冯缭等这样兼具浪漫和悲情的人生传奇。

而这些历史和传说给本应属于文化沙漠的浩渺无垠的蛮荒西域增添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是的,万米薄云之下,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沙海,但谁能想到却是曾经的东西方最繁华的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世界最早的贸易大通道,也是有史料记录的中华民族第一次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起点。

没错,中华儿女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不是从海上,而是从这浩瀚的内陆(虽然有研究认为,早在殷商时期,华夏人就已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这才有了美洲考古发现的类似甲骨文的象形文字遗迹,以及类似华夏的祭天和农耕习俗,但只是传说,并无实证和记载)。

而迈出这第一步的就是《史记》中耳熟能详的伟大历史人物——张骞以及他的团队。而他的故事要远比玄奘西行取经曲折而惊心动魄。

2100多年前,面对顽敌匈奴,汉武帝下诏征募人才,出使西域,沟联大月氏夹攻共同之敌匈奴,张骞挺身应募。

建元二年(139),由归顺胡人甘父(亦名堂邑父做向导,年仅25岁的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长安,一路向西前往西域。但在穿越被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时却悉数被匈奴俘虏并关押。

面对匈奴单于,张骞不隐不瞒,坦言相告要赴大月氏。匈奴单于一听,这不是要去其国王刚刚被自己干死、头颅被制成餐具、整个国家被赶得流离失所的死对头那里嘛?这哪成?

不过,眼看威逼阻止其打消出使月氏的念头不成,匈奴单于也并不为难张骞一行反而对其好吃好喝好招待,并施以种种利诱,意图软化、拉拢张骞还给娶了匈奴女子为妻,生了孩子。

一晃10年过去,虽身处温柔乡,但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付的神圣使命,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一直处心积虑,等候机会。

而聪慧的妻子也看出张骞并非耽于逸乐、得过且过的池中之鱼,迟早会离开,虽知一旦离去,必是天人相隔,但仍无奈地默默配合着夫君。

元光六年(129),张骞终于等到机会,趁匈奴人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随从,逃出匈奴营地,义无反顾地向西策马飞奔

即使配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装备,雪山、戈壁、沙丘也会被视为畏途。2000多年前完全依靠徒步和马匹,而且还是匆匆出逃、物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历经或热浪滚滚飞沙走石、或冰雪皑皑寒风刺骨,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元朔三年(126),历时十三年,张骞终于返回长安出发时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

首次远征,虽然未能达到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但张骞的出使首度使华夏的影响直达葱岭以西。

元狩四年(119),张骞再度奉旨出使西域,联合乌孙抗击匈奴。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使者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

自此,不仅汉与西域的交通正式连接了起来,西域同内陆的联系日益加强,渐渐走向中原,随后匈奴的溃败和安西都护府的设立,西域正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直接交往也随之建立和密切起来,安息(波斯)等国的使者开始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

1878年左宗棠从阿古柏手中收复天山南北,并建议建省“新疆”,并非新辟疆土的意思,而是“故土新归之意。

张骞的出使,最初的想法只是出于军事目的,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远超初衷。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中亚、西亚、欧洲香料、蔬菜水果、乐器和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中原华夏

这条张骞团队艰难开拓的享誉全球的世界首条跨国贸易通道——“丝绸之路”首度相互隔绝、互不往来的古老东方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打开了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大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张骞之行被司马迁称之为凿空之旅”(即“开创性”之意)乃实至名归。

作为农耕文明的中国,2000多年前,从陆地上凿开国门、走向世界。无论眼界、还是胆魄都难能可贵。由此看来,古代华夏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保守、封闭的民族。

因此,将张骞称之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东方的哥伦布”也是名副其实

正是得益于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中原文明和商品传播至西域和世界,又从西域、阿拉伯和地中海地区传入了汗血马、胡琴、葡萄、苜蓿、胡麻、胡椒、核桃、石榴、香菜、菠菜、芝麻、黄瓜、胡萝卜、大蒜等物件和物种,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让以食为天的中国人饭桌增添了更多色彩。

