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天皇家族何以延续千年

早期天皇 宫斗与内战

在日本,人们称在位的天皇为“今上天皇”,去世后再改称他的年号。据记载,日本第一代天皇是神武天皇,只不过,同许多国家一样,最早的首领都起源于神话传说。

神武天皇,只在传说里

相传开天辟地之初,日本列岛还不存在,神仙们都住在“高天原”,即天上。一天,众神俯瞰苍茫大海,觉得美丽的海中既无海岛,也无人烟,实在寂寞。于是,掌管万物生灭的女神召来伊耶那岐、伊耶那美兄妹,命他们到下界治理海洋。女神还赐给伊耶那岐一杆长矛,用无瑕白玉精制而成,名为“天沼矛”。

兄妹俩来到通向下界的天梯旁,兄长伊耶那岐把“天沼矛”插入海中一搅,平静的海面顿时波涛汹涌。接着,他将长矛抽出,从矛尖取下许多盐,这些盐落到海里,堆积成了一个岛。他们顺着天梯来到岛上,把一根粗大的柱子顶天而立,并在柱子后面建起一座宏伟的宫殿,称“八寻殿”。二神沿相反方向绕着柱子转圈,相遇时,伊耶那岐赞道:“真是一个美娇娘!”伊耶那美也赞道:“真是一个美男子!”随后,二神交合,并先后生下8子,也就是四国、九州、本州等8个岛屿,总称“大八洲国”。伊耶那美生完8子,坐起身时,又生6岛。接着,她又创造了岛国的山川草木。

既然创造了日本列岛,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天下之主呢?于是,伊耶兄妹又生出了“日神”,即“天照大神”,她一出生就光芒四射。二神喜之不尽,将她送到天上,让她治理“高天原”。后来,天照大神派孙子琼琼杵尊下凡,带着八尺勾玉、神镜和草薙之剑3件神器统治下界。他死后,其后代彦火火出见尊自九州开始东征,最终统一日本列岛。彦火火出见尊于公元前660年登基,成为大和民族的最高统治者,被尊奉为神武天皇,也是“开国之神”。那3件神器从此成为历代天皇标榜正统的“三大神器”。

神武天皇的故事主要记载于公元8世纪日本皇室授意编写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两部史书中。由于历史久远,其真实性已不可考。学界基本认为,神武天皇并不存在。这个神话模仿了中国皇权天授的故事,强调皇权神授,为天皇血脉的正统性和“万世一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古女皇,首次自称天皇

真实的日本天皇究竟起源何时尚无定论。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日本先后有5位大王来华要求册封,分别是赞、珍、济、兴、武。赞曾于421年和425年两次遣使南朝,宋武帝还特发诏书嘉许。这与《日本书纪》中的记载基本一致。那时,日本还没有称天皇,只是称大王。

7世纪初,“天皇”的称号正式出现了。提出这一称号的是日本第一位女皇、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推古天皇592年登基,628年去世。一般认为,这是有日本信史可查的最早的天皇。她在位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隋朝;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周边形势的变化引起了推古天皇和她的侄子、摄政王圣德太子的注意。他们也试图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提倡佛教;从中国的佛教和儒家经典中找到“王权神授”“王道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与传统信仰相结合,树立天皇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观念;压制大贵族势力,给中小贵族授与冠位,培养人才;重视中日邦交,向中国派遣留学生。

在对外交往中,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的“中央集权、唯我独尊”意识也有所体现。他们不愿再臣服于中国。公元608年,推古王朝在给隋朝的国书中,首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即推古女王称自己为“天皇”,称隋炀帝为“皇帝”。这是日本在对外交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天皇”称号,意在挑战华夷秩序,与隋朝平起平坐。

中大兄皇子,用计“清君侧”

公元629年,舒明天皇即位。642年,其皇后即位,称皇极天皇。在舒明、皇极两朝,贵族苏我氏大兴土木,劳役人民,暴虐骄横,甚至藐视和排挤皇极天皇。朝廷上逐步形成反对苏我氏专权,主张学习中国唐朝制度的改革集团。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就是舒明、皇极二人的儿子中大兄皇子。他求教于留学隋唐归来的学生和僧侣,立志革新政治,增强王室权威。645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清君侧”的宫廷政变——

