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岁退休后,住在儿子家5年,看透两个真相:钱是底气、窝是退路

父母跟着子女养老,似乎天经地义,几千来的传统如此,理所当然。

父母养育孩子,虽从未期望有过多少回报,但养老由子女承担,亦从未想过会有多难。

愿望有多少美好,现实就有多少残酷,很多人老了,才发现跟着子女养老,其实很难,实属奢望。

记得小时候,子女小嘴甜甜,长大后要如何孝顺父母,为父母养老,总以为长大后的子女,心意依旧。

谁知道儿大不由娘,长大的孩子会变,儿子娶了媳妇,女儿嫁了女婿,父母发现从小长在身边的子女,怎么会变得陌生起来。

如果只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倒还好说,毕竟血浓于水,有爱相随,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长大的孩子成立了小家庭,与父母之间横亘着婚姻、配偶、孩子诸多现实的压力。

儿女小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唯一的一颗糖给父母,等到长大后,也许给父母买几斤水果,都要考虑配偶的想法、孩子的感受和经济的压力。

从小嚷嚷怎么孝顺父母的孩子,变得在为父母养老的问题上,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让父母一次次失望。

网络图片

这种悲哀,有人说只是个例,并不普遍,有人说大多如此,只是太多家庭不愿家丑外扬。

邻居吴大叔跟着儿子去外地养老,刚过五年已经回来,说起过去一言难尽,有了不少感悟,想和大家分享,为所有老人提个醒。

吴大叔当年在事业单位上班,只生了一个儿子。

吴大叔妻子是个医院护士,夫妻俩工作稳定,收入旱涝保收,儿子可爱,是个让人羡慕的家庭。

吴大叔妻子有天上夜班,路上遭遇车祸,当场人就没了,原本一家三口瞬间剩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那时吴大叔还没有退休,儿子上高中,每天看着妻子的照片,吴大叔真想跟随妻子而去,但一想到上有父母下有儿子,肩扛责任,只能放弃念头。

吴大叔没有再婚,坚信等儿子长大点成家立业了,好日子依然会来。

儿子如愿以偿上学、工作,成家,吴大叔送走了父母,自己也到了退休的年龄。

当初儿子在外省读书,毕业后工作在外省,成家在外省,吴大叔拿出毕生积蓄和当年妻子的赔偿金,全款给儿子在外省买了房。

60岁那年,吴大叔退休后想都没想,马不停蹄奔到儿子身边,准备跟着儿子生活,安度晚年。

吴大叔当时心想,虽然给儿子买房掏空了家底,但自己还有退休金,在儿子家住并非白吃白喝,还可以打扫卫生,做些家务,带带孙子。

吴大叔想得很美好,和儿子住在一起,给儿子做着免费保姆,出力贴钱,儿子媳妇欢迎还来不及呢,定会一家人和谐,不太容易出现矛盾。

事与愿违啊,等到吴大叔去了儿子家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儿子儿媳非但没有感激,反倒闹出不少矛盾。

五年后,在小区再一次见到回了家的吴大叔,聊起家常,明显感到吴大叔的心力交瘁,失落之情。

吴大叔说:“我今年65岁了,去儿子家5年,看透了两个真相,想给你们都提个醒,看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网络图片

第一、人老了,不能指望依靠任何人,是人就得有难处,只能‬自己‬依靠‬自己‬。

吴大叔出发去儿子家里之前,想象真的美好,但从踏入儿子家开始,美梦就轰然破碎。

吴大叔的到来,作为儿子肯定是热烈欢迎,真心高兴,毕竟父子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多年。

相比儿子的热情,儿媳面无表情,没有表达便是冷漠,至少是不太欢迎。

从儿媳经常性不太隐藏的冷漠眼神中,吴大叔才发现自己过来儿子家,并非养老,实属投奔,更是累赘,最起码儿媳就是这么认为。

从发现这个事实开始,吴大叔在儿子家变得缩手缩家,坐立难安,过得战战兢兢。

一方面,吴大叔总觉得儿媳不欢迎自己,毕竟与儿媳以前接触较少,如今更很少交流,变得做任何事没了兴趣,也没了动力。

另一方面,吴大叔总是小心翼翼,害怕哪里做得不对,那句话说得不好,再得罪了儿媳,不能让儿媳更加讨厌,再让儿子为难。

吴大叔常常夜不能寐,睡觉翻身都不敢发出声响,夜深人静,吴大叔不止一次偷偷躲在被子里,想起离开的妻子哭泣,默默诉说思念,这日子何时是个头。

日有所想,夜有所梦,有一次,吴大叔梦见了妻子。

梦里,吴大叔抱着妻子号啕大哭,被妻子一阵臭骂:原来你不是懦弱的人,为何今日变成这样,你就不能回去吗?

