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居老人的晚年时光

本报记者王晓滨

见到李船奎是在华纺小区门口,悠闲的老人坐在马扎上轻倚着墙壁,斜着脸晒太阳,从脚前散落的烟头可以看出他已经在这里好一阵子了。我上前问候了几句,李老才回过神来,收回上扬的目光,看向我……

今年已经69岁的李船奎是在生产车间退休的工人,刚退休时与老伴跟孩子一起住,但经常发生矛盾。老人和老伴都喜欢唱京剧,有事没事就开着半导体跟着一起唱,儿子媳妇因此常嘟囔抱怨。为了避免争吵,老两口就带着二胡到颐园广场去唱,还结交了不少票友。

“但只要小孙子在家,我们就必须有一个留在家里看孩子,另一个买菜做饭。”老人说:“带小孙子实在很累,所以我们决定离开儿女搬回老房子住。”两年前,老伴因脑出血过世,李船奎睹物思人,再也不碰二胡了,每天一个人进出家中,成了真正的独居老人。

“每天早上起来就先到蒲湖遛个弯,回来的路上随便买点吃的。”老人说:“实在无聊就坐公交车,我有老年卡,也不想去哪里,有时候坐到终点再坐回来。”走进老人家中,饭桌上摆着吃剩的面条和两碟咸菜,老人随手收起碗筷:“每天中午吃完饭我就到小区里看他们下棋,一直看到天黑回家。”

“除了有点高血压、高血糖,其他倒还很好。儿媳在医院上班,会时常回来看看我,还嘱咐我定期去查体。”老人平淡地说:“他们怕我一个人孤独,常要回来。我知道儿女上班都忙,跟他们讲不用担心我,我很好……”

如李船奎这样的独居老人不在少数,他们因为失去老伴,子女繁忙平常不在身边,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难免会产生空虚、寂寞、焦虑、忧郁等情绪。某研究机构曾对35000名老人心理求助电话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其中有48%是因为长期独居的孤独感引发的。

日本心理学家保坂隆教授曾为晚年独自生活的老年群体撰写《一个人的晚年》一书,不仅是给予独居老人的生活指南,更指出老人的“晚美”应该是享受自由,按自己的生活节奏安排生活,感受快乐、悠闲的乐趣。他说:“悠闲不是懒散,……晚年生活可以是这样:有个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子,可以聊聊家常,互诉衷肠;有些属于自己的小小愿望,可以外出旅游,放松心情;有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借此与人交往,互帮互助;有个自己的锻炼方式,坚持不懈,过一个健康长寿的晚年;有个可信任的朋友,可以聊天,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防止思维僵化,活在当下,抛下过去的一切,学会倾听和交谈。”

看来,我们的“养老”观念还得转变。

“三河湖颐养梦”栏目由《滨州日报》与“三河湖生态养老示范社区”联合主办,每周二、四在本报第八版登载。

栏目旨在探讨退休人士如何开展第二次更有意义的生活、学习、娱乐、劳动,激发退休“青年”活力,享受永葆青春的“晚美”生活。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晚年,要把存款告诉子女吗?
人老了别把亲情看得太重,86岁大爷:晚年不用说教子女,给钱就好
“退休后,苦日子才刚刚开始”:60岁老人的真心话,引人深思
“退休后, 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3位退休老人, 揭露退休生活真相
滁城三位老人退休之后的晚年生活
68岁老人住女婿家半年,女儿却忽然板着脸说:“爸,你赶紧走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