那年6月12日,权臣苏我入鹿上早朝,在殿门前遇见了一位歌舞伎。歌舞伎巧言嬉谑,使苏我入鹿“笑而解剑”。苏我入鹿走进宫门后,大极殿的12道大门立刻悄然关闭上锁。大殿上的早朝如期进行,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佐伯连子麻吕等人手执武器藏在大殿旁,气氛极为紧张。突然,中大兄皇子率先冲入大殿,刺伤苏我入鹿。苏我入鹿跑近皇极天皇的御座,叩头作揖说:“臣不知罪,乞垂审察。”皇极天皇也很惊恐,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大兄皇子回答母亲说:“苏我入鹿尽灭天宗,将倾日位。”听罢,女王默默退殿,不加制止,苏我入鹿随即被杀。

苏我入鹿的父亲苏我虾夷得知儿子被杀后,企图反扑。中大兄皇子立即展开政治攻势,宣传“天地开辟,君臣始有”,揭露苏我入鹿专横跋扈、违君之道的罪行。苏我虾夷的部下纷纷“解剑投弓,舍此而去”。众叛亲离的苏我虾夷烧宅自焚而死,权倾一时的苏我氏退出了历史舞台,权力重归天皇。

孝德天皇,效仿中国使用年号

清除了苏我氏后,皇极天皇打算让位给儿子中大兄皇子。但中大兄皇子为避闲言,不受皇位,由舅舅轻皇子即位,这就是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是位博学之士。《日本书纪》说他尊崇佛教,“为人柔仁好儒,不择贵贱”。他博览中国典籍,对远自黄帝和尧舜,近至汉唐诸帝的治国之术颇有了解,一直想改革日本陈腐的政治。

孝德天皇上台伊始,立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辅佐政事。他还仿照唐代官制,任命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苏我石川麻吕为右大臣,中臣镰足为内大臣,又任命从唐朝留学回国的僧旻、高向玄理为国博士,组成了改革的智囊班底。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年号为大化,取自中国的《尚书》“施教化,大治天下”之意,这是日本第一次效仿中国使用年号。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发布《改新之诏》,开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废除世袭氏姓贵族制度,确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废除贵族私有的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将土地、部民全部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国家每6年一次,把田地平均分给农民;统一租税。

大化改新让日本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天皇成为最高权威,自诩为神的代言者,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控制在自己手中。

但大化改新没有给孝德天皇带来平静。他原本与自己的外甥、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关系密切,政见一致,携手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两人出现了不同看法,日渐失和。

651年,孝德天皇改年号为白雉,第二年又将政治中心从奈良县的飞鸟移至难波(今大阪)。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摆脱中大兄皇子。当时,新政不断受到贵族和旧势力的抵制。中大兄皇子既是为了控制残余的守旧势力,也是为了个人的权柄,要求孝德天皇迁都回飞鸟。孝德天皇不肯接受。653年,中大兄皇子毅然率领皇室贵族和朝廷大臣返回飞鸟,大半臣子也随他而去。孝德天皇独自留在难波,成了“孤家寡人”,第二年就在抑郁之中去世。

孝德天皇死后,皇极太上天皇于655年重新即位,称齐明天皇。中大兄皇子668年正式即位,是为天智天皇。在即位前,他颁布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正规法典《近江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白河天皇,建立“院政”独揽大权

大化改新没能让天皇家族地位永固。中大兄皇子登基后,赐给大化改新的功臣中臣镰足一个姓氏:藤原。此后,藤原氏长期受天皇赏赐,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于9世纪下半期建立起摄关政治,开始独揽朝政。

“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年幼时,由太政大臣代理行政事务,称为摄政;天皇长大亲政后,另设关白一职,辅助天皇总揽政事。按规定,摄政应由皇室成员担任,但自从藤原良房在866年自称摄政后,这个职务就落入权臣手中。11世纪中叶,藤原氏的庄园已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十几分之一。既有摄关两职在手,又有庞大经济基础,藤原氏便能随意废立天皇了。

