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踏上苏岭石 快乐襄阳行——春游鹿门寺剪影

走,请跟随襄阳自游人的脚步!今天我们去鹿门寺。

“且慢!今天我们回老家去,一是清明节前祭祖,二是我们兄弟几个商量建房事宜。——网络那头传来大哥的声音。只好作罢。

翌日仍不死心,还想践鹿门之行。孟浩然的《春晓》涌上心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他老人家分明是教导我们要不负春光啊!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这分明是孟老对春光逝去的悲叹啊!

不行,“不负春光”要用行动来体现。遂拿起电话联系了本单位的几个老友——老陈说腿疼,老贾说回家上坟,老黄说早已安排钓鱼,只有老曾愿意同行。

遂驾车载老曾行30余里至余家湖火电厂,没想到路遇几个同行者,结伴步行一两公里至李刘集渡口乘船到对岸。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出游鹿门寺的路线一般有两条,一是陆路乘车或自驾东经鹿门牌坊进正门,要景区20元门票,二是从市内乘505公交车至火电厂终点站下车后步行至李刘集渡口乘渡船过江。一般第二条路线最吸引人,一来风景秀丽,二来游山玩水,因为有山有水,还免票,最适合徒步,也吸引了众多的徒步爱好者。——这也是昨天襄阳自游人的徒步路线,让我们今天就踏着他们的足迹春游鹿门山吧!

鹿门山即苏岭山。它距襄阳市中心20多公里,位于襄阳市东津新区境内,地处汉江东岸,与曹家大山和文化名山岘山隔江相望,与狮子山、香炉山、霸王山、李家山(又有女娲山一说)环抱。这里山虽不高但林木茂密,更有潺潺流水。汉代名士庞德公、唐代名人庞蕴一家、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晚唐文学家皮日休等曾先后在此幽居,赋诗明志,修身养性,隐而不出。因此,北宋诗人曾巩曾发出“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的慨叹。

今天真是春游的最好时光!天气晴朗,天空湛蓝,春光明媚,阳光灿烂。暖风拂面薰人醉,人间最美二月天!我们站在船上,凭栏四望,没想到汉水两岸的风光如此之美——东望,远处的苏岭山和望江云阁隐约可见,近处的岳家山根下的三合村以及村边的树林和村外的农田、菜花历历在目,多姿多彩多层次;回看来路,火电厂的烟囱、李刘集的街道和莫家嵻的挖沙船清晰可见,汉江堤防加固重点工程如火如荼,有些地段已经初步完工,上面散落着点点黄色的菜花和绿色的野草,犹如织锦般美丽;北望,近处的输油管道和远处的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及崔家营汉江特大桥隐隐约约;南眺,郑万高铁汉江特大桥和绕城高速大桥正在兴建,高铁大桥犹如一道彩虹横亘于汉江之上,很壮观;我们再俯视江水,碧水流深,静静远去,水面波光粼粼,随着渡船的移动,江水有时深不见底,有时浅可观鱼。李刘集的鱼是最好吃的,因为汉水在这里打了一个弯,也许很适合某些鱼类的生长,这里的鲢鱼、鲫鱼、白鲦、季花鲍及嘎牙子鱼在市场上最抢手;闻名遐迩的李刘集豆皮就是用这里的水制成的。我岳父岳母家就在李刘集街上,他们用这里的江水酿造的黄酒成了这里的知名土产——老莫酸黄酒,这也是他们自己特别喜爱的饮品,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饮用,所以他们的身体特别健康。我岳父如今80岁的人了还风风火火、声若铜钟,拉起二胡来浑身是劲,时不时还来一段革命样板戏或《洪湖赤卫队》唱段,惹得来李刘集赶集的附近村民驻足观看。我岳父岳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欧庙李刘集街道的工商户被迫下放到欧庙公社周营大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十几年,改革开放后才落实政策又搬回李刘集街道,我岳父被落实政策安排到欧庙粮管所当了一个管乡员。他平时热爱文艺,吹拉弹唱样样会,在下放期间,农闲时被选派到生产大队文艺宣传队当了十几年文艺宣传队员。

在江水之中偶尔会出现类似小岛的凸出于水面的沙洲,有大有小,小的如席,大的如岛,上面长满了各种植物,野生的各种花已经盛开,其中黄色的菜花很漂亮,很亮眼。那也许是孟浩然诗中所描述的“渚”的东西吧。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这是我最喜爱的孟浩然的诗,特别是后两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说一点也不输王维,是唐诗中的精品。本诗虽然写的是浙江的建德江之渚,但作为襄阳人的他,汉江之渚也是别有一番情致,我猜想:这也许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吧。