也正是借助于这条通道,佛.教、景.教、伊..兰教等域外宗.教纷纷传入中国,让西域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华的佛.教圣地之一。它也成为中原西天求法的主要通道,先后有东汉明帝刘庄官派的蔡愔、秦景赴天竺、有记载的第一位西行求法僧人三国时期的朱士行(法号八戒))、唐代的玄奘等等。

因此,西域也是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等域外文明汇集和交流之地,是东西方多元文明汇聚和交融的文化大走廊。

很难想象,这寥落而苍凉的荒漠里,不仅曾布满人头攒动的城郭,还有过熙来攘往的商旅、筚路蓝缕的驼队、风尘仆仆的僧侣和教徒,当然还少不了金戈铁马、旌旗飞扬的军旅。

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错综复杂的多种文化在此碰撞和交融,长期以来也一直是投机者、野心家、冒险家、贪婪之徒们的乐园,列强觊觎的肥肉,无数人渴望从这条通道上获取自己企求的财富与梦想。

由此,既带来繁荣,但更多的却是血雨腥风。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前,浩瀚的西域一直多灾多难。

机舱里的嘈杂声将我从遐思乱想中拉回。投眼窗外,只见一条巍峨雄阔的雪山隐约可见——那就是横亘新疆中部、将新疆分成南北疆的天山山脉,也是我国历史上曝光度最高、传奇和历史色彩最浓、自带流量的知名度最高的山脉之一。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见其尊容,与其打了招呼。

飞机开始降落,两个多小时都觉得有点长,遥想当年的张骞、玄奘等“超人”们赶着骆驼拉着大包小裹,或骑马,或步行翻雪山、过荒漠、越无人区,那是何等的艰难,又是何等的坚毅和坚强!

出机场很顺畅,虽因防疫而增添了不同往常的阵势,但只是简单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并没有其它更多特别的要求和流程。

接机轿车很快将我们拉到沙依巴克区克拉玛依东街附近一家宾馆,常规安检、核酸,旅行社接洽交尾款,办妥入住。

宾馆是呆不住的,简单收拾一下便奔上街,找吃的,一路走一路商议,有那么多好吃的,可惜只有两张嘴,得排排坐先吃什么?

已经是下午4点,可太阳还如日中天,但口水已不住流的我们显然不可能等到吃晚餐了。看到路边一家不大但挺别致的餐馆便蜇将进去。

还真不错,想吃的新疆美食这里还都有,本想多点几样吃个够。但饭店小哥挺实诚,说分量大,怕我们吃不了。另外,我是过午不食。无奈,只好点了份爱人一直心心念、情有独钟的大盘鸡,外加几串羊肉串和两大杯格瓦斯——毕竟还有一个多星期,其它美食慢慢再吃。

小哥挺健谈,聊得挺开心。不一会儿,烤串和大盘鸡都上桌。那扑鼻的香味把我那“过午不食”的念头一股脑儿赶到了西域之外——管他三七二十八,不吃白不吃,对不起自己的嘴。再说,现在不是相当于当地时间才2点嘛,“午”才刚刚过呢。

新疆的烤串和大盘鸡分量确实够大,幸亏小哥提醒,吃完撑得慌,必须再逛逛街消消食。

本想去大巴扎,但一打听挺远,等到了那里也玩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关门,而且据说进大巴扎管控挺严,只好作罢。

无奈,只好顺街遛达,窜窜小店、进进市场、逛逛公园、遛遛小区,进行“微服私访”。

不知不觉就快9点,抬头看看太阳,却仍意犹未尽地不愿落山谢幕。可能中午在飞机上没睡觉,有点困意阑珊,想到明日要早起赶路奔吐鲁番,便返回宾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骞通西域(下)
新疆历史名人
梦回西域
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 开辟者“张骞”走了13年
中国古代第一任“外交官”,偷偷跑到匈奴后方说我们结盟吧!
张骞出使西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