11世纪中叶以后,藤原氏的专权日渐受到皇室和官僚的反对。1086年,白河天皇为抵制藤原氏,让位给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成为太上天皇。他在自己的住处建立“院厅”,任命官吏,挑选武士保卫太上天皇和院厅,国政事务都归院厅处理,“院政”由此诞生。

太上天皇真正掌权的时间不长,仅有100年左右,即后三条、白河、鸟羽、后白河4位太上天皇统治时期。

后鸟羽太上天皇,向幕府投降

在各方反对藤原氏的时候,新兴武士阶层登上历史舞台。为了从外戚手中夺回皇权,朝廷不得不借助于武士集团的力量。源氏武士团是成长最快、最强的武士团之一。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在日本特指权力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幕府将军),与朝廷相并立,形成了双重政权结构。表面上天皇依然是“治天之君”,但其主要控制范围缩小到日本西部,仅掌管身份、官职、文化、艺术等特定领域的权力,实权在幕府手中。

凭源赖朝的智谋和实力,完全可以进驻京都(794年桓武天皇迁都京都),挟持天皇,左右朝政。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一再声明对天皇的尊重。

源赖朝去世后,幕府实权落入他的妻子北条氏家中,他们与皇室的矛盾日趋尖锐。1221年,矛盾终于激化,京都的皇室和贵族发动了声讨幕府的“承久之乱”。当年5月15日,皇室向全国发令讨伐幕府。得到消息的幕府立即进行反击总动员,“军中只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迅速集结19万大军,由北条时房、北条泰时率领,兵分三路进军京都。发兵的同时,北条义时还写信给后鸟羽太上天皇说:“今派19万大军,请见情迎战。若仍感不足,我将亲率20万大军赴京都。”此时,皇室的兵力只有1.7万骑。6月5日至6日,两军在杭濑川相遇,皇室军不战而溃,幕府军进入京都。后鸟羽太上天皇大惊失色,投降时推卸责任说:“此次事件并非是自己策划,而是谋臣的计划。”

平乱之后,幕府对皇室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废掉了年幼的仲恭天皇,停止了太上天皇的院政,将两位太上天皇后鸟羽和顺德流放,拥立后堀河天皇登基。

13世纪下半叶,为争夺皇位,皇室分裂成两个系统。以后嵯峨天皇的长子后深草天皇为首的,称持明院系统;以次子龟山天皇为首的,称大觉寺系统。两派争相讨好幕府,以求获得支持。

德川家康,让天皇跌到最低谷

1467年,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幕府之下,出现了众多拥有土地和武士的大庄园领主,称为大名。大名的出现和战国的到来,成了摇摇欲坠的天皇家族的救命稻草。因为,大名要在乱世中扩充势力,巩固地位,除了兵权和土地,还渴望获得朝廷授予的官位和荣誉称号,以显得自己名正言顺。为此,大名们从经济上纷纷资助皇室,而经济拮据的天皇就靠着卖官鬻爵维持生计。

16世纪后半叶,两个声名赫赫的大名——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为了利用天皇压服其他大名,对天皇和皇室都表现得非常尊重。可怜的天皇对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尊皇”行动受宠若惊。正亲町天皇竟然称颂织田信长是“大宏量”“大广智”“大无欲”“大慈悲”。1585年,丰臣秀吉被天皇任命为关白,次年兼任太政大臣,可以利用朝廷权威发号施令。

继丰臣秀吉之后,大名德川家康战胜群雄,结束了战国时代,于1603年2月开创江户幕府时代。此后的200多年里,天皇的皇位继承,除了因病、因亡者外,几乎都受到江户幕府的干涉。如果有天皇对江户幕府的干涉稍稍表露出不满,就会受到迫害,甚至被杀。比如后光明天皇、桃园天皇、后桃园天皇等人,都是死得不明不白。

在德川家族的江户幕府统治下,天皇的自尊和权威丧失殆尽,天皇的地位跌落到了历史的最低谷。能够延续其血统,不被彻底推翻,已是天皇家族的万幸。而终结这200多年低落命运的机遇,最后降临在明治天皇身上。