离船上岸,沙滩上长满了各种野草,此时早已过了韩愈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时节,厚如丝毯,软软绵绵,双脚踩在上面,很舒服。江滩有静静吃草的耕牛。农闲时节的春天,大概是牛儿们最幸福的时光。

我们就这样走在河滩的草地上,走在田埂上,跨过郑万高铁线,跨过绕城高速工程;我们走进树林,听鸟儿的歌唱,有时候我们也跟着来几嗓子;我们走近农庄,走进了三合村,我们看见农民们有的正在刨麦冬,这正是麦冬成熟的季节,有的正在拉农家肥,这是在为春耕做准备;我们跨过一座危桥,提心吊胆的同时也为村里的孩子捏了一把汗;我们到了岳家山下,走上了襄州区217省道。汉江在后退,跨江大桥在我们身后慢慢隐去,莫家嵻那边的挖沙船也在慢慢消失,只有那火电厂高高的烟囱在目送着我们……我们就这样在阳光下,不着草帽,不戴墨镜,故意让阳光恣意照在我们脸上,我们根本不在乎脸庞被晒黑,我们要静静地享受着太阳的抚摸,它的手是温暖而柔和的。我们踏青的脚步是坚实的,矫健的,我们的内心是滋润的,充实的,我们的旅程是祥和的,快乐的。

我们边走边静静地观察着三合村,它有一种朴素的美丽,虽和众多村庄一样平淡无奇,但比较灵性,比较干净。一条水沟穿村而过,两边住满了人家,几乎家家都是两层的楼房,房前屋后几乎都开满了半人高的油菜花,黄黄的油菜花开得正旺,随风摇曳,在春阳的照射下很耀眼,阵阵花香飘来,感觉淡淡的很独特很好闻。有几个孩子在一户人家门前追逐嬉戏,颇有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的意境: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我还看见有一院子里种着一棵梨树,花枝招展,有数枝伸出院外,又不禁想起了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突然,我眼前一亮,一道亮丽的风景出现在眼前——穿村而过的那条水沟,在这里变宽,拐了一个弯直奔汉江。河沟里停泊着一条小船。河道是弯曲的,一点也不平整,这恰好是一种线条之美。水边没有乱扔任何杂物,水质很干净,清新的空气含着花香。可见,这里的民风淳厚,垃圾的收集与管理也比较到位。如镜的水面倒映着蓝色天空与岸边的绿树黄花。苍穹下的郑万高铁跨江彩虹桥若有若无和由远及近的多彩的树林、农田,形成一幅色彩丰富、线条美丽的画面。

我们几个继续向前。我边走念想,孟浩然当年的好友中一定有三合村的人,虽然没有详细的记录,也没有人去考证,但凭我的直觉,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他的名诗《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中所描述的景和我眼前的景有某种契合之处呢?正想着,一只蜜蜂落在我的胸前,接着是第二只。我意识到附近必有养蜂人。果然,前面路东有一户人家格外显眼:四层的楼房,宽敞的院落,门边挂着一块牌子:刘勇蜂业有限公司。门前的场圃摆满了的蜂箱,无数的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正在紧张地忙着酿蜜,门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包装的蜂蜜在出售,旁边还放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维码——看来马云和马化腾的移动支付已经相当普及了。见我们来,一个中年男子丢下手中的活儿和我们搭讪并热情地请我们品尝蜂蜜。通过攀谈了解,他叫刘勇,夫妻俩养蜂已经二十几年了,这里是他的家。他们很快就要到秦岭去追花了,家里的活儿交给儿子打理。

我记得好多年前我读过一本书就叫《追花人》,讲的就是养蜂人从南国到北疆,追着花期采蜜的故事,这些追花人追逐美丽,享受甜蜜,真是一种诗意生活。

 我们尝了他的蜜,还不错,价格也还便宜。他们两口子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他媳妇说:“我们是在创造甜蜜的事业,市长还来过我们家!”看着边上竖着的牌子上有“十三届武汉农博会特色产品和第五届汉江农博会金奖农产品”文字,再看他们很牛逼的样子,我们决定下午回来时再买他的蜜,免得背在身上爬山累死人。

不知不觉中已经十一点半了,我们要加快脚步,到村后的桃花岭看桃花。

到了桃花岭,方知我们来晚了,绝大部分桃花已经过了盛花期,有的已经凋落,尚有少部分花儿开得正艳,还留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余味。花前树下留下了人们踩踏的痕迹,形成了条条小路一直延伸到远方。我沿着小路一直向前,走了好久,身处桃园,百感交集,我不禁想起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语。这个桃园很大,足有上百亩,园中的黑黢黢的大石头窝在山岗之上,犹如卧牛阵,这些桃树就种植在这些卧牛之中。粉红的桃花林散布在黑色的背景之上,很有一种画境与诗意。我们没有赶上她盛花期,是谁的错呢?桃花岂能有错?她静静地开放,你来与不来,她都在那里,在静静地等待你的造访,可是你错过了。你的错过就是你的错……(此处省略200字)