第二天,吴大叔鼓起勇气,收拾东西回了老家。

网络图片

吴大叔原本以为和儿子住一起就是福气,后来才知道完全是活受罪,真的没必要。从今以后决定再不会去儿子家了,除非儿子回来看看自己。

相信很多人对此深有体会,人一老,首先想到由子女赡养,子女或许心甘情愿,但并不是子女说了能算,子女配偶的态度决定一切。

像吴大叔在儿媳眼里,赡养本来不是儿媳职责所在,平时交集不多,偶尔见面只有简单礼貌,作为外人怎么可能对你尽心尽力,真心付出?

如果你认为儿子是自己所生,一切都是应该,那就大错特错,你是为难了你的儿子,你如此一来,儿子日子不好过,一家老少不安宁,不如 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世界上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谁都靠不住,再孝顺的儿女在养老问题上,也会有各种难处,有所顾虑。

依靠自己的确很难,但至少不会受气,活了一辈子,谁愿意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呢?

吴大叔特别提醒大家:别对子女抱有太多的期待,要努力为自己的晚年寻找好退路,等到可以负担得起自己所有,子女的孝顺才会是锦上添花。

第二、为子女花钱没错,但必须要给自己留笔钱、留个窝,这是晚年的底气与退路。

吴大叔回老家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儿媳的嫌弃与不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养老金被儿子一家花得精光。

原本以为养老金能够为儿子改善生活,锦上添花,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根本不把钱当钱花,丝毫感觉不到养老金是吴大叔省吃俭用所留,平时不舍得花才会存得下来。

吴大叔看着儿子儿媳那个糟蹋钱的样子,好像有着什么东西刺着自己的心,而且还不能表露出来,说半个不是。

网络图片

吴大叔猛然发现,不要说一个人的养老金,填不完儿子家的无底洞,再多几个人的养老金,对儿子儿媳的生活依然帮不上忙,根本不可能改观。

吴大叔心想:算了,儿媳儿媳的日子是他们自己的,如果我再过下去,养老金一分不会剩,再晚些年一无所有,到那时身体再不好,那可怎么得了。

到时候再去问儿子伸手,儿子会有吗?即使有,可以不看儿媳脸色吗?

吴大叔只能狠狠心,不再用钱贴补儿子,一辈子家底都给了儿子,对于儿子没有亏欠,犯不着讨好儿子儿媳。

吴大叔有件事觉得很幸运,五年前和儿子商量去儿子那里时,儿子曾建议吴大叔卖掉老家房子。

吴大叔说如果卖掉了房子,那自己如今就没有退路,回不来了,那怎么得了。

吴大叔的事,为很多老人敲响了警钟。

人老了,没必要再让子女啃老,必须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让自己的晚年有更多的底气。

当对子女毫无保留的付出时,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留个窝,不然真没有退路,你能退去哪里?

当你老了,无论子女的经济状况如何,无论子女的配偶如何不悦,无论是否拿得出钱养你,只要你手里有钱,就不必让子女为难,自己也不会受难。

要永远记得,幼小的子女与成年的子女虽是同一孩子,但思想、做派、三观早已经脱胎换骨,早已经不是小时候能够给你唯一一颗糖的那个人了,钱才是你的底气,窝才是你的退路。

谁的老年都一样,都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进行着明知是输的搏斗‬,对于只有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更要为自己的晚年提前做好准备。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上面吴大叔所说的两点,明白得越早,安排得越好,便就能不亏不欠不求任何人,潇洒自在安度晚年。

我是@凌公主讲故事,你有计划如何养老吗?靠子女养老真的不现实吗?你有怎样的晚年故事,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谢谢

网络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无关,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过五十,要拒绝子女给你的“三条退路”,避免晚景凄凉
60岁老人:在儿子家养老,听到儿媳的话我傻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到了晚年,要把存款告诉子女吗?一位69岁老人的回答很现实
70岁老人在儿子家7年,看透了现实的养老真相,回老家独自居住了
老人哭诉:儿子取光卡里的养老钱,我心疼的不是钱,而是我自己
婆婆过六十大寿,当众命令儿媳给自己养老,谁知儿媳拿出了离婚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