明仁天皇 唯一访华的天皇

现任日本天皇是昭和天皇之子明仁。同父亲一样,1933年明仁的诞生也曾让日本举国同庆。当时,日本军队已入侵中国。

一周只能见父母一次

昭和天皇结婚之后,皇后良子接连生下4个女孩。这引发了皇室的后嗣危机,街头巷尾流言四起,“皇后陛下的肚子肯定只能生女孩”,“明治天皇拥有12名妻妾,而现在的陛下却只有皇后一人”……元老重臣们纷纷劝说天皇纳妾。关键时刻,皇后良子再次怀孕,并于1933年12月23日生下一男婴。经过仔细考虑,昭和天皇给皇子命名为“继宫明仁”,继宫为号,明仁为名。这个名字既出自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教宣布之诏》中的“宣明治教,以宣扬惟神之大道也”,也包含了中国典籍《周易》中“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的含义。

按照惯例,皇太子出生后,要被送到远离父母的人家去抚养。但昭和天皇不愿孩子像自己小时候那样,过远离双亲的生活。而且他没有其他妃子,不用担心太子安全问题。于是,昭和天皇在内宫设置了皇子御殿,把明仁留在身边。

明仁逐渐长大,大臣们看到昭和天皇仍无意将他送出去抚养,不得不求助于昭和天皇的母亲贞明皇太后和政府元老西园寺公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后,专门处理日本皇室成员事务的宫内省正式向天皇夫妇禀告:“皇太子到3周岁时要离开两位陛下,此事业已决定。”昭和天皇拿不出有力的反对理由,况且这也是祖先留下来的规矩,只得同意。

1937年3月29日,3岁零3个月的明仁离开双亲,移居东宫御所。按规定,明仁每周只有星期日能返回皇宫看望父母。这短短的一天,对疼爱他的昭和天皇夫妇来说,显得非常短暂。他们尽量利用这一天,陪明仁玩捉迷藏等游戏,昭和天皇还经常给明仁讲解各种花草、动物的知识。

1944年,明仁和许多日本小学生一样,被疏散到枥木县(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日光市躲避战乱,与昭和天皇只能通过信件联系,日本共同通讯社负责为天皇和皇太子传递信件。1945年11月7日,明仁从日光返回东京,先是同弟弟暂住于未被完全烧毁的东宫御所,后又迁至位于东京都小金井市的新行宫。兄弟俩仍同战前一样,只能在每个星期日前往皇宫探望父母。学校的一些老师都觉得,明仁长期与父母分居,只能在侍从的陪伴下学习生活,实在“太可怜了”。

1946年至1950年,昭和天皇遵从“学习西洋思想和习惯”的方针,聘请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伊丽莎白?维宁当明仁的家庭教师。同时,还有4位旅居东京的西方青年帮助明仁练习英语。1956年3月,明仁从学习院大学经济学院毕业。

网球场之恋

距离东京不远的轻井泽是日本的避暑胜地,那里群山环绕,树木繁茂,气候宜人。明仁读大学时,非常喜欢打网球。1957年8月,明仁来到轻井泽参加网球比赛,遇见了同来参赛的正田美智子。美智子相貌出众、风姿绰约,明仁一见倾心,对她发起了爱情攻势,常常约她一同出去郊游、打网球。回到东京后,明仁又频频出面组织网球赛,邀请美智子参加,两个人很快就由相识、相知发展到相恋。

明仁希望和美智子结婚,但遭遇了很大阻力。这是因为美智子的出身。美智子的爷爷是日本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日清制粉集团的创始人,她的父亲正田英三郎一直担任集团的社长和董事长。1957年,美智子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圣心女子大学英语专业。在学校时,她担任过学生会会长。普通人家找儿媳,这样的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但长久以来,日本皇太子妃的人选都是在皇族和贵族中产生。在皇室眼里,平民出身的美智子没有资格嫁入皇室。昭和天皇和良子皇后也反对这桩婚事,担心美智子没有能力处理繁杂的皇宫礼俗。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两人的爱情之路颇为坎坷。其间,美智子借故前往欧洲、美国,名为旅行,实则为了躲避国内舆论。不过,美智子刚一回国,明仁就给她打电话说:“一切障碍都能克服,全看我了,请拿出勇气来!”

