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诊疗模式不改 老人“大把吃药”现象难除
  不少老年患者一次吃一二十种药

  在北京某三级医院病房里,患者老张的儿子一边叹气,一边伸手接过护士送来的满满两盅药说,87岁的父亲每天必服的药多达21种,光吃药就吃饱了。老张这次是由于糖尿病加重住院,除了医生开的处方药,儿子还特意给他买了进口的降血糖药。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示范病房主治医师王秋梅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属于多重用药,即患者同时使用5种及以上的药物,或者超适应症用药。多重用药在老年患者中非常普遍。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示范病房成立于2006年9月,老年综合门诊去年8月开诊。王秋梅说,多重用药管理是老年综合门诊和老年示范病房患者管理的常规内容之一。“在综合门诊,老年患者第一次就诊时需把正在服用的药物品种填在一张单子上。从填写结果看,大多数老年患者都存在过度用药问题,动辄服药一二十种,最多的能达到60多种。”

  诊疗模式不科学致“大把吃药”

  目前,老年人看病依然是专科化单病种诊治模式。老张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慢性支气管炎、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帕金森病,不得不奔走于各专科看病。几年来,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二级、三级医院,老张看过心血管内科、 内分泌科、呼吸科等10余个科室,有的病还同时看了中医、西医,每次看病都能买回三五种药。

  “老年人身上常常多种慢病共存,需长期服药,目前的诊疗模式是造成患者多重用药的原因之一。”王秋梅说,专科医生由于专业局限,往往仅专注于专科疾病处理,单纯根据指南用药,加上医疗信息网也不通畅,未能给医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患者疾病和用药的平台,药只能越开越多。

  不当用药、多重用药的危害显而易见。欧洲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老年患者的住院原因有8.37%~10.7%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来自美国的研究资料显示,在导致老年患者住院的问题中,约有1/3与多重用药有关;在造成住院患者死亡原因中,药物不良反应排第3位。北京市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所长宋岳涛说,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  

  医院应设老年医学科

  “住进我们医院老年病房的病人,经评估后,不少患者的用药品种能减少一半,并且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王秋梅说,在该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中,约70%刚入院的患者每天需服用10种以上药物。以老张为例,在他所用的药中有10种应该停用,还有一种药应减半使用。

  王秋梅认为,为满足老年人这个群体复杂的医疗需求,应在各级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医学科,为老年患者提供健康保健、用药咨询、疾病防治等服务。“老年医学科和传统的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专科并不冲突,专科可以应用专科技术为患者解决危重和急性的专科问题,而对有多种常见慢性病和老年综合征的老人,老年医学科则可提供更全面、规范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据了解,在欧美一些国家,老年医学已是一个独立学科,旨在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连续、恰当的医疗服务,以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而在我国,医院鲜有老年医学科,医学院校也没有常规的老年医学教育,统一的老年医师培训和资格认证更无从谈起。

  王秋梅说,事实上,无论是综合医院医生还是社区医生,都应该掌握老年人用药评估知识,对老年患者进行多重用药的管理。但由于目前科室设置、人员培训等方面问题,这个目标还达不到,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老年医学继续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注意事项
大医精诚 从容面对衰老和死亡
全科医案‖社区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治疗方案
走近老年医学:老年安全用药如何把好关
老年慢性病的综合管理: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老年人用药:多重用药,风险叠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