我们不知不觉已经踏上了苏岭山,由满眼的黄绿交织的美景(黄色的是菜花,绿色的是麦苗和豌豆秧),慢慢过渡到林木葱茏的山景,灌木中夹杂着高大的松树、桦树、栎树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树种,树上偶尔会出现一个喜鹊窝。“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可见,当年孟浩然就是沿着这条路线踏上苏岭山的,他兴致盎然,追赶着上山采药的名士庞德公。我们今天追寻着孟老当年的足迹踏上苏岭山,可是我们步行还不到两万步,有几个驴友已经走不动了。原计划从江边直上望江亭(又叫望江云阁),但要翻两架山,还要在灌木林中前进,行进中的艰苦让大家望而却步而选择了一条比较平坦的捷径。

我们踏着石级或拾级而上,或沿级而下,山路崎岖不平,蜿蜒逶迤,穿梭其中,七弯八拐。饱览了苏岭山的特有风光,游走于树荫遮天蔽日的马尾松、川柏、湿地松、火炬松、杉木、栎树和刺槐中间,分别游览了李实同志纪念碑、鹿门寺禅院、八角井、暴雨池、天井等著名景点,我在灵溢泉前,还领略到了孟浩然的诗句“竹露滴清响”的妙境。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写到: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望江云阁位于鹿门山顶峰,亭高21米,四柱四脚三层,内置旋转楼梯,拾级而上,伫立亭上,西看汉水蜿蜒东去,北望襄阳古城若隐若现,南瞰群山绿树婆娑,东望山川田野生机盎然,是鹿门山登高望远的最佳地点,也是鹿门山海拔最高的地方,371.7米。凡来游客是绝大部分必上之境。我们尽管早已饥肠辘辘,还想一鼓作气冲上峰顶,没想到同行网友毛毛雨、007和战神展开了他们带来的丰盛午餐。来了一次饕餮大餐之后,我们劲头十足地冲上了峰顶。站在望江云阁之上,极目四望,果然胸臆激昂。我猜测,孟浩然的那首《登鹿门山怀古》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写成的吧: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霸王山,相传秦朝时孙泰丰曾屯兵霸王山,山上还有一霸王寨遗址,我曾随襄阳自游人群在群主花间一壶酒的带领下两次穿越霸王山,虽然山势陡峭,没有下山之路,但山高林密,遮天蔽日,满地落叶,厚如棉被,下山并无多大危险。随行数人,只有我一人走过,遂倡议大家来一次不凡之旅。后虽有多人连滚带爬,但终有惊无险,反而一路笑声连连。

遂返程,过景区,踏上苏岭石拍照留念。“苏岭石”三字刚劲有力,乃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所书。其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画派。米芾集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则称兄道弟,跪拜不已,世人称之为“米颠”。今日春游踏青鹿门寺,真是一次快乐之旅!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诗句又在耳边响起:

方舟下秋濑,已远汉南城。

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

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鹿门最秀发,十里行松柽。

宿幌白云影,入窗流水声。

庞公昔抱道,遯世此躬耕。

风雨塞天地,伺晨独先鸣。

故岩但闻说,已觉醒朝酲。

及兹道途出,谓谐猿鹤迎。

顾值深泞阻,独怜幽思并。

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

——曾巩《游鹿门不果》

  我们自游人是幸运的,曾巩“游鹿门不果”,没有达到目的,只好慨叹“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我们则是“踏上苏岭石,快乐襄阳行”。其实我们的快乐之旅还远未结束,竟在返程路上来了一次刺激之旅。我们如约到刘勇家买了蜂蜜,返回江边,因为天色已晚,估计没有了渡船,干脆走上了尚未竣工的郑万铁路跨江大桥,工程施工人员竟然同意我们通过,这真是对我们的极大的礼遇,我们四个驴友欣喜若狂,上了天梯进入桥面,站在巨大的彩虹下面,远眺四方,因为视角不一样所见景色也大相径庭,景色极为壮观,可谓江山如画!

    远处的苏岭山逐渐隐隐约约,望江云阁已经成了山上的一个小黑点;近处的村庄、田野、江畔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今天我们徒步每人都超过了四万步,虽然有些累,但我们都觉得很值,真是一次快乐之旅!

【本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化之旅:春眠不觉晓,孟浩然墓地游记(连载二)
襄阳鹿门寺: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
襄阳 纪念孟浩然之亭台
湖北襄阳:"鹿门山"的传说故事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四十七:《夜归鹿门歌》(1)
南乡子(格三)·游三高祠乱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