明仁对美智子的矢志不渝感动了昭和天皇,他率先同意了这桩婚事。1958年11月27日,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日本皇室召开了专门讨论明仁皇太子妃候选人的会议。会议正式作出决定,批准正田美智子为皇太子妃。

“平民”“恋爱”这样的词语与皇室联系起来,给了日本人极大的新鲜感。公众认为,明仁皇太子此举冲破了皇室“万世一系血统”的禁忌,很有胆量,对他颇有好感。1959年2月,日本一份民意测验显示,87%的人支持明仁选择平民为妻。

1959年4月10日,明仁和美智子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皇太子身穿橘黄色的黄丹袍,头戴天子冠,手执上朝用的笏(音同护)板。美智子身着宫中特有的12层单衣,头发做成下垂发型,拖至腰际。当天,有53万人涌上东京街头。当婚车经过时,人们高呼“万岁”。婚礼全程进行了电视直播。随后,日本掀起了一股“美智子热”和“皇室热”。

1960年2月23日,结婚刚10个月的美智子生下一个男婴——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取名“德仁”,号“浩宫”。1964年11月,美智子生下次子文仁;1969年4月,又生下女儿清子。

到西安寻找年号出处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明仁皇太子即位,成为日本第125代天皇,改年号为“平成”。平成出自中国《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内平外成”及《尚书·大禹谟》中的“地平天成”,表示国内外、天地间均和平兴旺,充满吉祥。1990年11月12日,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在东京皇宫举行即位典礼,正式登基。

明仁天皇登基后,展开一系列皇室外交,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访华。1992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10月23日到28日,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日两国交往史上日本天皇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访问中国。

根据时任中国驻日大使杨振亚的回忆,明仁天皇为这次出访做了充分准备。当年10月12日,天皇夫妇邀请杨振亚和夫人到天皇起居地东京赤坂御所共进午餐。他们询问了北京的气候、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等情况,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天皇说,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要了解日本文化就应该先了解中国文化。告别时,皇后还在杨振亚夫人耳边小声说:“为不失礼,如果在中国期间有什么需要提醒我的,可别客气。”说完,两人都笑了。

在访问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等人会见了明仁天皇。在致辞中,明仁天皇谈到了中日战争:“在两国交往的悠久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我国给中国国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战争结束后,我国国民基于不再重演这种战争的深刻反省,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在同贵国的关系上,通过两国前辈们等许多人士的热情努力,建立了要永誓和平友好的关系,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正在不断加深。”“此次我们访问贵国,如能作为一个契机,使两国国民作为友好邻居向着未来共同迈进,我将感到无比高兴。”

明仁天皇还访问了西安,他想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看一看自己年号的出处。博物馆安排了几位眼神好、心思细的工作人员贴着碑石仔细查看,终于在65万余字中找到了“地平天成”4个字。当明仁天皇看到自己的年号出处时,激动地说:“西安碑林在日本颇有名气,许多日本人都知道。今天能亲眼见到,真是太好了!”

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二战

2012年8月14日,在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67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说,日本天皇应就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真诚道歉”。这引起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应。明仁天皇虽然表示希望访问韩国,只要为了日韩交好,在韩国道歉也不会犹豫,但访韩之旅至今未能成行。

2005年8月15日,明仁天皇曾率领7000民众,在皇宫附近的武道馆举行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的追悼仪式。他对二战中死去的人们表示哀悼,希望日本永远不要再卷入战争。 80岁生日前夕,明仁天皇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一生中对什么事印象最深刻?他给出的答案是“二战”,因为“那么多怀揣梦想和希望的年轻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如今,明仁天皇已即位25年,对日本47个都道府县都视察过。每当发生重大灾害,如1991年普贤岳火山喷发、2011年造成严重核泄漏事故的“东日本大地震”,明仁天皇夫妇都曾到灾区悼唁死难者,慰问灾民,鼓励救援人员。这些工作,是在向世界展示天皇的新形象,也使天皇家族的千年“神话”以新的方式延续下去。

短评:皇室文化体现了日本民族性

日本天皇号称“万世一系”,“万世”虽有些夸张,但“一系”却与史实基本相符。从早期天皇的纷争,到近代天皇的维新,再到现代天皇的战争与和平,一个皇族存续了至少1400年之久,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究其原因,一是根深蒂固的皇国史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日本民族对“君权神授”深信不疑,这一观念是皇室延续的重要思想基础。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宗教,人们崇拜神道教的最高神天照大神,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正因为长期被灌输这种皇权主义思想,即使外戚、幕府、大名拥有了凌驾于皇室之上的实力,他们也无法替代天皇“神”的地位。现在,虽然天皇的神格在法律上不存在了,但在多数日本人心中,天皇仍然是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特殊存在,没有天皇就不是日本。

二是日本是一个纵向结构的社会。自从中南部的大和国在公元5世纪统一日本列岛以来,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信赖秩序,强调“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没有出现过中国“有德者居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观念。因此,无人敢铤而走险,不顾“大义名分”,连根拔掉天皇制。

三是日本虽内乱不断,但从未被外部势力颠覆。在古代,外敌入侵是改朝换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是岛国,海洋是其天然屏障,近代之前没有遭到外敌侵占,为天皇的“万世一系”创造了条件。进入近代,虽然西方列强武力叩关,但日本没有与之对抗,而是灵活地接受了西方文明,避免了灭顶之灾,使天皇制延续了下来。

在西洋化泛滥的今天,日本皇室依然是日本民族传统和精神文化的核心。明治维新追求的“和魂洋才”的国家目标,正是今天日本的真实写照。虽然日本的国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生活中融入了大量的西方文明元素,但那是表面的;日本国家和日本人骨子里的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如同天皇的存在一样,依然支配着日本人的思维和行动。

天皇家族的延续史也反映出日本充满矛盾的民族特性:既自卑崇拜权威,又自傲挑战权威;既善于开放吸收外来文化,又自我封闭追求优越的日本至上主义;既有强烈的唯我独尊的等级观念,又有依附权贵苟且偷生的忍耐之心。这些,都反映到当今日本的行为方式上。

此外,日本国民文化和心理上的自我约束,也是皇室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皇室文化里的忠诚、信誉、礼仪、勇敢等等是日本民族“大和魂”的源头,因此日本国民崇尚“生若樱花之灿烂,死如秋水之静闲”。在日本,忤逆家族、集体、组织的事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对天皇是必须尊敬与效忠的。从1948年起,日本皇宫开放二重桥,日本国民可在每年元旦和天皇生日时前往参贺,每年都有超过几十万的国民自发凝聚在皇宫周围。皇室在凝聚日本国民精神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皇室的传统和精神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其生活方式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化,特别是战后出生的皇家子孙,把日本的传统和时代发展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婚恋生活、穿着打扮、兴趣爱好,都成为日本媒体追逐的目标,他们本人更成为日本青年追捧的偶像。皇室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日本国民对天皇和皇室的拥戴。

这种拥戴虽有许多是来自日本民众的朴素感情,但也暗藏危机,容易被政客们利用。天皇制在战后得以保留,天皇未被追究战争责任,本就是导致现今一些日本人歪曲理解历史的深层原因。尤其是战后一代,没有经历过天皇下令开战的历史惨剧,在他们眼里,天皇是没有错误的,是神圣不可动摇的。所以,战后出生的首相安倍晋三等人在2013年4月喊出了“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这正是二战官兵经常喊的口号!战后的首相这样做极不寻常,无法不让人回想起昭和天皇的侵略战争时代。在当今世界,对皇室文化和民族精神来说,和平与自省比什么都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最美皇后,出身平民被皇室严苛对待,甚至不能与天皇合葬
日本皇室真是尔虞我诈,把一个美丽又活泼的少女逼成了哑巴
首位访华的日本明仁天皇后年退位,日本人感慨一个时代的结束
这位日本历史上最美的“平民皇后”,到底幸福吗?
当今的日本皇室家族
日本皇室一一美智子皇后:浮华背后尽是苍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